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碼時代與商業攝影的未來

2020-10-21 21:43許京棟黎海明尹春棟
錦繡·中旬刊 2020年2期
關鍵詞:攝影術商業繪畫

許京棟 黎海明 尹春棟

1839年法國畫家達蓋爾公布了他發明的“達蓋爾銀版攝影術”,于是世界上誕生了第一臺可攜式木箱照相機。這一時期的相機在設計上來說,形態笨重,色彩單一,結構比較復雜,材質是用木頭制作而成。從19世紀發明攝影術至今,攝影術和照相機技術不斷推進改變,由笨重的暗箱式攝影機進化到了后來的雙反、單反照像機,以及現在的無反式照相機,手機。隨著攝影技術不斷迭代更新,人們能用攝影做的事越來越多,從開始的記錄歷史到后來的藝術創作,又發展到了滿足商家或者個人的商業攝影。隨著AI技術,3D技術的發展,有人說商業攝影作為滿足商業需求的行業必將會被更先進的技術所取代。那么我們就以歷史發展的角度來思考商業攝影未來的發展方向。

首先,在攝影術誕生前,繪畫也是為了記錄,哪怕是巖洞壁畫上那頭古老的牛,那種幼稚初級的繪畫方式所體現的是對自然生活的觀察與認識,為的就是能夠客觀再現人眼所看到的世界。無論東西方繪畫發展到怎樣的時期,“再現”一度是畫家們最熱衷的。為了更好的繪制出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西方發展出系統的繪畫科學理論體系,東方則將哲學意識運用在繪畫中,兩者逐漸走上不同方向。只不過這種“再現”總會或多或少附帶畫家本人對世界的觀察認識與理解分析,使得這種繪畫“再現”永遠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客觀。

攝影術誕生后,畫家們發現自己無法再擔起“再現”這個責任,因為攝影能夠盡可能的“復原”人眼所看到的世界,并且不帶有人眼可能產生的“錯覺”(空間距離、色彩對比、畫面情緒等),以繪畫“再現”這個世界的道路也就到了窮途末路。既然藝術家們不再被苛求客觀再現世界與生活,他們就另辟蹊徑去刷存在感。他們沒有采用批判攝影的方式進行抗議,而是選擇了用主觀感受和主觀表達來打開另一扇大門,鋪就全新的藝術道路。

在沒有攝影技術的年代,商家依舊有需要對自己的產品做宣傳的需求在那個傳播信息途徑有限的年代,產品本身就是最好的宣傳資料,因此商家們會選擇在產品包裝上下功夫,而當時的產品多采用繪畫作為產品的主要表現形式。

到后來攝影技術逐漸成熟,商家更中意用攝影來傳播自己的商品,消費者也愿意相信拍攝的商品更真實。于是,商業插畫被商業攝影逐漸取代。

如果說攝影技術的進步是攝影在商業上成為主流是主觀條件,那么從客觀的條件上來看,科技的進步使人們接收信息的渠道變得更廣,人們從單一的紙媒時代進步到了音頻圖片視頻互聯網的多媒體時代,這也為商業攝影成為主流提供了時代條件。

我們認為商業攝影包括婚紗、寫真、母嬰、靜物、廣告、活動等等,這是一個傳統的行業,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變革也在不斷的發生。攝影離不開照相機,現在的相機像素越來越大,功能越來越多,加上智能手機的崛起,修圖軟件的傻瓜化,使得人人都能拍照,似乎人人都可以成為攝影師,這些都對這個行業造成巨大沖擊。近幾年的“云攝影”,通過現場即時傳送圖片到云端服務器,人工或自動修圖,快速呈現到頁面供現場觀眾觀賞和保存的做法,就打破了傳統公關攝影的模式。數碼的撅起,造就了全民攝影的時代;互聯網電商平臺的發展,迫使商業攝影逐漸發展壯大。

僅從2016到2017年不到一年的時間,中國有至少一半的大型高端公關會議和論壇就被“云攝影”攻陷,而以這種模式起家的“互聯網”攝影公司快速崛起,在市場上有了一席之地。這是典型的商業攝影攝影與時俱進的例子。我們相信,在未來,不斷出現的新科技、新玩法、新商業模式會逐漸代替傳統的商業攝影,使這個行業發生巨大的改變。大量的傳統商業攝影公司或個人即將面臨失業的窘境,而少數懂得與時俱進的人,會不斷探索和求知,成為“新商業攝影行業”中的佼佼者。甚至想有一天,所有的人力工作可能都會被機器代替,攝影師只需要坐在屏幕前,用手指甚至手勢指揮拍攝拍攝。但有一點,商業攝影中的創意是很難被機器代替的,我們的設備、軟件可以不斷升級,操作可以更加簡便,圖片可以更加奪目,但這些都需要創意支撐。

如果就將現在的“商業攝影”這個手段作為一個封閉的行業來看,當然無法抵擋數碼影像的自動化進程,當3D、AI協同進步,成本降低,商業攝影的效率將沒有優勢,這是肯定的。但商業攝影,不會被“取代”。

從一開始,商業攝影只是作為商業影像的實現手段之一而已,它沒有靠取代任何手段而誕生,所以別的手段也不會取代它,在商業攝影高速發展之時,它只是這個時段是一種效率上比較高的手段,而不是唯一的手段。正如插畫,比攝影誕生得早,攝影比它有效率的時候沒有取代它,而現在隨著技術提高,插畫的效率也提高了,而今天的插畫在商業影像中也煥發了青春。

“反效率”是商業攝影未來。如果以現在僅僅是“影像質量夠用,效率為王”的白底圖、拍版、產品硬照這些為了滿足基本商業銷售需求的影像來思考,很容易對商業攝影悲觀。因為這些影像生產的底層邏輯就是追求高效率,低成本,這些部分被新技術超越當然是可能的,甚至是必然的。但商業攝影作為一種影像獲取的手段,依然會存在,攝影本身就猶如一個生物,會吸收新技術繼而進化,變得更容易使用,功能變得更強大。一支筆變得更好用,我自己是不擔心的,我更擔心自己不會畫畫了。汽車出現了,依然有馬車,但不會有粗制濫造只為了滿足一般通勤需求的馬車了。商業攝影一定是向更高品質,更夸張的制作,更尖端的技術進化。只有在技術頂層的商業攝影師在未來才有出路,這也就是我反反復復告誡自己與后輩的話:這場技術革命,只有在頂峰的人才能跨界,機械取代人是從底層開始。與機械賽跑,說白了只是與人賽跑而已。

猜你喜歡
攝影術商業繪畫
攝影術180年 靜觀傳承百年的影像視野
記錄二十年商業社會的風云變幻
從自拍到自拍
淺談廣告攝影的創意與發展
綠建筑的商業姿態
中國商業醫療保險的增長軌道
民國時期的文人與攝影
商業物業經營個股表現
歡樂繪畫秀
歡樂繪畫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