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GIS技術實現防雷安全重點單位可視化監管

2020-11-09 07:26林世祺
價值工程 2020年30期
關鍵詞:GIS技術可視化監管

摘要:根據國務院“放管服”改革要求,推動“互聯網+防雷監管”,構建防雷安全監管新模式,使防雷安全監管更加規范化、智能化、信息化。本文基于GIS技術,利用防雷重點單位地理信息和監管大數據,結合“中山市防雷安全信息化監管平臺”,多張圖、多維度展示防雷重點單位安全風險動態,實現防雷安全重點單位可視化監管,更好地發揮防雷減災服務公共安全的作用。

Abstra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form requirements of the State Council's "Releasing-Management-Service", it should promote the "Internet + lightning protection supervision" and build a new mode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afety supervision, so as to make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safety supervision more standardized, intelligent and informative. In this paper, based on GIS technology,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supervision big data of key lightning protection units, combined with the "Zhongshan City Lightning Protection Safety Information Supervision Platform", multiple pictures and multiple multi-dimensional display of the safety risk dynamics of key lightning protection units, it realizes the visual supervision of key lightning protection safety units, so as to better play the role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to serve public security.

關鍵詞:GIS技術;防雷安全重點單位;可視化;監管

Key words: GIS technology;key unit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afety;visualization;supervision

中圖分類號:P208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30-0198-03

0 ?引言

防雷安全重點單位是雷電災害防御和社會治理的核心,負有雷電災害防御管理主體責任。重點單位重視雷電災害防御管理的程度如何、落實雷電災害防御管理措施是否到位,直接影響全社會雷電災害防御的總體效果。隨著國務院“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深入推進, 油庫、氣庫、化學品倉庫、旅游景點等防雷安全重點單位的監督管理責任加重,如何科學有效抓牢抓實重點單位的動態監管,及時發現和消除防雷安全重點單位的雷電災害安全隱患,智能科學監管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針對防雷安全重點單位可視化監管工作的現狀,利用GIS技術,推動“互聯網+監管”新模式,結合“中山市防雷安全信息化監管平臺”,實現防雷安全重點單位可視化、規范化管理,大大提升防雷安全監管水平。

1 ?防雷安全重點單位可視化監管的現狀

①創新防雷安全監管方式不夠,防雷安全重點單位主體責任落實不徹底。

②缺乏信息化手段,監管效率低,不能滿足現實需求。

③防雷安全重點單位各種 “大數據”沒有有效利用和資源整合,數據可視化水平不足。

④監管數據不夠全面、實時性較差,數據共享、數據對接等關鍵問題仍需解決。

⑤防雷安全監管對象類型多、主管機構分散,構建深度應用、上下聯動、縱橫協管的協同治理大平臺是科學智慧防雷監管的有力保障。

2 ?防雷安全重點單位可視化監管

2.1 建立防雷安全重點單位信息庫,實現監管對象分布“一張圖”

建立重點單位數據庫是加強防雷安全“事中事后”監管工作的基礎,明確監管對象的類型、范圍,有利于防雷安全監管工作的順利開展。防雷安全監管對象類型多、有效整合防雷安全重點單位資源,實現互聯互動,是建立重點單位數據庫的核心工作。按照《國務院關于優化建設工程防雷許可的決定》(國發[2016]39號)的規定,明確我市防雷安全重點單位項目清單,通過與應急管理局、住建局、文廣旅等部門信息對接,對重點單位進行普查,摸清我市重點單位的類型、規模、定位等基本情況,做到底數清、情況明、信息準。防雷安全重點單位信息庫,內容包括對象名稱、類型、社會統一代碼、地址、法人及電話、安全負責人、經緯度、風險等級等基本信息,使監管對象精確到點、落實安全責任到人,做到監管對象信息齊全、及時、動態、可視化。信息庫內容應當根據防雷安全重點單位反饋信息及時更新。

基于GIS技術,結合重點單位地理信息等基本信息,導入Arcgis軟件和監管平臺中,形成防雷安全重點單位分布圖,做到重點單位信息化“一張圖”監管,對重點單位基本動態情況一目了然??梢酝ㄟ^點擊地圖的方式,管理員可以直接新增、修改、查詢、刪除、更新重點場所的法人、安全責任人、聯系方式等信息,實現重點單位信息有效性。

