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二學生的自卑感與交往焦慮關系的相關研究

2020-11-27 03:19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0年28期
關鍵詞:自卑感自卑維度

(四川輕化工大學 四川·自貢 643002)

0 引言

自卑感是一種自己覺得低人一等的慚愧,羞怯,畏縮甚至灰心的復雜情感,是自我評價的重要體現。黃希庭等人提出自卑是一種對自己感到不足而對自己失望的一種心態。自卑感是初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由于家庭經濟情況,成長經歷等原因,初中生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并且他們在與人交往中表現為沒有信心、沒有主見、膽小怕事等,這說明了自卑心理嚴重影響了初中生的人際交往,制約了他們心理人格的正常發育?,F代社會,競爭激烈,這對于處在敏感期的中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挑戰,由于自卑心理的普遍存在,許多同學在與同學等人交往時也會產生自卑心理,從而影響他們的交往行為,甚至可能產生交往焦慮。

交往焦慮是一種害怕被別人否定,對人際交往表現出緊張、焦慮、不安和回避等情緒和行為反應,青春期是社會焦慮發展的關鍵時期,如果得不到矯正或者改善,可能會發展成嚴重的交往焦慮障礙并持續影響到成年期的心理健康以及學業成就等?,F代社會,新一代的獨生子女中學生更加重視與他人的人際交往,希望獲得他人的認同,一旦沒有達到要求,就更加容易產生焦慮。并且現代中學生對自我的要求包括對自己樣貌、能力等有所提升,進而導致中學生表現出自卑,缺乏自信,在這時中學生的社會交往必會受到影響,容易引發交往焦慮。

王穎等學者在對大學生的自卑感與交往焦慮進行的相關研究中,表明自卑感量表各維度得分與交往焦慮量表得分均呈顯著正相關。在對中職生的自卑感與交往焦慮的研究中,中職生由于成績不理想,長期被瞧不起,有強烈的失落感和自卑感,在人際交往中也表現出焦慮、緊張、不敢在公共場合大膽地表現自己等。這表明自卑感與交往焦慮之間的確存在一定聯系。筆者在本次研究中的關注對象為處于青春期的初二學生,嘗試尋找初二學生的自卑感與交往焦慮的關系,從而啟示教育者進一步探究初二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1 方法

1.1 研究對象與研究程序

測驗的對象是自貢市蜀光中學初二學生。此研究采用紙質問卷形式,利用班會課時間,隨機抽取班級進行施測。共發放問卷218份,收回有效問卷181份,有效率為83.02%,其中男生98名,女生83名,男女比例約為1.18。

1.2 研究工具

1.2.1 自卑感量表(FIS)

1984年Janis和Field編制的自卑感量表 (FIS)。該量表共有36個項目,此量表在1984年修訂,包括36個條目,分為五個因子:自敬自卑(指對自己存在價值的否定)、交往自卑、學業自卑、外表自卑、體能自卑,此量表在本次測驗中的克龍巴赫 a系數為0.91。得分越高自卑感越高??偭勘淼?系數為0.92,5個維度的 系數為0.73~0.87;總量表的重測信度為0.86,5個維度的重測信度為0.74~0.94。

1.2.2 交往焦慮量表(IAS)

交往焦慮量表(IAS)用于評定獨立行為之外的主管交往焦慮體驗的傾向。IAS含有15條自陳條目,這些條目按五級分制計分。交往焦慮用于評定獨立于行為之外的主觀交往焦慮體驗的傾向。此實驗采用Likert5點評分,本研究的克龍巴赫a系數為0.719。國內有學者對交往焦慮量表在國內的適用性進行檢驗,結果有效。

1.3 數據處理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對回收的有效問卷進行統計得分,采用SPSS20.0對數據進行處理及統計分析。分析方法為獨立樣本的t檢驗、相關分析,將P<0.05作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初二學生的自卑感在男女性別間的差異

對自卑感各個維度在性別上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得出表1,從表1可以看出初二學生的自卑感在性別方面沒有顯著差異(p>0.05)。

表1:自卑感在性別上的獨立樣本t檢驗

2.2 初二學生的交往焦慮在男女性別間的差異

從表 2得出交往焦慮在初二學生性別間的差異不明顯(p>0.05)。

表2:交往焦慮在男女性別間的差異

2.3 初二學生的自卑感與交往焦慮的相關關系

從表 3可看出,初二學生的交往自卑分數最高(M=33.438),這說明對于處于青春其的初二學生來說,容易在與他人交往中產生自卑感。初二學生的學習自卑(M=20.427)與自敬自卑(M=20.133)的平均分數接近,這表明學習方面的因素與學生對自己的自敬程度也是學生容易產生自卑感的來源之一。相對于前面三個維度,初二學生在體能自卑與外貌自卑兩個維度上得分較低。

