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實產業穩發展鞏固脫貧促振興

2020-11-10 02:59趙勇健
西部大開發 2020年9期
關鍵詞:培育農產品發展

文/趙勇健

鎮巴原屬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和省級深度貧困縣,產業扶貧在脫貧攻堅戰役中發揮了關鍵性作用,整縣脫貧摘帽后,抓實產業發展仍然是鞏固脫貧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的固本之基、治本之策。

因地制宜 產業發展百業突破

“4+X”產業不斷壯大。秉持“因地制宜、市場導向”基本原則,我們經過調研思考之后提出的“龍頭帶動、百業突破”產業發展思路,在山區鎮巴得到成功實踐。一方面毫不動搖支持茶葉、魔芋、畜牧、中藥材四大主導產業做大做強,發揮主導產業的龍頭帶動作用;另一方面,支持鼓勵推動特色產業“百花齊放”?!八拇螽a業”擴規提質,全縣優高茶園面積14萬畝,魔芋種植面積穩定在10萬畝,養殖生豬50萬頭左右、肉牛8萬頭、白山羊38萬只;天麻、大黃、重樓、黃精等中藥材種植面積15萬畝。特色產業穩步發展,種植桑園3.5萬畝;食用菌袋料栽培350萬袋、椴木13萬架;以李子、獼猴桃為主的小雜果面積3.25萬畝;規范化種植訂單辣椒、花椒6000畝,高山蔬菜3000畝,蔬菜種植9.55萬畝,“4+X”產業初具規模。

產業帶貧成效顯著。圍繞“4+X”產業布局,建設20個扶貧產業示范園,培育省市龍頭企業11家,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700余家。通過外出“取經”和實踐探索,“公司+基地+貧困戶”“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等捆綁扶貧模式和“貧困戶+貧困戶”互惠互助模式,使新型經營主體與貧困戶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在“大產業、大扶貧”格局中既發展壯大了產業,又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涌現出小洋鎮魯家壩中藥材加研學示范園、黎壩田園綜合體以及帶貧明星“劉天麻”、紅娃李子、明全青花椒、利民魔芋、勤興肉牛、怡溪春茶業等產業名片。300多家帶貧主體以土地流轉、入股分紅、訂單生產、反租倒包、合作經營、入園務工等多種方式將近4萬名貧困群眾牢牢嵌入產業鏈中,促進了貧困群眾增收脫貧。

左圖:鎮巴縣綠色產業園區內的員工正在冷庫內整理臘肉

右圖:鎮巴縣興隆鎮水田壩社區群眾在分揀新采摘的茶葉

品牌建設成績斐然。圍繞打造“鎮巴高山有機茶”品牌,牢牢扭住茶葉率先突破發展,堅持擴基地、強加工、樹品牌,鎮巴被評為“中國茶鄉”“中國名茶之鄉”“全國十大魅力茶鄉”“全國重點產茶縣”,多個茶葉產品獲國際金獎,“鎮巴茶是奢侈品,喝鎮巴茶是一種享受”成為共識。鎮巴臘肉、黑木耳、香菇、樹花菜、大黃、花魔芋、天麻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綠色食品認證21個,啟用農特產品公共品牌“源味鎮巴”。建成陜西首個縣域自建電商平臺“秦南易購”,成功創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培育電商經營主體243家,2019年交易額1.45億元。積極參加楊凌農高會、絲博會、西洽會以及西安、杭州、上海茶博會,大力宣傳推介鎮巴茶葉、臘肉、竹酒、土蜂蜜、山野菜、苗繡等特色產品,鎮巴農特產品名揚省內外。

正視差距 問題破解任重道遠

主導產業優勢不夠突出。受自然條件限制,產業發展規?;?、集約化層次和水平較低,除茶產業外,其余主導產業還不大不強。畜牧產業規?;蛔?,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較大,產業規模發展配套設施投入與環保要求仍有一定差距;魔芋產業受耕地因素影響,形成穩定增收的大區域性產業仍面臨困難;中藥材產業缺少大型藥企和龍頭企業帶動,基地建設、產品加工與開發、市場銷售尚未形成完整產業鏈條。

產業發展存在潛在風險。產業存在規模小而散、碎片化、同質化問題。農戶以小種小養等傳統產業為主,小眾產業跟風現象突出,產業雷同,市場風險較高。比如,多地大規模種植青脆李、脆紅李等經濟林果和推廣中蜂養殖,但市場銷售環節沒有同步跟進,倉儲物流、加工配套設施滯后。隨著脫貧攻堅收官,后續產業獎補資金存在不確定性,部分產業發展面臨資金難題。

新型市場經營主體較少。農業產業具有投資大、周期長、見效慢等特點,受自然環境、立地條件等限制,鎮巴農業新型經營主體較少,龍頭企業更少。大部分經營主體規模小、實力弱,與農戶的利益聯結不夠緊密,對全縣后續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尚有較大不確定性。

