?

賀家山原種場深兩優867再生稻示范總結

2020-10-20 19:26毛志鵬賈琳張建華
糧食科技與經濟 2020年7期
關鍵詞:再生稻高產栽培

毛志鵬 賈琳 張建華

摘要:本文根據2019年湖南省賀家山原種場高產示范的結果,總結了深兩優867再生稻生產技術,提出了以該品種作為再生稻栽培的高產栽培技術方案,可為大面積推廣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賀家山;原種場;深兩優867;再生稻;高產栽培

中圖分類號:S511

基金項目:農規發〔2019〕20號;湖南省財政專項(湘農聯〔2015〕137號)。

作者簡介:毛志鵬,男,本科,農藝師,研究方向為農技推廣。

通信作者:賈琳,女,碩士,農藝師,研究方向為水稻新品種選育與推廣。

再生稻種植一種二熟,可有效緩解農村勞動力緊缺的矛盾,提高水稻種植效益,保證國家糧食生產安全;同時可減少化肥、農藥使用次數和數量,有利于保護耕地和農業生態環境[1]。2019年湖南省以賀家山原種場作為湖南省再生稻示范點,以黃華占為對照,進行了深兩優867、晶兩優1468、Q兩優絲苗等品種的再生稻高產示范,結果深兩優867不僅獲頭季、再生季和總產三項第一,還創造了該品種二季總產16 753.5kg/hm2的全省最高記錄?,F將示范情況整理如下。

1 深兩優867品種介紹

深兩優867是湖南桃花源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兩系雜交水稻品種。2018年通過長江中下游中稻國家審定,品種審定號:國審稻20186080。該品種在長江中下游作中稻種植,全生育期135.2d,比對照豐兩優四號早熟3.5d。豐產性好,株高118.1cm,有效穗數226.5萬穗/hm2,每穗總粒數210.9粒,結實率88.4%,千粒重26.9g。2015—2016年參加長江中下游中秈遲熟組區域試驗,2a平均單產10 128.5kg/hm2??剐裕?a稻瘟病綜合指數分別為5.3、5.7,穗瘟損失率最高級7級,中感白葉枯病,感褐飛虱;抽穗期耐熱性較強。米質:整精米率62.7%,長寬比2.8,堊白粒率23%,堊白度5.0%,膠稠度70mm,直鏈淀粉含量16.0%。

深兩優867葉色濃綠、株型緊湊、分蘗力強、穗大粒多、抗倒性好、生育期適宜,耐高溫,再生能力強,集高產穩產廣適于一身,在2018年全省再生稻品種評選中單產居高產組首位,成為湖南省主要的再生稻推薦品種。

2 示范情況

示范采用拋秧種植方式,各品種種植面積0.667hm2,大田用種量30kg/hm2(黃華占用種量為75kg/hm2);3月29日播種,拱膜覆蓋。大田用種量30kg/hm2;準備353孔軟盤1 200個/hm2。播前2d第二次耕整時用45%(N、P2O5、K2O各15%)緩釋復合肥600kg/hm2作基肥;種子播前用烯效唑1g兌水50g拌芽谷1kg。4月25日拋栽,葉齡4.0~4.5葉。5月4日追施尿素225kg/hm2、氯化鉀150kg/hm2作分蘗肥,拌20%乙芐600g/hm2除草;6月13日苗數達到300萬/hm2曬田;6月20日復水;8月17日成熟收割頭季;8月19日,施尿素150kg/hm2。在水分管理上,分蘗期淺水勤灌,夠苗曬田,足水養胎,深水抽穗,干濕壯籽。先后4次施藥進行病蟲防治。頭季稻全生育期141d,平均單產10 783.5kg/hm2;再生季10月29日成熟收割,平均單產5 970kg/hm2。對照品種黃華占于8月15日成熟,頭季平均單產8 925kg/hm2;10月22日收再生季,平均單產5 170.5kg/hm2。深兩優867頭季和再生季分別比對照品種黃華占增產20.82%和15.46%。

3 示范結果分析

從2019年賀家山示范點深兩優867的表現看,主要有以下幾點得失。

3.1 深兩優867優勢突出

示范表現出了深兩優867豐產性好的強大優勢,二季總產達16 753.5kg/hm2,比黃華占增產18.86%。在這樣的產量水平下,表現出了較強的抗倒伏能力和再生能力,是一個高產型的再生稻品種,具有廣闊的推廣前景。

