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海拔地區2型糖尿病患者眼表改變臨床特點

2020-10-21 13:25索南措張瓊陳媛婷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6期
關鍵詞:淚膜糖尿病

索南措 張瓊 陳媛婷

摘要:目的 ?探討高海拔地區2型糖尿病患者眼表改變的臨床特點。 方法 選擇高海拔地區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體檢者各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別進行基礎淚液分泌試驗、淚膜破裂試驗、角膜熒光素染色試驗,并進行統計學比較分析。 結果 高海拔地區2型糖尿病患者基礎淚液分泌試驗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淚膜破裂時間較對照組顯著縮短(P<0.01),角膜染色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結論 高海拔地區2型糖尿病患者眼表改變顯著,是干眼癥的易感人群,臨床診療中應引起重視,積極治療。

關鍵詞:糖尿病;眼表;淚膜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6-124-02

糖尿病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異常代謝疾病,可引起全身多器官多種并發癥[1]。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習慣導致糖尿病患病率居高不下,高海拔地區氣候惡劣、高原缺氧、飲食單調,代謝紊亂較中原地區更為明顯,嚴重危害了當地人民的生命健康。糖尿病常常會引起視網膜病變、白內障等嚴重并發癥,同時常有畏光、眼部異物感和灼燒等癥狀,且部分患者接受手術后可能出現角膜上皮水腫、再生延長、反復糜爛等眼表并發癥[2]。糖尿病通過一系列復雜過程作用于眼表微環境,引起角膜、淚液和結膜病變,本研究通過檢查糖尿病患者眼表來了解糖尿病眼表病變的臨床特點,為臨床控制糖尿病眼表并發癥提供依據,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間在本院住院接受治療的2型糖尿病確診患者100例,200眼作為研究對象(觀察組),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齡33~79歲,平均57.6±13.8歲,病程1~19年,平均13.4±6.9年,患者均在本院確診為2型糖尿病。另選擇同期健康體檢中心體檢者100例,200眼作為對照組,對照組均無糖尿病病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1)無病毒性、細菌性及真菌性角膜病史;(2)近1月內無眼部用藥史;(3)無眼部外傷及手術史;(4)無角膜接觸鏡佩戴史。

1.3方法

1.3.1常規檢查 ?眼科常規檢查包括:標準國際視力表視力檢查、裂隙燈檢查和直接檢眼鏡檢查。其中裂隙燈檢查主要查看瞼板腺開口、瞼緣、淚小點、角膜和瞼球結膜等情況。

1.3.2基礎淚液分泌試驗 ?使用淚液分泌測試濾紙進行測試,首反折5mm,放置在瞼中外的1/3交界處,囑患者閉眼,靜置5min后取出濾紙條,室溫下靜置2min判讀結果,<10mm為異常。

1.3.3 淚膜破裂試驗 本實驗 能夠反映淚膜穩定性測得干燥斑形成時間?;颊哂诎凳抑凶匀槐犙?,平視前方,檢查者將熒光素鈉濾紙條初級患者下瞼緣中心,使之流入結膜囊,囑患者眨眼,在低亮度鈷藍光裂隙燈下觀察患者角膜表面,記錄最后一次睜眼到第一個破孔“黑洞”出現的時間,此即為淚膜破裂時間,如此重復3次取平均值,<10s為異常。

1.3.4角膜熒光素染色試驗 本實驗用以觀察患者角膜上皮的連續性。將20g/L的熒光素鈉滴眼液滴入患者眼內1滴,在裂隙燈下仔細觀察患者角膜上皮的著色情況,有熒光著色為陽性,陽性反應了患者角膜上皮的缺損。

1.3.5印記細胞學檢查 ?取0.4%鹽酸奧布卡因一滴麻醉患者結膜囊,等待2min后修剪為直徑8mm,使用無菌醋酸纖維素薄膜濾紙向下放置在顳下球結膜上,按下5s,使用無齒顯微鑷將濾紙揭下,放置在載玻片上固定,乙醇固定10min,放置在4℃冰箱保存至染色。染色使用過碘酸-PAS染色:蒸餾水水化5min,過碘酸氧化4min,蒸餾水漂洗3次,schiff染色液染色4min,蒸餾水沖洗3次,蘇木精復染2min,乙醇脫色后晾干,二甲苯脫水后固定封片。顯微鏡下計數杯狀細胞,選擇10個視野取平均值,換算成每平方毫米的細胞數。計數單層上皮細胞,觀察細胞核的大小和核漿比,依據其分化程度分為0~3級。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的方式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各項試驗結果比較均有顯著差異(P<0.01),見表1。