從表4得出交往焦慮總分與自卑感總分顯著正相關,且交往焦慮與交往自卑,體能自卑,外貌自卑,學習自卑,自敬自卑各個維度都顯著相關(p<0.05),這說明初二學生的自卑感與交往焦慮確實有一定聯系,并且在自卑感的所有維度中,交往自卑維度上與交往焦慮的相關最大,而外貌自卑維度與交往焦慮的相關最小。

表3:自卑感各維度平均分

表4:自卑感與交往焦慮的相關關系

2.4 回歸分析

從表 4可得回歸方程所對應的 F值為 162.569,顯著(p<0.001),所建立的回歸模型有效(p<0.01),這表明初二學生的自卑感能夠有效預測交往焦慮,啟示教育者關注自卑感與交往焦慮的聯系,重視自卑感在初二學生交往中的作用。

表4:回歸方程檢驗

3 討論

3.1 初二學生的自卑感與交往焦慮的性別差異分析

初二學生在自卑感各個維度上的性別差異不顯著,說明自卑感各維度在初二學生男女之間的差異不大,交往焦慮的性別差異不顯著,這表明交往焦慮在性別方面的表現差異不大。

3.2 初二學生的自卑感與交往焦慮的關系分析

自卑感總分與交往焦慮呈顯著正相關,且在自卑感各維度上,交往自卑,體能自卑,外貌自卑,學習自卑,自敬自卑均與交往焦慮呈顯著正相關,自卑感能有效預測交往焦慮。筆者認為初二學生是一類特殊的學生群體,處在這個時期的學生不僅身體經歷著巨大變化,而且學生對自己外貌、體能、學習等方面的自我意識也在形成,越來越關注于他人的評價,在這個時期的學生會面臨著許多問題和挑戰。教育心理學家達維多夫也曾指出,初中生是青春發育的“危機年齡”,所以在這個時期的學生,更容易產生自卑感。初二學生的自卑感會在其生活各個方面間接體現出來,特別是在人際交往方面,如學生表現出害怕與人接觸等交往焦慮。

3.3 初二學生自卑感形成原因與減少自卑感的建議

關于初中生自卑感的形成原因有生理因素,環境因素,心理因素三個方面。在生理因素方面,初二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高峰期,第二性征出現等會給不適應這種變化的學生導致造成自卑感。并且青春期的學生隨著的性意識增強,他們開始關注于自己的外貌體格,對自己的缺陷和弱點如貌丑,胖瘦等十分敏感,進而產生自卑等心理問題。在環境方面,學生家庭經濟條件各有差異,難免會產生比較心理,當他們發現自己的家庭條件不如他人時就會促進自卑心理的產生。

下面將從學生個人,教師方面,家庭方面三個方面討論緩解學生自卑感的方法。學生個人方面:可以采用認知法,作業法,補償法。認知法:全面,客觀地讓學生認識和看待自己,正確看待自己的缺陷。讓學生學會將自己失敗的原因歸因于努力,將自己成功的原因歸因于內部的,可控的能力,從而增強自我效能感。作業法:讓學生練習自己把握大的習題來增強自己的自信心。補償法:通過努力奮斗,用另一方的成就來補償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如勤能補拙等。

在教師方面: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生活,更是要關注于學生的精神生活,關注中學生在社交方面的情況,針對本班問題進行關于自卑感與交往技巧方面的班會宣傳。對有自卑感依舊交往焦慮的學生積極鼓勵,幫助他們戰勝困難。

在家庭方面:在專制型父母教育下的孩子,容易形成自卑感,獨立性較差。民主型的父母以朋友身份與孩子相處,更能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系,讓孩子發展出健康積極地品格。忽視型的父母教養方式,重視衣食,忽視孩子的精神層面,孩子缺失愛,容易產生不安全感,更易在意他人的看法與評價。父母應該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根據自己與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一種最好的與孩子的相處方式,幫助他們適應自己在青春期的身心變化,建立安全感進一步促進他們減少交往焦慮,更加樂觀的地融入群體之中。

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減少自卑感,減少他們在交往方面的焦慮,不僅有助于他們在現在的人際交往中表現出更多的自信,而且更對他們未來的交往生活產生積極影響。

4 結論

(1)初二男女生在自卑感的得分與交往焦慮的得分上都不存在顯著差異。(2)初中二年級學生的自卑感和交往焦慮存在顯著的正相關。此研究采用的是問卷法,問卷法有它本身的局限性,學生對待問卷的態度以及身心狀態等都可能造成數據的誤差,未來的研究者在進行研究的時候可以考慮使用實驗法來研究自卑感與社會交往方面的問題。

猜你喜歡
自卑感自卑維度
讓自卑成為一種前行的力量
你的自卑感,從何而來
光的維度
“五個維度”解有機化學推斷題
人生三維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