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解甘蔗機械化收獲瓶頸推進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進程

2020-10-22 07:53覃秀苗
廣西農業機械化 2020年1期
關鍵詞:機收甘蔗機械化

覃秀苗

(廣西武宣縣農機校,廣西武宣 545900)

甘蔗是武宣縣最主要的經濟作物,以甘蔗為主要原料的蔗糖產業是武宣的經濟支柱之一,蔗糖生產已經成為武宣經濟發展中搶占一席的重要地位和幫助廣大農民脫貧致富的主要途徑。但是,近年來,受國際市場糖價持續走低、國內勞動力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農民種蔗生產成本高,種蔗利潤低甚至虧本,甘蔗生產除了耕整地、運輸實現機械化外,勞動量最大的種植、收獲等環節主要依靠人力去完成,特別是收獲環節約占甘蔗生產成本的三分之一,導致生產效率極低。甘蔗生產機械化水平不高,嚴重制約本縣甘蔗生產的發展。甘蔗生產機械化推廣應用普及滯后,造成甘蔗生產投入勞動力多,勞動效率低,甘蔗生產成本高,種蔗效益低,嚴重挫傷蔗農種蔗的積極性,影響蔗糖業生產的可持續、健康、穩定發展。[1]

經過筆者多年的跟蹤調查,甘蔗機械化收獲,每噸甘蔗生產成本可降低30多元,解決了傳統人工砍蔗勞動強度大的問題。人工砍甘蔗費用130元/t(含收集歸堆30元/t),機械收割甘蔗費用100元/t,節約生產成本30元/t,機械化收獲的經濟效益顯而易見,有效地降低甘蔗生產成本、大大地減輕蔗農的勞動強度,提高土地產出率和經濟效益。為此,根據蔗區生產環境條件和甘蔗生產機械特點,結合甘蔗農藝特性,摸索探討適合武宣縣甘蔗機械化生產發展的方法和模式,對促進甘蔗生產機械化推廣普及應用具有重要意義。[1]

1 武宣縣甘蔗生產機械化的現狀

甘蔗生產種植涉及多個環節,主要包括土地整治、種植、田間管理、收獲以及收獲后處理,每個生產環節都需要有相應的機具。目前主要應用的機具是耕作與田間管理機械,工作量既繁重又艱苦,甘蔗種植與收獲環節機械化作業率相當低,尤其是占甘蔗整個生產過程中工作量最大、最為艱苦、人工費用最高、勞動強度最大的收獲環節,目前該縣甘蔗機械收獲水平僅達2.7%。種植和收獲環節基本上是傳統的人力或畜力作業,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 作業環境艱苦。并且,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勞動力向城鎮大量轉移,如今從事甘蔗生產的大多是體弱年邁者,對于一些先進的、大型的機械不熟悉,操作困難,使甘蔗生產機械化的推廣應用受到很大的阻礙。[2]

2019年全縣甘蔗種植面積1.9萬hm2。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縣的甘蔗聯合種植機擁有量為32臺、甘蔗聯合收割機4臺、大中型拖拉機1911臺、小型拖拉機5 109臺、深松機208臺。全縣甘蔗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 59.7%;全年甘蔗機耕面積為8 295hm2,機耕水平99.7%;甘蔗機械種植面積為3 840hm2,機種水平58.1%;甘蔗機械收獲面積為593hm2,機收水平2.7%。近年來,隨著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加大落實和不斷完善,鏵式犁、旋耕機、深松機、培土機、大型拖拉機等補貼機具逐年增加,從而調動農民購機用機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該縣的甘蔗生產機械裝備水平也不斷提升??傮w上來說,目前該縣的甘蔗生產機械化水平較低,要實現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

1.1 甘蔗機收情況

2012/2013年榨季,全縣首次引進3臺廣州科利亞切段式4GZ-56型的甘蔗聯合收割機,在廣西農墾黔江農場五分場甘蔗生產機械化示范基地進行機收作業,因甘蔗收獲機械處于初步試驗、示范階段,機械技術成熟度不高、地塊大小不一,生產效率低。進廠原料蔗760t。群眾對機械化收獲接受程度不高。2013~2017年甘蔗機收作業推廣緩慢。

