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軾懷鄉詩研究

2020-11-17 13:49◇張
中國蘇軾研究 2020年0期
關鍵詞:懷鄉鄉思蘇軾

◇張 靜

蘇軾自嘉祐元年(1056)出蜀赴京至建中靖國元年終老常州,除兩次短暫的回鄉奔喪、為父母守孝外,再未能回到故鄉。盡管如此,他也從沒有停止對家鄉的思念、沒有放棄歸鄉的期盼,他把那些隱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鄉情融進詩里,創作了百余首懷鄉思歸之作。本文通過對蘇軾懷鄉詩的研究,考察其懷鄉情結的發展變化,進一步感受詩人飽含生命體驗的鄉思之情。

一、蘇軾懷鄉詩的創作分期

蘇軾的懷鄉詩創作持續時間長、涉及地域廣,較為清晰地記錄了詩人在不同境遇下的鄉關之思。本文以蘇軾的人生經歷為主線,將其懷鄉詩創作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一)初入仕途,懷鄉戀土

自嘉祐四年(1059)離鄉入仕,至熙寧二年(1069)守孝還朝,是蘇軾懷鄉詩創作的第一階段。本階段蘇軾懷鄉詩的內容以思親懷土為主,著重描寫故鄉的山川名勝和思親之情,感情袒露直白,且情調積極,體現了詩人樸素的鄉情。

蘇軾最早的懷鄉詩創作始于嘉祐四年(1059)秋南行途中。此次赴京三蘇父子沿江而行,一路飽賞巴山蜀水,蘇軾更是創作了許多盛贊家鄉風情的詩歌,表現了他對蜀地山水的無限熱愛?!冻醢l嘉州》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

朝發鼓闐闐,西風獵畫旃。故鄉飄已遠,往意浩無邊。錦水細不見,蠻江清可憐。奔騰過佛腳,曠蕩造平川。野市有禪客,釣臺尋暮煙。相期定先到,久立水潺潺。[1]6

清晨催發的鼓聲闐闐作響,凜凜秋風卷起飄揚的彩旗,故鄉也隨舟漸行漸遠。二度離鄉,再一次遠別故土,看著錦江和青衣江緩緩淡出視線,年輕的蘇軾還是不免頓生離愁。他不禁想起自己和故鄉友人的約定,想象著友人已經先一步到達相會的地點,久久地佇立在潺潺的江水邊。在這首詩中詩人描繪了優美的巴蜀風光,展現了他對故鄉深切的留戀。本階段蘇軾雖心戀故土,但氣韻灑脫,懷鄉詩中很少有愁苦之情,究其原因主要是此時他已是名動京師的新科進士,不日即將抵京實現“致君堯舜”的人生理想,整個人意氣風發、豪情萬丈,其詩作也顯得情調高昂。

入仕之后,蘇軾懷鄉詩的內容由懷鄉戀土進一步擴展為思親念友。故鄉于一個人而言不僅是生長的故土、年少時幸福的記憶、更是血濃于水的親情,因此本階段蘇軾的懷鄉和思親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嘉祐六年(1061),蘇軾出京任鳳翔府節度判官,而蘇轍留京侍父。這是兄弟二人第一次分別,手足情深的他們經?;ネ〞?、唱和贈答,以訴鄉思,《壬寅重九,不預會,獨游普門寺僧閣,有懷子由》就表現了這種情感:

花開酒美盍言歸,來看南山冷翠微。

憶弟淚如云不散,望鄉心與雁南飛。[1]151

嘉祐七年(1062)重陽,蘇軾獨在異鄉,不禁想起遠在京師的弟弟,思親之情難以自抑,淚如雨下。這首詩內容豐富,不僅表現了蘇軾對親人、對故鄉的思念,也暗含其渴望回鄉的愿望。

本階段蘇軾懷鄉詩的創作主要是在蜀地文化影響下的游子的思親戀土之慨。蘇軾之所以初入仕途就有如此強烈的鄉關之思、懷歸之念,和蜀地厚重的文化氛圍密不可分。唐五代以來西蜀士人在戰亂等因素的影響下形成了重鄉戀土、不愿出仕的文化傳統,蘇軾也深受這種文化的影響。早在嘉祐五年(1060)兄弟二人還在懷遠驛苦讀,前途一片光明時,就許下了對床夜語、同返故里的諾言,并于后來的作品中反復詠嘆。正如王水照先生在《蘇軾評傳》中所言:“與文化歸依心態結合在一起的鄉土之戀,對蘇軾的影響是深刻的,它促成了蘇軾人生思考的早熟?!保?]567

(二)仕途坎坷,羈旅懷鄉

自熙寧二年(1069)還朝赴任至元豐二年(1079)“烏臺詩案”發生,是蘇軾懷鄉詩創作的第二階段。這十年間蘇軾輾轉多地,由京師走向地方,他不僅親眼見證了朝政腐敗、人民痛苦的社會現實,還因堅持直諫卷入黨爭中,身心備受摧殘。因此本階段蘇軾懷鄉詩的內容較為復雜,既有對兄弟的思念、對蜀中風物的稱揚,又有羈旅之嘆、歸隱之思,這些復雜的情緒交織在一起促使其懷鄉詩的風格漸趨平淡雋永。

政治上的壓迫、頻繁的調任以及欲為而無力為的無奈,使蘇軾真正萌生了回鄉退隱之念。熙寧四年(1071),身陷黨爭的他主動上疏請求外任,在前往杭州的途中蘇軾經過金山寺,望著滾滾江水,滿懷深情地寫下了《游金山寺》:

