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中醫治療高血壓

2020-11-01 20:26龍華英
康頤 2020年10期
關鍵詞:鉤藤舌質高血壓病

龍華英

【中圖分類號】R259 【文獻標識碼】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0.097

中醫治療高血壓病,從古至今在整個中醫典籍中還沒有這個病名。但高血壓病所引起的合并癥嚴重危害著人類的生命。它是以體循環動脈血壓增高為主的綜合征,是心腦血管疾病和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腦溢血(亦稱中風)等疾病的根源。筆者認為,本病多因精神緊張,憂思郁結,或過食肥甘、飲酒過度,使肝腎陰陽失去平衡所致。屬中醫“頭痛” “眩暈” “肝風”等范疇。臨床證明,只要能有效地預防各類高血壓病,就能有效的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中風癥和心肌梗死等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1? 分型與治療

1.1肝火上炎型

臨床表現為頭暈目眩,面紅耳鳴,胸脅脹滿疼痛,失眠多夢,煩躁易怒,口苦畏熱,尿赤便秘,舌紅苔薄黃,脈弦細。治以清熱化火,舒肝解郁。

處方:丹梔逍遙散加減:梔子15克、柴胡15克、薄荷15克、牡丹皮15克、當歸15克、茯苓15克、白術15克、夏枯草15克、白芍15克、鉤藤15克、甘草10克、草決明15克、羅布麻20克。水煎服,每日3次。

加減:中青年早期加杭白菊、鉤藤、夏枯草;肝郁氣滯明顯者,加香附、郁金、甘松;失眠多夢,加炒棗仁、夜交藤;心悸明顯,加柏子仁、蓮子心;頭痛、項強,加川芎、葛根;若有傷陰,加玄參、知母;腰膝酸軟,加桑寄生、淮牛膝;浮腫,加澤瀉等。若肝經濕熱重可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1.2肝陽上亢型

臨床表現為眩暈耳鳴、頭痛且漲,每遇煩勞或惱怒而頭暈加劇,面色潮紅,急躁易怒,少寐多夢,口苦,舌質紅、苔黃,脈弦。治以平肝潛陽,滋養肝腎。

處方:加味天麻鉤藤飲:天麻15克、鉤藤20克、石決明35克(先煎)、淮牛膝20克、杜仲20克、黃芩20克、益母草20克、桑寄生35克、梔子20克、竹茹15克、夏枯草20克、夜交藤35克、茯神20克。水煎服,每日3次。

加減:肝火過盛,加龍膽草、杭白菊、牡丹皮以增強清肝泄熱之力;大便秘結,可加當歸龍薈丸以泄肝通腑;如有陽動化風之勢,加生龍骨、生牡蠣、珍珠母、羚羊角以鎮肝熄風;若肝腎陰虛明顯可用加味大定風珠湯。

1.3氣血虧虛型

臨床表現為眩暈、動則加劇,勞累即發,面色蒼白,唇甲不華,毛發無澤,心悸少寐,神疲懶言,飲食減少,舌質淡,脈沉細弱。治以補氣養血,健運脾胃。

處方:加味歸脾湯:白術25克、茯神20克、黃芪25克、龍眼肉20克、黨參25克、木香15克、當歸15克、炙遠志15克、大棗15克、白芍15克、靈芝10克、黑棗仁25克、炙甘草15克、生姜5片。水煎服,每日3次。

加減:食少便溏,加淮山藥、薏苡仁、澤瀉、砂仁、建神曲;形寒肢冷、腹中隱痛者,加桂枝、干姜以溫中助陽;血虛甚者可加熟地黃、阿膠、紫河車粉,并重用黃芪,或用八珍湯加減;若中氣不足,清陽不升,時時眩暈,面容少神,大便下墜,脈沉無力者,用補中益氣湯;伴有瘀血阻絡者,可用加味丹參飲、血府逐瘀湯加減。

1.4腎精不足型

臨床表現為頭暈目眩,精神萎靡,少寐多夢,健忘,腰膝酸軟,遺精,耳鳴等。偏陰虛者,見五心煩熱,舌質紅,脈弦細數。偏陽虛者,見四肢不溫,形寒肢冷,舌質淡,脈沉細無力。治則:偏陰虛者治宜補腎滋陰;偏陽虛者治宜補腎助陽。

處方:補腎滋陰用加味左歸飲:熟地黃30克、淮山藥30克、枸杞子25克、云苓25克、山茱萸25克、炙甘草10克;或用杞菊地黃湯加減。補腎助陽用加味右歸飲:熟地黃25克、炒山藥15克、枸杞子15克、山茱萸15克、肉桂8克、杜仲(姜制)15克、制附子15克;或用金匱腎氣丸加減。

