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工匠精神”人物形象設計專業人才培養實踐研究

2020-11-27 18:14太原旅游職業學院山西太原030032
流行色 2020年1期
關鍵詞:工匠精神人物形象工匠

姜 丹(太原旅游職業學院,山西 太原 030032)

知識經濟時代,快節奏是這個時代的代名詞,“個人形象”是公開場合的關注焦點。而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讓人們對美、自身形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的人希望通過外部手段,不斷提高個人外在形象和內在修養。但是,實踐中如何改變人物形象,提高人物形象影響力,需人物形象設計專業工作人員予以重點考慮。在此背景下,人物形象設計專業人才培養面臨新的挑戰。職業院校作為高素質人才培養主陣地,要想源源不斷為社會輸送高素質人物形象設計專業人才,唯有融“工匠精神”培養人物形象設計專業人才,才能保證人才適應社會發展實際需求,實現職業教育目的。接下來,筆者結合自身一線工作經驗,圍繞融“工匠精神”人物形象設計專業人才培養實踐方法,提出自身幾點拙見,供業內人士借鑒。

一、人物形象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分析

現如今,人物形象設計專業人才培養,課程設置雖十分重視思政課程和人文課程,并提倡“課堂思政化,思政課堂化”,但是在實踐中,由于課程體系尚未真正意義上完全融合,外加教學方式單一化,影響人物形象設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眾所周知,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本身具有較高的專業性要求,倘若專業人才培養時,專業素質和專業技能、職業精神和思政教育兩者尚未協調發展,培養出的人物形象設計專業人才社會環境適應能力薄弱,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職業教育人物形象設計專業人才培養不足,總結起來,主要涉及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課程體系尚未體現融合性

現如今,人物形象設計專業課程設計中,積極提倡“課堂思政化,思政課堂化”,但是由于課程體系尚未體現融合性,造成學生人文素養、職業精神、思想道德品質等培養效果欠佳,造成學生對人物形象設計專業學習,僅停留在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層面,職業精神、人文素養等尚未真正意義上提升,進而不利于學生綜合發展。另外,職業院校即使開展人文課程或者思政課程,也是以敷衍方式組織教學活動,無法發揮出思政等課程教育價值,進而影響工匠精神的融入,不利于學生認知和行為的統一,最終制約了學生的人生發展。

2.教學方式單一化

“工匠精神”融入人物形象設計專業人才培養中,傳統以教師講授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00后的學情,唯有創新教學方式,以信息化教學手段為抓手,探索師徒制培養方案,在教學做的過程中增強學生對“工匠精神” 的認知。然而現階段的教學實踐中,職業精神和職業素質課程主要以理論教學為主,并且教師的教學方法以說教式、灌輸式為主,對學情分析不夠,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不利于“工匠精神”傳播的同時,制約了課程教學實效性的提高,容易導致人物形象設計專業人才出現職業文化精神的空白,進而影響其社會適應能力難以提高。

二、融“工匠精神”人物形象設計專業人才培養實踐方法

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教學實踐中,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形象設計基本理論和相關知識及技能,有較高文化素養及創新能力等之外,還需重視職業精神和職業素質的培養,滲透“工匠精神”,以此培養出適應人物形象設計行業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1.優化人物形象設計專業課程結構

人物形象設計專業中融入“工匠精神”,并非簡單的內容添加,而是在課程結構、體系標準等方面進行合理分配與深度融合?,F如今,專業教學雖提倡“課堂思政化,思政課堂化”,但是由于課程融合度不足,制約了課程教育價值的實現。因此,要想真正意義上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人物形象設計專業人才,唯有在專業課程中融入“工匠精神”,優化課程結構,將其合理劃分為四大模塊:綜合素質教學模塊、職業知識教學模塊、崗位技能教學模塊、素質拓展教學模塊。綜合素質教學模塊主要是指基礎綜合素質課程,如語文、英語、計算機、體育、思政等公共課程的學習;職業知識教學模塊主要是指專業知識學習,主要包括人物形象設計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崗位技能教學模塊主要是指崗位技能的訓練和培養,主要包括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技能的培訓和拓展;素質拓展教學模塊是指在專業之外的興趣培養和拓展,主要包括一些選修課程。除此之外,課程考核內容中,增設人文素養的考核,即旅院六藝的考核,主要包括英語、歌曲、閱讀、古詩文、藝術技能、體育技能,以此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同時,“工匠精神”在人物形象設計專業中的融入,并非單課程的融入,而是廣泛融入所有學科中,以此增強學生對職業精神和職業素質的認知,從而在多學科教育實踐中,以潛移默化方式增強學生對“工匠精神”的認識,以此促進學生個人專業素質和職業素質的提高。