我家江水初發源,宦游直送江入海。聞道潮頭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石盤陀,古來出沒隨濤波。試登絕頂望鄉國,江南江北青山多。羈愁畏晚尋歸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風萬頃靴文細,斷霞半空魚尾赤。是時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鳥驚。悵然歸臥心莫識,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歸山,江神見怪驚我頑。我謝江神豈得已,有田不歸如江水。[1]307

滔滔長江奔流向前,那江水的上游就是詩人日思夜想的故鄉,過去也是這江水一路將詩人送至于此。聞說此地潮水涌動,甚至能有一丈多高,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尋到它的痕跡。而在中泠泉的南面,潛藏著一塊巨石,一直隨波濤時隱時現。此情此景,詩人登上峰頂,翹首眺望遠方,青山滿目,不知何處是故鄉?隨后他筆鋒一轉,由情入景,接連描寫了黃昏、月夜、游魚等意象奠定悲涼的基調,又借江神之口發出“有田不歸如江水”[1]308的感嘆。江山如此,而詩人卻迫于生計不得不在外奔波,這哪里是江神在責備?分明是詩人自己厭倦了朝堂上的排擠打壓,想要歸隱故鄉!

如果說山明水秀的杭州是蘇軾人生逆境中一場美麗的邂逅,那么接下來密州、徐州、湖州的為官經歷則又一次將他打回現實,使他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其懷鄉思歸的矛盾心理在這一階段表現得淋漓盡致。早在上一階段蘇軾懷鄉詩中的思歸情緒就已初見端倪,他在《浰陽早發》中道“我行念西國,已分田園蕪”[1]70,自白現今雖為仕途奔波,卻也長憂故鄉田園,祈愿能早日回歸故里。不過上一階段蘇軾的懷歸情緒相對單純,大多是其心中積郁的外化表現,并沒有真正將辭官歸隱列入計劃。而本階段他接連經受打擊后,已經有了歸鄉之念,并將懷鄉和思歸結合在一起,排解自己政治上的失意。如其作于密州任上的《除夜病中贈段屯田》:

龍鐘三十九,勞生已強半。歲暮日斜時,還為昔人嘆。今年一線在,那復堪把玩。欲起強持酒,故交云雨散。惟有病相尋,空齋為老伴。蕭條燈火冷,寒夜何時旦。倦仆觸屏風,饑鼯嗅空案。數朝閉閣臥,霜發秋蓬亂。傳聞使者來,策杖就梳盥。書來苦安慰,不怪造請緩。大夫忠烈后,高義金石貫。要當擊權豪,未肯覷衰懦。此生何所似,暗盡灰中炭。歸田計已決,此邦聊假館。三徑粗成資,一枝有余暖。愿君更信宿,庶奉一笑粲。[1]607

此詩是蘇軾在疾病中寄給友人段繹的,在詩中蘇軾向友人悲訴了自己人生和仕途中的種種不如意,表明自己急欲歸隱的決心。密州任上,蘇軾正當不惑之年,這幾年他先后經歷了喪親之痛和官場失意,被迫成熟了很多。因此首句詩人即以“老態龍鐘”自比,一方面形容疾病影響下自己形容憔悴的狀態;另一方面也體現了現實摧殘下的個人心態。除夕佳節本該是歡天喜地的,但蘇軾的詩中卻充斥著悲觀絕望的情緒,他甚至將人生比喻成即將熄滅的“灰中炭”,可見其心灰意冷的程度。而對于如此消極無望的蘇軾來說,回鄉歸隱就是他現今唯一的“稻草”,故而他自言“歸田計已決”[1]608,表明其堅定的退隱還鄉之念。然而這樣的念頭終究只存在于蘇軾的詩中,無論是憂郁的懷鄉之情,亦或痛苦的思歸之愿,都只是他志意不得實現的怨嘆,他始終期待著有朝一日當政者能迷途知返,自己也能“為生民立命”,這也是蘇軾半生坎坷仍不愿歸隱的原因。

此外,本階段蘇軾的“寄寓”思想也開始萌芽,他在《過云龍山人張天驥》一詩中首唱“吾生如寄耳,歸計失不早”[1]749。對此,王水照先生說“‘寄’,是寓居之意,即謂此世界對任何一個生命來說,皆非永恒停留之所,生命從別的地方來,還要歸別的地方去,只是一段時間寄居于人世”[2]45。毫無疑問,這一階段蘇軾仍是心念家鄉的,但是隨著個人閱歷和人生思考的不斷深化,他的人生態度也漸為通達,生命仿佛是一葉扁舟,本就漂浮不定,又何必固守一念一地呢?

“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本階段坎坷曲折的仕途經歷對蘇軾而言無疑是一次不小的打擊,然而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蘇軾思想的轉變,促使他“寄寓”思想的形成。

(三)現實打擊,歸計成夢

自元豐二年(1079)“烏臺詩案”發生至元豐七年(1084)神宗親詔移汝,是蘇軾懷鄉詩創作的第三階段。本階段受個人遭遇影響,蘇軾的懷鄉情緒由外放轉向內斂,除了被貶初期那些強烈的思歸之作外,更多的懷鄉詩則是借助故鄉記憶和故鄉習俗排解鄉情,使其在異地他鄉找到心靈的歸屬,以作安慰。

如果說上一階段頻繁的奔波、仕途的無奈,蘇軾個人還留有選擇,那么“烏臺詩案”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則迫使他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生。他在御史臺陰暗冰冷的牢房里一遍一遍地回憶過往,那些昔日里他曾引以為傲的詩作如今卻成了定罪的證物,甚至還將成為連累親朋的禍源,叫他如何能接受?這場持續兩個多月的浩劫終于在眾人的努力下平安度過,可是它帶給蘇軾的創傷卻久久不能平復?;蛟S只有在真正經歷過生與死的考驗之后,人才會發現原來生命才是最重要的,有親人的地方就是家。蘇軾正是領悟到這一點才能在絕命詩中留下“是處青山可埋骨”[1]999“桐鄉知葬浙江西”[1]999這樣的囑托,仔細來看,這何嘗不是他“寄寓”思想的一種表現?

