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醫生制: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模式新探索

2020-10-26 06:56王柏峰
卷宗 2020年21期
關鍵詞:模式探索

王柏峰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醫療衛生事業也在不斷發展前行,家庭醫生制尚且處于起步階段,并且很多人對該模式并不認同。家庭醫生制是未來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發展方向,因此我們要掃清障礙,為家庭醫生制度落戶千家萬戶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本文將以此為出發點,以自身的工作經歷和社會調研開展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模式全新探索。

關鍵詞:家庭醫生制;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模式探索

1 家庭醫生制

私人醫生這一概念,在西方發達國家中已經得到非常廣泛的認同,但是在中國,因為人口基數大,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模式實施私人醫生制度是非常不現實的。家庭醫生應運而生,為中國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家庭醫生制就是通過簽約的模式,將全科醫生與家庭聯系到一起,雙方形成一種長期穩定的服務關系的新型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模式。目前該模式在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已經有廣泛的試點,家庭醫生制更強調照顧簽約家庭家人的身體健康,并針對簽約人員的體質不同制定不同的健康生活方式和鍛煉習慣,也要對簽約人員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提出健康建議。與傳統的醫療衛生服務模式不同,家庭醫生制更強調一種日常保健、小病診治和病后康復,是一種一對多、私人訂制的醫療健康服務。

但是與私人醫生不同的是,家庭醫生制更強調一種健康預警和健康定制服務,并不提供上門診療和上門服務,并且因為家庭醫生人員緊缺,一名家庭醫生要為900戶左右的簽約家庭服務。家庭醫生制更像是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升級和更迭,其能改善醫護關系、為居民獲得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提供了可能性。

2 開展家庭醫生制基本醫療服務的阻礙

2.1 家庭醫生的服務技能參差不齊

目前家庭醫生的組成呈現多元化,家庭醫生團隊原則上是要由全科醫生組成,但是因為家庭醫生制的起步時間短、醫務人員數量緊張等問題,社區公共(助理)衛生醫師和社區護士也擔任著家庭醫生的職務。多元的家庭醫生組成也導致了不同社區的家庭醫生服務水平的參差不齊,導致很多居民對家庭醫生制這一概念并不認可。

2.2 傳統的醫療觀念下家庭醫生推廣難度大

家庭醫生制下,居民可以選擇“家庭醫生+二級醫院+三級醫院”的簽約模式,家庭醫生團隊保留二級、三級醫院的一定的專家號、醫院床位等,簽約的居民可以優先享受。在傳統的醫療觀念下,很多居民認為這樣的做法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甚至會因為這樣分級就診的模式耽誤治療,因此目前家庭醫生制的推廣存在很大的難度。

2.3 社區基本醫療服務模式相對完善

當下社區的基本醫療服務已經非常完善,但是家庭醫生制卻不夠健全,加上沒有合理的宣傳推廣,很多人對家庭醫生這一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尤其是在得知不是一對一的定制醫療服務的時候,部分居民也表示,其與家庭醫生聯系、令其為自己診療的復雜程度,要比直接去小區的醫療衛生服務站大得多。

3 基于基本醫療服務模式下家庭醫生制的實踐探索

3.1 政府引導,為家庭醫生的推廣提供有力保障

為了能推進建設家庭醫生制,政府應當加強引導,以政策引導和資金投入兩方面措施,為家庭醫生制的推廣鋪平道路。此外,政府部門也要積極推進醫學專業院校相關人才的培養,建立人才培養體制,不斷向社會輸出家庭醫生制下的新時代專業化的人才團隊。此外,還要積極鼓勵符合條件的個人診所推進家庭醫生的簽約,不斷擴充家庭醫生隊伍。此外還需要加強家庭醫生的監督和管理,建立家庭醫生的考核制度,以《家庭醫生服務規范》為考核標準,對醫生的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基本醫療保障工作、簽約家庭的滿意度等多方面考核,建立統一的家庭醫生管理體系,打造有醫德、有素質、有技術、服務水平高的家庭醫生團隊。

3.2 社區支持,積極推進家庭醫生制的推廣宣傳

社區要支持家庭醫生隊伍建設,不斷完善本地居民的健康檔案,讓家庭醫生團隊能盡快掌握本地居民的健康狀況,促進家庭醫生制的推廣。在社區宣傳欄位置可以進行家庭醫生制的宣傳推廣,也可以通過居委會,組織小區居民開展群體性的醫療衛生服務知識講座、家庭醫生制的宣傳推廣,讓更多的人認識到并接受家庭醫生制。尤其是老年人偏多的小區,更應當加快這一方面的宣傳引導,讓老年人轉變觀念,用開放的心態積極嘗試家庭醫生制。

3.3 醫院統籌,定期開展家庭醫生培訓和服務考核

家庭醫生制應當在醫院方面的統籌安排下實施進行,為保證服務質量,醫院方面可以定期對家庭醫生團隊進行培訓,提升其專業素養。針對在崗的家庭醫生,制定嚴格的考核制度,保證這項改革的有效性。此外,為了能提升家庭醫生服務質量,院方也要與社區合作組織開展居民對家庭醫生制意見調查,汲取居民的意見,參考醫生隊伍配備情況,對當地的家庭醫生制建設進行調整。

3.4 信息化管理,建立家庭醫生檔案管理系統

落實家庭醫生制度,就需要做好家庭醫生的試點工作,建立一個完善的家庭醫生檔案管理系統,讓居民真正覺得家庭醫生有簽約價值,而不是“強制性”簽約。相關部門就需要建立一個信息化的管理系統,涉及內容包括簽約居民的個人健康情況、家庭醫生的健康評估和醫療干預服務,并階段性地對簽約居民的健康狀況進行評估。為了提升家庭醫生的定制化和個性化優勢,系統中還要有語音咨詢平臺、一鍵預約服務、自助服務。針對現在很多居民家中都有智能化的健康數據監測設備,如智能手環、體重計、血糖儀等等,簽約居民也可自主將測量的數據上傳或支持軟件自動上傳到平臺上,并存儲到居民健康檔案系統中,家庭醫生通過對近期簽約居民的健康狀況分析,對其提出健康建議,充分發揮家庭醫生的個性化醫療保健服務優勢。

4 結語

總而言之,家庭醫生制是符合國家醫療衛生改革趨勢的一項新興的醫療模式,其能提升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的質量,也是一項顛覆社區居民傳統觀念的醫療衛生改革。家庭醫生可以通過在線交流的形式拉近醫生和患者的距離,同時簽約的模式也能對居民進行針對化的健康診療服務。因此我認為,未來家庭醫生制擴散到全國是大勢所趨,因此無論是政府、醫院和社區都要加緊認識,不斷向社區居民進行家庭醫生制的推廣和宣傳,讓居民真正認可這一改革,并享受到醫療衛生改革給生活帶來的切實便利。

參考文獻

[1]鄢奉斌.長江路社區家庭醫生制中醫藥技術服務模式的探索[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9,17(17).

[2]康建忠.“1+1+1”醫療機構組合簽約服務對簽約居民健康管理的效果評價[J].中國全科醫學,2019,22(S1).

猜你喜歡
模式探索
關于教師下企業鍛煉對推行“現代學徒制”研究
高校戶籍管理模式探索
初中英語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
小學英語讓學與生的教學模式探析
高?!胺D課堂”教學模式探索
信息時代高校圖書館如何開展學科館員服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