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與對策研究

2020-11-06 04:45李瑩
時代金融 2020年23期
關鍵詞:融資成本資本結構

李瑩

摘要:當前經濟形勢下,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運行中的角色定位愈發舉足輕重,然而大多數中小企業缺陷入了融資困難的窘境,甚至導致企業出現經營風險、違約風險,嚴重制約著企業的良性發展,解決融資問題迫在眉睫。本文首先介紹了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現狀,并且進行了多維度、深層次的原因剖析,就不同方面的問題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對策和指導性意見。

關鍵詞:融資需求 融資成本 利潤留存 資本結構

一、前言

中小企業正逐漸成為我國市場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在當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存活下來,解決融資方面的問題對于中小企業保持長期穩定的發展來說至關重要,然而,阻礙中小企業融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融資渠道不豐富、融資成本偏高、缺乏政府的支持力度以及銀行的偏好等,這些阻礙嚴重制約中小企業的發展。盡快幫助中小企業脫離當前困境有助于其實現長期健康穩定的發展,增加國民收入,帶動地方經濟的提升,促進我國經濟良好運行。

二、我國中小企業當前面臨的融資問題

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各國都出臺相應政策來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但效果甚微。在我國國情下,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又具有一定的“中國特色”。本文將從融資渠道單一、融資成本較高、銀行的特殊性偏好、政策力度相對薄弱四個方面來分析中小企業當前融資困境。

(一)融資渠道單一

當前,適用于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途徑有三種:第一種是內部融資,即企業每年凈利潤所提取的利潤留存,然而企業發展單靠內部融資遠遠無法滿足其發展需求。第二種是傳統信貸方式,即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得融資貸款,第三種是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通過上市發行股票獲得長期穩定的權益性融資。由于直接融資的門檻較高,通過上市進行股權融資的門檻條件較為苛刻,一般只有少數本身已經發展較好的企業才能達到上市條件,絕大部分中小企業不能滿足其上市要求,因此,多數中小企業的融資來源主要靠內部利潤留存以及傳統銀行信貸。

(二)融資成本較高

從當前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選擇方式來看,大多數中小企業首選的外部融資是傳統銀行信貸而非上市發行權益性證券。然而中小企業普遍存在信用缺失、賴賬不還等惡劣現象,導致銀行在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時候更加謹慎和保守。銀行是追求利潤的企業,中小企業的生死存亡與其經營并無多大關系,近年來銀行的壞賬規模逐年擴大,銀行為了保持其較低壞賬率,提供給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相對于提供給信譽良好的大企業要高。除此之外,銀行在面對中小企業客戶時,針對其融資需求往往更為謹慎,過于苛刻的審核條件導致多數企業融資需求依舊無法滿足,因此無奈轉向民間金融機構貸款,進一步彌補資金缺口。民間貸款機構的貸款審核條件普遍要低于銀行審核條件,但是民間貸款的成本要遠高于銀行的貸款利率,這無疑更增加了企業還本付息的負擔,違約風險也隨之而生,威脅著企業的健康良性發展。

(三)銀行的特殊偏好

中小企業普遍存在以下幾種特征,一是自身經營風險較大,缺乏專業性人才,管理能力較差,規模性較小,抵擋風險能力普遍較弱,容易由于個人決策失誤而導致整個企業破產。二是中小企業一般在企業融資的時候很難提供優質抵押品,抵押品質量有時達不到銀行的要求導致借款失敗。三是中小企業的自身信用問題,中小企業普遍存在僥幸心理,滋生信用缺失、道德風險等問題,很容易出現拖欠賴賬等行為,因此銀行在選擇貸款客戶時,會相對謹慎很多,在面對中小企業尋求貸款進行融資時,銀行很有可能面臨因貸款收不回來而導致壞賬的風險,壞賬規模擴大會影響銀行的盈利及運營,因此銀行更偏向于將貸款提供給規模大、營運能力強、信用能力相對較好的大型國有企業。由于實力懸殊過大,中小企業不僅在獲取市場資源還是在融資方面,很難與國有企業相競爭。除此之外,由于我國特殊的國情,國企一般有國家作為保障,因此當其無法按期還款時,又有國家進行“兜底”。正是因為如此,銀行存在“嫌貧愛富”的現象,其認為提供給國有企業的貸款壞賬率更低,更樂于將貸款慷慨地提供給大型國有企業,對中小企業更為吝嗇。

