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津機場演變及歷史作用探討

2020-11-18 15:39唐明瑞鮮燕李蘭瑛
海外文摘·藝術 2020年23期
關鍵詞:民用航空分院機場

唐明瑞 鮮燕 李蘭瑛

(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新津分院,四川成都 611430)

1 新津機場發展演變

1.1 機場初型

新津機場(又名: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新津分院,簡稱新津分院或分院;下同)坐落于美麗富饒的川西平原、享有成都市南大門之稱的四川省成都市新津縣境內,具體地理坐標為30°25′13.25″N 103°50′41.88″E,海拔高度460m。上世紀20 年代,為增加空中優勢,時任中華民國陸軍上將、24 軍軍長劉文輝決定成立空軍基地,于1928 年秋選址新津縣下街1000 畝農田,經過4個月加班加點修建,次年初形成了新津機場原型。

1.2 機場擴建

1939 年,國民政府為增強空軍力量,決定擴建新津機場。遂征用民田3200 余畝,延長機場跑道,新建機棚;歷時10 個月,于1940 年2 月竣工完成機場的第一次擴建。

上世紀40 年代初,太平洋戰爭爆發,新津機場被指定為同盟國遠東戰場重要的空軍基地。為抗戰需要,作為國際“特種工程”再次擴建,機場面積高達9035畝,加上與之配套修建的招待所、發電廠、隱形機庫等,整個新津機場面積近10000 畝,成為當時亞洲最大的轟炸機機場。

1.3 機場易名

1950 年4 月,新中國統一規劃,新津機場組建了西南軍區司令部航空空運隊;為進一步加強空防能力,次年4 月,組建了國家空13 師。1956 年,“空13師”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四航空學?!?,開啟了民航飛行員搖籃的第一步。1957 年4 月11 日,新津機場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四航空學校第二訓練團。1958 年2 月8 日,新津機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四航空學校第二訓練團”改為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四航空學校第一訓練團”,同年9 月19 日,第一期64 名雅克18 飛行學員畢業。1963 年10 月25 日,新津機場更名為“中國民用航空高級航空學校第一訓練團”,成為培養飛行人員的培訓學校。1981 年,新津機場為響應國家號召和發展需要,更名為“中國民用航空飛行??茖W校第一分?!?,擔負中國飛行員的教育培養。1987 年底,由“中國民用航空飛行??茖W校第一分?!备拿麨椤爸袊裼煤娇诊w行學院第一分院”。1993年,新津機場由“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第一分院”改名為“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新津分院”,且沿用至今,與新津分院所在地理位置相呼應。(新津機場發展沿革見表1)

2 新津機場歷史作用

2.1 新中國成立以前

上世紀30 年代末40 年代初,國際局勢發生急劇變化。歐洲、亞洲分別被德國和日本軍國主義挑起戰爭,戰事不斷。1941 年12 月7 日,美國太平洋海軍空軍基地遭到日軍空襲,發生了令世界各國震驚的珍珠港事件。一向保持孤立主義外交和防務政策的美國政府不得不向日本宣戰。1942 年3 月,美國、中華民國、英國、蘇聯、加拿大、新西蘭等同盟國正式開辟亞洲戰場,全力阻擊日本以遏制日軍侵略。中華民國為了配合同盟國美國為首的空軍來華助戰,特將新津機場指定為空軍基地,成為同盟國遠東戰場重要的空軍基地之一。作為國際“特種工程”,新津機場改建為了能起降B-29 重型轟炸機的戰斗機場,占地10000 畝,成為當時亞洲著名的最大機場。

1943 年下半年,以美國為首的同盟軍轟炸機陸續安全降落新津機場,美軍第十四航空隊,美國58 轟炸團成功進駐,作為美國空軍援華指揮部所在地[1],美軍14 航空大隊40 隊將作戰指揮部直接設在新津機場,40 隊配有高射機槍和流動式的高射炮、大探照燈、導航通訊、雷達等各種作戰設備,共有飛行人員和飛機維修人員近300 名。次年春天,當時國際上各種先進的作戰設備紛紛降落新津機場,如俗稱“黑寡婦”的P38、P61 型驅逐飛機,飛機上配有當時最先進最富含科技含量的各種雷達設備。這些先進的作戰設備、作戰飛機直接從新津機場起飛,直飛幾千公里外的亞洲戰場,直接打擊日本侵略者。

