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對成本管理的作用分析及完善探討

2020-10-21 04:53許冉
財經界·上旬刊 2020年9期
關鍵詞:成本管理內部控制事業單位

許冉

關鍵詞:事業單位? 內部控制? 成本管理? 完善探討

社會發展、國家管理等均與事業單位具有緊密聯系,事業單位承擔著不可替代的功能。事業單位要想在未來更好的增強自身價值,更好的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就需要提升內部控制水平;將內部管理進行完善,才可以保證成本管理工作的落實;并且幫助事業單位實現資金配置高效的目標,促進經濟效益增長。所以事業單位通過內部控制來提升成本管理水平是極為有效的途徑。

一、內部控制對事業單位成本管理的重要意義

(一)夯實財務審計基礎

成本管理工作是需要審計工作進行監督,主要是針對事業單位的項目、資金等進行核查與管控;審計過程必須要確保所有的成本管理數據具有真實性、可靠性;通過審計可以及時的發現成本管理當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對相關人員、單位進行追責。而內部控制的強化就可以在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下,對事業單位財務審計工作進行管控,確保財務審計工作能夠順利展開,夯實財務審計基礎。

(二)保障國有資產安全

部分事業單位的運作資金主要是由財政資金作為支撐。往往某些事業單位在從事社會服務或者其他經濟活動時,缺乏成本管理意識,沒有選擇合適的方式對事業單位成本支出進行管理;從而造成國有資產不必要的支出,造成浪費。因此在內部控制作用下,可以有效督促事業單位加強成本管理,針對支出項目與獲取收益進行有效管控;嚴禁出現貪污、挪用或者是濫用的情況發生,為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提供保障。

(三)引導事業單位開展經濟活動

成本管理作為事業單位當下開展經濟活動不可繞開的內容,必須要通過內部控制來保證成本管理質量,并且引導事業單位在開展經濟活動時注重成本支出。通過內部控制,能夠將成本管理崗位職責進行明確;并且針對具體的流程進行梳理再造;通過合理的管控,針對成本管理手續、制度等進行優化,確保成本管理制度的規范化;另外可以有效的管控事業單位開展經濟活動的秩序,避免經濟活動開展過程中出現較大的偏差,浪費成本支出。一旦發生偏差可以及時的進行錯誤糾正,更好的實現事業單位經濟效益目標。

(四)確保財務會計信息真實、精確

在成本管理當中財務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精確性將會影響到成本管理效果。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下將會強化財務管理水平,自然會提升財務會計信息質量,確保財務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精確性。從而為事業單位成本管理提供有效的數據信息,幫助事業單位做出正確成本管理決策。同時內部控制也可以反過來對財務會計信息進行充分運用,以此來優化內部控制體系。

二、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下成本管理存在主要問題

(一)成本管理理念普及度不高

事業單位在不斷發展過程中也需要進行改革創新,但是無論如何改革創新,某些事業單位并不能夠自己承擔運營資金,只能夠由國家財政資金支撐。因此許多職工缺乏競爭意識,而且以為事業單位就是“鐵飯碗”,對于成本管理等改革要求并不會放在心上。所以事業單位在成本管理理念普及方面存在欠缺,甚至事業單位的領導人都缺乏成本管理意識。所以當下某些事業單位的運營效率以及管理質量極其低下;不僅無法實現事業單位的發展目標以及經濟效益成果,甚至還會造成許多國有資源浪費的情況。事業單位整體缺乏成本管理理念,職工、領導層更是忽視成本管理控制;單方面的認為事業單位不需要進行成本管理,給內部控制下成本管理的執行形成極大的阻礙。

(二)成本管理核算機制欠缺

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國民需求的提升,都要求事業單位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務與產品;但是事業成本管理意識的欠缺導致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核算機制。尤其是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對于資產的核算并不嚴謹;或者成本核算過于隨意。結合2013年所頒布并且執行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要求,事業單位運用收付實現制。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事業單位的經濟業務愈加復雜,與市場的連續愈加緊密,收付實現制已經不能夠完全的滿足事業單位成本管理需要;這也是造成成本核算機制欠缺的重要原因。雖然2019年開始采用政府會計制度進行財務核算記賬,但是多數事業單位對于成本管理核算機制的缺陷并不會投入成本進行優化,致使成本管理核算過程中將錯就錯;最終造成事業單位成本數據信息失真。