黃州初期蘇軾懷鄉詩的內容以抒發貶謫之苦、回歸之愿為主。元豐三年(1080),他在赴黃途中作《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次子由韻二首》其一:

蘭菊有生意,微陽回寸根。方憂集暮雪,復喜迎朝暾。憶我故居室,浮光動南軒。松竹半傾瀉,未數葵與萱。三徑瑤草合,一瓶井花溫。至今行吟處,尚余履舄痕。一朝出從仕,永愧李仲元。晚歲益可羞,犯雪方南奔。山城買廢圃,槁葉手自掀。長使齊安人,指說故侯園。[1]1019

正月十八日,各地百姓都還沉浸在春節熱鬧的氛圍下,而劫后余生的蘇軾卻不得不奔波于蔡州道上。寒冷的天氣使他不由自主地回憶起灑滿陽光的舊居南軒,想到那里松竹傾瀉、葵萱數枝、瑤草合徑、輕松宜居的環境,以及自己少年時井口汲水的快樂,以這樣平淡而真實的回憶聊解羈愁,思鄉之情不言而喻。溫存的思鄉背后是現實苦而難言的境遇,初到黃州的蘇軾還沒有從“烏臺詩案”的陰影中走出來,他敏感、恐懼,每日晝出夜伏,獨來獨往,苦悶寂寞的心緒難以排解。所以當他看到定慧院東面山坡上獨放的海棠后,立即有了同病相憐之感,賦詩道:“陋邦何處得此花,無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致,銜子飛來定鴻鵠。天涯流落俱可念,為飲一樽歌此曲?!保?]1037詩人表面是在贊美海棠的高貴典雅,實則是暗示自己和海棠一般流落異鄉、前路茫茫的悲慘境遇,生動形象地再現了他被貶初期苦悶落寞的心境。

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調整以及家人、友人的陪伴,蘇軾的心態逐漸由苦悶轉向自適,他開始把偏僻的黃州當作自己的家鄉,努力融入當地的環境中。這一時期蘇軾除了像此前一樣直白地表達對故鄉、親友的懷念外,還以細膩的筆法描寫了許多故鄉記憶、物產風俗,通過這些細小瑣碎的故鄉印記,撫慰詩人孤寂的心靈。元修菜本名巢菜,是西蜀的特產,蘇軾和友人巢谷都非常愛吃,當時恰逢友人回鄉,蘇軾便寄詩一首,托其帶回一包元修菜籽,序言:

菜之美者,有吾鄉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余亦嗜之。元修云:使孔北海見,當復云吾家菜耶?因謂之元修菜。余去鄉十有五年,思而不可得。元修適自蜀來,見余于黃。乃作是詩,使歸致其子,而種之東坡之下云。[1]1160

蘇軾離鄉十五載,仍清晰地記得元修菜的樣子和味道,即使遠在他鄉也要抓住機會將它種在自己身邊,以作陪伴。蘇軾不僅對家鄉風物朝思暮想,對故鄉的生活習慣也刻骨銘心,黃州時期他終于安定下來,過起了平平淡淡的守拙田園般的生活,他經常將一些蜀地特有的習稱應用到當下的環境中,如將細雨稱為(雨)毛、稻子生長稱為針等。蘇軾身在異鄉仍按照蜀中的生活經驗處理事情,不僅是因為那些生活經驗早已融入他的生命中,也是因為在異鄉保有故鄉的習慣能拉近詩人與故鄉的心理距離,排解他的思鄉情緒。

貶謫黃州是蘇軾當下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打擊,按常理來說這一階段他懷鄉思歸的情緒應該最為濃郁消極,實際上卻并非如此,這主要得益于蘇軾在佛道思想影響下完成的由苦悶抑郁到曠達自適的精神超越。從“我本西湖一釣舟,意嫌高屋冷颼颼”[1]524“我本無家更安往,故鄉無此好湖山”[1]341到“便為齊安民,何必歸故丘”[1]1019,對家鄉山水的眷戀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使蘇軾逐漸形成“以異鄉為己鄉”的自適態度,而在黃州這四年多的時間讓他終于有機會去完成這種態度的實踐。他在這里耕田種菜,筑屋修房,有了較為穩定的棲身之所,心也隨之安定下來?!包S州豈云遠,但恐朋友缺”[1]1205,不管是那些慕名而來的當地名士,還是昔日與他詩酒唱和的知心舊友,他們的陪伴與鼓勵幫助蘇軾走出逆境、重拾信心,消解了他初到異地的陌生,淡化其懷鄉愁情。需要注意的是,本階段蘇軾只是在內外力的作用下暫且消解了鄉愁,并沒有放下歸鄉的期盼,所以他的懷鄉詩中又有“回首吾家山,歲晚將焉歸”[1]1026“卻后五百年,騎鶴還故鄉”[1]1028這類的詩句,將歸鄉的心愿保留在不可期的未來中。

(四)投老江湖,故鄉難歸

自元豐七年(1084)因詔離黃至紹圣元年(1094)被貶惠州,是蘇軾懷鄉詩創作的第四階段。元豐七年,蘇軾接到朝廷詔令,不得不離開黃州,彼時他已年近半百,再一次被起用不僅撫慰了他受傷的心靈,也給了他能歸的信心,特別是這一時期大量會見親朋好友更是激起了他歸鄉的欲望。本階段蘇軾的懷鄉詩中始終縈繞著一種急切的歸鄉情緒,他反復在詩中表露自己的欲歸之心,而且還親身付諸行動,盡管最終沒有成功,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中感受到詩人強烈的歸鄉之心。

