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間盤突出癥針刀治療護理體會

2020-11-06 03:17馬芳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年25期
關鍵詞:針刀針刺護理

馬芳

【摘要】目的 探析腰間盤突出癥應用針刀治療的臨床護理體會。方法 我科室從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患者中,抽選出68例腰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研究,采取針刺治療患者為對照組(34例),采取針刀治療患者為觀察組(34例)。結果 觀察組治療前,VAS疼痛評分(8.7±3.1)分、JOA評分為(8.2±1.5)分,無異于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經治療,VAS疼痛評分(11.9±2.2)分、JOA評分為(11.9±2.2)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經治療,患者優13例、良10例、中6例、差5例,優良率為29(85.3%),低于觀察組優15例、良12例、中5例、差2例,優良率為32(94.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腰間盤突出癥患者給予針刀治療護理,臨床治療護理效果較為確切,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腰間盤突出癥;針刺;針刀;護理

【中圖分類號】R2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5..02

腰間盤突出癥作為一種較為常見的骨科疾病,是以腰部酸痛、脊神經壓迫、下肢麻木、下肢疼痛等為臨床表現的,發病人群主要為青壯年[1]。腰間盤突出癥主要在患者腰椎間盤發生退行性病變,在外力作用下,易出現放射性疼痛及腰腿疼痛等癥狀。目前,臨床治療腰間盤突出癥主要采取手術與藥物治療,但受術后并發癥等因素影響,難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為減輕患者疼痛癥狀,本文選取我院收治68例腰間盤突出癥患者,給予針刀治療護理,現匯報研究結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科室從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患者中,抽選出68例腰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研究,采取針刺治療患者為對照組(34例),采取針刀治療患者為觀察組(34例)。對照組(n=34):男18例,女16例,年齡22~46歲,平均(37.8±3.6)歲,病程5 d~0.5年,平均(3.3±1.4)個月;觀察組(n=34):男17例,女16例,年齡20~47歲,平均(38.6±2.3)歲,病程3 d~7個月,平均(3.6±1.5)個月。通過分析患者病程等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實驗均已征得院方倫理委員會審批,患者們均認知簽署知情同意書,并自愿參與本次實驗。

納入標準:患者均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與針刀治療標準;排除標準:患有語言溝通障礙及難以接受針刀治療患者。

1.2 方法

1.2.1 針刺治療方法

行針刺治療患者,取對照組患者側臥或俯臥位,使用0.3 mm×40 mm的一次性針灸針對患者環跳穴、大腸俞、關元俞及腰俞等主穴進行針刺,同時使用0.3 mm×75 mm的一次性針灸針對患者飛揚、陽陵泉、殷門及承付等配穴進行針刺,3次/周,療程30 d。

1.2.2 針刀治療方法

取觀察組患者俯臥位,視患者臨床癥狀對患者大腸俞、腰臀部阿穴、環跳穴及夾脊穴進行麻醉,在患者脊柱中間平行位置進行垂直進針,待針進入具體手術部位后,行松懈、剝離,1次/周,療程30 d。

1.2.3 護理措施

(1)術前穩定患者心理情緒,做好術前準備工作:腰間盤突出癥患者受病程長、病情反復等因素影響,易出現焦急、厭煩等情緒。為避免這些情緒影響臨床治療效果,護理人員將針刀治療方法、流程、原理及配合事項講解給患者,在增加交流基礎上,既增強患者康復信心,又提升臨床配合程度。術前安排患者做好血常規、心電圖等術前常規檢查;對患者皮膚進行有效清潔,并進行備皮,對患者術野皮膚進行有效觀察,查看是否存在破損、紅腫及感染情況;為防止患者術后發生便秘與尿潴留情況,術前指導患者進行床上大小便訓練。

