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如何在新課標下構建小學語文精品課堂教學

2020-10-21 09:16黃燕燕
錦繡·中旬刊 2020年2期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語文

黃燕燕

摘 要:我們的社會在不斷地進步,對于人才的要求也不同,相應對于人才培養的方向和方式也要做出改變。隨著當前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改善傳統的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課堂就成了各科教師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語文作為小學的主要課程之一,也是各科目的基礎課程,如何呈現精品課堂就是對小學語文教師的考驗。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語文;精品課堂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如何在語文的教學工作中貫徹并落實新課改的發展理念,創建精品課堂,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水平及質量,滿足素質教育理念的需要,是需要現如今教育工作者進行思考與解決的問題。傳統版教學在“滿堂灌”的形象比喻和諷刺下走向沒落和被遺忘,取而代之的是新課標教學模式。

一、互動模式增加求知自主性

新課標課堂的首要標準是課堂主體的增加:教師與學生兩方。新課標的與眾不同,就在于教學活動中的行為主體的變化。這種情況的出現有它的必然因素。國家的教學科目,出現了增長和變化;習內容也變得豐富和多彩。語文課本中不再是古老遙遠、艱澀難懂的四書五經,而是新鮮押韻適合誦讀的兒歌、奇妙多彩的童話、外國著名科學家的趣事。比如《我是一只小蟲子》、《沙灘上的童話》、《彩色的夢》等。

選材的多樣性決定了教學課堂的必然豐富性,內容的大眾性與喜聞樂見使教學活動的進行有了可靠的前提[1]。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可以駕馭的呈現方式。比如參演話劇,設置角色,旁白,演員的訓練與道具準備使得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更加熟悉與深刻。

以拓展閱讀《鄧小平爺爺植樹》為例。

教師可以將其設置在另一課文的結尾,用幾分鐘的時間與學生一起簡單思考這節課的設置方法。在提前準備的過程中,更加促進當前教學內容的學習也可以極大提升學生對這門課的關注度。這對于教師來講,是一舉兩得的美事。畢竟,付出越多,關注越多,得到的成長就會越多。作為一門影響學生理解與認識世界方式的人生第一課——小學語文來說,是莫大的榮幸。

小組合作,共同成長。根據《雷鋒叔叔你在哪里》的情節設置不同的角色。

雖然這首詩歌內容不是很多,情節也不復雜。但是人民可親可愛的雷鋒叔叔的形象就是這樣在真誠的敘述中顯現的。而且,臺詞的背誦,參演人員的服裝(“迷路的孩子”、“年邁的大娘”);這些都涉及到道具,表演,統籌,規劃,導演的安排。甚至“小路”、“小溪”的念白,觀眾的反饋;都需要學生盡可能地在不失真,也不太復雜的背景下進行動情演繹。教師要明白展示的過程是成果提交的過程;是一次集體努力得到展現的機會;是學生學習生活中需要的一次又一次鍛煉下的成長。

二、表揚機制維護動力持續性

表揚最大的反饋不是在于學生對于獎品的喜愛程度。而是,在“表揚”這種具有儀式感的過程中,學生能從中體會到一種叫做“努力得到大家認可”的欣喜。

在“一個人”的世界中,“我”是唯一的。即使,著名心理學家佛洛依德把“我”分為本我,自我,超我,三個不同的層次。但是,人是社會中的人,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價值的體現是需要社會創造環境和機遇的[2]。作為一個人很多身份的其中之一——學生來說,學校是大環境,課堂是小環境。并且是與他本身關系利害最密切的環境。所以,表揚機制就契合了學生實現自我價值,自我肯定的內在心理需求、也是更加進行外在求索與內在求知的必要保障。

在獎項設置的過程中,教師要遵循角度不同,開展多方肯定的“大歡喜”局面。教師不用擔心這樣的獎項設置會因為沒有突出性而降低表揚機制在學生心目中的認可度。相反,教師要引導學生爭取在大集體中體現每個人的自我獨特性,創造性。此過程可以使回答問題與分享成果相統一。

(1)獎勵回答問題,深化內容學習。以二年級下冊《中國美食》為例。

在正式講課之前,請同學們仔細預習,其中表現“中國美食”的句子有哪些,分別舉了幾個例子。教師將這些問題分給不同的學生回答。在回答之后,還要邀請其他學生作為“小評委”,指出讀音的錯誤等問題。最后,一起總結提高。

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進行口頭獎勵,課后進行分數評比,周末進行獎勵總結與匯報。

(2)獎勵回答問題,拓展閱讀材料。以二年級下冊高洪波寫作的一首兒童詩《彩色的夢》為例。

在學習本節課的內容中中教師應該請一位同學簡介本篇內容的歸屬。這是屬于為這篇課文找到體系,找到歸屬的過程。在本節課結束的時候,也可以請學生展示提前準備好的其他的優美的、朗朗上口的童話詩歌。簡單的操作和提示,為其他同學帶來的是一個新的世界,是一個在星期天不愿意做其他事情的時候拿到的一把通往有趣世界的鑰匙。

表揚機制的出現使得學生的學習動力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持續地“我想做好這一件事,我想為其他同學帶來一個精彩的故事”。這是一份在大家所共同擁有的課堂中的一份看見感的滿足[3]。這就是表揚機制為新課標課堂注入持續動力的原因。它符合學生的心理訴求與表達需要,更符合每一個學生希望得到的那份“看見感”

三、結束語

互動性與表揚機制只是冷冰冰的手段,真正溫暖的是手段實施背后的教師們的良苦用心與追求卓越的自我要求。教學相長,是一句古老的話。但并不因為古老就使它本身所蘊含的真理得到泯滅。就像風吹雪打過后的松柏一樣,教學工作者對小學新課標語文教學努力踐行的步伐,永遠堅定鏗鏘!

參考文獻

[1]方海春.淺談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轉變[J].中華年,2019(3):58-58.

[2]鄧安平.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培養研究[J].課外語文,2019(4).

[3]張吉兵.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翻轉課堂閱讀教學設計研究[J].新課程(中),2019(7).

猜你喜歡
新課標小學語文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基于新課標的歷史復習深度教學
融入情境 落實新課標 凸顯地理實踐力——以騎行青藏為例
基于新課標的歷史復習深度教學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語言溝通探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