近五年的貶謫生活瞬而即逝,原本已和黃州融為一體的蘇軾再一次因為朝廷的詔令踏上漂泊的旅程,令人欣慰的是蘇軾終于可以借此機會和闊別許久的蘇轍團聚了。兄弟二人的此次會面時值端午,蘇轍一家人早早按照四川老家的習俗準備好了五彩線、水餅,招待蘇軾一行。蘇軾也十分激動,寫下《端午游真如,遲、適、遠從,子由在酒局》一詩記錄了本次團聚:

一與子由別,卻數七端午。身隨彩絲系,心與昌歜苦。今年匹馬來,佳節日夜數。兒童喜我至,典衣具雞黍。水餅既懷鄉,飯筒仍愍楚。謂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語。[1]1224

時光飛逝,轉眼間與子由分別已有七個端午,這七年間兄弟二人都經歷了很多挫折磨難,所幸上蒼眷顧,今日一家人又能在此團聚??粗直凵舷抵奈宀式z線,吃著香甜可口的水餅,蘇軾的鄉思也不可抑制地噴涌出來。

離開黃州時蘇軾已年近半百,早已看清官場百態,所以他在這一階段寫給友人的詩中一再陳說自己的懷鄉思歸之意。元祐元年(1056),朝奉議郎賈訥赴眉任職,蘇軾即送《送賈訥倅眉二首》,在這兩首詩中詩人回想起許多故鄉印記,尤其是父親的埋骨地,先君已逝,然而那哺育詩人的家鄉山水、惦念他的鄰里鄉親還依然守在眉山等候他的歸來。再如蘇軾知潁,友人入蜀,他特地作《送運判朱朝奉入蜀》一首,以詩相送:

靄靄青城云,娟娟峨眉月。隨我西北來,照我光不滅。我在塵土中,白云呼我歸。我游江湖上,明月濕我衣。岷峨天一方,云月在我側。謂是山中人,相望了不隔。夢尋西南路,默數長短亭。似聞嘉陵江,跳波吹枕屏。送君無一物,清江飲君馬。路穿慈竹林,父老拜馬下。不用驚走藏,使者我友生。聽訟如家人,細說為汝評。若逢山中友,問我歸何日。為話腰腳輕,猶堪踏泉石。[1]1844

此題雖為送別之作,蘇軾卻用大量筆墨盛贊家鄉山水,表達對故鄉親友的思念。前半部分詩人著重描寫了故鄉云霧繚繞的青城山、娟娟靜美的峨眉山,而且還用擬人的手法,賦予云、月人的感情,借它們的呼歸之口坦白詩人的欲歸之心。隨后詩人由景及人,真誠坦露自己漂泊不易、思親念友、急切盼歸的心情。滿懷鄉愁的游子無數次地在夢中回到故鄉,聽著嘉陵江水在枕邊波動,感受著家鄉的氣息。最后詩人還大膽想象,友人到了蜀地后,一定會有家鄉親友前來打探消息,詢問自己何時能歸。這些看似平平淡淡的敘述,實則蘊含著詩人對故鄉無限的思念。本階段此類作品數量較多,諸如《送楊孟容》《送呂昌朝知嘉州》等,這一個個故人都比蘇軾幸運,他們不僅可以有安定的生活,還有的即將前往他的家鄉,而詩人卻還在外漂泊,只能借助友人之口向鄉親鄰里傳遞自己的思念。

與前幾階段相比,本階段蘇軾的歸鄉之愿變得更為急切強烈。如果說前一階段他還在歸與不歸之間糾結,那么此時他已經下定了歸鄉的決心,并開始付諸行動,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一是三十余年的為官經歷讓蘇軾親身感受到官場的腐敗,深知僅靠自己一人之力是斷然無法扭轉局面的,而且隨著佛道思想影響的不斷深入,蘇軾更能“不為外物得失榮辱所累”,對于如何實現個人的生命價值也有了更多的思考。再就是蘇軾所說的“老病思歸真暫寓,功名如幻終何得”[1]1754,如今他已是知天命之年,年老心衰,他清醒地認識到在當前這種政治環境下自己定然難有所為,此時歸鄉就是最好的選擇。遺憾的是這一次命運還是沒有成全蘇軾,他再一次被迫卷入一場巨大的斗爭中,難以脫身。

(五)遠謫海南,心念北歸

紹圣元年(1094)謫居惠州至建中靖國元年(1101)卒于常州,是蘇軾生命的最后幾年,也是他懷鄉詩創作的最后一個階段。本階段隨著蘇軾對陶淵明推崇的強化、受佛道思想影響的加深,其懷鄉詩的風格更為清淡平和,而且其和陶詩中也出現不少懷鄉思歸之慨。

從第一次自請赴杭到“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如今又被劃為元祐黨人遭受迫害,蘇軾接連卷入政治風暴中。海島偏遠、四顧窮途,他深知自己極有可能歸老異鄉,因此也多了幾分釋然。本階段除了“別后與誰同把酒,客中無日不思家”[1]2194這種明顯的寓客懷鄉之慨外,蘇軾絕大多數的懷鄉詩都比較平和淡然,如“岷峨家萬里,投老得歸無”[1]2050“老鴉銜肉紙飛灰,萬里家山安在哉”[1]2309等,詩人不再急切地盼歸,而是在不經意間道出自己的鄉思。如其《詹守攜酒見過,用前韻作詩,聊復和之》:

箕踞狂歌老瓦盆,燎毛燔肉似羌渾。

傳呼草市來攜客,灑掃漁磯共置樽。

山下黃童爭看舞,江干白骨已銜恩。

孤云落日西南望,長羨歸鴉自識村。[1]2083

蘇軾被貶惠州時,一日當地太守詹范攜酒來見?;葜荼揪偷靥幤h、環境惡劣,他們只能像古人一樣燎毛燔肉,用漁人打魚用的大石頭擺放酒具,可這絲毫沒有影響二人的興致,酒酣之際他們竟手舞足蹈起來,惹得黃口小兒爭先恐后地笑。待到黃昏時,詩人看著江岸邊深埋的白骨,飽含深情向西南而望,不禁聯想到自己未來會不會也如這般埋骨于此?毫無疑問,身處如此荒陋野俗之地,蘇軾定然是萬分想念他富庶的家鄉,可是他心里也清楚如今歸計成夢,有鄉難回,所以他只能遙望家鄉,羨慕那暮歸的烏鴉,獨自品嘗著鄉思之苦。

蘇軾一生對陶淵明其人其作都頗為推崇,嶺海階段他共創作和陶詩百余首,其中不乏借淵明之詩表白鄉思之作,如《和陶貧士七首》其七中的“坐念北歸日,此勞未易酬”[1]2140、《和陶雜詩十一首》其二中的“故山不可到,飛夢隔五嶺”[1]2273等。元符三年(1100),蘇軾謫居儋州,因喜淵明《歸去來兮辭》,故集其字作詩十首,名為《歸去來集字十首》。這十首集字詩雖帶有自娛的性質,但也真實地道出了詩人的心聲,其中的“富貴良非愿,鄉關歸去休。攜琴已尋壑,載酒復經丘”[1]2358“歸去復歸去,帝鄉安可期。鳥還知已倦,云出欲何之”[1]2358便是詩人厭棄官場,渴望歸鄉的自白。

人生暮年,蘇軾已經徹底擺脫了塵世的羈絆,完成其精神超越,無論是個人心境還是懷鄉情緒都逐漸趨于平和。他不再拘泥于名分上的濟世安民,即使為貶謫之身仍竭力為嶺南百姓造福:惠州任上,他親購藥材,分施于民,助百姓擺脫疾病的困擾;晚謫海南,他教化黎民,講經授學,使當地教化日興。蘇軾對當地百姓的全力付出也換來了百姓的真誠相待,他們熱心地給予蘇軾生活上的幫助,使他感受到人間的愛與溫暖,暫忘了自己身處異鄉的凄苦孤獨。同時,他也不再執著于地理和身體上的還鄉,高唱“今日嶺上行,身世永相忘”[1]2057,將自己融入廣袤的宇宙中,真正實現了精神層面的“此心安處是吾鄉”[3]112。

通過對以上五個階段的概括與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蘇軾懷鄉思歸的情緒基本經歷了發生、發展、沉淀、強化、消解五個階段,大體呈現出“M”形的變化軌跡,同時其詩歌的整體風格也由明朗轉為低沉,最終歸于平淡。

二、蘇軾懷鄉詩的創作情境

“鄉愁就是這樣一些瑣碎的日常經驗,一種遙遠的親切溫暖的感覺,它融化在思鄉者的視覺、聽覺乃至味覺之中,與故鄉有關的任何的人和事都有可能成為懷鄉的誘因?!保?]268從蘇軾現存的百余首懷鄉詩來看,其直接以懷鄉思歸為主旨的詩作較少,大多都是由生活中一些小細節或特殊的情境引起其鄉關之思而作。因此,現對觸發詩人鄉思的情境進行概括,以便深刻體會其懷鄉詩中飽含的人生況味。

(一)唱和贈答

蘇軾一生四海漂泊,詩歌是他和親友之間傳遞情感的重要紐帶。他常在與親友的酬唱贈答間表現其濃厚的鄉思,特別是和弟弟蘇轍的唱和之作中,這種情緒表現得最為明顯。

蘇軾兄弟手足情深、亦師亦友,入仕之后二人雖身處異地、聚少離多,感情卻絲毫沒有受此影響,反而越來越深。幾十年來他們一直保持著唱和的習慣,并在這些詩歌中寄托自己的懷鄉思親之情,如嘉祐七年(1062)作于鳳翔任上的《九月二十日微雪,懷子由弟二首》其二:

江上同舟詩滿篋,鄭西分馬涕垂膺。

未成報國慚書劍,豈不懷歸畏友朋。

官舍度秋驚歲晚,寺樓見雪與誰登。

遙知讀《易》東窗下,車馬敲門定不譍。[1]154

秋日微雪,詩人獨在鳳翔,不禁回想起昔日南行途中兄弟二人乘舟賦詩、鄭州西門邊含淚話別、少年時東窗讀《易》等美好場景,表現自己對故鄉親人尤其是弟弟的思念之情。兄弟二人除經?;貞浬倌暝谑竦拿篮脮r光,計劃著他日功成身退、回歸鄉里外,還經常一起追憶故鄉的年節風俗,每到蜀地的節慶風俗之日,兄弟二人都要唱和一番。嘉祐八年(1063)歲首,蘇轍因感異鄉風俗,聯想到蜀地熱鬧的踏青和蠶市活動,作《記歲首鄉俗寄子瞻二首》,蘇軾也回贈《和子由踏青》《和子由蠶市》二詩,共同描繪了一幅生動的蜀中風情畫,兄弟二人也在這一來一往間將鄉思表現得淋漓盡致。