1944 年6 月15 日,由B-29 轟炸機為首的68 架轟炸機組成作戰機群,直接從新津機場起飛,飛至日本九州島上空,開啟了反法西斯的正義轟炸;同日,邛崍、廣漢、彭山三個飛行大隊7 架轟炸機也同時起飛,在預定空域予以編隊后直飛幾千公里外的日本九州。從四座機場起飛的75 架轟炸機飛越駝峰航線,飛抵日本本土上空,直接轟炸日本本土和日占區的軍事目標,精確轟炸了位于日本九州的八幡帝國鋼鐵制造廠。該廠是日本當時鋼鐵工業最重要的生產基地,鋼鐵年產量達225 萬噸。擊毀制造廠,為對日作戰勝利取得偉大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次日,即6 月16 日,國際各大媒體在各大報刊顯要位置報道了這條空襲成功的消息,稱之為“繼杜立特航空隊1942 年空襲日本以來,國際盟軍在對日遠程作戰中取得的又一次偉大勝利”。

70 多年后的今天,回顧那段歷史,一架架美式戰機從新津機場起飛,給予日本法西斯迎頭痛擊,英勇壯舉永遠鐫刻在了新津機場的歷史上[2]。毋庸置疑,新津機場為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其重要價值和做出的世界貢獻不可低估[3]。

2.2 新中國成立以后

2.2.1 解放西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新津機場劃歸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使用。1950 年4 月,受國家統一規劃,新津機場組建了西南軍區司令部航空空運隊,主要支援陸軍十八軍進藏,為陸軍空運空投作戰物資以及生活用品補給。1950 年10 月24 日,解放西藏昌都。1951年4 月,為進一步加強空防能力,新中國國防部決定抽調吉林長春第二航校的部分運輸機和高空運輸隊的空勤地勤人員,前往四川新津機場,組建了國家空13師,劉紹棠擔任第一任師長;參與康藏地區配合地面部隊剿匪作戰,1951 年5 月23 日,和平解放西藏;同年10 月26 日,人民解放軍進駐拉薩。

2.2.2 培養飛行員

1956 年,經周恩來、劉少奇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批準,軍用飛機場新津機場和廣漢機場改作民用機場,并作為國家專門培養民用航空飛行人員的學校,新津機場由“空13 師”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四航空學?!?,開啟了民航飛行員搖籃的第一步。

1957 年4 月,修建一新的新津機場迎來了第一批開拓者,并以熱血之軀擔當起了中國民航飛行員教育事業的拓荒者。至此,享譽民航的“幫思想、教技術、帶作風”的九字經作風從這里生根發芽、代代弘揚。1958 年9 月19 日,第十四航校第一訓練團第一期64名雅克18 飛行學員全部畢業。

1964 年,共和國經濟發展困難,各項條件依然艱苦,但國家仍然高度重視飛行人才的教育培養, 新津機場于2 月7 日啟用 “中國民用航空高級航空學校第一訓練團”印章,標志著新津機場正式脫去軍裝,成為培養飛行人員的培訓學校。新津機場的建設者們滿懷報效祖國、扎根西部的豪情,為培養國家飛行人才艱苦奮斗、拼搏建設。為了完善和保障飛行教學訓練環境,繼續完善基礎設施的建設,陸續修建了專門的油車車庫、定檢機庫、航材庫、調度室,還新建了大禮堂和通信辦公樓,首次修建了磚砌圍墻、兩層樓的磚瓦辦公樓和水泥道路等,為新津機場未來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2.3 改革開放以來

1978 年12 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國家實行改革開放,進行體制改革。新津機場改名為“中國民用航空飛行??茖W校第一分?!?,繼續擔負中國飛行員的教育培養任務。為此,曾經的抗戰“空中堡壘”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歷經變遷,終于華麗轉身,成為中國民用航空的“飛行員搖籃”。

伴隨國家改革發展機遇,新津機場各項事業快速發展。1984 年成立了直升機中隊,1985 年飛行和機務人員出國改裝(美國),1986 年引進了6 架BELL-206 B Ⅲ型直升機,1987 年從英國購買飛行練習器。1987 年9月到1988 年9 月,首批養成學員完成學習。

