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殊教育一線教師教育科研的困惑及對策

2020-10-21 08:26鎮康
大東方 2020年2期
關鍵詞:理論培訓專業

鎮康

隨著我國特殊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融合教育的持續推進,融合教育的理念逐漸深入,特殊需要學生也在艱難地融入社會,社會對特殊教育的需求層次也逐漸的提高,落實到特殊學校層面,要求特殊教育教師有更高的專業素質,有更強的實踐技能。隨著國家對特殊教育的重視,開設特殊教育專業的高等院校越來越多,使得特殊教育迅速發展,特殊學校及相關機構對特殊教育教師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加,但是特殊教師參差不齊的專業水平也愈加明顯。

隨著隨班就讀工作的逐漸完善,進入特殊學校就讀的殘疾學生的程度越來越重,入學的殘疾學生也發生細微的變化:聽障和視障學生逐漸減少;而智障學生,尤其是自閉癥譜系障礙學生或者伴有多重障礙的學生越來越多。此外,特殊學生的職業教育和康復教育也在穩步推進,特殊兒童的學前教育也逐漸被提上議程,特殊教育發展逐漸向兩頭延伸。這些變化對特殊教育一線教師的成長是一種挑戰,特殊教育教師教育理念與知識、科研能力亟待提高。用傳統的教育教學經驗來解決新的問題不一定適用,新問題的出現既是挑戰也是契機,通過嘗試不同的方法來解決日常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對特殊教育一線教師的專業成長是很好的錘煉,而教育科研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一、特殊教育一線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理論依據及意義

首先,人本主義理論。人本主義理論強調把學習者視為學習活動的主體,重視學習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價值觀。特殊教育一線教師在課題研究過程中也是一個學習者,課題研究也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需要發揮特殊學校教師自身的主體作用,一線教師把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相結合,深入挖掘自身的潛能,通過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促進自身專業成長。

其次,教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論。理論與實踐是不可分離,缺少理論的實踐和缺少實踐的理論都是不完整的。作為特殊學校的教育科研離不開教學實踐的反思、探索、研究,沒有教學實踐的教育科研是不牢固的,沒有教育理念支撐的教育實踐也是不夠科學的,所以教育科研要回歸教學實踐,教學實踐離不開教育科研,這也是特殊教育一線教師專業成長非常重要的一環。

最后,特殊教育一線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意義。一是學校教育科研能夠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二是學校教育科研還能夠提高教師的素養,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三是學校教育科研還能夠解決學校的實際問題,提高教育質量。關注特殊教育一線教師教育科研,反思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教育科研問題的策略,對于提升特殊學校教育科研的總體水平,增強特殊學校的教育科研氛圍,推進特殊學校的內涵式發展,進而促進特殊教育一線教師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二、特殊教育一線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困惑

一是參與教育科研的動力不足。由于平時對特殊學生的教育教學以及日常工作中所面對的各種事情,比如:備課、上課、接送校車學生、每節課的教師交接、送學生去食堂等等,各個環節的事情湊合在一起就可能會變成比較繁瑣的事情,還有學校教師的會議、班主任會議和專業科組會議等會議,每天的工作結束后,還需要去經營自己的家庭,加上教師自身科研能力的限制,導致很多教師沒有精力、也沒有動力去參與教育科研。

二是特殊學校的科研氛圍不夠濃厚。由于特殊學校教育教學對象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學生的安全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學校一線教師在工作中的每個環節都不容有任何疏忽,加上學校教師有去支教和二胎產假老師的增多,一線教師的調課、代課現象時有發生,教師對于科研工作感到有些力不從心,校園內還沒有形成濃厚的科研氛圍,科研興校、科研強師的理念并未深入教師的內心,對于科研的管理和評價機制有待完善。

特殊學校一線教師參與科研培訓和指導的機會比較少。學校也很難根據每位教師的特點制定個別化的科研培訓計劃,而針對全校教師如何做科研課題的培訓也是比較少,一線教師有外出培訓的機會,但是專門參與科研培訓的機會少,此外,一線教師做科研大多數是自己摸索的過程,教研專家的指導是也不多。

三、提高特殊學校一線教師教育科研能力的對策

特殊學校一線教師科研能力的提升是特殊學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環節。特殊學校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產生一些新問題、新挑戰,通過教育科研的提高云解決這些新問題、新挑戰也是一種很的嘗試。

首先,個人層面:加強科研能力的學習,樹立端正的科研態度,增強自身的科研動力。充分發揮科研對于學校教育教學和教師自身發展的作用,才能更好提高特殊教育一線教師的科研能力。通過多種途徑的學習,了解科研的基本流程、方法以及應該注意的事項,并且進一步轉變觀念,樹立端正的科研態度。自覺、主動地以教育科研的先進理念、理論和方法來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實踐,致力于探索和解決自身教學實踐中的“困惑”和“問題”,在研究中不斷成長,促進自身專業化發展。

其次,學校層面:要開展專題培訓,提供專業支持,為特殊學校的教育科研創造濃厚的氛圍。學??梢酝ㄟ^開展教育科研理論的培訓,系統的學習科研課題的知識,使特殊學校一線教師獲得科研的理論知識、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為他們科研能力的形成提供智力支持。并且在培訓形式上把專家講學“引進來”與外出學習“走出去”相結合,積極組織教師參加省、市舉辦的各種科研培訓活動,學習先進的科研理念、科研方法,吸引更多的教師加入課題研究的隊伍,不斷增強學校的科研氣氛。

最后,教育行政層面:加強特殊教育師資建設,提高特殊教育一線教師參與科研培訓的機會。特殊教育不僅需要硬件設施的建設,同時也要加強對特殊教育師資的培養,人力資源是特殊教育發展的寶貴資源,通過行政手段適當的增強高等院校特殊教育專業的專家對特殊教育一線教師的指導,深化一線教師特殊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高特殊教育一線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機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特殊教育教師的整體素質,增強特殊教育一線教師科研能力。

總之,特殊教育一線教師的教育科研和專業成長是相輔相成,科研能力的提升,自身的努力成長是關鍵,但是離不開學校大家庭的鼓勵和教育行政機構的大力支持。如何更好的協調好一線教師的科研與教學的關系,以及通過科研能力的促進一線教師教育科研的實踐效果,都是值得去思考和實踐的話題。

參考文獻

[1]李玉向.河南省特殊教育教師專業素質現狀調查[J].中國特殊教育,2013(1):58.

[2]潘國清.學校教育科研新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2.

(作者單位:珠海市特殊教育學校)

猜你喜歡
理論培訓專業
一句話惹毛一個專業
會議·培訓
廣東省校外培訓風險防范提示
會議·培訓
部分專業介紹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論的高一氧化還原反應教學
專業修腳店
“理論”與“實踐”
探秘那些不冷不熱的專業
多項式理論在矩陣求逆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