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低段學生行為習慣養成中獎勵性評價的策略研究

2020-11-24 18:12盧慧納
讀與寫 2020年21期
關鍵詞:行為習慣小學生評價

盧慧納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洋埠鎮中心小學 浙江 金華 321000)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家長對學生的教育也常無暇顧及。出現越來越多的留守兒童,這就造成小學低段學生的養成教育不夠理想?,F階段,學生的行為問題、習慣問題等越來越嚴重,主要表現為不講衛生、隨地吐痰、不文明等現象。因此,教師要重視低段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創新教學模式,運用獎勵性評價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1.運用全新的積分制獎勵評價方式

教師在獎勵性評價中,運用全新的積分制獎勵方式主要的目的是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持之以恒地堅持,在不斷地堅持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地展示,促進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引導學生成為有道德、有理想、有紀律、有文化的四有公民,促進小學生綜合全面發展。教師在教學中要針對學生的認知特點與身心發展等,進行積分獎勵樂學幣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獎勵,鼓勵學生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地堅持,不斷地享受成功的喜悅,不斷地給自己提出新的目標。傳統的教學或者是評價方式中,都是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進行總結性的評價,這樣學生很難長久地堅持下去。在很大程度上,這也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主動性等。讓學生行為習慣的評價充分體現時代性,符合現代教學觀念,同時根據小學生的個性特征運用樂學幣的方式對學生來說是非常新奇有趣的,讓學生勇于、樂于表現自己。

2.加強訓練,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眾所周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不只是體現在教育教學方面,更要落實到實踐中、宣傳中以及行動中,在實踐和行動中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加強訓練,真正地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充分的了解,然后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地訓練。如上下樓梯要靠右行走的訓練,禮讓行人、讓學生知道樓梯中哪里是右,見到教師或者是長輩如何打招呼。教師也可以運用自習、班會或者是課余時間,帶著學生在樓道進行上下樓梯的簡單訓練,使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教師應在班會中對表現好的學生進行樂學幣的獎勵,學生可以憑借樂學幣的數量,讓老師、家長實現學生一個心愿,教師也可以對表現較差的學生給出批評,同時講清楚不好的行為習慣所帶來的危害。這樣在實踐中學生便會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發揮出獎勵評價的重要作用。

3.運用微課,組織學生觀看具有教育意義的視頻

微課是靈活、精短的視頻。其實微視頻的制作主要是面對教學過程中某一個具體的問題,對于小學生的學習和行為養成等是非常有針對性的,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等??茖W技術地不斷發展,互聯網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拓寬了學生學習的知識視野。要想提高學生知識儲備量,教師可把具有教育意義的紀錄片、文藝片等制作成視頻,上傳到微信或者是釘釘群里,讓學生隨時都可以進行點播學習。對于表現好的、長期堅持的學生給予樂學幣的獎勵。而微課的靈活性和直觀性,更加方便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滿足學生的不同的要求。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可以耳濡目染,從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進而,觀看微課逐漸促進小學生綜合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例如,教師可以播放《毛澤東與中國》《百年夢工廠》《百年巨匠》《冰凍星球》《大國崛起》《圓明園》《新絲綢之路》等具有教育意義的紀錄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這些優秀的紀錄片鼓舞學生、激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把學生通過努力得到的樂學幣數量制作成視頻發送到微信群里,讓學生家長對學生的情況有充分了解。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在獎勵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增強學生的動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品德。

4.結語

綜上所述,獎勵性評價在小學低段學生行為習慣養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合理有效地運用獎勵性評價——樂學幣,促使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習慣養成的策略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小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小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猜你喜歡
行為習慣小學生評價
良好的行為習慣要從幼兒抓起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探討
體育課中留守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
我是小學生
多維度巧設聽課評價表 促進聽評課的務實有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