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肌紅蛋白檢測在急性心肌梗死臨床檢驗中的應用價值體會

2020-11-06 03:17杜帥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年25期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檢測

杜帥

【摘要】目的 分析并研究急性心肌梗死以血清肌紅蛋白實施檢測的臨床價值。方法 擇選2018年01月~2019年01月接診的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開展研究(實驗組,n=58),同期抽取體檢健康者與之形成對照(參照組,n=55),兩組均輔以血清肌紅蛋白測定,比對兩組效果。結果 實驗組hs-CRP、cTnl及Myo水平相較于參照組具顯著優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性心肌梗死以血清肌紅蛋白實施檢測效果理想,可進行患者疾病進展程度的有效判斷,為后期診治奠定堅實基礎,應用可行性強,具一定推廣價值。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血清肌紅蛋白;檢測;hs-CRP

【中圖分類號】R4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5..02

急性心肌梗死威脅性較大,是一種致疾率高、病死率高的多發性病癥,易累及患者生命。急性心肌梗死多因冠狀動脈急性閉塞,血流不足,使機體局部呈缺血、缺氧狀,繼而導致組織壞死,常見有休克、心律失常及胸痛等癥狀,病情嚴重,且隨著近年老齡化社會深入,該病患病人數愈加增多,故早發現、早鑒別、早診治是控制病情發展、改善預后的關鍵性措施[1]。為此,本研究抽取患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開展研究(58例),并選擇同期健康者形成對照(55名),予兩組血清肌紅蛋白測定,旨在探究該項檢測手段于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具體效果,現作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選2018年01月~2019年01月接診的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開展研究(實驗組,n=58),同期抽取體檢健康者與之形成對照(參照組,n=55),納入標準:滿足WHO及國際心臟病學會對急性心肌梗塞的判別標準;無肢體障礙;患者對研究知情;經醫學倫理會批準執行。排除標準:肝腎肺功能障礙;惡性腫瘤、精神性病癥;血液及免疫缺陷疾病;非自愿參與研究。參照組男31名,女24名;年齡42~62歲,平均(54.36±3.18)歲;病程1~3.5 h,平均(2.15±0.08)h;實驗組男32例,女26例;年齡45~60歲,平均(53.78±3.26)歲;病程1~3.5 h,平均(2.15±0.08)h。兩組一般資料比對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比較價值。

1.2 方法

參照組測定方法:于清晨取受試者空腹靜脈血(5 mL),以3000轉/min開展離心,時間5 min,采取梅里埃VIDAS自動分析儀實施測定。

實驗組:為患者提供抗凝、抗血小板及溶栓等診治,而后行靜脈血收集,劑量為5 mL,測定血清肌紅蛋白、心肌肌鈣蛋白等狀況,按3000轉/min進行離心,提取500 μL血清,將其儲存于溫度為-20℃環境下,經水?。?7℃)后采取儀器進行測定。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相關指標實施比較。主要有hs-CRP(超敏C反應蛋白)、cTnl(心肌肌鈣蛋白)及Myo(肌紅蛋白)[2]。

1.4 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 20.0軟件對研究涉及數據實施處理分析,hs-CRP等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t行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說明,行x?驗證,組間對比于統計學有無意義可參考P<0.05。

2 結 果

對兩組相關指標實施比較:結果顯示,相比于參照組,實驗組hs-CRP、cTnl及Myo具顯著提升優勢。統計學意義重大,詳情見表1。

3 討 論

急性心肌梗死屬多發性病癥,是目前威脅中老年人生命的重癥疾病,致病機制復雜,旨在因冠狀動脈連續性缺氧及缺血而誘起的心肌壞死,發病后可見胸骨疼痛,且疼痛感極強。此外,過渡勞累、遭受寒冷刺激均可加大機體心機耗氧量,誘發心肌梗死形成。該類患者一般并存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表現,嚴重時亦能引發休克等重癥不良事件。通常臨床檢測可見心肌酶異常增升,心電圖處于非正常狀態。因此,早期臨床診斷極為重要。既往臨床對此病實施診斷時多采取肌酸激酶同工酶等,但在后期實踐發現,該診斷因子敏感性較差,難以適應新時代下醫學診斷需求[3]。

本次研究中,實驗組hs-CRP、cTnl及Myo水平相較于參照組具顯著優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血清肌紅蛋白測定效果可觀。心肌肌鈣蛋白可進行心肌損傷程度的積極呈現,屬主要標志物,且其特異性和敏感性較為優異,水平與疾病進展程度息息相關[4]。超敏C反應蛋白屬肝臟合成物,當機體出現炎癥后其總體水平會大幅度提升,穩定性較強,且不易于遭受年齡、飲食等因素的干擾,尤其對急性心肌梗死臨床診斷效果確切。肌紅蛋白通常存于人體橫紋肌、心肌亞鐵血紅蛋白中,具存儲氧氣功能,靈敏度較高,當心肌細胞損傷后,肌紅蛋白明顯增高,患病4~6 h該水平因子達到最大峰值,采取其進行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鑒別,精準性及預估性較高[5]。

綜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以血清肌紅蛋白實施檢測效果理想,可進行患者疾病進展程度的有效判斷,為后期診治奠定堅實基礎,應用可行性強,具一定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余 靜.血清肌紅蛋白檢測在急性心肌梗死臨床檢驗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67):99-100.

[2] 張春雷.血清肌紅蛋白檢測在急性心肌梗死檢驗中的應用[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9,34(05):17-19.

[3] 湯瓊健,鄭艷斌,董仁康.血清肌紅蛋白檢驗在急性心肌梗塞臨床檢驗中的應用價值探析[J].中外醫療,2019,36(6):192-194.

[4] 呂海光,王環宇,李 真,等.血清肌紅蛋白檢測在急性心肌梗死臨床檢驗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31):44-45.

[5] 安 平.血清IMA和MYO聯合檢測在早期診斷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醫藥論叢,2019,017(010):189-190.

猜你喜歡
急性心肌梗死檢測
“不等式”檢測題
“一元一次不等式”檢測題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檢測題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醫辨證治療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