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容量的腸內營養輸注方在ICU患者中的應用

2020-11-10 00:53施云
康頤 2020年15期
關鍵詞:ICU患者腸內營養容量

施云

【摘要】目的:分析評價ICU患者應用基于容量的腸內營養輸注方案的臨床效果。方法:研究年限跨度為2018年1月-2020年1月,抽選樣本為本院ICU收治60例患者,依據隨機數值表方案將其劃分為研究組、對照組,樣本均30例。兩組患者均行腸內營養輸注常規護理干預,對照組患者行基于速率腸內營養輸注方案,研究組患者行基于容量腸內營養輸注方案,對比分析兩組相關指標。結果:對比兩組每日能量攝入量,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對比兩組腸內營養輸注后營養狀況相關指標,研究組更具優勢(P<0.05);對比兩組腸內營養耐受性評分,無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ICU患者應用基于容量的腸內營養輸注方案效果顯著,可改善患者營養指標,提升能量攝入量,且對腸內營養耐受性無影響,可全面推廣。

【關鍵詞】容量;腸內營養;ICU患者

【中圖分類號】R472.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5.099

Application of capacity - based intracenteral nutrition infusion party in ICU patients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pplying capacity - based intestinal nutrition infusion scheme in ICU patients. Methods: The study life span was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0. The selected samples were 60 patients admitted in the hospital at ICU. They were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ized numerical table plan, with 30 samples. Both groups underwent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intestinal nutrition infusion,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based on rate intestinal nutrition infusion scheme, and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omparison with the two daily energy intake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 P< 0.05); superior (P< 0.05); no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intestinal nutrition tolerance scores (PPP< 0.05). Conclusion: ICU patients use capacity - based intestinal nutrition infusion scheme significantly, can improve patient nutrition index, improve energy intake, and have no effect on intestinal nutrition tolerance, can be fully promoted.

【Key words】Capacity; intraintestinal nutrition; ICU patients

腸內營養支持是ICU危重患者的常規治療方案,其主要特點是經由患者胃腸道為其提供機體代謝所需各類營養物質及營養素,可改善機體營養狀態,維持胃腸道正常生理功能與結構,保持其屏障功能,預防膽汁淤積及內毒素移位等并發癥[1]。ICU患者腸內營養輸注以維持輸注速率恒定為主要方案,該方案對患者營養液攝入總量缺乏關注,無法解決腸內營養中斷所致喂養不足等問題[2]?;谌萘康哪c內營養輸注方案側重于確?;颊郀I養液輸入總量符合醫囑,關于其臨床應用效果缺乏深入研究分析[3]。本研究擇取本院ICU患者為分析樣本,評價基于容量的腸內營養輸注方案實際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年限跨度為2018年1月-2020年1月,抽選樣本為本院ICU收治60例患者,依據隨機數值表方案將其劃分為研究組、對照組,樣本均30例,全部患者均行符合腸內營養支持相關指征,持續腸內營養支持時間超3d,家屬對本研究內容知情同意??偨Y并分析兩組相關基礎性資料,研究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區間統計值51-74歲,平均(62.48±2.79)歲,其中神經系統疾病9例、呼吸系統疾病12例、消化系統疾病9例。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區間統計值53-74歲,平均(62.59±2.84)歲,其中神經系統疾病10例、呼吸系統疾病12例、消化系統疾病8例,基礎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腸內營養輸注常規護理干預,護理人員常規檢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妥善固定腸內營養管,腸內營養輸注期間定時采用溫水沖洗管道,以預防堵塞。間隔6h采用床旁超聲儀、50ml以上營養注射器等評估患者胃潴留,如胃殘留量超200ml,需評估其是否合并腹脹、腸鳴音異常、惡心嘔吐等癥狀,如存在不適感,需暫停喂養或減慢喂養速率,并遵醫囑應用促進胃動力類藥物或調整喂養方案。如患者胃殘留量超500ml,需依據其生命體征及主訴癥狀暫停喂養。同時,護理人員需監測患者胃腸道功能是否存在異常,并針對性干預腸內營養輸注相關合并癥。

對照組患者行基于速率腸內營養輸注方案,護理人員依據醫囑中腸內營養支持24h總量,結合患者使用的營養液類型,將其換算為營養液總量。維持腸內營養輸注速率恒定,如中斷腸內營養輸注,需采用中斷前速率恢復腸內營養輸注。

研究組患者行基于容量的腸內營養輸注方案,護理人員依據醫囑中腸內營養支持24h總量,結合患者使用的營養液類型,將其換算為營養液總量。如腸內營養輸注中斷,護理人員需統計中斷前腸內營養液輸入總量,計算24h輸注營養液總量與其差值,調整輸注速率后于24h內完成剩余營養液輸注。計算剩余營養液總量期間,護理人員將百普力、能全力或勻漿營養液玻璃瓶口垂直向下懸掛,利用容量測量尺便可測定準確數值。

