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大黃芒硝外敷法與硫酸鎂濕敷法在會陰側切術后護理的療效觀察分析

2020-11-11 10:44王燕紅劉靜田圓圓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20年11期

王燕紅 劉靜 田圓圓

【摘 要】目的:分析會陰側切術后護理中使用中藥大黃芒硝外敷法與硫酸鎂濕敷法的療效。方法:選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間在太原市太航醫院生產并采取會陰側切的產婦328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據原則分為A組及B組,A組會陰采取中藥大黃芒硝外敷,B組采取硫酸鎂濕敷,分析兩組切口愈合情況、疼痛程度、腫脹程度、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A組切口愈合總有效率為95.1%,B組為79.0%,差異顯著(P<0.05);3d后兩組疼痛程度以及腫脹程度均降低,A組優于B組(P<0.05);A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4%,B組為10.4%,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生產過程中會陰切除術后使用中藥大黃芒硝外敷法效果明顯優于硫酸鎂濕敷法,臨床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優選使用。

【關鍵詞】會陰側切;中藥大黃芒硝外敷法;硫酸鎂濕敷法;切口愈合程度

【中圖分類號】R47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1-33--01

會陰側切術是在會陰部位做一個斜形切口的手術,目的是為了更加順利將胎兒分娩出。在分娩的過程中如果遇到第一產程時間過長、胎兒窘迫、胎兒過大等情況,需要及時的實施會陰側切術,從而防止會陰撕裂并保護盆底肌肉[1]。而術后出現切口局部疼痛、水腫等不僅影響產婦排尿、活動等,還會影響母乳喂養,因此需要積極干預。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

328例在太原市太航醫院生產并實施會陰切除術的產婦為本次研究對象,樣本收治時間為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樣本納入標準:兩組產婦均采取2-0可吸收線縫合,術后無需拆線;同意本次干預措施;依從性良好;排除標準:合并妊娠高血壓、子癇前期以及妊娠糖尿病等妊娠并發癥;精神障礙患者,臨床資料不完全患者。按照隨機數據原則分為A組及B組,A組年齡20-35歲,平均(26.5±2.1)歲,孕周37-41周,平均(39.1±1.0)周,初產婦79例,經產婦85例;B組年齡20-37歲,平均(27.1±2.2)歲,孕周37-41周,平均(39.1±1.0)周,初產婦81例,經產婦83例,經資料分析兩組產婦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結果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方案經我院院辦批準。

1.2 方法

A組會陰采取中藥大黃芒硝外敷:將會陰清洗消毒,中藥大黃芒硝袋外敷于切口30min,2次/d。B組采取硫酸鎂濕敷:使用硫酸鎂濕潤的紗布在切口處進行敷,30min/次,2次/d,兩組治療時間均為患者出院時結束治療,此外患者在上廁所以及洗澡后采取溫度適宜的生理鹽水對會陰沖洗,沖洗后采取干凈的毛巾擦拭。

1.3 觀察項目

1.3.1 愈合情況[2]

愈合分為甲乙丙三級,甲級:愈合良好,沒有不良反應情況,乙級:愈合欠佳,愈合處具有炎癥,比如紅腫、血腫、積液等,但未化膿;丙級:切口化膿,需要采取切開引流??傆行蕿榧准売下始耙壹売下?。

1.3.2 疼痛程度以及腫脹程度[3]

術后3d采取視覺疼痛模擬評分法評價疼痛程度,總分為10分,得分越高說明疼痛越明顯。腫脹成為為1-3分,1分:切口周圍腫脹但直徑<0.5cm,2分為切口周圍腫脹直徑0.5-1.0cm,3分為切口周圍腫脹直徑超過1cm。

1.3.3 并發癥情況

記錄兩組并發癥,比如切口硬結、切口感染等。

1.4 數據分析

相關數據納入統計學軟件SPSS20.0中進行分析,t檢驗分析計量資料,X2檢驗分析計數資料,檢驗標準為α=0.05。

2 結果

2.1 切口愈合情況比較

A組切口愈合總有效率為95.1%,B組為79.0%,差異顯著(P<0.05),具體見表1。

2.2 疼痛程度以及腫脹程度

治療3d后A組的疼痛評分為(1.0±1.2)分,B組為(3.2±0.9)分,組間差異顯著(t=1.26,P=0.046);A組腫脹得分(0.3±0.9)分,B組為(1.8±0.2)分,差異顯著(t=1.20,P=0.048)。

2.3 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A組164例患者中切口硬結1例,切口感染1例,切口血腫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4%(4/164);B組切口硬結12例,切口感染3例,切口血腫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0.4%(17/164),兩組差異顯著(X2=4.12,P=0.039)。

3 討論

會陰側切是產科常見的手術模式,主要用于產婦分娩過程中,為縮短第二產程、避免會陰撕裂,對會陰進行側切可促進新生兒順利分娩出,減少新生兒窘迫等不良情況,是產科解決生產不順的一種有效措施。

大黃芒硝對于切口的愈合具有一定的效果,因大黃芒硝外敷藥物主要成為分大黃以及芒硝,芒硝屬于硫酸鹽礦物質,具有行氣散結、消炎去腫、吸收皮下積液水分、去除淤血等效果,另外現代藥理學研究顯示[4],芒硝還具有吸附的功能,可將滲血進行有效的吸附,從而保持切口的干燥,這對于切口的愈合具有積極意義。大黃具有抗感染效果,對于多種革蘭陰性均以及陽性菌均具有較好的抑制效果,此外還具有消腫利水、清熱燥濕等效果,對于消除切口水腫的效果顯著[5]。硫酸鎂溶液是鈣離子拮抗劑,具有鎮靜、改善毛細血管以及小動脈痙攣和消腫的作用,可激活細胞的蛋白酶以及ATP酶,改變細胞通透性,穩定膜電位,消除粘膜水腫以及擴張血管[6]。臨床一般采取50%的硫酸鎂溶液對切口進行濕敷,藥物通過皮膚發揮止痛消腫、化膿等作用。但硫酸鎂與高錳酸鉀一樣為化學物質,對于粘膜刺激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參考文獻

何海燕,韓俊,覃家雅等.神燈聯合硫酸鎂濕敷對會陰側切術后切口的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5,8(10):118-120.

張美華.大黃芒硝外敷促進剖宮產術后腹部切口愈合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15):69+77.

常春影.大黃芒硝粉外敷治療婦產科腹部切口愈合不良30例[J].醫療裝備,2015,28(12):65.

石少鳳.大黃芒硝粉外敷治療婦產科腹部切口愈合不良30例[J].河南中醫,2015,35(4):793-795.

傅興圣,陳菲,劉訓紅,等.大黃化學成分與藥理作用研究新進展[J].中國新藥雜志,2011,20(16):1653-1654.

丁癑.神燈照射加硫酸鎂濕敷治療產后會陰水腫療效觀察[J].西南軍醫,2010,12(4):71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