2.2 重點單位防雷安全監管信息“一張圖”,動態監管信息一目了然

通過監管平臺實時動態采集防雷安全監管相關數據,包重點單位安全生產情況、雷電災害數據、防雷裝置檢測情況、雷電災害風險等級、氣象預警數據、企業防雷安全信用等級等,利用“大數據”方法對各類數據進行整合,導入數據定制精細化GIS地圖。

2.2.1 監管數據展示更精細化、平民化

防雷裝置檢測情況:通過企業防雷安全風險情況,在地圖和列表中分別用“綠、黃、紅”三種顏色顯示“合格、提醒、整改”三種狀態,線上就可查看重點防御單位的防雷安全檢測和隱患排查情況,有利于對防雷安全工作進行動態管理。企業通過地圖三種狀態顏色展示,就很清楚知道企業自身防雷裝置的安全狀態,采取相應監控措施,更好落實防雷安全主體責任主體。

——“綠色”表示該企業目前防雷安全管理符合有關規定,防雷裝置年度檢測有效期內;

——“黃色”表示企業防雷裝置年度檢測即將到期,自動通過短信、微信等方式提醒企業及時申報年檢,并要求在取得檢測報告后及時報備;

——“紅色”表示企業防雷裝置年度檢測已過期或已知隱患未整改等重大防雷安全風險,直至隱患排除才恢復“綠色”。企業通過PC端、微信、手機APP等方式實時接收預警提醒信息,及時上傳更新防雷裝置檢測記錄。管理人員根據企業動態信息,做到心底清,措施明、責任輕。

根據地閃密度、地閃強度、海拔高度和地形起伏等因子計算雷電災害風險指數,采用自然斷點法將中山市劃分為一般風險區、較高風險區、高風險區和極高風險區4個等級,結合防雷安全重點單位數據,得到防雷安全重點單位所在地區雷電災害風險等級。防雷安全重點單位可以結合自身所在地區的雷電災害風險等級分級采取相應管控措施,有效減少企業雷電災害風險損失。(圖2)

2.2.2 監督執法更規范化、科學化

監管平臺集成了防雷安全執法人員、技術支持專家、防雷檢測機構和防雷重點單位等各種信息,只要防雷裝置檢測機構對重點單位委托的檢測項目發起任務,同時在監查執法計劃界面自動顯示該項目相關信息。我們通過監管執法發起任務,自動在百度地圖上定位起點打卡,監管人員、監管對象實現任務全自動派遣,形成監督檢查清單,并將清單上的企業信息傳輸至已派遣的監管人員和執法人員手機APP上,到達目的地監督執法人員進行第二次打卡。監管過程所有現場照片、記錄都可以通過平臺實時展示,實現過程全自動化、規范化,對切實履行防雷監管職責、提高防雷監管的針對性、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2.2.3 監管過程更透明化

防雷安全重點單位均可通過網絡訪問監管平臺,查詢監督檢查政策文件,所在地區雷電災害風險等級、雷電災害案例、檢查執法人員名單,了解防雷裝置技術服務企業GIS分布和信用等級 “綠、黃、藍、紅”4種顏色燈,掌握易燃易爆場所及重點單位防雷安全工作現狀“綠、黃、紅”3種顏色燈,查看防雷安全監管信息。監查執法過程全部留痕,實行透明化管理,杜絕雷電安全責任事故的發生。

2.2.4 監管結果更共享開放

加強與住建、應急管理局等單位信息數據共享、數據對接,推送信用管理信息,互認防雷裝置檢測報告二維碼,共同做好防雷安全工作。特別對于GIS圖上顯示信用嚴重失信的重點單位,將公示嚴重失信的重點單位名錄,必要時聯合多部門監管,有效凈化不良風氣。

2.3 信用管理“綠、黃、藍、紅”4盞燈“一張圖”

根據防雷安全重點單位安全現狀、制度建設、日常管理、誠信經營、社會責任、安全生產以及適當的加分項目等方面綜合評定得分確定信用等級,檔次從高到低依次劃分為AAA(信用很好)、AA(信用好)、A(信用一般)、B(信用差)四級。利用GIS技術,結合單位基本信息,分別在地圖上用“綠、黃、藍、紅”燈四種顏色標識。

