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優良校園環境建設的育人功能

2020-10-21 05:34劉江華
青年生活 2020年12期
關鍵詞:建設措施校園環境育人功能

劉江華

摘要:校園環境是一個無聲的課堂,也是中學育人的主要載體與途徑,培養高素質技術人才的重要陣地。通過建設優美校園、塑造和諧的育人環境,切實發揮校園環境的育人功能。通過分析優良校園環境育人功能的內涵,并探討發揮優良校園環境建設育人功能的措施。

關鍵詞:中學;校園環境;建設措施;育人功能

中學校園環境憑借獨特的校園風格與文化內涵,直接對在校園生活與學習的師生產生影響,甚至直接影響到中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與發展。因此要重視校園環境建設工作,并與中學實際情況結合起來發揮優良校園環境的育人功能,本文就此展開論述。

1、中學校園環境建設的育人功能分析

1.1提升德道影響,陶冶情操

中學校園建設的設施越完善、環境越優美,越能夠喚起學生對于生活、學習和自然的熱愛之情。在這樣一個充滿生機和向往的環境中,學生更加充滿活力,對未來充滿向往,進而奮發努力,朝著夢想拼搏。而且優美的校園環境不僅帶給學生美的感悟和享受,同時還能給于學生精神的指引,通過思維導向,對學生進行情感的熏陶與感染。

1.2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

校園文化建設對學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創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能將學生溶于良好的人文和學習風氣之中。既提高了他們的能力,而且他們的人文素養也得到了培養。如,學校要辦有特色,要明確自己的辦學宗旨,確定本校的辦學特色,確立鮮明的校訓,唯有如此,大家認定目標,才能勇往直前。再如,學校應注重校園角落文化建設。如:教室里的文化建設,走廊里的文化建設,辦公室里的文化建設等。通過懸掛名人畫像、名人名言等,體現班級個性和學校特色,無形中使學生潛移默化,受到熏陶,激發學生積極奮進向上,從而確立自己人生奮斗目標,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1.3具備一定美學教育價值

美學教育主要是指從自然界、日常生產、生活中所包含的物質與精神產品中尋找和發現美的存在,給人一種心靈上的陶冶,以此美化人們的心靈、語言、行為,提高人們的行為和道德水平。校園環境建設的主要目的就是美化環境,通過植草植樹、人工造景,使整個校園環境生機勃勃、四季風情迥異,給人一種自然、陶醉之美。

2、中學校園環境育人功能建設的措施

2.1提中學園文化品位與內涵

在借助校園環境達到育人目的這一過程中,發揮作用的主要是其中的價值品味和文化內涵。如果在中學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一味爭奇斗艷,缺少了對于品味和內涵文化的表現,最終表現出來的將是一幅幅沒有靈魂的畫作和冰冷的建筑結構,失去了其本該所具有的育人功能。

置身其中也感覺不到任何向往和自由。因此,在進行中學校園文化環境規劃和建設時,無論是從整體角度出發,還是在進行局部設計和布局時,都要處處彰顯其品味和設計,表現出一定的文化內涵,為這些冰冷的建筑結構帶來生機,使之鮮活起來,讓置身其中的學子受到熏陶和感染,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自身品味與內涵。

2.2具有發展性的建設眼光

在中學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不僅要體現出人文關懷、美學觀念、還要具備發展的眼光,在看待事物時必須要有一定超前性。因此在中學校園環境構建中,在滿足現代教學安排和需求之外,還要實現對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證布局合理,面向未來,著眼于校園長遠發展,使整個設計具備一定超前性,如此即使過個幾十年,上百年,在回過頭來,這些設計的亮點也不會因時間的變化而被淘汰。而且學生生活在其中,還能感受到時代的氣息、文化的氣息、生活的氣息,在這里感受到社會的發展與變革,感悟到人生的發展與起落,沉浮之間,感受學校建設與教育發展的恢弘壯闊。

2.3結合時代發展特性分析

在中學校園環境建設時一定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在整個設計中要能夠彰顯出這一時代的特色,從一景、一物、一建筑中,體現出這一時代所提倡的辦學宗旨、教育理念和發展目標。

同時,還要將現代科技發展有機融入其中,展現一定科技感和現代性,以此建設出能夠反映當前時代發展特點和人民需求的校園文化建設。如此,莘莘學子置身其中,才能深刻感受到時代發展的氣息、感受到來自國家和人民的熱切期望,感受到來自教育工作者的殷切期盼,耳熏目染中,使中學校園環境建設的育人功能中包含時代發展的氣息。

2.4合理繼承優良傳統文化

任何一所中學校園,在環境建設過程中,都是隨著校園不斷發展而逐步擴展而成的。中學校園歷史發展越久遠,其校園在環境建設方面所彰顯的文化氣息就愈發濃郁和明顯。

因此,在中學校園環境規劃和文化建設過程中,應對以往古建筑予以保留,同時還應保證新添建筑和原有建筑在造型、風格和色彩上保持協調統一。無論是被譽為“凝固的時間”的古老塔樓式建筑、還是被稱為“第二自然”的現代園林建筑,都應從根本上展現出中學院校自身所具有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彰顯其傳統和歷史。

2.5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

日常生活中看似很小的踐行方法,但是和大是大非、行為抉擇一樣,也會體現出中學生的價值觀念及道德準則。中學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時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將社會主要核心價值觀中的要求直接轉為中學生日常生活的行為準則,形成具體的要求與準則。

中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與踐行,并不是簡單的學習理論知識,也不是在學?;蛘n堂上喊著口號或是描述著不切實際的理想,要求必須結合實際,從小事做起、管好小節,實現知行合一,利用現實環境實現自我磨礪,將日常小事當做大事來做,逐步推進從而堅持不懈。中學政治理論教學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需要中學生用自己的言行進行詮釋,發揮中學生主力軍的作用。引導中學生在日常學習、工作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向全社會范圍內形成一股風尚,在社會內形成正能量,全面推進和諧社會的建設工作。

3、結語

總之,中學建設優良校園環境建設時,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搭建一個優良的校園環境,奠定中學生健康成長的基礎。希望通過文中論述,為類似研究提供借鑒,切實發揮校園環境的作用,為社會輸送高質量的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趙育德.新媒體環境下中學校園文化建設現狀及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6.

[2]徐燕華,司美華.中學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03):288.

[3]鄭珂,趙琪.淺談中學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校園環境建設[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2(08):53-55.

猜你喜歡
建設措施校園環境育人功能
校園環境衛生大比拼
環境設計中校園發展研究
迎接新學期
教育生態學視閾下創業教育育人功能與孵化園建設的互動研究
高校辦公室凝聚力建設探討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雇主品牌建設 
如何在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中凸顯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中職語文教學中育人功能的發揮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探析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優化學校育人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