鎖定目標 開創產業振興新篇

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依托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的致富產業。率先發展四大主導產業。茶產業在“一帶二區”產業總體布局基礎上,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增加以茶為主體的產業融合示范園,形成“一軸二翼三園”為主(“一軸”是以210國道為主軸集生態、旅游為一體的綠色產業帶;“二翼”是以縣域東、西部11個鎮組成;“三園”是“茶葉特色小鎮示范園”“茶業康養融合示范園”“城郊茶鄉農家休閑園區”),全縣宜茶區全面推進的總體布局。把握好基地建設、產品加工、市場營銷三個重點環節,每年新建、低改、培育豐產茶園各1萬畝,配套做好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到2022年茶園達到16萬畝,年產茶葉6000噸。魔芋產業重點抓好基地建設、種芋繁育和魔芋初級加工,到2022年產量超過10萬噸。畜牧產業形成生豬產業穩定發展、白山羊產業加快發展,其它畜禽養殖齊頭跟進的發展格局,到2022年飼養生豬58萬頭、牛9萬頭、羊40萬只、禽120萬羽。中藥材產業方面重點抓好藥源基地建設、龍頭引進、主體培育、市場銷售等環節,到2022年,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突破20萬畝。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在涇洋草壩、小洋毛埡等半高山地區建立反季節蔬菜基地5000畝,在黎壩、簡池、赤南、三元、長嶺等地建立訂單辣椒種植基地5000畝,沿210國道、鎮簡路、鎮碾路發展食用菌袋料栽培500萬袋,在巴山、大池、巴廟等蠶?;胤N植蠶桑3萬畝。結合新一輪退耕還林,每年發展木本油料、干雜果和木本中藥材等特色經濟林1萬畝。鼓勵生態黑豬、兔、蜂等特色養殖業加快發展,年養殖黑豬10萬頭、兔10萬只、蜂4萬桶(箱)。持續發展小眾產業。按照有特色、有基礎、有主體、有效益、有市場的“五有”要求,以村為單元,因地制宜發展畜禽養殖、食用菌、蠶桑、蜜蜂、馬鈴薯、特色蔬菜、小雜果、林下種養及特色水產、林產等區域性短平快“小眾產業”。實現所有村都有產業覆蓋,每個有勞動力的農戶至少有1個長、中、短期結合的產業增收項目。

鎮巴縣巴山林場

鎮巴縣赤南鎮袁家壩村蠶桑種植基地

加快經營主體培育。依托四大主導產業,加大對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的建設發展力度,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大力開展示范提升、創建認定工作,培育認定一批省、市、縣級示范園區、重點龍頭企業、示范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深入實施“十百千萬”工程,支持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命名一批發展意愿強、社會責任感強、帶動能力強的示范農業園區、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加大扶持力度,引領帶動經濟發展。加快職業農民培育,培養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職業農民,做好中、高級職業農民推薦認定,實施規范管理。到2022年,培育扶貧帶動型龍頭企業30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總數達到800個、家庭農場150個,培育職業農民1000人,力爭新型經營主體對所有行政村全覆蓋。

推進一二三產融合。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培育農產品品牌,帶動有一定勞動能力的農戶進入產業鏈。加快電商服務業發展步伐,2022年之前在全縣所有行政村(社區)建立電商服務站,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加快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建設,依托縣物流配送中心,構建縣、鎮、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實現線上線下雙向農產品流通。大力實施農超對接工程。依托心連心購物中心及所有鎮級超市,設置鮮活農產品專柜,廣泛吸收農民專業合作社鮮活農產品入駐超市流通。鼓勵群眾在集鎮、社區開立經營門店,發展第三產業,拓寬就業渠道,切實解決群眾農產品流通“最后一公里”的問題。立足茶葉、油菜、果品等產業,大力發展休閑農業、觀光農業,開展生態旅游,拓展農業經濟,帶動就地創業就業。

加快品牌創建及經營方式轉變。加強農產品品牌培育,創建一批國家級、省市級著名商標、名牌產品,加強“鎮巴臘肉”“鎮巴高山富硒農產品”等特色區域公共品牌的保護、管理及宣傳。積極開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及地理標志產品認證,建設農產品質量溯源系統。2022年前,培育國家馳名商標1-2個,省市級著名商標3-5個,認證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15個,爭取更多鎮巴特色農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產品。創新生產經營方式,持續推動“三變”改革,加快土地和林地流轉,鼓勵農戶以承包經營權入股,引導土地經營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農業園區流轉,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大力發展主體多元、形式多樣、競爭充分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推行合作式、訂單式、政府購買等服務模式,提升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水平。

強化產業發展保障。充分發揮政府在產業發展中的引導、扶持和服務職能,整合資源,創新機制,不斷強化資金、技術和銷售保障。強化資金保障,優化財政和金融服務,鼓勵支持產業發展,破解產業發展融資難題。強化技術保障,組建產業發展技術服務110指揮中心,成立專家服務團和產業發展政策技術培訓宣講團,開展“一對一、點對點、面對面、手把手”技術指導。強化銷售保障,關注農產品“產不適銷、菜賤傷農”等問題,以市場為導向,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小農戶對接大市場”行動,著力打造“鎮巴高山有機茶”“鎮巴臘肉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等品牌,積極引進大型企業建設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延伸產業鏈,提升附加值,增強鎮巴農產品的知名度和競爭力。

猜你喜歡
培育農產品發展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上半年我國農產品出口3031億元,同比增長21.7%
國企發展如何提高“質感”——以陜汽黨建引領發展為例
各地農產品滯銷賣難信息(二)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區域發展篇
圖說創新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