(三)成本控制基礎薄弱

社會進步、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都要求事業單位規模進行擴張,隨之而來就是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成本持續增長;而且在社會消費、物價等持續上漲的背景下,致使事業單位的業務活動增加,相應的成本支出也會增加。因此給事業單位成本管理形成極大的挑戰,雖現已實行政府會計改革,加強了費用的核算,但某些事業單位無法有效適應這一轉變,加上自身成本控制基礎薄弱;一時間無法對事業單位所掌握的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同時在核算不同部門(科室)所耗用成本時面臨部分部門(科室)無法提供耗用臺賬等基礎信息,導致單位成本核算基礎薄弱,從而影響成本控制措施的運用。

(四)內部控制與成本管理聯系不緊密

內部控制其實并不只是涉及到成本管理,還涉及到預算、資產以及資金等內容,凡是隸屬于財務管理的內容都是內部控制管控范疇。然而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水平本來就不高,加上對成本管理的忽視;使得內部控制與成本管理兩者沒有緊密聯系,無法發揮出兩者協調配合的作用。另外就是缺乏內部控制、成本管理專業人才,或者說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成本管理工作人員綜合素養有所欠缺,沒有認識到內部控制與成本管理結合的作用。

三、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下成本管理優化策略

(一)強化內部控制與成本管理意識

內部控制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幫助事業單位提升成本管理水平,將事業單位成本支出較大的現狀進行改善。因此事業單位需要從思維著手,將內部控制與成本管理意識進行普及,夯實內部控制下成本管理的環境基礎。首先可以針對事業單位領導層組織座談會,邀請相關專家對內部控制、成本管理理念進行普及;讓領導層先學習內部控制、成本管理理念。只有在事業單位領導層中樹立內部控制與成本管理意識,才會在后續工作中向職工普及相關理念。其次則是針對職工進行內部控制、成本管理的普及,主要是通過員工手冊、規制制度等方式向職工傳遞領導層增強內部控制與成本管理意識的決心。最后則是在整個意識強化過程中要以節儉節約節省為目標,形成事業單位成本管理文化。

(二)健全事業單位內部評價體系

事業單位內部評價一直處于矛盾當中,只是簡單的圍繞職工晉升進行評價工作,功能過于單一。針對內部評價機制需要事業單位將其功能進行開發,可以完善內部評價工具對內部控制、成本管理等制度運行結果的評價,以此健全事業單位內部評價體系。另外事業單位要重視內部評價結果的應用,保證評價體系的透明化、公開性;可以結合內部控制與成本管理職工的工作內容、進度以及獲得成果進行客觀評價,以此作為參考給予其一定獎懲。并且在績效考核時要將內部控制、成本管理工作成果與績效進行掛鉤,充分激發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積極性。

(三)優化成本管理機制

事業單位在過去只注重考核社會效益,對于經濟效益缺乏重視。所以內部控制下的成本管理工作效率并不高,通過優化成本管理機制來提升內部控制與成本管理水平。在內部控制成本管理當中資金管理尤為重要,也是影響成本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在資金管理中樹立科學管理目標、將資金收支、管理流程進行梳理,才能夠對資金運用進行完善管理。其次要對人力資源成本進行控制,由于事業單位規模的擴張,人力資源需求持續增加,相應的人力資源成本支出會增加。所以要針對人工成本進行嚴格控制,根據事業單位實際需求控制在編人數,有效的降低人工成本。

(四)內部控制與成本管理進行充分結合

事業單位要將內部控制與成本管理進行充分融合,發揮出兩者的協同作用。首先內部控制人員與成本管理人員進行溝通,對某些工作流程進行合并,便于內部控制對成本管理進行管控;其次則是要提升雙方工作人員綜合素養,定期組織培訓增強內部控制、成本管理人員專業技能;為內部控制與成本管理的結合奠定基礎。最后則是將成本管理所有流程全部納入到內部控制體系當中,由內部控制對成本管理工作進行監督,保證成本管理工作的執行質量。

參考文獻

[1]肖英華.淺談內部控制對事業單位成本管理的作用[J].財會學習,2019(12):255-256.

[2]代寧寧.加強事業單位成本管理與控制的途徑研究[J].財會學習,2019(21):125-126.

[3]劉永澤,唐大鵬.關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幾個問題[J].會計研究,2013(01):57-62+96.

[4]潘新梅.如何不斷加強事業單位成本管理與控制[J].中國集體經濟,2015(13):42-43.

猜你喜歡
成本管理內部控制事業單位
加強和改進事業單位人事管理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立探討
事業單位中固定資產會計處理的優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