3 討論

眼表疾病指損害眼表功能和結構的疾病,其結構主要由上下瞼緣之間的粘膜上皮構成,其表面有一層淚膜,淚膜分為三層:脂質層、水液層、黏液層。淚膜的穩定和正常是維持眼表上皮正常功能與結構的物質基礎,而眼表的杯狀細胞能夠分泌黏蛋白,參與淚膜的組成,因此眼表上皮與淚膜實際上是相互依存的關系[3]。

2型糖尿病是常見的內分泌系統疾病,進展到一定階段后會引起人體多器官的各類并發癥,很多患者會發生眼表改變,從而出現異物感、灼燒感、畏光等臨床癥狀,本研究依據淚膜破裂時間、基礎淚液分泌試驗、角膜熒光素染色試驗、印記細胞學檢查等檢查來判斷2型糖尿病患者的眼表改變情況。淚膜破裂時間在臨床上常用語淚膜穩定性的判斷,其余結膜杯狀細胞的數量具有十分密切的關聯,淚膜由脂質層、水液層、黏液層構成,其中黏蛋白主要由杯狀細胞分泌,而糖尿病患者往往角結膜上皮受損導致杯狀細胞減少,進而黏蛋白合成減少,眼表親水性降低,最終導致淚膜不穩定?;A淚液分泌試驗是一項檢測水樣淚液分泌的臨床試驗,本研究中,兩組試驗結果差異顯著,這表明糖尿病患者血漿中非酶糖化增加導致毛細血管基膜增厚毛細血管閉塞,紅細胞的變性能力降低,形成糖化血紅蛋白,氧化解離功能降低,繼發出現血液高凝和高粘度,引起淚腺缺氧和代謝障礙,最終導致淚腺結構和功能的障礙,淚液分泌減少。角膜熒光染色能夠有效反應角膜上皮的缺損狀況,包括上皮再生延遲、微囊性水腫、淺層點狀角膜炎、反復上皮糜爛、無菌性潰瘍等,其作用機理可能與高血糖導致角膜感覺神經病變相關,另外糖尿病患者上皮細胞代謝加快,代謝產物聚集導致基底膜變性也是角膜不能正常愈合的一個因素[4]。

綜上所述,高海拔地區2型糖尿病患者眼表改變較正常體檢患者明顯,是干眼癥的易感人群,因此臨床實踐中要對糖尿病患者的眼表疾病引起重視,考慮到發生情況,并及時給與治療。

參考文獻

[1]王云鵬,查志偉,雷雨,葉倩,徐琳琳,梅雪,林玲,陳梅珠.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對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癥狀及體征的影響[J].眼科新進展,2020,40(06):562-565.

[2]李玲,李越虹.糖尿病短淚膜破裂時間型干眼患者的癥狀和體征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20,18(16):132-134.

[3]楊柳,劉暢,桑璇,李朝陽,王曉然,劉嘉慧,劉穎,王守碧,劉承秀,王智崇.糖尿病患者眼表特征及淚液滲透壓、淚液MMP-9含量診斷干眼的價值分析[J].山東醫藥,2020,60(14):54-56.

[4]張睿,顧操,趙子暢,趙世紅.糖尿病相關眼表疾病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醫學,2020,27(02):331-336.

猜你喜歡
淚膜糖尿病
中醫治療糖尿病的療效觀察
論Ⅱ型糖尿病的形成與調治
Ⅱ型糖尿病患者淚膜穩定性相關因素分析
夜戴型角膜塑形鏡對視力、屈光度、眼軸及淚膜影響研究
絲裂霉素C在翼狀胬肉切除術后對淚膜穩定性的影響
跟蹤導練(一)(5)
人工淚液治療視屏終端干眼癥的療效觀察
Keratograph眼表分析儀在白內障手術前后的眼表對比分析
Ending teen smoking
改良式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術對淚膜的影響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