加減:陰虛內熱明顯者,加鱉甲、知母、黃糪、牡丹皮、杭白菊、地骨皮以滋陰清熱(附子、肉桂屬辛溫剛燥不宜久煎)。若眩暈較甚,陰虛陽浮,二方均可加煅牡蠣、珍珠母以潛浮陽。

1.5痰濁阻滯型

臨床表現為眩暈,頭重如蒙、胸悶惡心,食少多寐,舌苔干膩,脈濡滑。治以健脾和胃,燥濕祛痰。

處方:加味半夏白術天麻湯:半夏15克、白術25克、天麻20克;或平胃散加減。水煎服,每日3次。

加減:眩暈較甚、嘔吐頻作者,加代赭石、竹茹以鎮逆止嘔;胸悶不食,加白豆蔻、砂仁芳香和胃;耳鳴重者加蔥白、郁金、石菖蒲以通陽開竅;若痰阻氣機,郁而化火,苔白膩、脈弦滑者,宜溫膽湯加黃連、黃芩以苦寒燥濕,化痰泄熱。

1.6簡易降壓法

各型高血壓:處方:吳茱萸70克(取20克研細末備用)、牛膝40克、鉤藤30克、紅花10克。將上列藥水泡20分鐘再煮沸40分鐘,待溫度適宜泡腳30分鐘(以后每次用時加熱即可)。同時把提前備好的吳茱萸細末20克,老陳醋調成膏,放在膠布上貼雙側涌泉穴。每晚睡前貼,晨起去掉,連貼二周,有很好的降壓效果。

2? 辨證治療中需注意的問題

2.1注意調肝:該病的發生與肝臟失調關系密切,尤其是肝之陰虛陽亢,極易導致本病的發生。

2.2強調補虛:因本病大多為本虛標實所致,在治療時,需強調補虛,調整氣血陰陽為基本大綱。

2.3注意祛痰:古有“無痰不做?!敝撌?,故在治療本病時,應注意健脾和胃祛痰。

2.4補虛不忘通行:氣以通為補,血以活為順,只有在補氣血時注意行氣活血、才能達到氣血陰陽平衡,才能陰平陽秘,不管哪一類型高血壓癥自然可以恢復正常。

3? ?預防與禁忌

3.1高血壓病多為腎氣不足所致,應加強體育鍛煉,合理飲食,心情開朗,定期檢查、測定血壓,以利早發現、早治療。

3.2對氣虛血瘀患者,注意及時調理好氣血陰陽,以防后患等。肥胖病人應節制飲食。

3.3適當限制鈉鹽攝入,一般每日攝鈉鹽以3—5克為宜,重度者則以1—2克為好。不宜用人參、鹿茸等藥物進補,少食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3.4相對增加鉀鹽攝入,因低鈉高鉀膳食有很好的恒定降壓作用。含鉀高的食物有油菜、菠菜、小白菜、西紅柿、冬瓜、土豆、苦瓜等。

3.5忌惱怒和其他精神刺激。戒除煙酒,盡量避免肥甘辛辣刺激性食物。并注意觀察病人的血壓變化及藥物的不良反應。節制房事,切忌酒后縱欲,避免過度勞累。

4? ?結束語

高血壓是現實生活中常見的病癥,可是,大部分人不以為然,常用一些西藥進行維持治療,不夠重視,不知道它的后果會危及每個類型高血壓病患者的生命,所以我們要深入研究和探討高血壓病的病因病機。原因甚多,筆者認為其中有外感病隱匿轉變,和其他致病因素,均能導致本病的發生;發病機理較為復雜,以肝、腎、心、脾正氣虛為本,風、痰、氣、火、邪氣盛為病之標,標本互為因果,風、痰、氣、火相兼為害,在一定條件下致病。臨床發病各種癥型既可單獨出現,又可相互并見,尤以本虛標實者為常見。

猜你喜歡
鉤藤舌質高血壓病
急診中西醫結合治療對高血壓病眩暈患者療效及不良反應的影響
清熱平肝話鉤藤
高血壓病
辨證治療慢性支氣管炎
以離子液體為流動相添加劑的HPLC法分離并測定鉤藤中鉤藤堿和異鉤藤堿的含量
通過檢查畜禽口腔診斷疾病
“劍河鉤藤”上市
治更年期冠心病方
鉤藤及其有效成分的作用研究現狀及展望
中醫辨證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病40例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