——“綠色”信用很好。表示企業的誠信度很高、日常管理能力很好、社會信譽很好,經營狀況很好、市場競爭力很強、發展潛力很大。

——“黃色”信用良好。表示企業的誠信度高、日常管理能力強、社會信譽好,經營狀況好、市場競爭力強、發展潛力大。

——“藍色”信用一般。表示企業的誠信度一般、日常管理能力一般、社會信譽一般,經營狀況一般、市場競爭力一般、發展潛力一般。

——“紅色”信用差。表示企業的誠信度差、日常管理能力差、社會信譽差,經營狀況差、市場競爭力差、發展潛力差。

通過信用管理“綠、黃、藍、紅”4盞燈“一張圖”,我們就很清晰明瞭地知道企業防雷安全狀況,對取得不同信用等級的重點單位實行差異化管理。對信用等級為AAA級、AA級的防雷重點單位實施激勵機制,申請辦理事項可實施綠色通道辦理,優先推薦行業評先評優并實行簡化監督和低頻率日常檢查;對信用等級為A級的重點單位實施預警機制,實行常規的監督檢查和雙隨機抽查;對信用等級為B級或不參加信用評價的重點單位實施重點監管機制,實行強化監管和重點監督檢查。在日常監督檢查中增加檢查頻次,不予推薦行業評優評先。

2.4 聯合監管“一張網”

我們通過GIS地圖上的重點單位信用管理“綠、黃、藍、紅”4盞燈,更加直觀管理,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的要求,聯合開展防雷安全專項檢查、重點抽查和綜合督查工作,建立防雷監管長效機制,嚴肅查處違反防雷安全法律法規的行為,依法維護防雷安全生產秩序。把防雷裝置檢測、檢查列入安全生產工作重要議事日程,加大雷電隱患排查和整治力度,確保檢查“全覆蓋”、隱患“零容忍”。特別對于GIS圖上顯示信用嚴重失信的重點單位,將違反防雷安全規定的生產經營單位存檔記錄,定期向有關部門、企業和社會公布,以達到實時督促、監管的目的,對于多次檢查仍不整改的單位不僅要法律裁決,情況嚴重時納入不良誠信記錄,有效凈化不良風氣。

3 ?總結

本文基于GIS技術,結合防雷安全重點單位地理信息和監管平臺大數據,導入Arcgis軟件和監管平臺中,形成防雷安全重點單位分布圖、防雷重點單位防雷檢測狀態“綠、黃、紅”3盞燈、雷電災害風險等級、信用管理“綠、黃、藍、紅”4盞燈等多張防雷安全監管圖,多張圖、多維度展示防雷重點單位安全風險動態,對重點單位基本動態情況一目了然,有利于提高監管效率。

充分發掘大數據和GIS技術,定制精細化、科學化、可視化圖示,使監管工作賦予栩栩如生的生命色彩,監管人員和防雷重點單位更快更直觀獲取有利防雷監管成果信息,大大提高防雷管理水平。實現防雷安全風險監管,提升防雷服務質量和效益,更好地發揮防雷減災服務公共安全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林世祺,羅志勇,黃源,李秋健.基于“互聯網+”技術的防雷安全監管平臺研究[J].價值工程,2020(05).

[2]單永濤,等.應用大數據加強防雷安全監管研究[J].科技與創新,2019(03).

[3]馬林,封雅瓊,趙華.基于ArcGIS軟件分析的雷電易發區劃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9(04).

[4]湯國安,楊昕.ArcGIS地理信息系統空間分析實驗教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

[5]安徽省氣象局,廣東省氣象局,上海市氣象,等.GB/T405—2017,雷電災害風險區劃技術指南[S].北京:氣象出版社,2017.

[6]GB/T 36742-2018,氣象災害防御重點單位氣象安全保障規范[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8.

作者簡介:林世祺(1981-),男,廣東中山人,本科,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氣象與雷電防護。

猜你喜歡
GIS技術可視化監管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視化分析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運行動態分析與可視化展示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維可視化
“融評”:黨媒評論的可視化創新
監管
監管和扶持并行
放開價格后的監管
實施“十個結合”有效監管網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