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著復習課設計初探

2020-10-21 17:25林躍玲
神州·上旬刊 2020年6期
關鍵詞:信息技術

摘要:本文著力探索中考前的名著復習課設計,以《水滸傳》課型為例,提出了小組分組展示任務,組內外測試競賽,與信息技術緊密結合的檢驗復習成果方式的觀點,引導學生更主動更高效更有趣味性地鞏固名著知識。

關鍵詞:名著復習課;分組展示;組內外競賽;信息技術

行將中考的名著復習課,一般為課上老師講析名著的主要知識點,課后學生練習鞏固,每天各科的課堂皆是老師主講陣地,甚至是老師滿堂灌舞臺,一天下來,學生不免疲憊,復習課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高效又不失趣味性呢?

在《〈水滸傳〉主要人物情節梳理》這堂課上,我進行了大膽地嘗試,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1.以每位同學展示的方式檢驗復習成果

對于《水滸傳》的復習,我抓住幾位主要人物展開了此書的情節梳理。本部名著我分為上下兩節課,第一節課主要梳理魯智深、林沖、宋江三位人物的情節以及前后事件。第二節課梳理武松,李逵,吳用,楊志四人物情節。為此,第一節課我將全班分為三大組,每組成員負責展示該人物從首出現至結局的情節。具體步驟為,定小組負責人,然后由小組負責人組織同學討論補充完整該人物的生平情節,以章節再細分各部分同學任務,最后由每位同學負責上臺串聯一情節,在上臺展示時,要求以說書的方式,講述語調、肢體語言并茂。這樣一節課上,每位同學展示的時間雖短,卻都有展示的機會,因需要上臺展示,學生會去復習甚至背誦自己所講的相關情節,所以這也就極高效地加深了學生對該人物情節的印象。

建構主義學習觀強調,學習不是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信息,不是學習者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應是學習者自己主動建構知識意義的過程。蘇霍姆林斯基也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蔽覀冊诮虒W中包括復習中,何嘗不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讓學生大膽嘗試,去研究,去創造。不僅能使現今的學生克服懶惰的習慣,且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復習進程中。當然,要“放”更要懂得“緊握風箏一端的線”,而絕非心浮氣粗地給學生劃定一組負責講析一人物的內容后便聽之任之,而是在給學生限定范圍后,應再細分每一環節內容,及所應達到的目標、效果、限定的時間等方方面面,切切實實地引導,否則學生往往覺得難度大而無所適從,無形中熄滅了其學習熱情,或者講述中心不明確,達不到良好的課堂效果,而這過程中,老師與學生的交流探討,有效引導拓寬學生的思維則尤為關鍵。

以這樣方式進行名著的復習,無形中也鍛煉了孩子的上臺展示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學生更關注自己的學,更主動性地更高效地更有趣味性地鞏固名著所學。

2.以組內外競賽的方式督促學生全面掌握情節

若是僅讓學生掌握自己所講人物的情節,在復習課上,這算不得高效。為此,我安排了組內外競賽。曾有一位哲人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塞滿的容器,而是一個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痹谡n堂教學中教師不是要向學生“灌水”,而是要“點火”,只有這樣教育才有意義。如何以“點火”方式督促學生自我復習,掌握鞏固?我們必須以興趣為先,因為沒有比興趣與熱情更好的學習方法了。尊重、保護、捍衛學生的權利是“生本”思想的核心。

我將班級分成花和尚組、林沖組、及時雨組、行者組、黑旋風組、吳用組、青面獸組七大組,進行名著的小組競賽,所以每個人都會盡自己努力去記憶名著內容,為小組添磚加瓦,有效地活躍了課堂,調動了大家學習的積極性。

組內競賽為,學生展示完小組情節后,由組長負責在課上用電腦軟件隨機抽查組員的人物情節復述,可以復述的加分,復述不上來的扣分。這就能更好地督促組員去復習掌握名著情節。

組外競賽為,每一小組在講述前,抽班上任一同學完成該小組講析的名著人物的情節串聯題,而在講述完所負責人物情節后,再出一道漫畫情節題,由全班同學搶答。青春期的孩子,有著極強的求勝心,這就可以引導全班同學在復習課前更全面地復習名著知識。

學生普遍表示特別喜歡這樣的檢測名著方式,不同于平時的小測,每個孩子都會積極主動去記憶復習,而且檢測的方式生動有趣,孩子趣在其中,樂在其中,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3.以信息化技術的引入推動課堂的高效趣味進行。

如果只有自我的情節展示,組內外的競賽式檢測,我覺得課堂容量還不夠。信息社會的當前,我們可以充分調動信息資源,隨機抽選人員,設置游戲情境,讓課堂更為趣味化,更有挑戰性!

在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小組競賽的環節中,我皆由電腦自主抽選同學回答,每位孩子皆有被抽中的可能,故每個孩子皆會認真去準備,這樣更高效地促進孩子的復習進程。特別是在檢測的環節中用了希沃白板中的互動游戲,活潑生動,趣味性強,頗能調動孩子的上課積極性,讓學生的愉悅的環境中以游戲情境強化印象,鞏固所學。如林沖環節,兩位同學一起玩游戲競賽《機器人運動會:看誰能第一個到達終點》,而游戲的內容則是林沖情節相關的判斷題,做題正確的同學得分高,得分高的同學首先到達終點。比賽的同學覺得新鮮有趣,觀賽的同學亦是注意力高度集中,饒有趣味參與兩位同學的PK賽,可說寓教于樂,收效甚佳。

此名著復習課以“認知內化,實踐生成”為學習目標,以“任務驅動,情境體驗,真實探究”為課堂要求,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核心進行了大膽地課堂改革,上出了具有個人特色的精彩課堂,更以高效性以趣味性贏得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作者簡介:林躍玲(1984.3-)女,晉江二中,漢,福建泉州,本科,中學一級。

猜你喜歡
信息技術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