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書籍裝幀藝術

2020-10-21 21:43徐飛
錦繡·中旬刊 2020年2期

徐飛

摘 要:想要全面深入認識書籍裝幀藝術,我們應當從藝術的本質上對裝幀藝術進行思考。追問藝術是什么,什么是藝術,實際是在尋找藝術的普遍性、規定性,即藝術共同的本質。藝術的本質自古以來一直是藝術哲學和美學所探討的問題,藝術的模仿說、藝術的表現說這兩種理論一直占據西方藝術本質論的主流地位。本文將研究模仿說、表現說在裝幀藝術中的表現,對裝幀藝術實踐進行理論概括,揭示尚未發現的裝幀藝術規律具有啟示作用,使人們對裝幀藝術進一步提高重視。

關鍵詞:書籍裝幀藝術;藝術本質;模仿說;表現說

裝幀藝術從規定性上一直難以形成較為系統的理論。做理論研究需要基本規范的使用概念,從這點上,我國對于裝幀藝術下的定義都還未達成一致,裝幀是多種藝術的綜合體,是所有藝術要素的集合體,如繪畫、攝影、工藝美術等。如果從藝術的本質論出發,在裝幀藝術中考察兩種主要的學說—模仿說和表現說,可以更加系統和全面的認識裝幀藝術。

一、模仿說在裝幀藝術中的表現

模仿論大致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忠于自然的模仿,體現為藝術家對外在自然的機械反映,這種理論發展了寫實派藝術,但藝術中實際完全的抄錄是不太可能的。第二種是藝術家創造性的對經驗世界的模仿—再現論,體現為既堅持客觀的真實,又加入了個人的創造?,F代書籍裝幀藝術應該屬于后一種,從裝幀藝術史來看,現代裝幀藝術沒有一種固定不變的原型,很多設計形式是人們想象并加以實踐出來的。

裝幀藝術的形態不斷發生變化,演進到今天,已經出現了電子書的革新形態。電子書之所以還能被歸入書籍,可以理解為是照著書籍本來的樣子進行的模仿。其電子墨水屏呈現的效果無不是對傳統書本油墨印刷效果的一種藝術模仿,使電子墨水屏再現了傳統書籍印刷質感的視覺審美感受。如果說電子書是按照傳統書籍的樣子進行模仿,那么原始的書籍裝幀藝術是在模仿什么?這一問題在西方書籍藝術中不好找到合理的案例,因為西方裝幀藝術幾乎是從近代開始的。但是從中國古籍裝幀藝術中,可以略見端倪。中國古代是把書籍版面當成一張人臉來模仿設計的。古籍版面的版框又稱邊欄,上下有天頭、地腳限制,左右有文人統治、武士控制。版面有的左邊和右邊有耳子,稱“書耳”,耳子內略記篇名,便于查檢信息,與耳朵聽取情報的作用相似。版面中還有像魚尾的圖形進行分界,上下魚尾的空白部分很像人的口,稱為“書口”,其意義在于吞吐書的內容。版心中上下魚尾到版框之間的距離叫“象鼻”,是為折疊書頁而設,稱其象鼻是它在版面左右的中間,很長,且有寬度?!皶邸笔怯靡源┚€、插釘的孔,人眼是為盯住東西看的,書眼是為固定書的?!皶X”是各頁鉆孔插線的空白處,藏于訂線的孔和書脊之間,在內部不可動。書腦用于固定書,很重要不可傷之,它由書衣保護,正像人腦受腦殼皮膚保護一樣[1]。再從古籍圖書的裝幀結構形態上看,是把書當成一個整體來模仿的。最外層封面叫做“書衣”,像給書穿上衣服一樣起到保護作用,內封面層才是“臉面”,背面有刊記或牌記,起到版權頁作用,就像大腦。序言、凡例、目錄,就像脖子,是過渡。正文和插圖,像五臟六腑裝滿東西。附錄和跋語就像人的手腳,起到支撐作用。有時在書名頁、跋語頁和書衣間加白頁作為護頁,猶如外衣之內還有內衣,干凈潔白[1]。

