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面向高中生的英語詩歌教學

2020-10-21 17:25張和
神州·上旬刊 2020年6期
關鍵詞:高中生

張和

摘要:英語詩歌因其語言特色及文化背景等因素,教學難度和學習難度都相對較高,如何通過有限的教學時間,將學生引入英語詩歌的殿堂,引導學生充分體會英語詩歌所表達的內涵,是英語詩歌教學面臨的重要問題。本文以《Auld Lang Syne》為例,結合詩歌文本、改編歌曲、電影片段等教學資源,設計了導入、細讀文本、理解詩歌主旨三大教學環節,并提出了高中階段英語詩歌教學中選詩的基本原則。

關鍵詞:高中生;英語詩歌;Auld Lang Syne

1.前言

詩歌是一種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的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并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在中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中,循序漸進地引入詩歌的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英語的節奏、韻律,并逐步熟悉英語世界的文學歷史背景與思維方式[1]。

英語詩歌對學生來說是相對較為陌生的體裁,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循序漸進、充分利用其它媒體形式,同時結合范例適當引入相關知識的講解。對于有能力的學生而言,還可以開展詩歌仿寫與創作活動,進一步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在做中學,深入體會英語詩歌創作的基本規律。本文擬以十八世紀蘇格蘭詩人羅伯特·彭斯(Robert Burns)根據當地民歌創作的著名詩歌《Auld Lang Syne》為例,細致分析其教學步驟,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面向高中生的英語詩歌選擇需要注意的問題。

2.《Auld Lang Syne》的教學步驟

《Auld Lang Syne》是一首在全世界范圍內都非常著名并廣為流傳的詩歌,由十八世紀蘇格蘭詩人羅伯特·彭斯(Robert Burns)根據蘇格蘭低地流傳的民歌加以梳理而成?!癆uld Lang Syne”是古蘇格蘭方言,直譯成英語的話,大意是"old long since"(逝去已久的日子)。自產生之后,這首詩多次被譜成樂曲,在英語世界的版本就有數十個之多。這首詩改編的歌曲在很多影視作品中也有出現,著名的《魂斷藍橋》在多個重要的場景中都插入了這首歌。在西方世界,這首歌常常在新年派對上播放,在著名的紐約時代廣場新年倒數活動中,每年在倒數結束后,響起的也都是這首旋律。后來這首歌還被翻譯成了很多語言,中文歌曲《友誼地久天長》正是在此基礎上創作的。

《Auld Lang Syne》是一首在英語世界廣為流傳的詩歌,其改編而成的歌曲在現實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英語世界集體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中學階段引入這首詩歌的教學對學生來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這首詩歌有非常豐富的媒體呈現形式,中文版與英語版各有特色,通過多種媒體形式和中英對比,學生可以相對較為輕松地掌握英語詩歌的一些基本知識,克服畏難情緒,是高中生英語長詩入門的不二之選。

2.1情感導入,觀看視頻,帶領學生整體領略詩歌的風采

《Auld Lang Syne》總體來說是一首表達對往日美好時光的懷念的詩歌。在開始具體的教學之前,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導入性的問題或者啟發學生思考往日時光的圖片,讓學生在情感上為欣賞這首詩歌做好準備。[2]隨后,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呈現包含由這首詩歌改編的英語歌曲的視頻片段讓學生整體感知詩歌所表達的情感意味,具體可以根據學生的語言水平及領悟能力循序漸進地靈活安排,如按照中文版歌曲、新年倒數視頻、魂斷藍橋視頻的順序進行呈現。通過視頻呈現,有助于學生利用畫面與配樂等信息從側面直觀感受詩歌所要表達的基本情感,相比于用音頻導入,學生可以更容易進入詩歌所創設的情境之中。另外,在播放完每一段視頻后,教師都應該安排相應的理解確認類問題,與學生進行充分的討論,所安排的問題可以從確認理解類問題向思想主題類問題逐漸深入。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學生的語言水平相對較高,教師可以預判是否需要首先播放中文版歌曲,如無特殊必要,也可以跳過這一環節,避免中文語境對學生理解英語原詩造成干擾。

2.2細讀文本,聆聽詩歌朗讀,帶領學生領略詩歌的音韻美和文字美

在充分導入后,學生已經對詩作的主題和意境有了基本的認知,且在多次反復聆聽的基礎上,充分激活了已有的語言知識,能夠基本聽懂在當前詞匯和語法知識范圍內的全部內容。此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分組活動,將學生三到四人分為一組,每組下發一組作業紙。一組作業紙由三到四種不同挖空形式的作業紙及一張詞匯表組成。學生可以首先根據自己的記憶和作業紙中的提示,進行回憶填空練習,完成后小組內部進行討論,但是要注意為了鍛煉學生的聽力理解與語言表達能力,討論時僅限于口頭交流,不可以將自己所拿到的作業紙直接給同組的同學看。待所有小組完成后,教師播放《Auld Lang Syne》詩歌的朗讀版,學生一邊聽錄音一邊對詩歌內容做最后的檢查,同時提醒學生注意詩歌朗讀的節奏和重音,思考英語詩歌在韻律上的基本特點。在分組活動完成后,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和思考,進一步點明英語詩歌注重節奏和重音的特點,同時進一步帶領學生賞析詩歌的意象與情感表達。

2.3 深化詩歌主題,進行中外對比,帶領學生深入理解詩歌的內涵

在教學的最后,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Auld Lang Syne》所表達的主題與意義及其在英語世界中扮演的角色。通過中外對比,引導學生對比中英文詩歌在懷念友人及感嘆時光易逝上的異同、中英文世界在辭舊迎新的時刻所采用的慶祝方式及相應的歌曲與詩歌的異同、《Auld Lang Syne》中英文版在詩歌表達的主題及意象選取上的異同等。通過中外對比,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入理解《Auld Lang Syne》所表達的內涵,同時引導學生逐步建立一種科學的文化比較觀,為學生成長成為世界公民做好知識和心理上的準備。對于有能力的學生而言,還可以開展詩歌仿寫與創作活動,進一步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在做中學,深入體會英語詩歌創作的基本規律[3]。

3.面向高中生的英語詩歌選擇需要注意的問題

猜你喜歡
高中生
“以讀促寫”,提升高中生的寫作水平
《發明與創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學習·閱讀與寫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生應如何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
高中生是否應該熬夜學習?
中國出了本(高中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