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匠精神”視域下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討

2020-10-26 06:56梁建利
卷宗 2020年21期
關鍵詞:工匠精神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梁建利

摘 要:隨著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這便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需要不斷的進行教學改進,從而得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提高。職業院校主要是為我國發展培養技術性人才,而在工匠精神對于技術人員來說,是一種極為重要的精神力量,在工匠精神視域下,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進一步做出改進,通過思政教育的開展,能夠對學生的思想產生引導性作用,使他們可以對自身的技術專業有一個更加準確的認識,以正確的思想態度來進行學習。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之間有著一定的契合度,都是在精神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職業院校在開展思政教育時,需要合理的融入工匠精神相關內容,切實提升思政教育的實效性,這樣學生在走向工作崗位之后,就可以本著工匠精神來開展工作,著力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工匠精神;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就我國社會當前的發展現狀來看,社會對于人才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職業院校的學生除了要具備專業技能之外,還要有正確的思想觀念,并且作為一個技術人員,需要本著工匠精神來開展各項工作。在當前工匠精神視域下,職業院校的思政教育也需要相應做出改進,結合時代發展需要來探究新的思政教育特點,并且在思政教育當中合理的進行工匠精神融入,在精神層面強化學生的專業意識和責任意識。為了進一步實現思政教育有效性的提高,那么職業院校需要以工匠精神為載體來創新思政教育理念和方式,逐漸的培養學生樹立職業志向,明確自己的職業發展需要,使工匠精神理念融入到學生技術操作實踐中[1]。

1 “工匠精神”視域下開展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1.1 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現實需要

如今我國社會教育的發展和普及,使得更多學生有了接受教育的機會,但是也同時導致了學生之間競爭的加劇,尤其是在當前知識經濟時代,職業院校學生的競爭力本身就存在不足,所以需要通過思政教育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而得以實現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目標。職業院校主要是為社會發展培養技術性人才,職業技能是進行教育的重點,即學生要通過教育而具備一定的知識技能和專業能力,而工匠精神本質上是一種職業精神,可以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的職業態度。在進行教育時,就要盡可能實現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的有機結合,從而得以培養出高素質的綜合人才[2]。對于職業院校的學生來說,工匠精神可以引導著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精神,并且努力進行專業技術學習,可以說具備了工匠精神,他們自身的競爭力也會實現提高。其次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的有機融合,能夠促進學生就業,使他們對于自己的專業有正確認識,繼而得以在工作中繼續秉承精益求精的態度,并且高質量的完成工作。當前我國也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過程當中,中國創造逐漸取代了中國制造,在工匠精神的指導下,學生的創新創造力也會因此得到提高[3]。

1.2 有助于促進職業院校的可持續發展

在市場經濟的發展背景下,企業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因此企業在進行人才招聘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應聘者不僅需要具備優秀的專業技能,而且還要具備嚴謹的職業精神,而職業院校在開展教學時,就要重視培養。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的融合,有助于對學生進行工匠精神培養,這樣學生在人才市場上的綜合競爭力就會更強,學校的知名度也會大大提高,從而形成更好的社會聲譽,職業院校自身的競爭力也會得到提升[4]。

1.3 有助于企業活力的提升

目前中國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過程當中,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態勢下,企業需要大量的工匠人才作為支撐,來創新生產方式,不再單純的進行產品制造。如果技術人才能夠具備工匠精神,那么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也會相應得到提高,為企業生產出更獨特的產品,占據市場更大份額。所以這就要求職業院校以更高的標準來教育學生,通過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的有機結合,來為企業發展培養更優質的工匠人才。

2 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途徑

2.1 構建起工匠精神與思政教育融合的校園文化

對于職業院校的學生來說,校園是他們進行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而環境對于人的發展來說會起到一定的塑造和影響作用,因此學校也要努力的為學生營造出一個更適合進行思政學習的環境,從而對他們的思維方式與價值取向產生影響。環境本身就有著育人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來加強工匠精神與思政教育的相融相通,校園文化的構建必須要做到積極向上并且內涵豐富,只有這樣才可以對學生產生正向的激勵作用,讓學生明確自己未來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身處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當中,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5]。職業院校在進行日常教學時,要充分的利用大匠進校園的活動契機,將工匠精神的培育作為主要的發展載體,進而得以構建起一個更為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并且還要在校園文化當中凸顯出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之間的相融相通,使得在職業院校內部,既能夠彰顯工匠精神,同時也要凸顯出思政教育的文化氛圍,為了達到這樣的發展目的,也要從多個方面入手來進行。

