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一)

2020-10-23 09:16沙尼亞·阿勒坦
讀與寫·中旬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語文閱讀閱讀能力小學語文

沙尼亞·阿勒坦

摘要:閱讀能力包括閱讀認讀能力、閱讀理解能力、閱讀記憶能力、閱讀的時間和速度與優秀的閱讀習慣。重視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是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的方向,培養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它能夠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等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教師不僅要教學生閱讀文章中的內容,還要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語文閱讀;小學語文;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20-0059-01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薄弱的原因

1.1 教師的閱讀能力存在差異。

小學語文教師文本解讀是指教師與文本對話的過程,是語文教師文學素養、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的綜合體現。教師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是引導學生閱讀課本,幫助學生學會理解課本。教師的閱讀能力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和閱讀能力。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因學校而異,有的是非專業語文教師,有的是高級語文教師。一開始,教師的教學水平必然不同,但這取決于教師在教學生涯中對自身的要求以及是否具有不斷學習的精神。有的教師文本解讀能力差,過于依賴教學輔助材料,教學中缺乏思維能力。有的教師盲目追求自己的思想,教學內容偏離學生的實際需要。有些老師只在教材中解釋閱讀的表面意義,僅此而已。事實上,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已經能夠理解閱讀的表面意義。比如,這篇文章講了多少東西?怎么了?學生所不能做的是根據時代背景去探索文章所蘊含的深層價值。如果老師煞費苦心地向學生解釋表面意思,為學生總結段落的大致思路,要求學生背誦重點段落,并對文章的相應練習進行訓練,老師也會花很多時間講解,對于真正應該說的內容,比如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想法和感受,老師都沒進行深入探討,這樣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就不會有很大的提高。除上述原因外,教師文本解讀水平低也是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原因。

1.2 漢語評價方式單一,話題設置簡單。

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另一個因素是教師的閱讀教學脫離了生活的實際需要,語文評價方式單一。學校語文教學觀念沒有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閱讀教學只選擇書中指定的解釋。教學的目的是應付考試,取得高分。它并沒有將閱讀融入現實社會生活。教學方法單一,不能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不能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學生的思想被禁錮,教師和學生受應試教育的束縛,不能發揮他們的創造力。

雖然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對學生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評價,除了考試評價外,還應采取日常評價、學習過程評價、問卷調查、溝通、訪談等方法。語文閱讀測試要求要科學設計,要注意學生閱讀的價值取向、閱讀方法、閱讀策略、學生閱讀積累程度??梢?,對閱讀試題的測試有著更高的要求,但從調查研究結果來看,我國小學閱讀試題的設計現狀不容樂觀,與國際權威測試標準存在差距。

2.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方法

2.1 以學生為學習主體。

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師應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閱讀教學理念,強調學生是課堂的主人,發揮主觀能動性。教師在調整閱讀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能力設計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閱讀等方面發揮著主導作用。教師應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使教學適應學生的需要,而不是強迫學生自我適應,使他們能夠獨立閱讀。

2.2 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必須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理解和尊重學生,包容學生,了解學生的內心,從內心幫助學生,與學生成為朋友。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進行多方位的互動,把閱讀看作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與學生的思想發生碰撞。

2.3 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閱讀教學鼓勵學生閱讀,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在閱讀教學前,教師可以根據閱讀教學內容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學生學習閱讀的欲望,在學習的條件下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舒適的閱讀環境,學生會認為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形成熱愛閱讀、愿意獨立閱讀的情感,使閱讀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觀點和情感會對學生產生影響。教師要精心備課,安排閱讀任務,引導學生獨立理解課文,體驗獨特的閱讀感受。教師應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以新的面貌迎接每一天,把積極的思想傳遞給學生,在進入課堂前調整消極的情緒。當老師講解一篇精美的文章時,他應該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文章中。

2.4 注重課堂教學,把握“引導”和“釋放”。

小學教育主要依靠教師的教學,學生的自主性不容忽視。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不相信學生有理解的能力,總是想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在課堂上,他們盡可能多地傳授知識,而老師一直在教學,忽視學生的主體能力,讓學生沒有思考和提問的機會。雖然教師很難完成課堂教學,但課堂教學效果不好。教師應該給學生留出更多的時間思考,教會學生敢于質疑。

2.5 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在閱讀課上,要營造溫馨的課堂環境,讓學生靜下心來閱讀文章。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教會學生如何思考,如何理解閱讀的意義,如何使學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產生與作者的情感共鳴。還要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既要激發學生的思維,又要能使學生學習寫作技能,提高綜合語文素養。

2.6 養成課外閱讀習慣,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

光在課堂上學習閱讀是不夠的。教師還應為學生創造課后閱讀的平臺,推薦學生借閱適合閱讀的書籍和雜志,為學生提供表達自我的機會。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觀點的愿望,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教師要為學生創造更多的表達時間和機會,尊重學生的閱讀理解和感受,表揚和鼓勵學生,盡量不批評學生,增強學生的成功感和自信。

小學語文閱讀課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閱讀課是提高小學語文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語文教師應重視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劉克祎.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Z2).

[2] 王叢叢.全閱讀理念下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存在問題及改進策略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8.

[3] 唐敏.重慶市城區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現狀的調查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7.

[4] 劉瑩瑩.中美小學語文課程標準閱讀部分比較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9.

[5] 張艾.“生活世界”觀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析[D].漳州:閩南師范大學,2019.

猜你喜歡
語文閱讀閱讀能力小學語文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路徑探究
淺析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功利性問題
試析提高二外日語閱讀能力之對策
分層導學有效提高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研究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增強學生應用題解答水平
閱讀反思:新的小學語文教學視角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