隨著教育事業的蒸蒸日上,1987 年底,新津機場由“中國民用航空飛行??茖W校第一分?!睂I?、改名為“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第一分院”。為了適應國家對飛行人才的快速發展需要,學院不斷發展壯大,成立飛行訓練分院,為區分每一個分院所在地理位置,1993 年新津機場由“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第一分院”改名為“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新津分院”并沿用至今。

新津機場正式命名為新津分院后,在承擔飛行人才培養的同時,分院的基礎設施建設也發生歷史性的變化。21 世紀初,新津分院把“建一流基地、創和諧分院”作為發展目標,現代標準化的校園基礎設施在這一目標的指導下逐步完成,飛行訓練條件、訓練能力、訓練質量得到了顯著改善和提高。2002 年9 月引進S269 直升機3 架,初步形成初高梯度;2004 年,率先運行“4+2”模式,飛行訓練教學更加規范、科學、先進、高效;2005 年,完成機場跑道助航燈光安裝,恢復間隔19 年的夜航訓練;2011 年陸續開辟新航線。新津分院不斷實現量的累積和質的飛躍,為民航發展建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飛行人才。

2.4 新時代以來

進入新時代,新津機場在國家“五位一體”整體布局下,在開辟南航線、東航線,不斷優化平行航線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地方機場不斷構建完善自己的訓練網絡(如創翼、洛帶等地),飛行訓練量不斷攀升。2013 年3 月飛行時數9078 小時,創造全學院單月訓練記錄并保持至今;2015 年彭山機場搬遷,新津分院利用這一契機,加速優化南航線,使新津分院的飛機容量提高了40%;2018 年年初,新津分院“開疆拓土”,開辟四川自貢機場,著手“分院+”模式的運行。2018 年10 月,新津分院入駐自貢機場,2020 年12 月初,自貢基地訓練時數突破10000 小時。

在黨的領導下,新津機場已為中國民航培養了近7000 名優秀飛行人才。如今新津機場,占地4100 余畝,具有良好的飛行資源和雄厚的教學實力,能夠承擔固定翼初教機、中教機和直升機駕駛員培訓任務,年培養輸出學生350 余人,年訓練時數6 萬多小時。

3 未來發展探討

縱觀新津機場歷史演變,無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還是新中國成立后,都發揮著不可磨滅的歷史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新津機場在黨的領導下圍繞“為國育才為黨育人”根本任務,為中國民航教育事業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新時代,隨著國家對民航強國建設戰略高瞻遠矚的定位背景下,新津機場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和民航強國新需要,緊密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教育根本問題,繼續秉承“九字經”內涵的文化育人功能和傳承人民解放軍光榮傳統的政治大學的紅色基因,打造出一批又一批在文化自信背景下成長起來的“飛得高、飛得遠、飛得正”的社會主義民航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完美詮釋新時代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價值、中國機長的內涵意義。

時至今日,作為抗日戰爭勝利歷史博物館,航空科普知識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民航飛行員的搖籃,中國機長的起航地等,新津機場仍繼續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新津分院現有的訓練機型以及現有的訓練條件都具有相當優勢,為新時代培養一批批優秀的飛行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4]。

新津機場所發揮的歷史重要作用和時代意義,尤其是黨領導下新津機場所取得的成功經驗和偉大成就,必將為新時代強國建設者提供有益借鑒,也必將激發新時代新津機場人的斗志、信心和愛國主義情懷,更加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聽黨話、跟黨走,用實際行動在“安全立校、質量強校、人才興校、民生建校、文化榮校、黨建凝?!钡确矫嬷茩C場高質量發展,從而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毋庸置疑,未來的新津機場必將為民航強國的建設、“兩個百年”中國夢的實現繼續建功立業,繼續在歷史的長河中發揮重要作用。

注釋

(1)該文大量數據、史料等分別來源于四川省檔案館,新津區檔案館,新津分院檔案室。

猜你喜歡
民用航空分院機場
航天科技五院西安分院扶貧工作獲定點扶貧村認可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江寧分院 王光勇
“最大機場”
民用航空測距信號對北斗導航信號的干擾分析
民用航空測距信號對北斗導航信號的干擾分析
留宿機場
高職院校學生參與社團的興趣分析
機場快線
阿帕奇反機場型導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