2.1.1 積極宣傳和弘揚工匠精神

思政教育和工匠精神之間有著相通的部分,并且都可以對學生進行思想啟發,但是由于職業院校仍舊是教學占主導,所以工匠精神的氛圍不足,而在工匠精神視域下開展思政教育,首先就要加強工匠精神的宣傳和弘揚,可以在學校的宣傳板上進行標語的張貼,并且通過校園網來進行工匠先進事跡報道,向學生推送工匠精神的相關信息,進行展板制作、文化墻設計時,也要將工匠精神作為重要的內容[6]。老師在開展思政教學時,還可以組織班級內的學生觀看大國工匠之類的紀錄片,使學生可以對工匠精神有更直觀的理解,這樣一來,就可以更好的形成以“弘揚和培育工匠精神”為主基調的校園文化,對學生起到引導性作用,讓他們明確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

2.1.2 聘請專業人士開展講座

優秀的工匠本身就可以起到一種楷模作用,因此職業院??梢云刚垉炐愕墓そ车綄W校進行專題講座,向學生講述工匠經驗,通過先進模范的現身說法,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悟到工匠精神。這種直接的經驗交流,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結合思政學習的內容,能夠幫助學生明確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為了使講座的價值得到更大化的發揮,學校還可以結合著講座中的內容,來相應的開展一些主題鮮明的活動,比如說知識精神、辯論賽、情境劇等,使學生可以將工匠精神的相關理念融入到實踐活動當中,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對工匠精神的實質有更加深刻的感悟[7]。在每次講座和活動結束之,學校都要及時收集師生的反饋意見,這樣在以后的活動開展中,就會進一步優化,以工匠精神的培養為契機,從而切實提高學生自身的思想覺悟,促進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校園文化形成。

2.2 探尋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的融合點

在職業院校的素質教育當中,思政教育是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工匠精神又是我國歷史傳承的一種優秀文化財產,因此在學校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要盡可能的探究二者之間的融合點,工匠精神本身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當前新的時代發展背景下,它也被賦予了更多新的內涵,和職業院校思政教學的內容和意義等方敏都有所相通。所以在開展思政教育時,要主動的加入工匠精神的相關元素,不僅使學生從理論方面加強對工匠精神的理解,還需要從實踐方面出發,對工匠精神的相關內容做更加全面的探析,激勵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對工匠精神加以踐行[8]。在工匠精神視域下開展思政教育,就是要實現二者之間的有機融合,使學生接受到更加全面和高質量的教育,為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2.3 老師要在工匠精神指導下開展思政教學

老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也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思政學習質量,因此在開展思政教育時,也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需要對工匠精神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和理解,這樣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才能夠實現有效的融入,在思政教育實踐當中踐行工匠精神。首先來說,思政老師要及時轉變教學的思維和方法,主動的進行工匠精神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庫,并且結合自身的思政素養,來對工匠精神進行深入分析,將其融入到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實現工匠精神內容和思政教學內容的有機融合,引導著學生更好的對工匠精神做出理解[9]。其次思政老師還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的理論水平,對于黨最新的思想要做正確領會,并且為了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還要主動的接受培訓,使自身能夠對工匠精神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和理解,更準確的把握工匠精神的實質和內涵。老師還要利用假期時間,到企業當中進行實踐鍛煉,在實踐中更好的體會工匠精神,這樣在進行思政教學時,可以將工匠精神、學生專業和思政教育進行有機融合,幫助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有正確理解,幫助學生樹立起自己的職業理想和正確的擇業觀念。老師通過實踐,不僅提高了自己的專業素質,而且也對學生起到了有力的引導,這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3 結語

綜上,工匠精神對于專業化人才的培養來說發揮著極為積極的作用,在此視域下,職業院校的思政教育也需要有新的發展和創新,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都是對學生的思想意識進行培養,職業院校主要是為我國社會的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術人才,對于技術人員而言,工匠精神對于他們的日后發展來說會起到一種激勵性和指導性的作用。因此職業院校在開展思政教育時,必須要有目的的進行工匠精神融入,進一步的提升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并且有效促進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發展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倪利玲.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職業院校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長江叢刊,2017,(28):233.

[2]梁劍,張志巧.工匠精神融入民族地區技能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百色學院學報,2020,33(2):137-140.

[3]張芳,張諍言.現代學徒制學生工匠精神素養提升研究 ——以我國茶文化為切入點[J].福建茶葉,2018,40(10):287,289.

[4]余潔琪,張芳,廖秀妮.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現代學徒制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現狀、困境及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17):24-26.

[5]張君第,焦勝軍.立德樹人視域下高職院校學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徑研究[J].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0(2):59-62.

[6]莫俊峰.協同視域下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改革與創新[J].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學報,2018,34(1):53-57.

[7]保云,柯曉揚,任積麗,等.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專業文化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與實踐探索——以“追夢”教育為例[J].南方論刊,2020,(1):101-104.

[8]郝琦,房磊.依托優秀傳統文化涵養高職院校學生工匠精神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11):45-49.

[9]彭精衛.思政教學中培育高職生工匠精神的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8-90.

猜你喜歡
工匠精神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如何加強職業院校學生的德育教育
淺談職業院校中的美術教育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德日“工匠精神”,中國怎么學
政府官員也需要“工匠精神”
支持水利職業院校發展
職業院校不能僅培養一線普通工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