二、表現說在裝幀藝術中的表現

表現說是與模仿說相反的一種藝術本質論,在表現理論中,藝術不再主要是去反映客觀的世界,而是主要去表現人主觀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研究圖書裝幀的藝術情感表現,不得不提到西方裝幀藝術運動的一些歷史流派。近代西方書籍藝術運動源自19世紀英國威廉莫里斯“工藝美術運動”,他指出:“書不只是閱讀工具,也是藝術的一種門類[2]”。歐洲大陸很快興起了不同的藝術運動,如法國的新藝術運動,意大利的未來主義,俄國的構成主義,荷蘭派等,這些藝術潮流隨之將藝術思想延伸到書籍裝幀設計中。[3]

值得注意的是以凱爾西納為代表的1905年在德累斯頓成立的“橋社”俱樂部和康德斯基為領導的1911年在慕尼黑成立的“青騎士”俱樂部,藝術家創作的許多繪圖本書籍在裝幀設計中斷然否定了機械客觀的模仿,注重的是人心理的反應和內在情感的表現[2]。

中國的裝幀藝術很早就注意到了情感表現,從一些中國古典美學理論就可以找到西方情感說的痕跡,例如藝術評論中常見的意象說、意境說,是把主體情感融入了外在物色中。如果說以意勝是移情于境,以境勝則是由境而生情[4]。與意境說密不可分的是留白的設計理念。中國傳統美學素有“知白守墨”、“虛實相生”的思想。在中國書法中常能體現出所謂“計白當黑”的虛實結合的布局。在中國畫中也講虛實:“實處之妙,皆因虛處而生”,山水畫所謂“疏可跑馬,密不透風”就是指空白的虛處和著墨的實處組成了一個整體。虛和實的關系,就是中國哲學有與無、實體與空白的關系。虛、無,不是一種缺失,而是無多于有,虛大于實。同樣,書籍藝術中的留白也不是空無一物,而是一種以少勝多的裝幀設計,這實在是一種情感表現方式,既可以給人帶來心理上的放松,也可以給人帶來一種緊張與節奏感—使整篇內容張弛有度,給人跌宕起伏之感。留白還體現在環襯中,是一張夾在封面和書芯的紙張,給人視覺上的停頓和休息,帶給人一種猶如比賽前要緩解壓力的情感。如獲獎作品《不哭》,翻開扉頁面積不等的留白給人紙張在急促呼吸的情感,有些篇扉只有幾個被淚水打濕而暈染開的文字,其余之處不著一墨,在調動情緒上實在給人一種悲傷的感受。書籍內頁的版式設計也有留白,正文版面的字距、行距、版心之外的天頭、地腳、訂口、切口,都要留出一定的空白,突出重心,張弛有度。不僅傳達了設計者打破常規的審美情感,也使版面清新通透,是讀者視覺上有停頓和休息,減少滿版文字堆積帶來的壓抑感受[5]。裝幀藝術的留白設計觸發了人們豐富的聯想,可以愉悅感官和心理,是一種中國傳統的情感表現的藝術方式。

結語

藝術的模仿說和表現說雖然對藝術本質的解釋并不全面,但卻有各自的合理性,它們在裝幀藝術中被證實是可信的,可以從不同的側面去解釋裝幀藝術,達成系統的認識。

參考文獻

[1]楊永德.《中國書籍裝幀4000年藝術史》.[D]中國青年出版社.

[2]呂敬人,《書藝問道》.[D]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3]楊明剛,《設計美學》.[D]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11年.

[4]劉豐杰.裝幀設計中的“意”.[J]中國出版.1996-10.

[5]魏永青.試談書籍版式設計中情感要素.[J]南平師專學報.2007-0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