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口語詩創作誤區例談

2020-10-21 15:26曾慶群
錦繡·中旬刊 2020年2期
關鍵詞:誤區創作小學

曾慶群

摘 要:口語詩創作是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抓手。在教學實踐中,小學生的口語詩創作容易走入新詩化、童謠化、玩笑化、提問化、口水化等五大誤區。本文以例談的形式,剖析這些錯誤傾向的形成原因及其表現,從而為小學口語詩創作教學指明方向,讓學生在口語詩創作中學會觀察生活、觀照自身并學會思考。

關鍵詞:小學;口語詩;創作;誤區

口語詩是現代詩的主要形態。近年來,國內詩壇涌現了不少口語詩創作的00后10后詩人,如姜二嫚、姜馨賀、茗芝等。他們年齡雖小,但詩歌創作質量卻絲毫不亞于成年人。也正是這樣一批優秀詩人及其作品的涌現,對小學詩歌創作教學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也讓我們沉下心來重新思考口語詩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并展開了教學實踐。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小學生在口語詩創作中,很容易走入以下幾個誤區,即新詩化、童謠化、玩笑化、提問化、口水化。

誤區一:新詩化

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容易先入為主。小學生對于現代詩的認識,大部分來自課本。而現行小學語文教材雖然加大了詩歌比例,但是其中的“現代詩”多為新詩,注重修辭;且基本都是成人作品,帶有較為濃重的說教成分。因此,很多學生在口語詩創作中,容易走入“新詩化”誤區而不覺。

如下面這首《再見,我的親人》:“再見,孩子/看著你可愛的臉蛋,/此刻,心有不舍,/但我要去無硝煙的戰場/打敗病毒凱旋歸來!//再見,愛人/看著你飽含深情的淚眼,/此刻,心存愧疚,/但我要去無硝煙的戰場,/打敗病毒凱旋歸來!//再見,父母/看著您們年老的身體,/此刻,心懷牽掛,/但我要去無硝煙的戰場,/打敗病毒凱旋歸來!”

首先,這首詩從抗疫英雄的角度切入,寫出話別親人時的不舍之情和打敗病毒的堅定信心。從語言的運用上,我們可能會給小作者打較高的分數,因為確實三個小節之間形成了工整的排比和反復形式,語句的運用也較為準確。

但情感才是詩歌的核心。從兒童的視角出發,我們首先會發現,這首詩的情感有浮泛虛假之嫌,至少是不符合大部分兒童的認知和情感表達。也就是說,小作者在寫這首詩的時候,把好詞好句和修辭當做了好詩的重要指標,而不是把自己真實的情感表達放在第一位。

現行教材中的新詩類童詩,主要是作為訓練學生語言能力的材料。而是從創作的角度來說,學生不應受此類詩歌的影響而舍本逐末,應注重觀察生活、關注自身的情感表達需要,做到真正忠于自己,防止走入“新詩化”的誤區。

誤區二:童謠化

童謠與童詩有著明確的區別。剛學口語詩創作,很多學生也容易把這兩者混淆。這是因為小學語文低段教材中童謠的比例較大,學生在朗朗上口的童謠學習中,容易形成“語感”,誤認為分行的都是詩。因對童謠與童詩的概念不明,所以,初學口語詩創作容易照著慣性走,走入“童謠化”的誤區。

如下面這首《小星星》:“小星星啊真神奇,/一飛飛到天上去。/夜晚對我眨眼睛,/白天藏到哪里去?”

