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經濟學視角下的音樂商品化

2020-11-18 17:34郭雪穎鄭州大學
長江叢刊 2020年26期
關鍵詞:出版商音樂家音樂會

■郭雪穎/鄭州大學

一、音樂商品化中的勞動價值論

音樂因為具有使用價值,可以是任何一動機,滿足消費者的欲望。大衛李嘉圖繼承并發展了亞當斯密的古典經濟學理論,在《政治經濟學賦稅原理中》書中提到:“一種商品如果全然沒有用處,或者說,如果無論從哪一個方面說都無益于我們欲望的滿足,那就無論怎樣稀少,也無論獲得時需要費多少勞動,總不會具有交換價值?!?商品具有交換價值的前提是商品的使用價值,商品若對于消費者沒有使用價值,滿足不了消費者的欲望和需求,那該商品不會被用于交換。音樂家通過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換取貨幣是生產者的生產目的,音樂家為了贏得某個工作機會、固定職位,或銷售音樂以獲得報酬,他的創作就需要結合消費者各個方面的需求,為某位雇主或某項樂器量身打造音樂作品。

音樂若想制度化的成為商品,必然與金錢價值交織,音樂創作和詮釋的勞動必須被賦予一個價值,且作品本身的價值要區別于再現時的價值。政治經濟學的中心問題——衡量事物價值的問題,馬克思所反映的:“由于勞動是所有這些再現的唯一共同標準,形成音樂家價值的基礎是他們的勞動?!?由于無法衡量音樂家花費在生產該音樂的時間,所以音樂除交換外,本身具有價值且通過交換使其價值轉換為金錢?!耙魳啡绾蝿撛熵敻??”用馬克思經濟學回答即“哪一種音樂勞動可以創造剩余價值?”具有生產力的勞動指對資本積累作出貢獻并創造出剩余價值的勞動。如果一位作曲家受雇于個人拿薪水工作,他的勞動便不具有生產力?;蚴亲髑乙园娑悶樗?,即使拉動了消費,促進了生產,也不能算具有生產力。

二、音樂與經濟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

影響音樂家選擇職業的兩個主要條件:良好的音樂創作環境與獲取高報酬。雇主可以提供有力的經濟支撐,提供硬件設備齊全的平臺使音樂家可以隨心所欲的創作體裁較大的音樂作品。馮菲恩伯格贊助海頓時,由于馮菲恩伯格的經濟狀況只允許擁有一個小型的音樂建制,因此海頓只能在此條件下創作弦樂四重奏;莫爾欽伯爵則可以提供給海頓一個小型樂隊,海頓由此創作了第一部交響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相互作用,生產關系設定了音樂的極限,制約音樂體裁、作品規格以及音樂風格。在資本主義經濟中,大多被剝削階級在資本強大的控制下抑制不和諧的聲音,大量作品中常常反映被剝削階級的痛苦,直到二十世紀勛伯格無調性作品出現,作品中用不協和音直接表現社會矛盾與對抗。同時作曲、演奏和音樂技術也是生產的動力,音樂家的生產勞動可以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而具有生產力的勞動使資本積累創造出剩余價值。

三、音樂商品化中的實際行為與衍生行業

(一)音樂廳——中產階級的產物

音樂進入了資本主義經濟之中,商品音樂出現。音樂會作為音樂再現的重要形式,音樂廳則成為音樂生產者與消費者進行交換從而創造財富的必要場所。從貴族私人音樂會、家庭式音樂會再到公眾音樂會,它所面向的消費者轉向了更多的具有購買能力的中產階級。音樂廳的出現象征著音樂進入商業之中,無形符碼交換的出現,并且向消費者提供表演服務并收取入場費預設了服務型經濟的出現。

(二)出版商權利與音樂作品的著作權

記譜法隨著音樂的誕生而建立、改進并不斷完善,“文字是記錄語言的基本工具,音符是記錄音樂的基本工具?!币魳返挠涀V不僅是音樂儲藏的唯一形式,還象征著純符號交換的出現。音樂出版商不僅使樂譜成為商業物品同時也促進了記譜法的發展。作家和作曲家完全依靠他們的出版商出版商提供給音樂家薪資和創作環境,音樂家的勞動生產的價值除去他所獲的工資,剩余部分被出版商占用,轉變成出版商的利潤。慢慢的出版商的權利減小,音樂家最后成功的從出版者銷售和為中產階級表演的收入中獲得部分收益。1749年,音樂家在作品的所有權上獲得了新的一份,音樂家得到了對其作品銷售和未經授權使用的掌控權,國王議會在1786年的一個判決中制定了一個通則,迄今有效:“作曲家和音樂商人所抱怨的盜版行為損害了藝術家的權利和藝術的進步,同時所有權日益不受尊重,有才能者的產品遭到剝削”?!爸挥性谌〉米髡呋蛩姓咄廪D移后,方得以授予商業出版者?!?/p>

(三)音樂參與競爭促使明星制度產生

“因為我生活在一個音樂導致生存競爭的國家,可是除了那些拋開我們的人,我們還是有優秀的教師,特別是才高智多、學識豐富、情趣高尚的作曲家?!?在資本主義社會,存在著生產資料和產品的資本家私有制,存在著競爭和生產無政府狀態,音樂進入商品經濟之中必然要參與競爭,音樂家面臨市場的選擇或淘汰,從而明星制度產生。音樂家試圖利用明星效應推銷自己的作品,收獲名利。音樂家通過音樂會的形式,在舞臺上為觀眾呈現精彩的表演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明星演奏家擁有更好的平臺向觀眾推銷自己的作品,消費者的推崇使明星音樂家酬金不斷上漲。李斯特將自己1840年6月在倫敦的漢諾威廣場的音樂會定義為獨奏音樂會,并經常以獨奏的形式舉辦。

(四)音樂市場的擴展

在明星制度下,受追捧的明星音樂家成為了市場擴展的重要力量。于1803年,李斯特開始在音樂會中演奏同時期其他音樂家的作品,門德爾松1829百年紀念日演奏巴洛克時期巴赫的《馬太受難樂》,演奏曲空間與時間上的拓寬是音樂市場擴展的必需條件。音樂市場的擴展通過生產出更多消費者喜聞樂見的作品,也通過對消費舊作品的人數增加來實現。

樂器的發展也擴展了音樂市場,19世紀鋼琴作為貴族社交的工具在貴族沙龍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中產階級雖然經濟實力有限但足以給自己的孩子買來鋼琴,因此鋼琴曲體裁和能被鋼琴所演奏的作品成為這時期的需求,出版商則熱衷于讓音樂家創作鋼琴作品或為鋼琴改編曲目。樂器自身發展的同時,促進了消費、拉動了生產,音樂市場得到擴展。

四、結語

筆者認為在商品經濟下“純粹音樂”的獨立存在形式不復存在,音樂家以及音樂的內容和形式或多或少的受到政治經濟操控影響,政治經濟對音樂文化起到一定決定性作用,音樂文化同時對政治經濟起到有力的反作用,音樂甚至是提供了預示作用,成為政治經濟的先驅者。政治經濟學視角可以更好的解釋音樂商品化得以發生、發展的內在和外在的原因以及是如何影響了音樂自身發展規律。

猜你喜歡
出版商音樂家音樂會
從默默無聞到遐邇聞名的音樂家
姚銅(音樂家)
失敗的音樂會
森林里的音樂會
新年音樂會
各行各業
2006年國際消費類雜志調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