1.3評價標準

統計兩組患者每日能量攝入量。統計兩組患者腸內營養輸注前及輸注后7d前白蛋白及血清白蛋白等營養狀況相關指標。統計兩組患者腸內營養耐受性評分,包括腹脹/腹痛、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嚴重程度。腹痛評分標準中0分為無癥狀;1分為輕度腹脹,無腹痛;2分為顯著腹脹或腹痛自行緩解或腹內壓為15-20mmHg;5分為嚴重腹脹或腹痛無法自行緩解或腹內壓超20mmHg。惡心嘔吐評分標準中0分為無癥狀;1分為惡心無嘔吐;2分為惡心嘔吐且無需胃腸減壓或GRV為250-500ml;5分為嘔吐且需胃腸減壓或GRV超500ml。腹瀉評分標準中0分為無癥狀;1分為稀便3-5次/d,總量低于500ml;2分為稀便每日5次以上,總量為500-1500ml;5分為稀便每日5次以上,總量超1500ml。

1.4統計學方法

以SPSS23.0軟件為本研究數據統計分析軟件,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x2檢驗,P<0.05為組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對比兩組每日能量攝入量

研究組患者估算能量攝入目標總量為(1242.44±205.79)ml,對照組患者估算能量攝入目標總量為(1253.29±201.43)ml,無顯著差異(P>0.05)。對比兩組每日能量攝入量,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2.2對比兩組腸內營養輸注前后營養狀況相關指標

腸內營養輸注前兩組營養狀況相關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腸內營養輸注后研究組更具優勢(P<0.05)。

2.3對比兩組腸內營養耐受性評分

對比兩組腸內營養耐受性評分,無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

3? 討論

腸內營養輸注在ICU患者治療中具有重要作用,可顯著改善疾病的治療與預后效果,相關研究表明,ICU機械通氣患者保持足量的能量及蛋白質供給可顯著降低病死率,為此需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方案,確保估算能量攝入目標在限定時間內順利完成[4]。

ICU患者腸內營養輸注期間受長時間禁食、輸注速率不合理、管道檢查或護理操作輸注中斷、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因素影響,極易產生喂養不足等問題,嚴重影響疾病治療效果。常規腸內營養輸注護理多采用基于速率的方案,側重于維持腸內營養輸注速率恒定,缺乏對輸注量的關注,無法解決喂養不足的問題[5]?;谌萘磕J较碌哪c內營養輸注以確保營養液足量輸注為主要目標,在發生輸注中斷后,護理人員計算剩余營養液量,調整輸注速率,繼而確保在限定時間內營養液足量輸注[6]。與基于速率方案相比,基于容量方案可確保每日營養液輸入量充足,有效規避輸注中斷引發的營養液輸入量缺失,最大限度上滿足患者機體對各類營養物質的需求,進而改善疾病治療與預后,并可降低ICU患者死亡率[7]。

分析總結本研究的各項數據,研究組患者每日能量攝入量顯著高于對照組,腸內營養輸注后前白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可認為基于容量的腸內營養輸注能夠確保營養液足量輸注,顯著改善患者營養狀況。同時,兩組患者腸內營養耐受性評分無顯著差異,可認為基于容量腸內營養輸注未導致腸內營養耐受性降低,整體安全性較高。

綜上分析評估可知,ICU患者應用基于容量的腸內營養輸注方案效果顯著,可全面推廣。

參考文獻:

[1]蒲勇鵬,班麗紅,陳瑋,等.基于呼吸機能量代謝監測數據指導AECOPD有創機械通氣患者腸內營養的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18):149-151.

[2]王慶,孫艷.腦卒中并發吞咽功能障礙老年患者進行腸內營養支持的臨床效果以及并發癥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32):277-278.

[3]劉國斌.對行手術治療的十二指腸患兒實施腸內營養支持治療的效果觀察[J].飲食保健,2018,5(25):2-3.

[4]盛玉,卞蘭崢,魏莉,等.不同容量注射器沖管對兒科患者留置空腸營養管堵管再通的效果評價[J].中華臨床營養雜志,2019,27(3):184-187.

[5]張芹.ICU呼吸機治療患者給予早期腸內營養對改善營養水平及臨床預后的影響[J].健康之友,2020(1):23.

[6]馬富榮.ICU患者腸內營養支持并發腹瀉的循證護理[J].繼續醫學教育,2020,34(2):99-100.

[7]甘平,劉克遠.不同腸內營養方式對ICU危重癥患者發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及預后情況的影響[J].臨床肺科雜志,2020,25(6):850-853.

猜你喜歡
ICU患者腸內營養容量
水瓶的容量
影響ICU住院患者心搏驟停后綜合征預后相關因素分析
機械通氣患者床邊胃鏡下置鼻空腸管行腸內營養的護理
ICU患者家屬關愛中應用護理關懷的價值
消化道腫瘤術后腸外營養與腸內營養聯合治療效果分析
經鼻腸管早期腸內營養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的應用及護理體會
循證護理在嚴重燒傷患者腸內營養中的應用
護理干預對ICU患者腸內營養耐受性影響的探討
ICU患者中心靜脈置管的護理體會
鼴鼠牌游樂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