除在與蘇轍的唱和中寄寓鄉思外,蘇軾在其他的一些唱和之作中也屢屢表白鄉情。首先,蘇軾常在寫給故鄉友人的詩中寄托自己的思鄉之情,如《渝州寄王道矩》:“舟經故國歲時改,霜落寒江波浪收。歸夢不成冬夜永,厭聞船上報更籌?!保?]16詩人由思念故人繼而思念故鄉,抒發自己故人不逢,故鄉難歸的悲苦之情;其次,久在異鄉、偶遇親朋故交或收到故鄉親友傳遞的消息也容易引起詩人對故鄉的回望。蘇軾遠謫黃州時,家侄安節繞道來訪,蘇軾作《侄安節遠來夜坐三首》,其二云:“永夜思家在何處,殘年知汝遠來情”[1]1095。流落江湖十余載,眼見當年還是毛頭小兒的侄子出落成俊俏的青年后生,又聽聞家鄉舊友亡故過半,蘇軾的鄉土之念、盼歸之心也愈加強烈;最后,蘇軾也時常因遇同鄉或去蜀做官的友人生發懷鄉之情。熙寧五年(1072),蘇軾于杭州任上巧遇眉山同鄉文及方丈,作《秀州報本禪院鄉僧文長老方丈》:“萬里家山一夢中,吳音漸已變兒童。每逢蜀叟談終日,便覺峨眉翠掃空?!保?]412離家萬里,兩位同鄉好友異地相逢,不免惺惺相惜,雖然他們的鄉音已慢慢淡去,但還是免不了終日暢談,互訴離愁,一解鄉思之苦。再如蘇軾的官場新友張嘉州赴蜀做官,蘇軾也特意寫作《送張嘉州》,一表自己對友人去蜀為官的羨慕與期盼,希望友人能以先賢為榜樣,造福家鄉,暗含懷鄉之意。

(二)觸景體物

蘇軾自稱“身行萬里半天下”[1]291,一生足跡遍布大江南北,不過無論看過多少奇山秀水,品味過怎樣的四時風光,最令他心心念念的還是故鄉那片熟悉的熱土。一直以來,蘇軾對家鄉始終懷有一種濃濃的自豪感,他總是自覺不自覺地將所遇的他鄉之景和故鄉之景作比,如“襄陽逢漢水,偶似蜀江清”[1]71,以漢江之水與家鄉山水作比,贊美漢水像蜀江一般清澈。即使是要褒揚異地山水,蘇軾也不忘吟唱家鄉山水,他在吟詠東湖時,首句即說“吾家蜀江上,江水清如藍”[1]112,可見其對家鄉山水的惦念。此外,有家難歸的蘇軾也常竭力在異鄉山水中找到故鄉山水的影子,以寄鄉思,如其《出城送客,不及,步至溪上,二首》其二中的“東望峨眉小,盧山翠作堆”[1]619,詩人將密州之廬山想象成自己的家鄉峨眉山,再如其《廬山五詠》其五《障日峰》中的“莫教名障日,喚作小峨眉”[1]622,將形狀與峨眉酷似的障日峰喚作小峨眉等,都在不經意間表露了詩人的故鄉之思。

久客思歸的愁苦使蘇軾異常敏感,移植黃州的海棠花、蜀地樂曲、西川方言等和故鄉有關的一切事物哪怕極其微小都能觸發他的思鄉情緒,成為其懷鄉詩的創作誘因。尤其是在黃州時期,蘇詩中更是頻繁出現其家鄉飲食和生活習慣的描寫,蘇軾還為此親自做注,如《東坡八首》其三中的“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獨在。雪芽何時動,春鳩行可膾”[1]1080,蘇軾自注“蜀人貴芹芽膾,雜鳩肉為之”[1]1080、《送牛尾貍與徐使君》“泥深厭聽雞頭鶻,酒淺欣嘗牛尾貍”[1]1091,蘇軾自注“蜀人謂泥滑滑為雞頭鶻”[1]1091等。詩人身處異地,有鄉難歸,只能以這樣的方式自娛自遣,排解鄉愁。

(三)感時詠懷

“亦如老病客,遇節嘗感嘆”[1]614,漂泊異地的游子對外物的感知往往比普通人更為強烈,時節物候不經意間的一些小變化都會激起詩人的故鄉之思,因此他常在一些特定的節日諸如除夕、中秋、重陽、寒食等抒發自己對故鄉的思念。熙寧六年(1073)除夕夜,蘇軾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賑濟災民,因回城時間太晚不忍打擾守城人,只能夜宿城外,感慨之際遂作《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行歌野哭兩堪悲,遠火低星漸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歲,鄉音無伴苦思歸。

重衾腳冷知霜重,新沐頭輕感發稀。

多謝殘燈不嫌客,孤舟一夜許相依。[1]533

在這個闔家團圓的夜晚,詩人獨守孤舟,看著岸邊萬家燈火,思念起遠方的家鄉。首句詩人以哭、悲、微等字眼,描寫出夜宿城外星火漸熄的狀態,點明其所處環境,隨后由景轉情,寫出自己身衰體弱、輾轉難眠,只有孤舟相伴的悲涼境況,烘托其對故鄉、親友的思念。再如嘉祐七年(1062)九月九日重陽節,蘇軾出游普門寺僧閣,寫下的《壬寅重九,不預會,獨游普門寺僧閣,有懷子由》一詩,其中“憶弟淚如云不散,望鄉心與雁南飛”[1]151一句既有對弟弟的思念,又有同歸故鄉的渴望,可謂情真意切。

