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大數據的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研究

2020-10-26 06:56陸波
卷宗 2020年21期
關鍵詞:建設途徑智慧圖書館大數據

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大數據技術在各行各業廣泛應用,備受各界科學研究者的關注。從時間和空間的角度來說,大數據技術能讓信息的傳播不受限制,能將信息資源更加優化,在各個行業中進行資源共享。目前,高校智慧圖書館的建設也可依托大數據技術開展,將發展與建設的眼光放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與調整上,在傳統圖書館的基礎上進行變革。但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智慧圖書館的建設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受技術與建設觀念的影響,智慧圖書館建設的進程緩慢。對此,本文以智慧圖書館的基本概念出發,分析建設高校智慧圖書館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大數據;智慧圖書館;建設途徑

圖書館是高校開展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給學生提供全面發展的重要機會,傳統的圖書館建設方式,不僅不利于圖書館工作的管理,還不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因此,要提高高校的教育成果,建設智慧圖書館尤為重要。和其他教學管理工作不同,智慧圖書館的建設管理工作更加系統,其內容更加專業與復雜。因此,學校需要用更全新的理念開展智慧圖書館的建設工作,抓住時代變革背景下的建設要點,將大數據的優勢發揮出來。

1 智慧圖書館的基本概念

從“智慧”兩字可以看出,智慧圖書館的特點是運用物聯網、云計算、智能軟件等基礎設施,將圖書館的信息資源進行優化與整合。智慧圖書館的建設過程中,有非常明顯的層次,包括了應用層、感知層以及網絡層等層次[1]。其中,感知層是通過相關的感知技術和設備的作用,實現設備的有效運作,應用最廣泛的是二維碼標簽和傳感器這類現代化的感知設備,能有效感知不同的物體變化。學術研究者們在分析感知層時強調,感知層的作用原理與人的皮膚組織相似,在感知過程中,能得到有效的延伸,以此提高感知能力與感知水平。物聯網云計算在感知層和網絡管理系統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只有將信息技術進行全面的處理,才能保證其傳遞給應用層時,得到正確的應用。由此可見,智慧圖書館的核心是應用層,圖書館智慧化不僅對管理流程、業務流程、服務流程的進行了設計改造;也是對文獻、應用、用戶、設施、設備做了服務創新。智慧化改變了圖書館傳統模式,具體體現在信息觀、技術觀、資源觀、思維觀方面,大大拓展豐富了圖書館的內涵和外延,帶給圖書館全新的思維模式。

2 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的現狀

智慧圖書館是一個新生事物,目前我國高校對其建設整體性的把握還有些不足。下面將進行詳細闡述。

1)技術問題。要實現數據化的智慧圖書館,需要有專業的平臺與技術基礎。首先,硬件設施需要滿足智慧圖書館的基本要求,館內的布局和建設需要圍繞智慧圖書館的智能化建設開展,有基礎的物理設備,保證圖書館正常開展[2]。其次,信息管理系統、信息服務系統等,都是智慧圖書館建設的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軟件設備,通過現代化技術的運用,構建完善的智慧圖書館管理系統。在軟件與硬件設備的結合下,將虛擬技術與數據挖掘技術等有機整合,建立信息化的圖書館信息系統。但從我國高校圖書館的建設現狀來看,還沒有十分成熟和統一的智慧化圖書館建設平臺,平臺建設相關的技術,還在研究與開發過程中,大部分的技術需求都還處于理論階段,不足以支撐現實過程中的智慧圖書館的平臺建設。

2)數字信息資源缺口較大。大數據環境的發展,依托于信息資源的建設,只有保證基礎信息資源充足,才能實現完整的大數據背景。目前,信息管理機制還不能在智慧圖書館的建設過程中,發揮長足的作用,主要原因是信息資源的檢索標準和存儲的格式還存在差異。全國高校圖書館中的網絡服務系統不統一,導致智慧平臺搭建中,沒有基礎的服務對象,現有的數字信息資源較為分散,圖書館內部的資源配置也不夠合理,無法實現信息的共享,這是阻礙高校智慧化圖書館建設的重要因素[3]。除此之外,由于沒有專業的技術約束,現階段的信息資源利用率低,且無法通過有效的方式,將信息與用戶進行匹配,從而導致智慧化圖書館的建設存在較大不足。

