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嫩江流域少數民族傳統刺繡文化的發展與演變

2020-10-21 23:38周軼祚賈慧萍
大東方 2020年2期
關鍵詞:少數民族

周軼祚 賈慧萍

摘 要:結合嫩江流域地緣關系從歷史、民族的角度系統地對嫩江流域少數民族的刺繡文化發展進行分析研究,總結歸納出嫩江流域少數民族傳統刺繡文化發展與演變的途徑,彌補當前從地緣性角度對刺繡文化研究的淺薄認識和理解,對進一步傳承少數民族刺繡文化具有一定的意義。

關鍵詞:少數民族;刺繡文化;發展演變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中就曾提到:“少數民族文化塊頭小,抵抗市場經濟沖擊的能力弱,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流失嚴重,不能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要弘揚和保護各民族傳統文化,去粗取精、推陳出新,努力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庇纱丝梢?,實現少數民族文化創造性挖掘、保護及傳承是文化振興的重要一環。梳理出嫩江流域少數民族刺繡樣式的基本脈絡,研究其發展趨勢,有助于對嫩江流域少數民族刺繡文化傳承與創新,對嫩江流域的特色文化的傳播和宣傳,打造特色城市文化具有重要的推動意義。

一、嫩江流域少數民族傳統刺繡文化形成及演變

1、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是黑龍江省嫩江流域的少數民族,達斡爾族刺繡早在狩獵時代就已經出現,早年多出現在皮毛制品上,到清朝中后期以后才開始在布和綢緞上進行刺繡。傳統刺繡是達斡爾族傳統工藝中不可缺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民族文化上更多的延續了古代契丹人的傳統文化,在此基礎上進行發展演變。達斡爾族刺繡多體現森林草原和宗教信仰等內容形式,紋樣上也更多的用吉祥紋、幾何紋等紋飾來進行表現。風格在發展進程中也會受漢族、滿族、蒙古族等其他民族的影響,繡品呈現出自然淳樸的風格。

2、滿族

滿族是在我國北方重要少數民族之一,早在女真時期就與中原文化進行接觸,滿族受漢文化影響深遠,在兩千多年以前就已經出現了刺繡,由發展達到了繁榮則是從明代初期到清代這個階段。滿族的刺繡是從民間家織布發展形成的,主要用于服飾與生活用品等裝飾。在文武官員穿著的官服上刺繡的“補子”,就是滿族傳統刺繡出現的非常典型的繡品。滿族刺繡在創作手法和藝術風格上具有強烈的北方地域特點。隨著社會的發展,手工生產已經漸漸地被機械化生產代替,傳統意義上的民族生活用刺繡品逐漸退出了人們的視野。

3、蒙古族

蒙古族早在公元前北方民族先民就已經向中原地區進行了學習,蒙古族民間傳統刺繡的起源最遠歷史從新石器和青銅器時代,在蒙古民族服飾發展歷史進程中一直發展變化,是能夠體現民族文化內涵的重要標記。蒙古族民間傳統刺繡裝飾大多應用于服飾和其配件等人民生活的物品中。蒙古族民間刺繡在發展進程中也受到了其它種類刺繡的影響,蒙古族刺繡是蒙古族的民間藝術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反映了本民族人民的生活狀態。

4、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是我國東北部地區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自古歷來以從事狩獵為主要生活來源,隨著鄂倫春與滿、漢等民族的交流,在經濟方面也逐漸轉為以農牧業為主。鄂倫春族會在皮板制成的帽子、衣服等物品上會繡上圖案,或者把皮板裁剪成各種紋樣,再將紋樣繡在皮具制品上。鄂倫春族刺繡能夠充分體現鄂倫春民族的狩獵文化,鄂倫春族刺繡使用的圖案紋樣是在繡制過程中隨意想象出來,也是與本民族的文化息息相關的,具有一定特定的象征寓意。

二、嫩江流域少數民族傳統刺繡文化現狀與保護發展

1、少數民族傳統刺繡文化現狀分析

少數民族刺繡文化與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強勢文化的影響和民間交往的頻繁引起刺繡文化變化。雙向性人口流量很大,越來越多的機繡產品替代了少數民族傳統刺繡走向日常生活,只有一些專門民族傳承人或民族服裝工作室一部分人在延續著少數民族傳統的手工刺繡,對民族傳統刺繡文化的保護便成為越來越迫切的任務。

2、少數民族傳統刺繡文化保護與發展

(1)加強政府對少數民族刺繡文化建設相關政策扶持。政策的出臺是重要保障,可以吸引大量外資,便于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同時推進具有本地特色的少數民族刺繡文化的形成發展。

(2)加強少數民族刺繡文化的設計、開發與銷售。少數民族刺繡文化是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要體現,在歷史演變過程中,由于自然環境和風俗習慣影響,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刺繡圖案和色彩。具有民族特色的刺繡作品民可以作為文化交流的名片,彰顯本民族文化特色。

(3)可以把少數民族地區高?;蚵殬I學校教學相結合,具有特色刺繡文化傳承與發展離不開優秀的設計人才,通過民族尋訪、傳承人技法交流、學校創新設計,建立良性循環,積極參與傳統刺繡產品的開發,使少數民族刺繡文化得到更多方面的傳承。

結論

少數民族傳統刺繡文化傳承和發展空間有很大,對于少數民族傳統傳統刺繡文化我們要采取認同的態度,這些豐富的刺繡文化源泉是我們珍貴的文化遺產,我們應該進行有策略的保護、傳承和發展。

基金項目:齊齊哈爾大學創業訓練項目《嫩江流域少數民族刺繡文化基因及衍生品設計開發研究》項目編號:201910232122;齊齊哈爾市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齊齊哈爾市少數民族傳統紋飾的保護與活化創新研究》項目編號:QSX2019-07YB;黑龍江省教育廳基本科研業務專項《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傳統荷包造型藝術及文化產品研究》項目編號:13530942;黑龍江省藝術科學規劃項目《基于眼動實驗的達斡爾族傳統服飾造型特征及審美意象研究》編號:2017B120

參考文獻

[1]黑龍江省少數民族文化歷史與現狀調查報告[J].郭孟秀.北方文物.2008(03);

[2]關于黑龍江省少數民族文化工作的調查與思考[J].井方,吳瑤.黑龍江民族叢刊.2006(02);

作者簡介:

周軼作,男,齊齊哈爾大學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學生

(作者單位:齊齊哈爾大學)

猜你喜歡
少數民族
Jiao Ayi| 《嬌阿依》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西南少數民族主題人物創作作品選
漫話中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謝雱綏寧少數民族村落油畫寫生作品選
少數民族的服裝
當代少數民族文學定義的新思考
論少數民族題材油畫創作中面臨的問題與出路
獨特的中國少數民族民居
本 期 導 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