2.豐富人物形象設計專業課程內容

人物形象設計專業課程內容主要以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為主,教師多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式為主,學生緊跟教師的步伐針對性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不利于學生知識技能的有效提高。但是人文精神課程內容具有靈活性、豐富性等特點,要想真正意義上保證人文精神課程教學時效性,對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具有較高要求。因此,人物形象設計專業課程教學實踐中,需重視內容的豐富,以多樣化教學方式增強學生對“工匠精神”的認知。首先,教師授課內容需重視實踐演練,通過模擬真實職場環境、社會需求等方式,促進學生對社會的認知,并讓學生在此實踐過程中,正確看待職業發展中職業精神和職業素質的重要性。如《人物造型基礎》《化妝造型》《風格形象設計》《服飾搭配》等核心課程,可通過實踐操練,系統掌握化妝造型的技術技能、人體基因風格的識別與演繹方法等,不斷提高學生形象美學能力、藝術的感知力和鑒賞能力等。其次,教師授課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討論、合作等多種方式,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更好地深層次分析課程內容,加強專業知識理解和印象,從而有助于學生職業素質和精神的培養,進而達到“工匠精神”融合培養人物形象設計專業人才的目的。

三、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教學案例分析

從本院校人物形象設計專業實際教學工作來看,本專業學生在第三年需進入企業實習1年,在企業真正的崗位工作1年,從而提升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素養。為了使此教學目標得到有效實現,需采取校企合作及校企融合管理模式??偨Y起來,具體實踐教學要點如下:

1.重視校企合作教學

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教學為培養出適應人物形象設計行業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提高學生崗位適應能力,需重視校企合作教學,通過與上市公司美麗田園、樊文花美容集團、太原金夫人婚紗攝影、太原羅亞婚紗攝影等企業簽訂校外實訓基地的形式,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實現與企業接觸,了解企業的崗位需求,將企業打造成學生的校外課堂,為學生提供了高品質的實踐平臺,幫助學生通過系統的化妝造型、美容顧問、產品推廣、美容師等實訓項目,不斷提升專業技能。同時,始終堅持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強調“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念,注重職業素養、職業精神的滲透,將校企合作深入到課堂教學與人才質量評價當中,把實習實訓放在全真環境中,使學生學習與未來工作崗位實現無縫隙銜接,全面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最終實現與社會用人單位零距離對接。

2.完善實習實訓制度,提升校企管理水平

頂崗實習作為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于校內教學組織而言,更需要規范管理。因此,職業院校需進一步制定并完善《學生實習安全管理規定》《畢業頂崗實習管理辦法》等制度,確保學生實習實訓規范和安全。除此之外,為保證產教培養人才方案的順利實施,需立足于實際情況,完善校企管理組織機構,如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教學運行管理組織機構由專業帶頭人、專業主任、骨干教師、企業兼職教師和院系學生管理人組成專業教學管理組織機構,主要負責日常教學管理、學生管理、教師工作管理和教學資源管理等工作。同時,制定出一系列指導頂崗實習全過程教學文件,如:《學生頂崗實習協議書》《頂崗實習任務書》《學生實習日志》等,以此提高校企融合管理水平,為更好地培養適應人物形象設計行業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提供保障。

結語

綜上,社會快速發展,對人物形象設計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之外,還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和職業道德。因此,職業院校人物形象設計專業人才培養中,有必要融入“工匠精神”,以此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確保其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猜你喜歡
工匠精神人物形象工匠
90后大工匠
工匠風采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論近年來中國網絡劇人物形象創新
工匠神形
巧用側面描寫,豐富人物形象
工匠贊
德日“工匠精神”,中國怎么學
政府官員也需要“工匠精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