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老年人同步邁入數字時代

2020-11-09 03:38黃宗躍
科學導報 2020年69期
關鍵詞:人性化精細化智能手機

黃宗躍

數字支付、網上預約看病、掃碼點餐、健康碼登記……如今,數據的互聯互通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現實中,對于年輕人來說輕而易舉的事情,對一些老年人來說可能格外困難。

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統計顯示,2019年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數量已增至2.54億人,占總人口的18.1%,“十四五”期間將突破3億人。有關調查顯示,60歲以上人群當中使用電子支付的僅有51%。這也就意味著,尚有一半老年人不會使用電子支付手段。

數字時代,一些地方、一些行業確實存在對老年人“不夠友好”的問題。一方面,在公共服務及社會治理層面,過于追求效率和速度,沒有充分考慮到老年人這個龐大的群體。另一方面,由于認知能力、思想觀念、知識結構等原因,老年人接受新信息、學習新技能的能力較弱,對數字化設備與智慧生活適應較慢。

科技進步應當是普惠的,數字化時代也同樣屬于老年人,老年人不該被數字社會“拋棄”??陀^上講,隨著數字化產品越來越多地滲入日常生活,老年人想要融入現代社會,學會使用智能手機等技能很有必要。實際上,對于數字化產品,老年人并非完全排斥,不少“新潮”的老年人與時俱進,主動擁抱“數字化”,迎來了豐富多彩的晚年生活。從這個方面講,老年人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積極主動融入并適應數字化社會。

但也應當認識到,彌合老年人與數字時代的鴻溝,解決兩者的“適配”問題,需要社會各界共同行動起來。相關部門在出臺政策時要改變“一刀切”方式,樹立全局觀念,實現政策制定精細化,為老年人開通人性化的“綠色通道”,切實保障老年人權益。同時,智能手機、APP運營商等在產品研發和設計過程中,要認真做好市場調查,有必要針對老年人的身心特點開發設計出更加人性化、精細化的“適老化”產品,提高老年人對數字化產品的“親近度”。

此外,相關社會機構和公益組織可以引入專業技術服務資源,開設針對老年人的數字化產品使用培訓班、興趣班等,或者走進小區、走進家庭,一對一、手把手地指導老年人使用數字化產品。當然,幫助老年人共享科技紅利也是年輕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在與老年人相處時,年輕人特別是子女,要少當“低頭族”,多幫老年人熟悉新設備、新技術,幫助他們早日享受數字社會帶來的服務與便利。

猜你喜歡
人性化精細化智能手機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精細化健康體檢管理模式在體檢中心的應用探析
精細化護理實施在新生兒重癥肺炎中的應用
人性化護理在急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城市路燈精細化管理工作探討
內科老年病實施人性化護理的應用效果探討
An Evaluation of Chinese to English Translation in Light of Skopos Theory
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連續四個季度下滑緩
國有企業財務精細化管理措施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