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視野下獨立院校共青團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研究
——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為例

2020-11-18 17:34吳予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
長江叢刊 2020年26期
關鍵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青團思政

■吳予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

一、構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視野下共青團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重要意義

(一)對于新時代發展的促進意義

近年來,全國大高校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精神,從加強課程思政到拓寬學習教育平臺等多角度,構建新時代共青團思政工作體系。以“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為主題加強思政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學習強國”、“青年大學習”等線上教育平臺成效。為努力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進一步開創共青團思政工作新局面起到促進作用。

獨立院校層面,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為例,通過“小金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品牌”、“信仰公開課備課會”等作為開展思政工作的新方法、新渠道。以具有學校特色的“四有四業青年引領方案”、“思想政治工作1+3文件”從學生-教師-學校思政教育發多層次的落實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扎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把思政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二)對于新時代發展的可持續意義

獨立學院青年思政教育工作既是一個理論問題,又是一個實踐問題。高校共青團是群團組織中青年學生最為集中的陣地,共青團的思政體系建設更應加強改革創新,順應新時代下民族復興的要求和特征,將著力點放落實到更廣的學生群體中,不斷提升學生榜樣示范作用,做到“有擔當”。

青年階段是人生的“撥節孕穗期”,青年教育的成效是關乎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敗及實現“中國夢”的大事。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一項系統工程,高校各級團組織要結合共青團改革再出發、全面從嚴治團,進一步落實責任、上下聯動,整合資源、健全機制,形成強大工作合力。

二、新時代民族復興背景下獨立學院共青團思政工作存在的不足

自十九大以來,各高校黨委、團委充分重視共青團思政工作在引領青年成長成才、堅定青年理想信念、幫助青年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職責使命??倳浽?018年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集體談話時提到“沒有脊梁,人是站不起來的;沒有信念,人的精神世界就會坍塌”。共青團正處在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共青團的教育性質決定了其育人功能,思政工作的開展更應精準發力。但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共青團在改革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改進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團建制度不完善,各級組織層級間存在“外冷內熱”現象

共青團的團建制度是確保團組織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自2016年“一心雙環”團學組織格局建設實施以來,各高校形成了以團委為組織中心樞紐,學生會及學生社團為內外雙環的新型組織架構。但新架構下的團學組織的能動性并不能完全跟上改革步伐,其中最為明顯的表現形式為“外冷內熱”,落實層面沒有深入實踐,存在“為了做而做”的現象,主要體現在管理機制的不成熟;各項團建制度在實施過程中缺乏充分調研,缺乏聯系青年機制,表現為一些較為有意義的團學項目“好心”卻變成了青年的“壓力”,體現了團建制度缺乏針對性,思政工作的開展成效難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思想政治工作開展不理想,工作開展方式落后,傳統教育遭遇“新媒體”挑戰

傳統的思政工作開展往往以第一課堂口頭講授,對大多數學生來說缺乏吸引力,課堂互動性低,從而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成效。

新媒體環境下,共青團的網絡陣地建設還不能完全跟上學生的步伐,、使得高校共青團思政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新媒體在信息傳播上具有廣泛性、快捷性和不可控性,如何充分利用網絡陣地建設引導青年,更好的轉變思政教育工作新模式從而正確引導和服務青年,傳統的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迎接挑戰。

三、構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視野下共青團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教育策略

針對當前共青團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加強完善體系,創新工作方式方法,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目標,促進學生能力素質均衡發展。加強新媒體矩陣建設,做到“有青年的地方就有共青團”,提升共青團對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更好的聯系青年、服務青年、帶動青年。

(一)完善體制機制建設,加強思政隊伍建設,進一步推進“雙導師團”進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币袑嵓訌娊處熕颊ㄔO,突出師德師風養成,配齊建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和黨務工作隊伍,推動教師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

進一步加強領導干部深入基層聯系學生制度。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深入貫徹落實《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領導干部深入基層聯系學生工作的通知》(教黨函〔2019〕34號)文件精神,推動學校領導干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結合實際,制定學校領導干部深入基層聯系學生工作聯系工作方案。以黨建帶團建,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

積極推進“雙導師”制度進程。推進信仰公開課備課常態化,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為例,成立以資深導師團、講師團為主要牽頭導師,以團委書記、優秀學生骨干為主要力量的雙導師團隊。充分發揮學生骨干榜樣帶頭作用,以青馬班成員為青年主力軍,成立“信仰公開課宣講團”,讓信仰公開課不僅是指導教師講,學生干部成為宣講員,干以朋輩的身份宣講使交流方式更接地氣,充分起到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榜樣示范,把共青團工作扎扎實實‘干下去’,與青年學生更近,打通了共青團和青年的最后一公里。

(二)拓寬新媒體平臺建設,提升共青團工作吸引力,豐富內涵建設推進“學社銜接”

結合新媒體大環境線上線下齊發展,實現思政教育工作陣地全覆蓋。線下完善“青年學習社”研討室的設立,線上拓寬品牌平臺建設,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為例,結合學?!坝惺聵I抱負、有敬業精神、有職業素養、有專業品質”的四有青年培養方案,定制具有學生培養方向特色的“第二課堂成績單”,構建分層分類一體化的思想引領體系,增強青年學生的獲得感。

加強進志愿、進企業,推進學社銜接。積極走進青年,以教育信息化的新方式做青年群眾的引路人,積極應對新時代的新問題新挑戰,加強價值引導,在第二課堂成績單建設的目標設定、課程開發、效果評價等方面,邀請用人單位參與并反饋,讓第二課堂成績單在校內和校外進行實質性運用。

搭建多層次全覆蓋的理想信念教育體系。在學校層面,集中資源建設好校青馬工程培訓班,抓好團課教育這一主渠道;通過五四評優、選樹身邊優秀典型、夢想公開課等多維平臺提升教育覆蓋面;在普通團員層面,深入推進“青年大學習”工作,通過團員骨干導學等運用等形式,不斷提升參與度;以話劇、舞臺劇的形式開展主題教育,通過推行“體驗式”教育讓學生自主加入到學習活動中,將思想政治教育意圖隱于寓教于樂的活動中,更適合普通青年學生群體接受。

四、結語

新時代民族復興是國家發展主旋律,高校共青團工作在民族復興大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青年一代承擔著偉大的民族使命。新時代下高校共青團工作更應結合時代特征,遵循學生成長規律,注重思想升華,勇于面對互聯網環境下帶來的挑戰,不斷與時俱進,扎實推進思政教育工作開展,增強青年時代使命感,將青年學生培育成推進中國持續發展的不竭力量。

猜你喜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青團思政
第二課:共青團的創立之時代背景
清華大學:“如鹽在水”開展課程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最勇敢的決定最美麗的少年
統編語文教材七(下)第一單元拓展閱讀
“全國優秀共青團干部”名單(共三百五十七人)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共青團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名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規范化運作及管理的做法及成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