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科技創新主體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思考

2020-11-09 03:03欒維棟
科技創新與品牌 2020年10期
關鍵詞:賠償制度懲罰性知識產權

欒維棟

摘? ?要:全球經濟背景下,知識產權的重要性逐漸突顯出來。為進一步促進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構建必不可少?;诖?,本文從科技創新視角出發,簡單闡述了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并在此基礎上從創新證據規則、全力打造知識產權審判“人才高地”、實用新型專利權訴訟三個方面對企業科技創新主體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構建進行研究。

關鍵詞: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

1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法律制度逐漸完善,尤其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就,不僅對專利法、著作權法、商標法等法律法規進行了進一步的制定與修改,并且還建立了知識產權法院,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F階段,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逐漸成為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1]。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人民法院共新收334951件各類知識產權案,含存舊審結案319651件。與2017年相比,新收案件新增數量97716件,上升了41.19%,新增含存舊審結案93972件,上升了41.64%;地方人民法院含存舊審結知識產權案4064件,新增422件,上升了11.59%;有關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知識產權犯罪案共1434件,新增334件,上升了30.36%。所有含存舊知識產權犯罪審結案件當中,有1852件翻假冒注冊商標罪,新增1652件,上升了9.78%;假冒注冊商標、商品銷售罪共1724件,新增230件,上升了15.39%;假冒專利罪件;著作侵權案136件,減少23件,下降了20%;侵權復制品銷售案6件,新增2件,上升了50%;商業秘密侵權案39件,新增13件,上升了50%;地方人民法院新收知識產權二審案共683件,新增150件,上升了28.14%;含存舊審結案668件,新增128件,上升了23.7%[2]。

2.企業科技創新營商環境需求

自黨的十八大會議以來,黨中央對知識產權保護以及營商環境建設工作提起了關注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想塑造一個良好的營商環境,那么就必須要關注產權保護尤其是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主要的提升措施為以下幾方面:

第一,各個地區需要將“司法主導、嚴格保護、分類施策、比例協調”的知識產權司法政策進行落實,并以此為基礎,對知識產權案件進行公平審判,為我國社會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第二,需要構建一個建立在知識產權市場價值基礎之上的侵權損害司法認定機制。首先,加大對重復侵權、故意侵權等行為的管理力度,并通過增加賠償的方式,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進行進一步的遏制,使權利人的權益得到保護[3]。

就大數據的泄露糾紛事件,中國目前正在使用反不正當競爭法進行相應監管。尤其要注重建立審慎、自洽的司法保護制度,處理“數據權的糾紛”[4]。

3 侵犯知識產權的違紀賠償制度分析

引入侵犯知識產權的違紀賠償制度以及確保有效地執行侵權違法行為賠償相關的制度。

目前,只有商標法與反不正當競爭法對侵權行為制定了相應的賠償條款,而其他的現行法律都沒有制定相應的賠償條款?,F階段中,專利法以及著作權法正處于修訂的過程當中,人民法院必須要行使自身的權利,積極的參與到各類法律的修訂工作中,使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法律制度進一步完善[5]。

4 全力打造知識產權審判“人才高地”

某市知識產權法院自建院以來,聚集專業強院以及實行人才興院,自主推動開放、包容、運行效率較高的專業化司法人才培養管理措施,重點提高團隊的革命化、正式化、專業化、職業化以及國際化的構建,為服務我國創新推進發展措施給予人才支持。其做法為:

一是明確人才培養的“專業化”目標。構建知識產權法院,提高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經濟發展快速轉型,增加對外開放的實際需要以及長期考量的范圍,這是知識產權專業法院的基本職責任務。以專利、商標以及著作權作為核心內容的知識產權擁有無形化以及技術化的特點,知識產權規則具有國際化的特點都對知識產權司法專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精通法律、掌握技術以及具有國際化知識等方面。其知識產權法院團隊建設始終堅持基礎的職責使命,對于專業的司法實務人才數量以及水平有著更為清晰的認識,這將直接影響到可否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全新要求互相適應,進一步確立知識產權審理團隊構造的核心是專業化,特征也是專業化,環繞著專業化來更好地培養人才。

二是優化專業人員的發現培養體系。法院黨組對人才工作的中心引領作用進行充分的發揮,把人才培養加入到法院團隊構建中去,始終重視增強團隊的政治構建,全方位將干警中的各個人員其具有的法律政策使用水平、防控風險水平、群眾工作水平、科技使用水平、輿論帶領水平進行提高。在審判實踐中通過績效考核、審理疑難復雜案件鍛煉磨礪干警、識別發現專業人才,建設專業的法官會議、調研團隊、法官輔助委員會專業平臺進行業務方面的學習以及研究,開展與司法院校的學術交流、選擇參與知識產權國境之外的專業化培訓、專業化國際論壇等多種形方式的高級專業人才培養方式,自主參與到知識產權方面的國際交流以及合作。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改革開放以來,知識產權保護逐漸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尤其在當前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大數據知識產權保護法治環境的構建越來越重要。對此,企業應該創新證據規則,全力打造知識產權審判“人才高地”,以此維護企業知識產權,促進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于君偉.論我國知識產權戰略的制定與實施[D].中國政法大學.

[2]周斌.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侵權案超半數撤案[J].中華商標, 2017(07):74.

[3]夏道虎.最嚴格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理念與實踐——基于江蘇創新經濟發展與司法保護的思考[J].人民司法,2019(16).

[4]王明珠,鄭瑩.新市民權利的司法救濟機制構建與完善——以協商糾紛解決機制為視角[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 000(005):62-67.

[5]曹地妮.知識產權侵權中的懲罰性賠償制度探究[D].2019.

責編/馬銘陽

猜你喜歡
賠償制度懲罰性知識產權
我國民商法中懲罰性賠償制度分析
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研究
重慶五大舉措打造知識產權強市
關于知識產權損害賠償的幾點思考
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的正當性及基本建構
懲罰性損害賠償判決承認與執行問題研究
知識產權
我國消費者保護懲罰性賠償的新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