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豆栽培技術與病害的防治措施研究

2020-11-18 08:49齊淑艷
農民致富之友 2020年31期
關鍵詞:菌核病輪作除草劑

齊淑艷

大豆栽培在我國歷史悠久,大豆是我國重要的農作物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大豆的栽培技術,接下來對大豆病害的防治措施進行具體闡述。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研究給行業內人士以借鑒和啟發。

大豆的產量與質量直接受到栽培技術的影響,因此,需將優質高產栽培技術進行應用,增強栽培的科學性。此外,為規避病蟲害的不良影響,也需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一、大豆栽培技術

1、合理選擇地塊

要嚴格控制地塊土壤條件,松軟度、濕度等指標需與相關要求所符合,且排灌條件優良。確定地塊后,需及時翻耕土地,以便消除土壤內部的有害物質。也可將雜草、枯枝等埋入土壤中,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土壤營養。

2、重視合理密植與大豆播種步驟

技術人員應當選用一些性能優秀且易于操作的播種機械來完成大豆的播種任務,在人工與機械的相互配合下及時清除播種地塊中包含的各類雜物,以此來為大豆種子的生長發芽提供一個良好的土壤環境,從而提高其整體發芽率。同時,相關技術人員還需要關注豆種的密植步驟,采用三壟密植法或條播法,并結合當地的農業生產水平,根據密植方式對大豆種植數量進行相應程度的控制,當采用機械化播種時,前茬作物播種后需要進行搶墑播種,以此來控制大豆種子的播種深度。

3、調整結構合理輪作,實現生態補償

研究表明,傳統耕作條件下大豆茬種玉米,玉米可增產11%~13%;大豆玉米隔年輪作的產量高于大豆連作,平均增幅7.3%;玉米-大豆隔年輪作,可使玉米單產增加1t/hm2。以東北地區為例,根據黑龍江省不同生態區的特點推行不同的輪作模式,南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牡丹江、哈爾濱、大慶等地改連作玉米為“玉米-玉米-大豆”輪作模式,在中東部的綏化、佳木斯、雙鴨山等區推廣“玉米-大豆”輪作模式,北部海倫市、嫩江縣、黑河市是國家輪作休耕試點,重點推廣“小麥-玉米-大豆”和“大豆-玉米-中草藥(漢麻/水飛薊)”輪作的種植模式,既可均衡利用土壤養分,實現土地用養結合,穩定擴大大豆種植面積,又可實現作物生態補償,達到增產增效的目的,促進全省農業可持續發展。

二、大豆病害的防治措施

1、選擇適當的除草劑

大豆病害的防治措施之一是選擇適當的除草劑。大豆生長過程中,應及時進行雜草的清理工作,這就需要選擇適當的除草劑,盡量避免選擇那種污染性強的除草劑,目前,在我國大豆除草劑的選擇上,一般會選擇廣滅靈以及普施特等基本類型的除草劑,這兩種藥劑適宜除去闊葉型雜草,若想防除禾本科雜草,則需要選擇乙草胺類除草劑,以避免對大豆后種植的作物造成農藥殘余影響。

2、菌核病與灰斑病防治技術

大豆病害的防治措施之二是菌核病與灰斑病防治技術。菌核病是大豆在生長的苗期以及成株后會感染上病害之一,大豆秧苗在染病以后,其貼近地面的大豆莖部都會變成黑褐色,整個植株會漸漸枯死,在菌核病發病嚴重的年份中,一般會造成大豆減產將近30%。在防治大豆的菌核病時,最重要的就是要對已經種植過大豆的土地實行輪作,并確保對該地塊的雨后排水環節得以按時進行,以此減少土壤的潮濕度和氮肥施用量,在收獲大豆后技術人員還應當對這些成熟后的大豆粒進行優勝劣汰的篩選步驟,從而及時清除不健康的病殘體,以此來使已經成熟的大豆及時遠離發病體,最大限度減少大豆的整體發病率。每年6-8月是灰斑病的多發期,一般會持續兩個月,且陰雨天更易發生,其發病癥狀是大豆的葉片會逐漸枯黃脫落,從而造成大豆的減產高達30%。在進行大豆灰斑病防治時,每100kg的種子可以使用0.3kg的50%多菌靈藥劑進行拌種,大豆發病初期則可以保持每畝地用100g的50%多菌靈進行噴灑,總計噴灑2~3次,每隔7~10天噴灑一次。

3、其他病蟲害防治措施

大豆病害的防治措施之三是其他病蟲害防治措施的應用。病蟲害防治包括物理防治、農業防治、化學防治等多種措施。物理防治即是對土壤進行深度耕耘,將帶有病蟲害的土壤深埋于地下,從源頭減少病蟲害對農作物的侵蝕。農業防治,如適當選擇不同的大豆品種,提高大豆自身的抗病蟲害能力;嚴格選種,減少病種、雜種,降低病蟲害侵蝕的可能;結合蟲害的發生時間、發生情況,將播種時間進行一定的調整,從而有效躲避病蟲害,降低農作物損失;在大豆生育期內對病蟲害進行精準預測,提前進行防治,確保防治措施及時落實?;瘜W防治即利用化學藥劑對土壤進行消蟲殺菌,也可適當提高土壤質量,但不宜使用過量,過量易破壞土壤結構,反而不利于增產增收。以化學措施進行防治,將防蟲殺蟲藥劑按比例配制,可以隨種子、肥料一同下地,做好防蟲初期工作,在大豆根部的病蟲害重災區,可以將殺蟲劑與殺菌劑混合使用,拌種下地。根據大豆品種、植株生長習性、地域、病蟲害的不同進行精準殺蟲。

總而言之,大豆種植實踐中,需對當地條件、植株生長規律等綜合考慮,科學安排栽培活動。要將田間管理措施全面落實下去,降低病蟲害問題的發生幾率,以便有效提升大豆的整體品質。

(作者單位:151700黑龍江省明水縣農村合作經濟經營服務中心)

猜你喜歡
菌核病輪作除草劑
農民瓜菜“接茬輪作”增效益
桑葚菌核病綜合防治技術綜述
封閉式除草劑什么時間噴最合適
輪作休耕,讓土地歇一會兒
如何正確選擇使用農藥及除草劑
液態地膜+甲基硫菌靈對桑椹菌核病的防效試驗
玉米田除草劑的那些事
2012年津市地區油菜菌核病發生實況調查及原因分析
加拿大:擬修訂除草劑Pyroxasulfone的最大殘留限量
耕地輪作模式遙感監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