不得不說,這位小作者有一定的語言天分,語感不錯。但是,這明顯是受了童謠的影響,非常押韻上口。這種情況需要老師及時跟進觀察,童謠中天真爛漫的想法、對孩子的身心成長有積極的影響,如果孩子確實有這方面的創作天分和興趣,也可適當鼓勵。但我們也不可避免地要思考一個問題,就是孩子的心智是需要不斷成長的。不管一個人處在哪個生命階段,他的生活若細加留意都有一些值得個人記錄、引發他人共鳴的部分。因此,站在個體成長的角度,引導學生進行現代詩歌創作比單純地童謠創作更利于學生的心智成長。

誤區三:玩笑化

童年是歡樂的,在我們的印象中,童詩也應該如此。而當下小學生的信息來源廣泛,他們往往積累著不少的“笑料”。剛接觸口語詩的他們,在拋掉新詩窠臼的同時,也容易滑向“玩笑化”的深淵而不覺。但詩歌應該服從情感抒發的需要,不應只是玩笑的秀場,更不應該成為復制的集中營。

如下面的這首《童年趣事》:“一次考試的時候/我不會寫惠字/這時我看到書包中有一瓶/未開的可樂/我猶如看見救命稻草一樣/以為里面會謝謝惠顧/打開后/只見上面赫然寫著/再來一瓶”

任何的創作都應該講求原創。這首詩,我們初讀很可能會認為它是來源是生活中的真實事件,但其實不然,它是改編自一則網上盛傳的“幽默笑話”。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防止學生走入“玩笑化”的創作誤區。否則,學生只是把童詩當笑話來消遣,為了博人一笑,那么,除了歡樂之外的其他情緒情感,就不值得入詩嗎?顯然不是。只有糾正這些錯誤觀念,學生才有可能靜下心來觀察生活和自身,在詩中為我們展現屬于他們自己的童年生活和獨特想法。

誤區四:提問化

兒童少年的心中總是藏著無數的問號,因此,剛接觸口語詩的他們,也很容易把自己疑問帶進詩里。我們說“言為心聲”,學生把自己的疑問寫進詩歌,說明這些問題曾經或正在引發他們的思考。這本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學生只是片面地把詩歌理解成“提問詩”,那么,不但會引起創作的片面化,而且也容易讓詩歌變得輕浮,讓自己走進創作的死胡同。

如下面的這首《為什么》:“為什么?/初中不可以過六一?/而小學卻可以?/為什么?/為什么小時候玩玩具不會害羞?/長大之后玩玩具害羞得不得了?/為什么?/大孩子的總是要讓著小孩子的?”

這首詩其實寫得不差,至少孩子的提問都是發自內心的,是一種情感的宣泄。但這樣的追問一旦多了,就會變得單調,很容易造成審美疲勞。所以,創作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去深入思考,而不單只是提問;應在對事實的呈現中,去自然地呈現問題,而不是不斷地問“為什么”。因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深入觀察生活、觀照自己、學會思考,才能對自己的詩歌產生更加積極的影響。

誤區五:口水化

與口語相似的是“口水”。我們常說“口水化”、“流水賬”,詩歌講求“留白”、“意在言外”,但“事實的詩意”并非只要把事實用簡單的文字陳述出來即可。從“事實”到“詩歌”,需要作者深入自身情感思緒、體會事物事理、變幻思維思路,這里面對作者的考驗絕不是“口語”那么簡單。但是,在創作初期,學生很難區分“口語”跟“口水”,以至深陷“口水”而不知。

如下面的這首《媽媽的蘭花》:“媽媽從/小區下面的花園里/拿回來了/一株蘭花/然后/把它/放到水里//放了一個星期后/它究竟/長根了”

詩中小作者除了告訴我們這件事之外,沒有留下值得解讀的空間,因此,則滑向了“口水”的邊界。詩歌除了自我表達之外,還應注意能否引起讀者的共鳴,則所謂的“打通公共經驗”。如果把口語詩理解為只要把日常生活用簡單的文字寫下來就行的話,那么,除了作者把他當做簡單記錄之外,能給讀者帶來什么詩意感受呢?

猜你喜歡
誤區創作小學
Jazz
圓錐曲線學習中的六種誤區
關于野生動物行為的5個誤區
解析幾何常見誤區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創作失敗
關于《翔》的創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