3 基于大數據的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的有效途徑

從智慧圖書館的基本概念與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中存在的不足來看,智慧圖書館的建設對提高高校教學成果有較為顯著的作用。針對其技術與資源層面存在的不足,管理人員可依據不同的信息要素出發,對圖書館建設的有效途徑進行深入研究,逐步發揮智慧圖書館的優勢,將信息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并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1)加強支撐平臺的技術研發。圖書館基礎建設過程中所涉及的內容較為復雜,要保證智慧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需要不斷進行圖書館功能的升級改造與信息應用。從網絡建設來看,智慧圖書館平臺對網絡需求度較高,可將北斗衛星導航網、有線網以及無線網等網絡技術進行整合,進一步推動網絡建設系統,從而提高智慧圖書館基礎設置的支撐力度,積極加強支撐平臺的技術建設工作[4]。傳統圖書以紙本資源視為核心要素、數字圖書館以數字資源視為核心要素,與前兩者不同的是智慧圖書館不是某一種單一資源類型的強化,而是組成圖書館所有資源元素(紙本、數字、人員、設備、空間等)的關系通過高新技術重構和價值重塑。

大數據技術的運用,不僅對平臺開發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對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需要保證圖書館工作人員能依托于智慧化的圖書館建設,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與服務水平,積極挖掘高校教職工與學生群體的需求,為其提供個性化服務,提供智能趣味多重情景體驗。

2)進一步優化智能管理系統。智慧建設的核心是智能化管理,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數據的傳輸速度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信息量也逐漸增大,高校在建設智慧化圖書館的過程中,需要依據這一變化產生的本質,進行有針對性的技術變革。依靠數據治理的成果,以數據驅動的方式,一方面針對紙本管理,升級改造傳統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性能;一方面針對電子資源及其他資源類型,建設新型的自動化系統,全面提升圖書館信息化、自動化水平,結合圖書館的服務場景,優化智能管理系統。

3)完善圖書館服務體系。高校圖書館毋庸置疑擔負著為學科、教學服務的責任。在突出優化資源建設的同時,圖書館服務體系的拓展拓寬也是重要手段。智慧圖書館通過AR技術創新服務,使用實景視頻的方式給讀者更直觀的AR圖書館導航,包括尋找圖書,物聯預約等服務,提高智慧圖書館的綜合建設質量。讓圖書館人員多參考專業的技術培訓,提高館員的服務意識和業務能力,彰顯智慧圖書館的建設內涵,變革傳統服務模式升級完善。

4 結束語

智慧圖書館正以快速的步伐向我們走來,并已成為圖書館未來的發展方向,這是提高高校教學成果,促進高校師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隨著圖書館模式的轉變,圖書館迎來一個以“數據”的治理為目標,“智慧”的能力為結果的全新發展階段。此外加入智慧圖書館建設社區(科研、咨詢、培訓、活動等),通過智圖聯盟成員的身份,參與并影響智慧圖書館社區建設,同時也保障智慧圖書館建設獲得持久的發展動力,真正實現智慧圖書館的數據化、智慧化運營。 “智慧”將成為社會文明進步發展的新標桿、新階段。

參考文獻

[1]廖素明.基于大數據的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研究[J].人文之友,2019,000(013):97.

[2]尹全勤.基于大數據的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研究[J].科技傳播,2019,11(012):163-164.

[3]高穎.基于大數據的地方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研究[J].情報科學,2019,V37(003):38-42.

[4]杜麗杰.論基于大數據庫下的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9,000(003):112-113.

作者簡介

陸波(1969-),女,浙江杭州人,本科,副研究館員,數字圖書館、學科服務。

猜你喜歡
建設途徑智慧圖書館大數據
基于浙江省港口建設現狀的低碳港口建設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