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霧都孤兒》中的人物性格分析及創作手法探討

2020-11-18 08:56劉雨軒
青年文學家 2020年30期
關鍵詞:霧都孤兒創作手法人物性格

摘? 要:狄更斯作品《霧都孤兒》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和殘酷,并反映了正義終究會戰勝邪惡,善良的本質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作品中展示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只有愛才是永恒的,永遠不要放棄希望和夢想,值得深思。文章從小說中具有代表性人物性格分析入手,著重探討了人物性格的創作手法,供廣大愛好者提高理解和認識。

關鍵詞:狄更斯;《霧都孤兒》;人物性格;創作手法

作者簡介:劉雨軒(1978-),男,河南商丘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30--02

《霧都孤兒》是英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狄更斯創作的長篇寫實小說,通過時代背景的描述,人物性格的刻畫,故事情節的展示,反應作者內心對人性、價值和社會等各方面的思考。整個小說的人物較多,且各具特點,在具體研讀過程中應注重從作者角度考慮問題、分析問題,并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現象和主流思想進行深化理解,做到深刻而獨到。

一、《霧都孤兒》中人物介紹

奧利弗為整個小說的主人公,自幼便生長于孤兒院中,歷盡人生滄桑,但最終卻迎來上帝的眷顧,擁有一個幸福美好的結局。以其為主線的整個情節設置,融入了作者真摯的情感,并與社會現實較為接近,發人深省,令人回味。除此以外,整個小說中的典型人物還包括:救濟院的食堂負責人班布爾、救濟院的執長官利姆金斯、棺材商人厄伯里、伙計諾亞克萊博、神偷道金斯、小偷主人費金、小偷南希、費金的朋友比爾賽克斯、紳士布朗羅、奧利弗的小姨梅麗、奧利弗同父異母的兄弟蒙克斯等。每個人皆從性格、語言、行為、心理活動、思想認識等方面展示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觀,并從不同層面反映社會問題,使人在品讀小說之后,能夠感受到當時整個社會流露出的普遍現象和問題。與此同時,不同人物與主人公奧利弗的性格對比、遭遇對比和結局對比,從側面反映大作家狄更斯期盼幸福、渴望美好的生活、善良和充滿正能量的內在品質,但人生是坎坷不平的,皆會經歷一些磨難和困苦,只要努力,堅持正義,一定會擁有好的結局,且善惡終有報,這是不變的真理。

二、《霧都孤兒》中人物性格分析

《霧都孤兒》中人物的性格各有不同,作者通過不同人物性格的描寫,體現社會各階層的一種思想認識和價值觀,并側面表現當時社會存在的內在矛盾——人對于自我的認知、事物的認知和愿望的達成存在不同的認識,一些投機取巧,通過罪惡的手段企圖實現愿望的人,最終將會走向滅亡。一些懷有善良和正義的人,一定會獲取成功,但過程卻充滿血和淚。從哲學的角度分析,人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失去一顆善良和向上的心,一定要堅持到底,這樣自然會得到相對較為完滿的結局。下面,對于《霧都孤兒》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性格進行品讀,深刻理解小說蘊含的人生哲理。

(一)奧利弗

奧利弗屬于《霧都孤兒》的主人公,從性格方面進行分析,小主人公是一個敏感溫柔、但又勇敢堅強、個性樂觀的男孩。無論在生活中面臨多么嚴峻的挑戰,始終保持善良純真的本性。在苦難之中的奧利弗,并不是逆來順受,而是想要通過抗爭獲取新生,這也反映出大作家狄更斯的思想和意愿,一個人僅僅保持善良的本性是不夠的,還要學會在逆境中努力,依靠等待是無法改變現實的。例如,奧利弗誤入魔窟之后,在費金的威逼下,在倫敦街頭行竊。第一次偷竊的對象是其父親的好友布朗羅,奧利弗被抓獲帶到警局審問,這時善良的富商布朗羅幫其作證,使其化險為夷。富商布朗羅對奧利弗也心生愛憐,并將其接到自己家中并傾力幫助他。由此可見,一個人只要擁有善良的心,只要自己堅持,一定會產生奇跡,化險為夷。

