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保障

2020-10-23 09:11晏智
教師·中 2020年7期
關鍵詞:實踐教學教學改革

晏智

摘 要:文化產業管理是應用性比較強的一門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能夠為社會培養更多專業的人才。文章主要對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保障進行分析,提出發揮學校和教師的引導作用、對專業進行科學定位、完善實踐教學結構和課程評價結構、開辟出第二課堂、完善教師的知識體系、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等策略。

關鍵詞:文化產業管理;實踐教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G124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4-13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20-0120-02

文化產業是一種新興產業,也被稱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社會對文化產業管理人才的需求較大。文化產業已經是國家戰略的一部分,高校也應該通過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為社會培養更多專業性人才。截至2017年,本科院校中有近200所學校開設了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文化產業方面的高素質人才逐漸增多。文化產業管理本科階段主要培養應用型人才,但是一些高校的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發展的形勢并不是很好,沒有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出的優秀復合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文化產業管理專業需要一個發展出口,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就是一種不錯選擇。

一、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必要性

(一)滿足專業轉型的需要

高校要做好教學轉型,將培養知識型人才轉到培養應用型人才上,做到產教融合,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技術型人才?!蛾P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指出:地方高校應該積極做好專業轉型,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這也是高校教學改革的一部分。只有不斷完善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才能推動專業轉型,不斷促進地方和高校的可持續性發展。

(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實踐教學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和創新創造能力,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遇到的問題中,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素養;另一方面,可以激活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文化產業管理是實踐性比較強的專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成為社會需要的復合型人才和應用型人才,發揮人才智庫的價值。

二、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現狀

(一)沒有明確的專業定位

沒有明確的專業定位或者沒有突出的專業特色都會影響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變革。文化產業管理屬于工商管理類的二級學科,很多高校對這個專業定位較為模糊,特色不突出。至于文化產業管理的性質,教師和學者都認為這是交叉性的專業,相關教師需要有廣博的知識和良好的專業素養。交叉性專業往往存在定位不清晰的情況,這給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建設和實踐教學帶來了困境。

(二)實踐教學存在困境

實踐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實踐教學定位不清晰。教師不知道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更不知道該構建怎樣的實踐教學體系。二是教師不重視實踐教學,安排的實踐環節非常少,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多地方高校的文化產業管理實踐教學存在以下問題:學生學習的時間少、學習頻率低,學校資金投入的力度小,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單一,沒有實踐類的教材,實踐基地不規范。這樣就不能發揮出實踐教學的價值。三是實踐教學是課堂內外相結合的實踐教學,在課堂內,主要是讓學生對案例進行講解,并將學生科學分組,讓學生寫小組作業、進行仿真模擬訓練等;課外時間主要是調研考察,但是由于教學內容比較抽象,教師掌握的實踐知識較少,因此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水平比較低。怎樣進行科學定位,并構建課堂內外相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是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教師思考的重要問題。

三、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保障策略

弗里曼曾經提出:利益的相關者是影響團隊或個人的事物。就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來說,實踐教學的利益相關者涉及了學校、專業、課程、教師和學生這五個維度,構建實踐教學體系也應該從這五個維度著手,打造一體化的教學體系。

(一)發揮學校的主導作用

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需要資金和制度方面的支撐。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基地,應該在資金和政策上發揮出主導的作用。一是將教育資金向實踐教學傾斜,保證實踐教學的經費到位,為學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實踐平臺。二是依據政策文件在學校內為學生建設實習基地,將各個學院和專業聯系起來,利用各個學院和專業的資源推動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秉承“開門辦學”的原則,提高學校的開放度,邀請企事業單位的專家來學校為學生舉辦講座,讓用人單位參與人才培養,將教學、科研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好地方社會資源。三是學校應該通過各種方法和途徑舉辦各類實踐活動,讓學生參與到教師的科研項目中,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鍛煉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學以致用的能力。

(二)明確專業定位

明確的專業定位是構建實踐教學體系的前提。文化產業管理與其他專業有明顯的不同,其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專業,進行專業定位是教學的出發點。由于文化產業管理是一門交叉性專業,教師需要講授廣博的知識,但教學時間有限,這就代表著教師不可能在課堂上講述所有的知識。因此,高校應該根據課程特點、學校情況、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對專業進行精準定位,發揮出學校的辦學特色,確立鮮明的定位、方向和教學內容,才能為社會培養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三)完善實踐教學結構和課程評價結構

