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癥腦梗死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及預防

2020-11-11 10:44寇金柱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下肢深靜脈血栓關聯對比

寇金柱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癥腦梗死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VT)的關聯危險因素,并提出相關的預防方法。方法:從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間我院收治的重癥腦梗死患者中隨機選擇100例患者進行臨床調研分析,按照是否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情形進行分類,分成DVT組和非DVT組。對比分析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因素,并實施針對性干預機制。結果:通過對比分析發現重癥腦梗死患者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危險因素主要包括機械通氣時間、臥床時間、靜脈穿刺、抗凝藥物應用等。結論:對重癥腦梗死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研究并針對性在入院時進行評估,住院過程中積極科學預防,從而有利于降低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概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

【關鍵詞】重癥腦梗死;下肢深靜脈血栓;關聯;危險因素;預防;措施;對比

【中圖分類號】R74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1-33--02

作為老年群體常見的基礎疾病,腦梗死病癥近年來發病率始終居高不下。發生腦梗死,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如果治療護理不科學,還會威脅患者生命,腦梗死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為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如果患者發生腦梗死后采取積極的干預措施,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概率,進而提升生存質量。但是如果干預不及時,一旦患者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并發癥,那么將會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危。本人對重癥腦梗死患者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進行了調研分析,現將有關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分析

1.1 基礎資料

從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間我院收治的重癥腦梗死患者中隨機選擇100例患者進行臨床調研分析,所有患者全部經過臨床診斷確診為重癥腦梗死病癥,且沒有抗凝藥物禁忌癥。對患者在調研前進行檢查,雙下肢彩超檢查顯示無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情形。同時將不穩定高血壓、凝血功能障礙以及長期服用抗凝藥物和下肢骨折病史的患者予以排除。按照是否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情形將患者分成DVT組和非DVT組。其中DVT組共有患者20例,年齡中位數為(62.53±5.94)歲,男性女性例數分別為11例、9例,非DVT組共有患者80例,年齡中位數為(63.77±5.23)歲,男性女性例數分別為12例、8例。

1.2 方法

對患者實施常規的按摩護理,同時針對低相對分子質量肝素組、間歇性氣壓治療組分別給予皮下注射LMWH鈣、實施間歇性氣壓治療。聯合組則實施上述兩種聯合治療方案。

1.3 觀察指標

對重癥腦梗死患者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關聯因素進行排查分析,主要對患者的機械通氣時間、臥床時間、靜脈穿刺部位進行觀察統計,同時檢測相關的臨床指標等。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統計軟件對相關的數據進行匯總和檢驗分析,同時引入Logistic回歸分析法對重癥腦梗死患者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研究,以P<0.05作為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的衡量標準。

2 結果

2.1 重癥腦梗死患者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概率分析

通過對100例重癥腦梗死患者進行觀察分析,結果發現共有20例患者出現了下肢深靜脈血栓,左下肢、右下肢和雙下肢的發生例數分別為9例、7例、4例。

2.2 重癥腦梗死患者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單因素與多因素分析

2.2.1 單因素分析

通過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發現重癥腦梗死患者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因素相關統計結果如下:

通過統計分析可以看出導致重癥腦梗死患者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因素主要和臥床時間、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機械通氣時間等因素相關,上述表格中各方面的指標對比差異均非常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2 多因素分析

對影響重癥腦梗死患者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因素進行多維度分析,將上述相關的指標作為自變量,同時因變量確定為重癥腦梗死患者預后(非DVT=0,DVT=1),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表明患者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因素與機械通氣時間、靜脈穿刺、臥床時間、抗凝藥物應用以及HDL-C、D-D相關。

3 討論

針對重癥腦梗死患者而言,如果治療或護理不當,將會大大增加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可能性。所以臨床上將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相關因素研究作為重要的課題進行了探索。本人結合所在院的實際和臨床工作經驗,分析了相關的影響因素并進行了實踐調研,結果發現,機械通氣時間、靜脈穿刺、臥床時間、抗凝藥物應用等因素都是導致出現患者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重要影響因子?;颊呷绻L期臥床會增加血液粘度,進而產生血管內皮損傷,加速了高凝狀態的變化速度。作為纖維蛋白原降解的產物,D-D水平可以代表機體纖維蛋白水平,應用抗凝藥物一定程度上可以對血小板集聚情況產生抑制作用,進而大大降低了發生血栓的可能性。另外作為脂質代謝產物,HDL-C一定程度上可以加速LDL-C降解,進而確保血管保持通暢。此外深靜脈置管也會對患者血管內皮產生損傷,增加了發生外源性凝血的可能性,進而容易誘發血栓。

總之,重癥腦梗死患者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因素很多,臨床上也有大量的研究成果。針對重癥腦梗死病癥,需要醫院加強對患者病情的全面監測,并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等制定適宜的治療方案,密切關注可能誘發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影響因素并強化藥物科學控制、衛生環境護理等,這樣才能有效避免不良并發癥的發生,提升治療成效。

參考文獻

金煜婷,朱紅燦,焦淑潔.重癥腦梗死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及預防[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7,20(10):12-16.

劉方.危重病患者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護理策略[J].山西醫藥雜志(下半月版),2012,41(10):542-543.

韓剛,劉娟娟,惠輝.重癥腦梗死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及預防[J].血栓與止血學,2020,26(3):429-431.

猜你喜歡
下肢深靜脈血栓關聯對比
奇趣搭配
拼一拼
智趣
老年髖部骨折中運用早期護理干預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影響分析
骨科患者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護理體會
加味桃紅四物湯口服減少全髖關節置換術后低分子肝素鈣用量的臨床觀察
中日兩國膠囊旅館業的發展對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馬洛與陶淵明田園詩的對比
英國電影中“憤青”與“暴青”對比研究
萬邁舒預防剖宮產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