(二)費金

費金屬于《霧都孤兒》中一個具有典型特征的人物,在一出場的時刻,便通過枯瘦如柴、手拿烤叉、長著一大團臟亂蓬松的紅頭發映入讀者的眼簾,除此以外,其穿著“油光可鑒的長衫”,并不時進行“齜牙咧嘴”的怪笑,這便使人能夠感受到費金并不是一個慈眉善目、和藹可親的老人,對其的性格描述則為骯臟齷齪、視財如命、尖酸刻薄,成為了 罪惡的化身。但是,這里值得反思的問題有以下兩點:其一,在狄更斯筆下,將費金描寫為一個猶太人,則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種族歧視和階級觀念;其二,費金雖然虛偽、殘暴和貪婪,但卻在賊窩中具有溫情的一面,由此可以反思,這個“惡人”是在特殊社會背景下產生的,也并不是無可救藥;其三,費金驅使這些孤兒實施一些犯罪活動,但也為其提供生存保障,由此可見,費金的罪惡心理來源于其思想認識的扭曲,也暗藏著一種社會底層對社會現狀的仇恨心理。

(三)南希

南希在《霧都孤兒》中歸屬于一個值得深思的人物,其可悲、可憐,而又可敬、可佩。其一生的命運表現為悲慘和無奈,無法改變現實,只能接受現實,但良心未泯。在性格方面,南希是一個心地善良、勇敢機智、敢愛敢恨的女孩子。例如,當奧利弗進入盜竊團伙之后,南希勇敢地站出來,保護奧利弗,并發誓“這里的人誰敢欺負折磨奧利弗,我就和誰拼命”。當費金和蒙克斯密謀加害奧利弗的時候,南希則偽裝成醉酒的模樣,偷聽他們的秘密,將這一信息傳遞出去。除此以外,南希還是一個忠于愛情、將愛情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的女子,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情人賽克斯。最后,南希為了救奧利弗,被賽克斯殘忍的殺害,以悲劇結局?;诖朔此迹浩湟?,南希是一個敢愛敢恨的女孩子,他的悲劇來自于她的“愚忠”,她沒有正確的分辨是非觀和道德觀之間的關系,堅守對自己具有養育之恩的費金忠誠、對自己的團隊忠誠、對自己的愛人忠誠,不忍背叛,最終被殺害。如果她能及時醒悟,明辨是非,離開這個團伙,則可能會有一個好的結局。所以,人應該明晰是非對錯,不能感情用事;其二,南希內心之中存在著矛盾,使她雖然表面勇敢,但內心卻無法解脫,使她沒有勇氣面對現實,所以逃脫不了悲慘的命運。

三、《霧都孤兒》中人物性格創作手法

(一)浪漫現實主義

狄更斯在創作《霧都孤兒》過程中,使用了浪漫的現實主義創作手法,每一個人物均具有浪漫和現實的一面。通過這種浪漫現實主義的創作,可以更加真切的展示人物的形象,增加小說的趣味性,并使其更具有諷刺意味,使人在讀到每個故事和人物時,皆具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做到入情、入境、入理。例如,奧利弗自幼生長在孤兒院中,并在濟貧院做童工,管事并沒有履行扶危救困的職責,而是打著濟貧院的幌子,克扣孩子們的伙食,可謂虛偽而無恥。而孩子們則是通過投票的方式,選擇代表進行意愿的反饋,可謂徒勞而幼稚。班布爾夫這位外表“慈善”,而內心邪惡的善人,被剝掉了偽裝,受到審判,最終的結局是在濟貧院度過余生,可笑且帶有諷刺意味。除此以外,作者在小說中敢愛敢恨,對自己的愛和恨表達得淋漓盡致,例如,賽克斯因失足被自己的繩子勒死,蒙克斯死在獄中等,這些人皆因自己的罪惡行徑而受到懲罰。相比之下,南希更加悲劇,但對其思考之后可以得出,南希的一生是“精彩”的,她因奧利弗的出現而重獲新生,而敢于真實的流露自己的本性,沒有奧利弗則沒有她的改變,更沒有讀者對其的尊重,她可能在賊窩里老去和死掉,被人所遺忘。南希的這種結局也是狄更斯對“人的改變”的一種解讀,一個人想要改變,就要付出代價,即使是生命的代價,這種改變體現的是一種價值,這種價值給人的是一種敬佩、懷念、不平凡和精彩!