1.2 新機具推廣情況

2018/2019 榨季,利用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引導思靈鎮富農農機合作社、祿新鎮方學村上幸農機合作社、二塘鎮朗村樂樂農機合作社購買洛陽辰漢4GQ-130型切段式甘蔗聯合收割機3臺,實現甘蔗聯合收割機推廣取得了新的突破。

1.3 甘蔗機收發展狀況

2018/2019年榨季,該縣通過農機合作社、農機服務公司,引進洛陽辰漢、中聯重科等生產企業的切段式聯合收割機15臺,在“雙高”糖料蔗基地開展機收服務作業,機收進廠原料蔗8150t,是前年機收量4 600t的177.2%。但經過7年的艱辛推廣歷程,良性循環的甘蔗機收服務作業市場還未形成,機收服務經濟效益低。

2 甘蔗生產機械化存在的問題

種植和收獲是甘蔗生產機械化中要突破的兩個主要薄弱環節,而其中收獲機械化則是甘蔗生產亟需重點解決的問題,甘蔗生產機械化的瓶頸也在于此。[4]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不僅僅涉及到生產機具的問題,還受自然條件、生產農藝、生產經營模式、甘蔗品種、裝備性能、配套設施建設、管理水平和思想觀念等諸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必須從系統的角度全面考慮這個問題。[2]

2.1 自然條件和地理因素的限制

武宣縣蔗區地形復雜,有相當部分甘蔗種植在丘陵坡地上,基礎設施差,生產經營規模小且分散,單家獨戶種植經營,不連片種植,地塊窄小、無機耕路,且蔗田石塊樹根多,不利于中后期的機械中耕培土、收獲、蔗葉粉碎還田等機械化作業,影響機器特別是大型機器的使用,機械作業存在很大困難,機械化程度低。

2.2 種植農藝不適合機械化作業

甘蔗種植品種多,有些品種蔗葉多,不易脫葉;有些品種易倒伏,不便于機械收獲。栽培技術粗放,甘蔗宿根生長期短,甘蔗生長狀態差等。[2]種植的行距小,不符合機械作業條件。

2.3 含雜率問題

由于機械收獲的原料蔗含雜率要比人工收獲高得多,制糖企業不愿意接收,糖廠對原料蔗的潔凈度要求過于苛刻,對機械收獲的甘蔗扣雜率過高,影響蔗農使用機械收獲的熱情。另一方面,制糖企業在技術和管理水平方面普遍不夠高,在原料蔗的砍運調度、入廠壓榨等環節適應不了機械化收獲、甘蔗及時壓榨的需要。[2]

2.4 農機裝備水平不高

與國外的先進水平相比,國產甘蔗收割機技術水平尚有差距。甘蔗種植機和甘蔗收獲機產品單一,機型龐大,價格昂貴,可靠性不高,尤其是整桿式收獲技術水平仍需進一步提高。目前,國內對甘蔗種植機及收獲機械的研究正興起新的熱潮,但是各種機型還處于試驗階段,還需要不斷完善改進,[2]提高工作的可靠性和適用性。以甘蔗收獲機為例,雖然國產的切段式甘蔗聯合收獲機在各種類型的收獲機中是比較成熟的一種機型,但其收割方式與現有糖廠制糖工藝不配套,收割后的甘蔗需在24小時內入廠壓榨,否則蔗段容易變質腐爛,影響白糖質量,可靠性有待進一步提高;整桿式甘蔗聯合收獲機機型龐大,地頭轉彎困難,不能收獲倒伏交叉嚴重的甘蔗,適應性較差,甘蔗收集裝車還是個難題,蔗葉分離效果和生產效率都不太理想,[3]損失和含雜率較高。

