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用紅色資源提升“三信”教育效果的方法探析

2020-11-19 02:42白茹雪天津職業大學
長江叢刊 2020年13期
關鍵詞:信念信仰馬克思主義

■白茹雪/天津職業大學

一、“三信”教育的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小到一個人、一個集體,大到一個政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會愈挫愈奮、愈戰愈勇,否則就會不戰自敗、不打自垮。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強大精神力量?!奔訌妼η嗄陮W子的“三信”教育,既是尊重青年個體成長發展規律,完善其思想與人格的必然要求,也是筑牢社會發展的意識形態根基,確保社會和諧穩定的現實需要。

(一)個體層面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到人民群眾中去,到新時代新天地中去,讓理想信念在創業奮斗中升華,讓青春在創新創造中閃光!”因此,在大學生群體中開展“三信”教育,有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利于個體健康穩步成長,是確保當代大學生成才的基礎,引導其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鍵,對培育政治信仰正確、理想信念堅定、個人信心充足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有重要意義。

(二)社會層面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命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敝袊伯a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各高校運用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校園文化活動以及社會實踐等多種教育方式,開展對于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黨的發展歷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使廣大青年學子認識并熟知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正確性、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堅定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決心和信心。這對于當代大學生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有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更是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積累了堅實的青年群眾基礎,為民族復興大業奠定了磅礴的青春力量。

二、當前高?!叭拧苯逃F狀

在對當代大學生“三信”狀況的調查了解下,發現絕大多數高校大學生思想道德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和思想覺悟,基本觀點和政治大方向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主流積極向上,這與近幾年來國家大力提倡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與高校加強和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突出表現在部分大學生信仰缺失、信念動搖、信心不足;具體表現為政治思想信仰方面表里不一或搖擺不定,人生價值信仰方面言行不一或“拜金主義”、“功利主義”盛行,這主要由大學生的人格具有敏感性、不確定性、易被影響等特征,加之當今社會價值多元化以及大學生思想行為方式和心理易發生急劇變化所致,進而弱化了他們對主流信仰、理想信念的情感認知,削弱甚至喪失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

三、運用紅色資源開展“三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具體做法

(一)紅色資源對開展“三信”教育的重要性

紅色資源繼承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優秀歷史文化和優良傳統,蘊含了極具當代價值的革命精神,是有效培養大學生愛國愛黨情懷、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有利武器,也是促進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三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她通過凝煉和弘揚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歷史和建設過程中的精神內核,彰顯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精神文化產品和物質遺存,因此具有意識形態導向性、直觀生動性、實踐體驗性、情景互動性等眾多優勢,也因此成為天然的、有力的、有效的育人資源,在引領思想方向、充實教育內容、提升教育效果上有其獨特優勢。將紅色資源的精神內核融入“三信”教育的具體過程中,能夠加深高校學子對我國傳統的物質形態以及精神文化的理解,能夠提升高校學子對黨的革命和建設歷史的認同感、歸屬感,是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信仰、堅定理想信念,促進其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方法,對于傳播馬克思主義、印證中國走正確的社會主義道路以及堅定“四個自信”有積極的引導作用。

(二)紅色資源融入“三信”教育過程的具體做法

1、充實思政課堂教學

紅色資源具有高度的適應性,它可以根據不同的教育主題提煉出與之相匹配的教育資源,也可以針對大學生的現實特點開發出“因材施教”的教育資源,因此,可以充分挖掘并創新紅色資源“體感式”的隱性教育方法,采取理論中心組學習、學生主體宣講等形式,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通過情景再現、交流討論、宣講等方式,引導大學生主動思考、主動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涵,充分理解信仰、信念、信心對自身及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理解歷史和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以及中國共產黨是如何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艱苦卓絕奮斗的光輝歷程。

2、創設校園文化環境

校園文化活動具有輻射面廣、參與性強、滲透力大、實效性高、吸引力大、持續性長等特點,是能有效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高??梢岳脠D書館、宣傳欄、紅色教育網站等持續大力宣傳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弘揚革命精神,讓大學生沐浴在優秀文化的熏陶下;可以利用校園廣播站、高校論壇、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定期宣傳紅色革命故事、頌揚優秀人物事跡,創設良好的校園紅色文化氛圍;通過置辦紅色主題展覽館、放映廳等,展示中國革命歷史發展歷程,解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涵,進一步鞏固主流意識形態,培植大學生主流價值觀的沃土,使紅色資源的影響力最大化。通過線上+線下多元主體結合宣傳的方式,能在橫向上提升教育受眾的覆蓋率和參與率;而對紅色資源內容加以整合創新,融合新時代發展要求,能在縱向上充實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進一步增強“三信”教育的感染力、影響力。此舉既能提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又能優化校園文化環境。此外,還可以通過樹榜樣、立典型,讓學生更直觀的貼近了解榜樣的言行、汲取榜樣的力量、內化榜樣的精神,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組織社會實踐活動

高??山M織不同形式的理論學習或實踐團體(如青馬班、實踐營、紅色社團等),參與學校、其他高?;蛏鐣e辦的各類紅色文化實踐活動,通過現場調研、參觀和實地考察等方式在實踐中感悟和體驗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從而內生出高度強烈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進一步強化具有新時代理性精神的信仰、信念和信心,將實踐活動的教育效果化為自身特質。此外,還可以通過校地雙方共建紅色主題教育基地,例如與文化展館、博物館、革命體驗館共建合作關系,使大學生親身體會當今生活的來之不易,更加堅決地認同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性。

四、結語

信仰、信念、信心既是歷史的延續,更是新時代的命題,它決定著我們的思維和視野、方向和立場,也決定著我們的言論和行為,在任何時候都要緊抓、狠抓。紅色資源蘊涵的意識形態元素,體現出的文化內涵,就是通過文化因素潛移默化的影響大學生的精神追求。因此,將紅色資源融入到高?!叭拧苯逃?,既是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也是現實需要的具體要求。當代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先鋒者、“弄潮兒”,更應肩負起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堅守初心、勇于擔當,堅定不移地捍衛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科學性、捍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的堅定性、捍衛實現“中國夢”決心的必然性,讓“三信”的力量永放光芒。

猜你喜歡
信念信仰馬克思主義
齊魯藝苑(2022年1期)2022-04-19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有一種信念,叫“中國紅”
信仰的真與執著——讀《秋瑾集》
信仰的旗幟
信仰之光
冠軍賽鴿的信念(上)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論信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