課程是教師傳授學生知識與技能的重要載體,也是專業發展的關鍵。在人才的培養和專業的發展中,課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師在進行課程改革時應該秉承“以人為本”的原則,重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以社會發展的需求為導向,培養出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復合型人才,構建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實踐教學體系。

首先,高校教師應該更新以往的教學觀念,將實踐類課程作為理論類課程的補充,發揮實踐類課程的價值,提高實踐類課程的開課率,增加學時,實踐類課程也是文化產業管理專業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其次,實踐教學應該循序漸進,不斷完善教學內容。教師在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時應秉承層次性和系統性的原則,可以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高校教育規律,將實踐教學分為知識、能力、綜合素養三個層次,其中知識實踐主要是通過調研、座談的途徑讓學生了解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概況,對知識形成感知認識;能力實踐是通過沙盤模擬、實習、項目實踐等途徑鍛煉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素養;綜合素養實踐主要是通過畢業實習和設計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為了提高文化產業管理方面的質量,實踐教學結構應該包括具體目標、開展形式等方面的內容。

再次,課程考核應該著重考查學生的綜合素養,改變以往的重視知識輕視技能的模式,運用多種方式進行課程考核,增加學生的實踐學習成績的比例,重視考核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綜合素養。

最后,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接受實踐教學。一方面,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影視評論、微電影比賽、SRT項目申請、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這些比賽都能很好地檢驗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教師可以為學生開辟“第二專業課堂”,通過文化創意、辯論、寫作等比賽,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充分應用到實踐中。

(四)完善教師的知識體系

教師在實踐教學體系中發揮指導作用,他們的知識和能力都會影響到學生的實踐學習成果。提高學生的實踐學習成效,需要教師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專業教師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時間接受在職培訓,學校還可以讓新進教師、年輕教師到企事業單位鍛煉,將實踐、教學與科研緊密結合起來,鍛煉教師的實踐素養,將教師實踐的經歷融入文化產業管理教學工作中,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提高實踐教學的效果。

(五)不斷創新實踐教學模式

專業理論是實踐教學的基礎,也是培養人才的前提,能夠為專業發展提供支撐;實踐教學能夠鍛煉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因此,結合理論與實踐教學才能為社會培養復合型人才。在實踐教學的推進中,教師也應該重視理論教學,將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貫穿在整個文化產業管理教學過程,發揮課程培養學生技能素養的功用。

一方面,教師應該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將學生視為課堂主體,視為文化產業管理課程的核心。另一方面,教師安排的教學內容應該符合文化產業管理課程的本質與規律,通過調查研究、項目導向、情景模擬等方式對文化產業管理課程進行改革,發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幫助學生提出有效的問題;并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習的知識解決遇到的問題,為學生的實踐操作做好鋪墊;同時通過調查問卷、論證報告、創意作品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實踐教學應該秉承科學性、協調性和系統性的原則,發揮出培養復合型人才的價值。

文化產業管理是一門新興專業,需要不斷完善課程建設,當然這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嘗試,將構建與完善實踐教學體系融入課程建設中,也需要學校、專業、課程、教師和學生的協調配合。

參考文獻:

[1]劉曉暢.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以湖北美術學院為例[J].美與時代(中旬刊),2017(1):98-100.

[2]張軍占.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保障[J].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7(30):82-84.

[3]蘇 瓊.創新創業背景下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優化探析[J].大慶社會科學,2019(1):139-140.

[4]秦然然.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路徑[J]. 科技經濟導刊,2018,26(19):135-136.

[5]祖 令.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優化探究[J].亞太教育,2016(14):110.

[6]李軍紅.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探析[J].教師教育論壇,2014,27(9):38-42.

[7]田素美.論貴州省高校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教學體系的構建[J].企業導報,2015(23):103-104.

作者簡介:晏 智(1975—),男,貴州黔西人,高級實驗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化管理和網絡文化。

猜你喜歡
實踐教學教學改革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研究型學習在傳熱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高職院校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芻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