2.5 配套設施不全

2019/2020年甘蔗砍運榨季,該縣的制糖企業沒有危機感,對甘蔗機收專用運輸車輛未實行配套,并對甘蔗機收作業每臺機子以發放蔗票形式每天限收50t。農民購買機子還不能甩開膀子大干,農民機手購機后盈利難、效益差等問題,大大地挫傷了農民群眾購買甘蔗聯合收割機的積極性。

機械化是一個系統工程,就甘蔗機械收獲環節來說,僅有性能良好的收獲機還不行,還得有裝運甘蔗的設備,熟練的機手, 燃油供給保障,熟練的維修工以及合理的生產調度等,才能發揮其功效。目前,該縣的機械化配套系統還遠遠跟不上機械化的需要,存在輔助裝備不足、性能不佳、機手使用操作技術水平不高、缺乏維修技術和配件、生產調度不到位等配套設施問題。[2]

3 加快甘蔗生產機械化發展的建議

《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國發〔2018〕42號)文件對著力推進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作了“大力發展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大力推進產前產中產后全程機械化”的要求?!稄V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加快推進糖料蔗生產機械化發展實施方案(2018—2022年)的通知》(桂政辦發〔2018〕84號)中明確了目標任務:有效提升糖料蔗生產機械化水平。爭取用三個榨季時間,全區33.3萬hm2“雙高”基地糖料蔗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5%。其中,機耕率達98%、機種率達85%、機收率達70%。2019/2020、2020/2021、2021/2022榨季全區“雙高”基地糖料蔗機收率要分別達到30%、50%、70%。[5]2019/2020榨季,全縣甘蔗機耕水平99.7%、機種水平58.1%、機收水平2.7%,綜合機械化水平達 59.7%。全縣的甘蔗機收水平距離自治區人民政府的要求還相差很遠。

3.1 因地制宜推動機械化發展

武宣縣甘蔗種植面積大,地域廣,各地區自然條件差異大, 經濟發展不平衡,農藝習慣也不一樣,對甘蔗生產機械化的需求也不相同,應根據本地區的經濟、自然條件等制定甘蔗生產機械化的發展規劃。在丘陵山地,地塊高低不平,且種植較為分散,應發展推廣小型組合式的甘蔗生產機械為主,這樣既可充分發揮小型機械靈活機動的優點,又可實現按需選用、自主搭配,一次性投入少,以適宜小戶經營、小規模種植的需要。在地勢平坦、地塊集中的連片種植地區,[6]如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雙高”基地等,應以發展大中型聯合生產機械為主,其生產效率高,人員配備少,能充分發揮大中型機械的優勢,進行規?;a經營。

3.2 改變傳統的甘蔗種植模式,為機械化發展創造良好作業條件[3]

從武宣縣的甘蔗種植地形地貌來看,有許多“雙高”基地片區的甘蔗種植地可以改為連片種植,這些土地適當規劃后轉為規模經營,基本上能適應大中型甘蔗機械作業;[3]所以應加大對土地流轉、土地平整的投入力度,小塊變大塊,鼓勵農民進行規?;洜I,合理規劃,連片種植,為甘蔗生產機械化提供良好的作業條件。另外,要改變傳統的窄行種植方式,擴大種植行距,大力推廣使用先進生產技術,如深耕深松、蔗葉還田、配方施肥和病蟲害防治等。通過采用良種良法,進行科學耕種、管理,加大種植行距的情況下,不但不減產,反而提高產量,增加農民收益。[2]

3.3 甘蔗機械收獲,以切段式為主,整桿式為輔

從目前推出的一些新機型和引進成熟的切段式甘蔗收獲機來看,切段式甘蔗收獲機能收獲倒伏交叉嚴重的甘蔗,作業質量能達到農業技術要求。廣西臺風多,夏季雨水量大,造成甘蔗易倒伏、交叉、彎曲等,只有切段式才能適合收獲。此外, 切段式收獲可以縮短砍運榨期,減少后期甘蔗糖分的損失,為宿根蔗生長提供有利條件。因此,武宣縣目前的甘蔗機械收獲應以高效率、適應性強的切段式甘蔗聯合收獲機為主,整桿式收獲機不能收獲倒伏交叉嚴重的甘蔗,作業時一些主要技術性能指標不穩定,產品質量差,可作為輔助發展方向。[3]