除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外,蘇軾也常因蜀地特有的一些節日風俗滋生懷鄉之感。嘉祐七年歲末,蘇軾因官職在身不得與家人相聚,便追憶起故鄉歲暮的淳樸風俗,作詩三首,分別介紹了蜀人饋歲、別歲、守歲的三種風俗,并在詩的題序中點明創作緣由“余官于歧下,歲暮思歸而不可得,故為此三詩以寄子由”[1]159,表現自己身處異地的佳節思鄉之感。如其《饋歲》一詩:

農功各已收,歲事得相佐。為歡恐無及,假物不論貨。山川隨出產,貧富稱小大。置盤巨鯉橫,發籠雙兔臥。富人事華靡,彩繡光翻座。貧者愧不能,微摯出舂磨。官居故人少,里巷佳節過。亦欲舉鄉風,獨唱無人和。[1]159

所謂的饋歲即是年終歲尾,蜀地百姓為了慶祝新春、感恩過去一年親朋鄰里的幫助,自發準備年貨和相互饋贈禮物的行為。在這首詩中詩人交代了饋歲風俗的背景,詳細地描寫了當地百姓積極準備禮品、歡度新春的熱鬧場面。對此詩人還評論說,不管禮物的輕重多少,都是一片濃濃的真心,顯然有贊美家鄉風俗的意味。鄉俗有情,然而游子難歸,在這樣熱鬧歡快的情緒下詩人不禁想到身在異鄉的自己,即使想要重溫鄉風,也無人唱和,遂轉而顯現其痛苦孤寂的心情。此詩雖無一言思家,但其懷鄉思親之意早已溢于言表。

三、蘇軾懷鄉詩的藝術特色

懷鄉詩作為中國古代詩歌最常見的一類題材,往往具有較為明確的創作對象,隱含著詩人濃烈真摯的情感。蘇軾以匠心妙筆書寫著蜀地的靈山秀水,體現出鮮明的地域特色,同時受他的生命氣質影響,其懷鄉詩也表現出獨特的藝術風貌,呈現出哀而不傷的整體基調。

(一)明確的地域指向

錦水之美、峨眉之勝,在蘇軾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使他即使遍覽名山大川仍念念不忘回歸鄉里。仔細探究蘇軾的懷鄉詩可以看出,他的所思之鄉具有明確的地域指向,就是其故鄉蜀地,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蘇軾的懷鄉詩中頻繁出現“西蜀”“峨眉”“成都”“錦水”“岷峨”等具體的地域性詞匯,如“莫言西蜀萬里,且到南華一游”[1]2030“已泛平湖思濯錦,更看橫翠憶峨眉”[1]426,這些地方名勝都可以看作蜀地的代表,蘇軾在不同的地域歌頌家鄉名勝,寄寓了自己對故鄉的眷眷深情。除上述顯性地點外,蘇軾還選用“故山”“故國”等隱晦的詞語以代故鄉,如“故山歸無家,欲卜西湖鄰”[1]1961“春來故國歸無期,人言秋悲春更悲”[1]426,故人難逢、故山難歸,留給詩人的只有無盡的鄉愁。

其次,蘇軾的所懷之地具有明確的方位指向,諸如“笑指西南是歸路,倦飛弱羽久知還”[1]1710“我本放浪人,家寄西南坤”[1]1718“且須還家與婦計,我本歸路連西南”[1]1870等。四川位為西南,而蘇軾的家鄉眉山又恰好處于四川的西南部,所以他的懷鄉詩中多次出現“西”“西南”等方位指向,以這樣的方式隱晦地表現自己的懷鄉之情。

最后,蘇軾的懷鄉詩中也經常出現一些有關故鄉舊居的描寫。紗縠行蘇宅是蘇軾的眉山舊居,離開蜀地后蘇軾時?;貞浧鹪诩亦l的生活,喚醒了他的鄉思,如“家有五畝園,幺鳳集桐花”[1]1659“憶我故居室,浮光動南軒”[1]1019等,夢歸紗縠,遍歷蔬園,這些微小而確切的對象更能讓我們體會到蘇軾對故鄉深切的思戀。

(二)典型的鄉思意象

蘇軾一生鄉心難泯,其懷鄉詩中也經常選用一些典型的鄉思意象,諸如常見的水、月、風、雪等自然類意象;孤雁、子歸等動物類意象;孤舟、燈火、夢、酒等日常生活類意象;以及楚客、王粲等典故類意象,通過這些典型意象書寫鄉思,宣泄鄉愁。

“雪”意象是蘇軾懷鄉詩中最常見的意象之一?!把弊鳛楹臉酥?,不僅代表著年關將至、游子待歸,也象征著凄涼和悲苦,因此寒冷的雪夜極易觸發游子的鄉關之思和羈旅之嘆。如蘇軾的《荊州十首》其七:

殘臘多風雪,荊人重歲時。

客心何草草,里巷自嬉嬉。

爆竹驚鄰鬼,驅儺聚小兒。

故人應念我,相望各天涯。[1]66

此詩乃蘇軾一家南行途中經荊州所作,時值歲末,荊楚大地屢降霜雪,蘇軾一家在風雪中匆忙趕路,而當地的百姓正在歡欣地籌備除夕佳節,與他們的熱鬧相比蘇軾一家的境遇自然是差了很多。年終歲尾,望著漫天飛舞的雪花,蘇軾的懷鄉之情也不可遏制地生發出來。

“雁”意象自古就是懷鄉詩的典型意象,鴻雁春來秋歸,年年如此,而遠在他鄉的游子卻不能按時歸鄉,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鴻雁南翔,徒生鄉愁。蘇軾在懷鄉詩中尤喜以“雁”自喻,物我相印,寄寓自己的懷鄉思家之感,如其《與子由同游寒溪西山》:

我今漂泊等鴻雁,江南江北無常棲。

幅巾不擬過城市,欲踏徑路開新蹊。

卻憂別后不忍到,見子行跡空余悽。

吾儕流落豈天意,自坐迂闊非人擠。[1]1055

此詩系元豐三年(1080)五月,蘇轍護送嫂侄等人到黃后二人同游寒溪西山所作。當時蘇軾貶黃不到半年,而蘇轍不久也將前往筠州赴任,兄弟二人仕途失意、同病相憐,面對西山之景,他們的心情也十分沉重。所以詩人將自己漂泊的境遇與遷徙的鴻雁自比,言“我今漂泊等鴻雁,江南江北無常棲”[1]1055,鴻雁尚能思南而歸,而詩人卻有家難回,兩相對比,更加凸顯詩人身處異鄉、羈留不得歸的苦楚。

“酒”不僅是蘇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蘇詩中重要的意象之一,只不過在懷鄉詩中蘇軾的“酒”意象又有了別樣的內涵?!懊髂昊ㄩ_時,舉酒望三巴”[1]2022“公退清閑如致仕,酒余歡適似還鄉”[1]1800,在這里“酒”不僅是鄉思的符號,也是詩人滿腔鄉愁的最好寄托,這位偉大的智者只有在酒后才能暢所欲言,一吐胸中不快。如其《華陰寄子由》:

三年無日不思歸,夢里還家旋覺非。

臘酒送寒催去國,東風吹雪滿征衣。[1]224

本詩中蘇軾連用夢、酒兩個意象寄寓鄉愁。鳳翔三年,他無數次在夢里回鄉,只可惜夢境太短,鄉愁難平。眼下正值年終,蘇軾又因公不能與家人團聚,看到備好的臘酒更是激起了他回鄉的欲望,于是只能作詩一首寄給子由,傳遞思念。酒入愁腸,化作思鄉淚,這一杯杯的濁酒之中,盛滿了蘇軾的鄉愁,也道出了天下游子共通的思鄉情愫。

與此同時,蘇軾的懷鄉詩中也反復出現“王粲登樓”意象。濟世救民之心和懷鄉思歸之念本就是《登樓賦》的兩大主題,蘇軾借助這一意象也形象地表現了自己內心中仕與隱的矛盾以及欲歸不得的艱難抉擇,如《次韻答邦直、子由五首》其五:

五斗塵勞尚足留,閉關卻欲治幽憂。

羞為毛遂囊中穎,未許朱云地下游。

無事會須成好飲,思歸時欲賦《登樓》。

羨君幕府如僧舍,日向城南看浴鷗。[1]742

仕途無望時他既羨慕陶潛棄絕塵世、避世歸園,又欽佩王粲懷鄉,瀟灑作賦,本詩中蘇軾即借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王粲閉門不仕、登樓作賦等典故,直接表明自己的罷官懷鄉之意。

(三)哀而不傷的整體基調

蘇軾是一位了悟人生真諦的智者,他在經歷多番困境后仍能保持一顆赤子之心,以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人生,因此他的懷鄉詩也不是一味地哀嘆呻吟、悲訴鄉愁,而是時時以通達的態度自我開解,并常以積極的態度化鄉愁為大愛,故而呈現出一種哀而不傷的基調。如其紹圣二年(1095)在惠州所作的《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中言:“我生涉世本為口,一官久已輕莼鱸。人間何者非夢幻,南來萬里真良圖?!保?]2122蘇軾坦言:“人的一生不過就是為了衣食奔波,我久居官場,早已把鄉土之念看輕了,況且人世間擁有的一切都是虛幻的,如今萬里向南就是最好的結果?!北驹娭刑K軾雖借用莼鱸之典以表鄉思,但又自我開解,把貶謫嶺海、不能歸鄉的經歷看作是一次美好的遠游,這樣曠達的態度怎能不讓人動容?

蘇軾用盡一生的時間去懷念故鄉的那片熱土,可惜最后還是終老異鄉,不過他并沒有沉浸在這種消極的情緒中,反而以“久厭勞生能幾日,莫將歸思擾衰年”[1]1137的曠達心態排解自己的鄉愁,以四海為家,以天下為家。因此蘇軾的懷鄉詩常表現出隨緣自適、曠達灑脫的情懷,滿是懷鄉之意,卻少哀傷之詞。

此心安處,即是吾鄉。蘇軾懷鄉詩的價值不僅在于詩中所表現出的對骨肉至親的強烈思念、對故鄉山水的深沉熱愛、對蜀中風情的真摯贊美,更重要的是他能把自己對故鄉的愛大而化之,進一步表現為對異鄉山水的喜愛,對各地百姓的同情關注。他不是一味地沉溺于哀苦,而是以樂觀曠達的心態排解鄉愁,超越了尋常懷鄉題材的哀傷基調,這既是蘇軾對過去的超越,也是他對自己的超越。正如吉川幸次郎先生在《中國詩史》一書中所說“宋以前的詩,以悲哀為主題,由來已久。而擺脫悲哀,正是宋詩最重要的特色。使這種擺脫完全成為可能的是蘇軾?!保?]244

注 釋

[1]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中華書局1982年版。

[2]王水照、朱剛:《蘇軾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3]〔宋〕蘇軾著,劉石導讀:《蘇軾詞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4]王水照、崔銘:《蘇軾傳——智者在苦難中的超越》,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日]吉川幸次郎:《中國詩史》,章培恒、駱玉明等譯,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猜你喜歡
懷鄉鄉思蘇軾
詩歌二首
從善如流
蘇軾錯改菊花詩
鄉思
蘇軾吟詩赴宴
鄉思
懷鄉
蘇軾發奮識遍天下字
去國懷鄉
語文傳統文化教學中的懷歸情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