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常態下國有林場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討

2020-11-16 02:10劉崇林
現代經濟信息 2020年24期
關鍵詞:國有林場新常態思想政治工作

摘要:我國的發展仍處在重要戰略機遇期,國家順勢而上,進行了全面深化改革,我國新時代社會經濟的發展進入了新常態。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國有林場在新的環境下也要進一步深化改革,主動融入社會發展大潮。社會的不斷發展,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樣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有林場如何在新常態下抓住機遇,推動產業健康穩定發展,就需要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貼近職工生活實際,提高職工思想素養,創建活躍的企業文化。

關鍵詞:國有林場;新常態;思想政治工作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國有林場也面臨在經濟、技術、思想等很多方面的轉型,這種轉型是需要國有林場摒棄掉原有的發展模式,結合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從而轉向科學的方向發展。國有林場在這樣的趨勢下需要不斷進行改革,除了在經濟模式方面,還需要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做好轉型。國有林場需要去適應新常態經濟,并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而在經濟浪潮中抓住機遇,保證以科學為本,以時代為基準,提升職工思想政治素養,為國有林場創造新的活力。本文就新常態下對國有林場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一些探討。

一、新常態下國有林場對職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新常態經濟是經濟發展的一種變革,它不像以往傳統經濟那樣,只重視數量,它還注重質量,并且還需要企業多方面考慮成本,包括顯性成本以及隱形成本,需要注重技術轉型,增強國際競爭力,這也是我國實現經濟發展所必須要走的路[1]。以往的國有林場雖然在經濟方面為國民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在很多管理、制度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經濟轉型,因此,想要國有林場在這個新常態經濟下實現新的跨越,就要從思想和理念上尋求更多地支撐,從而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一)消除思想分歧

傳統時期的國有林場發展,受到了原有發展思路的限制,到了新常態經濟下,不同的人對于國有林場的發展有著自己不同的見解與想法,而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有效的消除人們對于經濟發展方向思路的分歧。無論是在生態建設方面,還是在經營管理方面,都依據新形態思想政治方向來進行,從而使林場職工達成科學發展、持續發展的共識。

(二)企業文化轉型

新形態競爭下,需要國有林場進行企業文化的轉型,這就需要從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入手,從而提升企業的文化軟實力。通過對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構建符合自身企業發展的文化環境,既要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還要結合時代發展特點,這就需要國有林場在各個方面的不斷創新,從而實現自身企業文化的轉型,樹立自身的文化形象。

(三)凝聚思想合力

在新常態經濟下,需要國有林場全體職工團結一心,集思廣益,共同為林場的發展獻計獻策。因此在新常態下,要對職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增強職工對于國有林場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從而帶動國有林場不斷發展。

(四)實現價值超越

在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中,企業更加重視的是經濟效益,數字的增長,常常忽略除經濟以外其他方面的效益。以往很多的經濟形態容易破壞生態環境,造成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但很多企業只關注眼前的利益,沒有將眼光放遠,不注重可持續發展。而在新常態經濟下,就需要國有企業必須進行經濟轉型,尋求新的發展模式,同時也需要讓職工們了解新的發展方向是什么,以及為什么要進行經濟轉型。就像國有林場,就需要讓職工了解到,企業要的不僅是經濟效益,還要實現生態效益等其他效益,使國有林場的效益和價值達到最大化,也能夠為國家和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2]。

二、新常態下國有林場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

在新常態經濟下,要對國有林場職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時也要選取好正確的方法和路徑,這樣才會讓效果最優化。

(一)學習路徑

要想正好的了解什么是新常態經濟,以及國有林場在這樣的經濟模式下如何發展,就需要職工針對這樣的問題不斷學習。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職工才能夠提升自身的思想素養,對待問題能夠更好地想出對策,提高思想境界。當前對國有林場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向以下三個方面進行開展:首先職工們要學習新常態經濟的內涵,要了解什么是新常態經濟,以及它需要職工在企業當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要進行正確理解,掌握一定的經濟知識,不僅僅是為了林場的發展,也為個人的提升助力;其次,林場也要多組織職工進行集中學習,了解黨和政府對于新常態經濟的相關政策,并進行解讀,讓廣大職工了解當下形勢,并結合林場的實際情況加以運用,從而使林場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發揮國有企業應有的作用;再者,作為職工還需要充分了解林場的相關管理機制。在國有林場工作,無論哪個崗位,都需要先學習相關的技術,只有掌握專業管理技巧,才能更好勝任相關崗位的工作。因此在國有林場中,對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強調學習這個途徑的重要性,這樣才會更適應林業事業的發展。

(二)交流途徑

不管什么樣的單位,無論是什么崗位,都需要與身邊的人進行溝通交流。工作的交流有助于個人增長才干,能夠更好的處理問題。在新常態經濟下,國有林場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引導職工進行多交流。首先是職工之間的交流,可以是工作上的內容、技術上的分享、思想上的碰撞等。其次還可以加強林場與林場之間的交流,去學習其他林場先進的管理理念,如原山林場、塞罕壩林場等等。通過交流,去尋找差距,然后不斷改進,從而在新常態經濟下找到自己的發展路線[3]。

(三)實踐路徑

實踐出真知。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才能發現企業的發展路徑,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發現自身的不足,然后不斷改進。在國有林場,對職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向職工灌輸實踐出真知的理念,職工也只有多實踐才能找到自身不足,在實踐中不斷充實自身的真才實學,提升技術水平。書本理論固然重要,但只有實踐才能發現問題所在,才可以針對問題解決問題。通過這樣的理念,讓職工在日常工作中樹立主體意識,只有認識到自己是林場改革的主人翁,職工們才會更加努力的工作,并不斷創新,在單位中擁有自豪感,這樣才會有工作熱情。