(二)至誠人道主義

《霧都孤兒》在創作手法方面還體現出至誠的人道主義特點。從這篇小說的主題進行分析,奧利弗屬于一個孤兒,而霧都則具有模糊、迷茫、前途未卜的意味,但通過對整篇小說的品讀,奧利弗并不是一個“孤兒”,當其遇到危險和困難時,幸運之神總是向他揮手,使他獲得一定的幫助和支持,這個善良的孩子因為其善良的本性,獲得了許許多多的愛,擁有一個圓滿的結局。作者在這一過程中,仁愛的思想展現得淋漓盡致 ,社會雖然存在矛盾和黑暗的一面,但人道主義并沒有被淹沒。例如,當費金鋃鐺入獄之后,奧利弗依然來到獄中進行探望,這個孩子并沒有因費金以前所做的一切而對其恨到極點。而費金在上絞刑架的時候,自言自語地說到 “自己年齡大了,老了”,對于這句話也令人深思,費金認為自己“老了”,是說明自己沒有真正看清一個人的本質,善良是永遠存在的,不可能被邪惡所吞噬,自己仍然使用以前的思維和眼光評價一個人是錯誤的。

除此以外,在《霧都孤兒》中,還有一點值得深入評析,則是奧利弗父親所立的遺囑——財產應留給善良、忠孝、品行良好的兒女。這個遺囑并沒有直接寫明將遺產留給那個孩子,而是制定了繼承財產的標準。由此評析狄更斯對于財富的認識,一個人只有具有良好的品性,才能擁有一定的財富,即使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會有一大筆財富,或者與財富相距很遠的“距離”,也不要沮喪,因為你的品性便是你的財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當時社會為富不仁的人進行批判,并鼓勵一些社會底層的人,使其擁有一個健康、陽光、向上的心態,以善為本。

四、結束語

《霧都孤兒》主題思想為仁愛、人道、善良,對于人物性格刻畫較為真切,描寫過程中情感真摯,以奧利弗、費金、南希等人為代表的人物性格,反映不同層面群體的心理、思想和認識,屬于一種浪漫的現實主義、至誠的人道主義創作手法。廣大讀者應對其深入品讀和思考,應用于實踐,做到以善為本,注重自身品行的修養,自強不息,創造精彩的人生。

參考文獻:

[1]曹昳,洪一江. 《霧都孤兒》中部分人物性格的社會背景因素分析[C].外語教育與翻譯發展創新研究(第六卷).:四川西部文獻編譯研究中心,2017:407-409.

[2]黃瑩.費金形象被忽略的異質性:狄更斯《霧都孤兒》中的隱性敘事進程[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0(06):78-85+102.

[3]李盈.《霧都孤兒》中南希的人物形象及其悲劇命運解讀[J].名作欣賞,2019(30):143-145.

[4]曹獻玲.《霧都孤兒》中的哥特式創作手法分析[J].黑河學院學報,2019,10(01):152-153.

猜你喜歡
霧都孤兒創作手法人物性格
歌劇表演中的“移情”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效果透視——兼談兩部作品中的女性角色表達
肖邦藝術歌曲的“悲情”體現
《霧都孤兒》:綻放于陳舊中的光輝
電影《霧都孤兒》與文學原著的對比研究
《水滸傳》中的英雄與酒
基于人物圖像視覺特征的人物性格隱私分析
論幽默藝術在《霧都孤兒》中的體現
《霧都孤兒》
以《大協奏曲》為例分析施尼凱特作曲中背景與結構的創作手法
淺談遼劇武戲《三戰張月娥》之我飾演張月娥的切身體會與感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