3.4 加大資金投入,落實扶持政策

近年來,隨著中央、自治區下達的農機購置補貼專項資金不斷增多,農機購置補貼力度逐年加大,有效地促進農業機械化的推廣使用和優勢農產品區域產業化發展。因此,政府要加大財政扶持,安排建設專項資金,加強對農機化的組織領導,加強政策宣傳。農機管理部門通過對采用優良新品種、寬行種植和機械收獲等先進農藝技術的農戶進行補貼方式,引導甘蔗生產往機械化方向發展;引導專業戶、農機合作社等以集資股份或貸款等方式購買甘蔗生產機械,組成專業化服務隊伍,為廣大蔗農上門服務,以加快我縣甘蔗生產機械化的進程。建立甘蔗生產機械化試驗示范基地、示范點,以點帶面,穩步推進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

3.5 提高裝備水平,完善配套設施

3.5.1 加大技改,接納機收原料蔗優先進廠。目前,制糖企業的壓榨工藝和壓榨設備只適合于人工砍收的原料蔗,要求進廠的原料蔗含雜率在3%以下;而甘蔗聯合收割機收獲的原料蔗含雜率一般在3%~12%之間,且在雨后的蔗地機收,泥土相對粘濕時,原料蔗夾帶一定的泥沙,達不到制糖企業要求的含雜率指標,泥沙對壓榨機械造成一定的磨損,制糖企業不大樂意接受甘蔗機收。建議由自治區人民政府牽頭,組織糖業局、制糖企業、農機、機收服務公司等相關部門研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臺切段式機械收獲甘蔗的扣雜標準,在實測含雜率的基礎上減少3~4個百分點。

3.5.2 積極引進新技術、新設備,提高農機裝備水平。生產企業和科研單位要研制出適合我國甘蔗生產的可靠性農機具,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提高機械的整體性能,科研單位與生產企業之間要加強合作,共同研究解決農機具生產的技術問題、難點問題,突破瓶頸,研究生產出一批可靠性強、實用性好的新機具,以推動甘蔗生產機械化的進程。加強甘蔗生產各環節機械作業質量標準和糖廠收購扣雜、扣損標準的制定,實行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管理。[3]制糖企業應改造現有的糖廠原料處理系統,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進行技術革新,采用先進技術、先進工藝和先進設備,以適應甘蔗機械收獲的需要。建立健全服務體系,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為農民提供甘蔗生產技術培訓和指導,提供機械裝備使用維護技術培訓,切實提高生產者和機械使用者的生產技術和技能水平。[2]

3.5.3 鼓勵“雙高”糖料蔗建設基地采用機械化收獲。建議從政策上鼓勵“雙高”基地優先應用、安排機械化收割。制糖企業不斷改進、優化糖料蔗信息管理系統、及時優先發放砍蔗票等方式,促進蔗農優先選擇機械化收割。同時,機械化收割的地塊可以同步處理蔗葉粉碎還田,減輕蔗葉焚燒帶來的環境污染,突破環保監控難題,從而加快蔗葉綜合利用技術推廣力度,切實提高甘蔗秸稈的綜合利用水平。

猜你喜歡
機收甘蔗機械化
機收減損,顆粒歸倉,湖南早稻機收預計減少損失1.45億斤
大棚有了機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關于水稻一種兩收機械化栽培技術要點探討
甘蔗的問題
全國小麥機收率96%創新高
全國麥收進度過半 主產區機收率超98%
今夏山西省小麥機收率達到98.1%
愛咬甘蔗的百歲爺爺
23個甘蔗品種對甘蔗黑穗病的抗性測定
黑熊吃甘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