(2)針刀術中護理措施:按患者手術部位,指導患者舒適擺放體位,協助醫師對患者手術部位進行定點與消毒,根據手術進展,傳遞手術器械。為分散患者注意力,術中與患者增加交流。術中密切關注患者體征,當發生心悸、頭暈等反應時,應暫停手術,進行吸氧、平臥等對癥干預,待癥狀有所緩解后,方可繼續手術。

(3)針刀術后護理措施:

①增加疾病知識普及:

將腰間盤突出癥相關知識介紹給患者,術后為患者制定詳細的康復訓練計劃,注意指導患者保持正確體位與姿勢,減少寒冷、潮濕刺激,適當增強體育鍛煉,遵醫囑配合相關藥物治療,爭取早日康復。

②傷口護理:

術后對患者穿刺部位,用2%的碘伏棉簽進行壓迫性止血,隨后對患者傷口使用創可貼或無菌紗布覆蓋。

1.3 指標觀察

使用日本骨科學會建議的下腰痛評分標準JOA評分法對患者進行評估;使用視覺VAS疼痛評分,評估疼痛情況。按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將療效分為優、良、中及差四個等級,優是指患者臨床癥狀改善超75%;良是指患者臨床癥狀改善在50~74%;中是指患者臨床癥狀改善在25~49%;差是指患者臨床癥狀改善低于24%,計算臨床優良率。

1.4 統計學方法

患者療效數據由SPSS 20.0軟件統計,采用百分比(n,%)與均值(x±s)等資料表示優良率與病程等指標,行卡方與t檢驗,護理效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 果

2.1 評估患者治療前后的VAS疼痛評分與JOA評分

觀察組治療前,VAS疼痛評分(8.7±3.1)分、JOA評分為(8.2±1.5)分,無異于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經治療,VAS疼痛評分(11.9±2.2)分、JOA評分為(11.9±2.2)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評估患者組間治療優良率

對照組經治療,患者優13例、良10例、中6例、差5例,優良率為29(85.3%),低于觀察組優15例、良12例、中5例、差2例,優良率為32(94.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臨床目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常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藥物治療與手術治療兩種,藥物治療作為一種保守治療,難以達到有效診治效果;手術治療因易引發術后并發癥,術后如未給予有效的干預手段,則難以達到良好的療效。針刀屬于一種介于手術與非手術之間的治療手段,主要以切開式手術與針刺方式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實施治療,由于其操作簡單,不受外界條件影響,對患者來說,不僅創口小,損傷小,治療后也無需縫合,從一定程度上看,緩解了患者的痛苦。

針刀作為一種閉合性微創手術療法,是中西醫結合的典范,其應用于腰間盤突出癥患者,具有操作簡單、術中痛苦少、見效快等優勢,由于費用較少,減輕了患者家庭的經濟壓力。針刀治療腰間盤突出癥,是通過剝離、切開、松懈及刮除病變組織,實現臨床治療目的的。

針刀應用于本文34例腰間盤突出癥患者,配合術前、中及后的護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治療護理效果。觀察組治療前,VAS疼痛評分(8.7±3.1)分、JOA評分為(8.2±1.5)分,無異于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經治療,VAS疼痛評分(11.9±2.2)分、JOA評分為(11.9±2.2)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經治療,優良率為29(85.3%),低于觀察組32(94.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腰間盤突出癥患者給予針刀治療護理,臨床治療護理效果較為確切,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志云.小針刀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護理效果評價[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46):82+98.

[2] 劉 鵬.針刀配合核心肌力訓練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觀察[D].成都體育學院,2018.

猜你喜歡
針刀針刺護理
針刀療法治療屈拇指肌腱鞘炎驗案
談針刺“針刺之要,氣至而有效”
針刀治療不同分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研究進展
急腹癥的急診觀察與護理
建立長期護理險迫在眉睫
針刀針刺治療中并發急性咽部出血死亡1例
針刀針刺治療合并頸部癥狀的周圍性面神經麻痹23例
針刺聯合拔罐治療痤瘡50例
中醫護理實習帶教的思考
針刺結合聰耳息鳴湯治療耳鳴8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