三、新常態下國有林場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

(一)堅持以人為本原則

首先國有林場要樹立一個思想,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為職工服務的,要貼近職工的實際生活,從職工自身出發,考慮職工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堅持以人為本,以職工為主的重要性,思想教育工作才能落到實處,才會產生效果。國有林場要時刻維護職工的切身利益,從根本上改變職工的思想觀念,加強對職工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促進職工的全面發展,這才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國有林場始終圍繞職工所關注的熱點問題,實現人的需要與思想政治工作高度一致,從職工的實際生活中去尋找素材,不斷地從社會實踐中汲取經驗,從群眾的創造中去發現規律,并融入到工作生產當中,這也是為林場能夠穩定發展奠定群眾基礎。

(二)構建企業文化氛圍

一個企業的文化建設是企業的“軟實力”,也是企業發展的內在動力[4]。一個企業想要在新常態經濟下尋求行的發展,找到自身的發展落腳點,重要的就是構建自身企業的文化“軟實力”,注重企業文化建設。而對職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構建企業文化實力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因為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個能夠對企業長久發展提供精神方面的支持,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可以成為企業的關鍵支撐。對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轉變職工對工作的態度和努力程度,提升職工的服務意識、團結意識、奉獻意識;同時深化企業的文化建設,可以加強企業在各方面的創新,增強企業競爭實力,有利于企業在新常態經濟下長久的發展,為國家和社會做出更多地貢獻;最后,對職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夠使加強文化對職工的感染力與號召力,增強職工對企業的責任意識,能夠共同為企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無論是職工還是管理者,都在這樣的文化熏陶下,都能夠團結一心,為企業的發展融入更多地創新意識,提升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健全管理體制

一個良好的企業一定要有健全的管理體制,再新常態經濟下,要求企業有自身突出的技術,有創新的思想,還需要有先進的管理制度。不僅是在日常工作方面要有好的管理制度,對于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也要有專門的一套管理體制,有專門的管理人員,并將其滲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滲透到職工工作的方方面面,這樣才會讓職工在實踐中提升帶的修養,例如對于林場而言,不僅要關注經濟效益,還要提升對生態效益和環境保護的思想,對于工作當中出現的問題都能夠迎難而上,而不是退卻;對于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能夠想辦法解決,并不斷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這樣才能夠為企業帶來實效,而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效果,因此,國有林場要專門設置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增強職工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首先可以設立獎勵機制,對新常態經濟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職工進行表彰和獎勵;其次可以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中,設立績效考核,加強監督和檢查,這樣才能夠推進國有林場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創新發展。

(四)增強工作實效

國有林場在新常態經濟下,要注重如何將職工的思想統一到一個高度,雖然每個人的想法不同,但可以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打造“共事一家人,工作一條心”的特色[5]。把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的中心工作緊密結合在一起。企業中有好人好事,或者先進事跡,要進行表彰和宣傳,提倡奮斗和奉獻精神,形成一種人人向上的氛圍。干部還需要結合林場生產實際,實事求是,守住底線。在維護穩定方面,要落實工作責任制,遇到矛盾和糾紛,要想辦法解決矛盾,穩定職工情緒,促進林場的和諧穩定;在安全方面絕對不能馬虎大意,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讓廣大職工干部都能夠主動排查安全隱患,對于違反安全規定的絕不姑息;對于規章紀律方面,要加強職工遵守規章制度的意識,學會換位思考。由于國有林場規模較大,職工在年齡、學識、經驗等方面都有很多差異,因此遇到問題的時候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待不同的問題要采取不同的解決方法;國有林場的管理者也要多關注職工的內心狀態,用心和職工交流,出現問題及時解決,讓職工真正感受到來自組織的溫暖,這比很多物質獎勵更能激勵人心。職工是企業的支柱,對于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只針對職工,對于管理者也是一樣的,全體職工上下一心,這樣才會使其國有林場在新常態經濟下,發揮出自身的優勢,才能夠在經濟洪流下長久發展,繼續為國家和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四、結語

新常態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型,對于我們國有林場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們國有林場應該抓住機遇,不斷創新,對林場內部進行改革,從而在經濟變化的潮流中,穩定自身,不斷進步。更重要的是要將對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的地位,為林場在新常態下的發展提供思想基礎、思想保障和內在動力,只有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職工對單位的認同,才能夠讓職工對國有林場產生責任感與奉獻感,不斷激發創新精神,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為國有林場在新常態下找到發展方向,為國有林場的長久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建奇.全球經濟新常態與中國的應對戰略[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5(9).

[2]李娟娟,趙景峰,湛爽.馬克思經濟周期理論與中國經濟新常態[J].經濟學家,2015(9).

[3]胡乃武,田子方.新常態下我國經濟增長的基本特征及前景[J].經濟縱橫,2015(8).

[4]胡洪彬.政治新常態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適應性創新[J].思想理論教育,2015(9).

[5]張來明,李建偉.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重要思想的科學性與理論涵義[J].經濟縱橫,2015(3).

作者簡介:劉崇林(1972—),男,漢族,廣西博白人,政工師,本科,主要從事職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歡
國有林場新常態思想政治工作
桂西國有林場人力資源現狀調查與分析
國有林場改革存在問題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