(四)政策力度相對薄弱

一是政策力度小。針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我國政府雖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但政策效果并不明朗,無法從根本上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壓力,無法提供真正有效的保障,導致中小企業在銀行的隱形歧視下依舊較難獲得貸款,嚴重威脅著中小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三是政策法規不完善,尚沒有形成對中小企業融資有效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

三、解決當前問題的對策

眾人拾柴火焰高,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壓力不僅需要中小企業自身進步,更需要社會多方的共同努力,來幫助中小企業渡過融資難關。本文有針對性地從企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政府三個角度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指導性意見。

(一)中小企業方面

第一,中小企業應該加強自身的營運能力,請專業性人士進行指導,防止錯誤決策導致企業陷入破產風險。第二,中小企業應該加強自身的信用管理以及道德建設,許多中小企業的自身信用意識的欠缺是個非常迫在眉睫的問題,企業管理人員存在著僥幸心理進而賴賬,這容易導致進一輪的融資成本上升,大大增加了企業還本付息的負擔以及違約風險,這是非常不明智的行為。第三,企業應該完善企業財務管理制度,根據現有的法律法規編制合規真實的財務報表,而不是虛假做賬,這有損企業的信用,容易造成惡性循環。第四,應該與銀行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積極主動還款,正所謂“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按時還款以保持良好的信用記錄,有利于以后企業的進一步融資需求來滿足企業日益擴大的發展。

(二)金融機構方面

傳統銀行信貸和民間金融機構信貸是中小企業主要的融資途徑,因此提高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扶持是必不可少的。第一,建立專門向中小企業貸款的機構,在現有貸款條件審核的基礎上適當放寬條件,對于一些運行良好,無信譽問題的中小企業可以適當降低貸款利率。第二,加強信息披露制度,拓寬獲取中小企業信息的渠道,銀行可以通過人脈關系等進一步了解的自身發展狀況以及企業的具體運行情況,這有利于銀行向企業發放貸款時提供信息支持,隱瞞信息,虛報財務報表會導致企業自身的信用能力降低,很難再從銀行獲得融資需求。

(三)政府方面

為了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壓力,政府可以適當出臺相關補貼政策,即對于不同產業的中小企業提供不同程度的貸款補助,譬如國家近些年來支持的科技創業型產業,可以加大貸款補助優惠,對于一些信譽較好,但規模較小的中小企業,也可以采取不同程度的貸款補助優惠。相關金融監管部門也應該加大金融監管力度,切實保障各方利益。另外我國政府也應出臺并落實相關的法規政策,比如定向中小企業貸款政策,消除銀行對中小企業的歧視,為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營造一個相對寬松的空間。當然,對于部分提供不實財務信息以及存在拖欠貸款行為的企業,也應采取嚴厲的措施進行處罰。

四、結論

綜上所述,當前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若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那么將會嚴重危及中小企業的經營和生存,甚至影響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想在日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為中小企業開辟出相對寬松的環境,中小企業需要從自身出發,努力找出企業自身制約融資的問題,銀行等金融機構以及政府應該出臺相應的政策,兩者相結合才能為中小企業的發展營造良好氛圍,有利于中小企業的發展與壯大,增強我國經濟建設。

參考文獻:

[1]孟山月,郭萬福.供給側改革背景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J].中國經貿導刊(中),2020(02):80-81.

[2]魏暢.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與金融創新相關問題[J].中國市場,2020(05):45+52.

[3]李雯琳.淺析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中小企業融資問題[J].現代企業,2020(02):128-129.

[4]譚雅心,沈秋伶.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及對策研究[J].商訊,2020(03):89-90.

[5]劉妍.互聯網金融對中小企業融資影響及對策研究[J].商業經濟,2020(01):76-77+196.

[6]王靜.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分析[J].商業經濟,2020(01):86-87.

[7]萬昆.當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現狀的原因和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9(22):111-112.

[8]楊子江.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探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9(31):81-83.

[9]肖靜,韋濟人.淺談新常態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及對策[J].現代商業,2019(31):107-109.

作者單位:安徽大學經濟學院

猜你喜歡
融資成本資本結構
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優化問題簡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