3.2 構建高產群體

該示范針對大穗型品種分蘗力弱的特點,采用了增加用種量和烯效唑拌種等增加本苗和促分蘗的措施。增加了有效穗數,促進了低位分蘗的發生和大穗的形成[2]。

3.3 重底肥早追肥

本示范采用底肥足、追肥速的原則,復合肥作底肥,保證了生長全程不脫肥,以尿素加氯化鉀作追肥,起效迅速。頭季施氮量193.5kg/hm2,N∶P2O5∶K2O為1∶0.47∶0.93,基本滿足了生長全程的養分需求。

3.4 施肥方式待改進

整個示范采用了輕簡栽培技術,用工少,生產效益高。但將所有追肥一次性施下,降低了肥料利用率,加上未在收割前10~15d施促蘗肥,造成再生苗發苗慢,推遲了再生齊穗的時間;但靠路邊的一行,因為營養較充足發苗較快,抽穗較早。好在2019年晚稻抽穗期未出現“寒露風”,未對再生苗結實造成影響。如果將分蘗期追肥的氯化鉀留一半在曬田復水后施,更有利于大穗的形成;如果收割前施用促蘗肥,可使再生苗發得整齊、迅速,避免抽穗期受到“寒露風”的威脅[3]。

4 主要栽培技術

4.1頭季栽培管理

(1浸種前曬種1~2d,種子消毒后采取“多起多落”法浸種催芽,每kg芽谷用烯效唑1g兌水50g拌種,待藥液干后再播種。

(2)深兩優867作再生稻種植,機插、拋秧可于3月底播種,拱膜覆蓋。水稻拋秧栽培方式,拋栽密度不少于30萬穴/hm2;種子用量30kg/hm2。拋秧秧齡25d左右、葉齡4.0~4.5葉時及時拋栽,有利于爭取低位分蘗發生。

(3)底肥以復合肥為主,大田施45%復合肥600kg/hm2;追肥在拋栽后10d左右結合施用除草劑,追尿素225kg/hm2、氯化鉀75kg/hm2,促秧苗早生快發;曬田復水3d后施氯化鉀75kg/hm2作穗肥。水分管理上采用無水拋栽,寸水返青,薄水分蘗,有水抽穗,干濕壯籽的方法,收割前7~10d排干田間水層,確保機械收割時不下陷[4]。

(4)加強病蟲監測,適時防治螟蟲、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稻飛虱等病蟲害,確保水稻莖稈不受損傷,保持再生稻腋芽萌發的能力。

(5)頭季稻以黃熟90%~95%收獲為宜。為防止再生季遇”寒露風“危害,湘北地區一般應爭取在8月15日前收割。收獲時要盡量減少損傷稻樁。留樁高度一般以保留倒二節芽,爭取倒三、倒四節芽為原則,留樁高度30~40cm為宜。早收割的稻樁適當低留,遲收割的稻樁則可適當高留。

4.2 再生季栽培管理

(1)頭季稻收割后,及時清除雜草,扶正稻樁。一般中等肥力水平、頭季稻生長正常的稻田,在收割前10d施用尿素150~225kg/hm2[5]。

(2)頭季稻收獲后10d內,是再生蘗生長時期,要結合施肥復水,保持田間濕潤;再生稻進入抽穗揚花期時田面保持淺水;灌漿期保持干干濕濕,以利養根保葉、籽粒充實飽滿。

(3)再生季病蟲危害較少,仍應按病蟲情報,注意防止二化螟、稻飛虱等害蟲和稻穗頸瘟為害。

(4)再生苗因生長節位不同,生長不整齊,抽穗和成熟也不一致。因此,要待群體成熟后再收獲,以免影響產量。

參考文獻:

[1]涂壽如,程建軍,趙其龍.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J].江西農業學報,2005,17(2):40-42.

[2]楊先躍,賈先勇,楊盅波,等.兩系雜交水稻新組合Y兩優143高產栽培技術[J].雜交水稻,2016,30(6):46-48.

[3]賈先勇,羅勇高,李代金,等.推廣優質雜交稻對優質米產業發展的影響研究[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9(1):21-23.

[4]甘覺,高麗梅,楊潤芝,等.“徽兩優898”在湘北地區的種植表現及機插再生高產栽培技術[J].作物研究,2018,32(25):442-444.

[5]聶建,賈琳,賈先勇,等.2018年武陵區再生稻高產示范探究[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9(5):92-94.

猜你喜歡
再生稻高產栽培
湖南400萬畝再生稻豐收估算比單季稻每畝可增收800元以上
湖南再生稻發展現狀與對策分析
湖南:“四防一增”技術讓再生稻增產增效
永川區再生稻種植效益及優劣分析
再生稻生產限制因素及技術對策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