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廣州量身定做青年英才

2020-11-28 10:47鄭厚明
神州學人 2020年12期
關鍵詞:菁英資助廣州

文|鄭厚明

廣州正著力構建國際人才新高地,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這將為廣州在更高水平參與國際科技合作和競爭、搶占全球創新高地提供空前機遇。廣州要進一步開放思維、開放視野、開放胸懷,既要吸引不同門類、文化、國別的優秀人才來穗創新創業,也要選送優秀人才赴海外留學培養,提高國際化水平,形成區域異質性、互補性,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廣州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尤其是具有國際視野、能力卓著的留學人員,菁英計劃正是基于這樣的背景孕育而生。

量身定做按需“下單”

菁英計劃著力打造“走向全球、享譽全國”的獨具廣州品牌特色的地方性公派留學項目。項目主要瞄準廣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選派優秀學生到教育、科技發達國家和地區公認的一流高校及其相關專業,師從國際學術界有較大影響力的導師攻讀博士學位或進行聯合培養。聚焦培養一批具備國際視野的“高精尖缺”青年英才,服務于廣州實現廣聚英才、打造國家創新中心城市和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的目標。

實施十年來,菁英計劃共選派352 名菁英人才(含10 名定向培養人員),其中聯合培養博士184 人,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168 人。菁英計劃已成為廣州培養國際青年人才的重要抓手,培育了一批批優秀的國際青年人才,他們在各行業領域發揮著中堅骨干作用,為廣州在未來發展和競爭中贏得先發優勢。

在培養目標選擇上,一是聚焦青年人才。培養對象側重于高校在校生、廣州地區企事業單位在職人員,在校生年齡原則上不超過35 周歲,在職人員年齡不超過40 周歲,主要是為廣州培養青年后備人才。二是聚焦“高精尖缺”。培養對象主要是國家原“985 工程”高校及港澳臺地區名列全球前200 名高校的在校生;培養專業方向聚焦廣州重點產業領域;選派就讀全球位列前150名的國際知名高?;蚺琶?0名的學科領域。

在培養方式上,突出自主培養。菁英計劃圍繞廣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實際所需“下單”,發動各大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按需“接單”,使人才培養實現“量身定做”,形成“自主遴選、自主培養、為我所用”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方式包括意向培養、定向培養兩種,即赴國外攻讀博士研究生學位或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培養周期較長,分別為36-60 個月和12-24 個月。

在資助方式上,一是完善資金資助方式。由市財政全額承擔定向培養人才的資助經費,提升了用人單位參與菁英計劃培養人才的主動性、積極性。二是優化資助資金結構。菁英計劃資助生活費、差旅費,包括1 次往返國際旅費(其中國際旅費標準為歐美地區人民幣0.8 萬元,亞洲地區及大洋洲地區人民幣0.6萬元),以及每月1.3 萬元的生活費補貼。

在服務體系建設上,廣州留學人員和高層次人才服務中心在項目的組織、評審、服務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全鏈條留學服務體系。項目申報前,提供項目申報、評審、答辯等相關事宜的全過程咨詢;申報成功后,協助其辦理留學協議簽訂、戶口檔案掛靠、組織參與行前培訓等。在國外留學期間,與人才保持即時溝通。按期回穗后,協助就業,為意向創業者提供創業輔導、政策咨詢、融資服務等,搭建常態化交流平臺。

對標需求亟待完善

對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要求和廣州打造人才高地工作實踐要求,菁英計劃仍需進一步完善。

首先,資助范圍有待進一步拓寬。培養人數有待增加,9 年時間平均每年資助35 人。培養方式相對單一,針對企業在職人員特點的培養方式相對欠缺,資助對象主要為高校在校生。學成回穗人員深入企業一線的較少,政策設計需進一步契合產業發展需求。

其次,激勵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成長性激勵機制仍有待建立,尤其是針對在資助期或履約期間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或榮譽,缺少物質或精神獎勵。長效培養機制需要進一步強化,對于技術前景好的菁英人才科研項目,缺乏持續性跟蹤扶持。

第三,服務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服務側重前端,中后端服務仍有待進一步強化,缺乏抓手來開展海外人才服務。相關部門缺乏更加有力的服務抓手,對社會化、市場化人才服務力量的撬動作用不足,尚未形成資源整合優勢和有機服務網絡。

優化思路創新機制

要著眼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新形勢與新要求,做優菁英計劃,廣聚天下英才,為打造“國際人才港”提供堅實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證。

強化思想引領政治吸納。一是突出思想引領,增強政治凝聚力。依托菁英計劃留學人員回國服務聯誼會等平臺,定期開展黨的方針政策、時事熱點、馬列經典等理論知識宣講,引導增強政治意識、政治認同。二是突出活動引領,弘揚愛國奉獻精神。開展國情政情社情研修、主題實踐等活動。推動人才與廣州對口幫扶地區青年人才建立結對培養關系。

優化菁英人才培養類別。一是鼓勵自由探索培育高潛力青年科研人才。選取青年科研人才自主選題赴國外高校、科研院所開展原創性自由探索研究,并推薦其在科研基地和團隊展開創新活動。二是契合產業發展培育產業創新青年人才。每年支持部分廣州重點產業領域的優秀青年人才開展3-12 個月的國際短期培訓,市財政按照用人單位實際給付資助的一定比例給予支持。三是定向培養黨政緊缺公共管理青年人才。每年擇優遴選在市屬事業單位工作的專業能力強的黨政緊缺專業青年人才,在海外頂級政府管理類院校開展12-24 個月學歷教育,市財政全額承擔資助經費。

創新菁英人才選拔機制。一是打造菁英人才培養共同體。聯合菁英計劃合作高校、用人單位及培養導師,通過資源對接、學習考察等方式,共同推進計劃實施。遴選導師、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等博士人才培養相關人員,聘任“菁英大使”,賦予其培養候選人推薦權。二是實施菁英人才“蓄水池”工程。勾勒滿足廣州產業發展需要的菁英人才需求地圖,引領菁英人才培養方向。依托菁英人才培養共同體,精準實時掌握高校博士生源信息,建構菁英人才儲備庫。

創新菁英人才培養機制。一是打造菁英人才合作交流平臺。建立菁英人才成果管理信息發布系統和成果展示與利用系統,促進資源共享共用。探索菁英人才實施聯合創新項目,開展前沿性、交叉性學術探究,以懸賞揭榜方式解決廣州地區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一線的科研命題。舉辦青年學者峰會、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才國際論壇,推動建立大灣區青年人才交流互訪機制。二是打造菁英人才研修營。充分發揮導師傳幫帶作用,面向全市產業領軍人才、海歸等各類高層次人才,征集聘任200 名“創新導師”。

創新菁英人才評價機制。一是建立菁英人才同行評議機制。利用大數據,記載其專業培訓、學術研修、科研論文、發明專利等數據,追蹤其學習成長軌跡,構建菁英人才的“知識圖譜”。組織同行專家對菁英計劃進展進行檢查,建立菁英人才的全程跟蹤評議機制。二是研究建立菁英計劃培養質量監測與動態評價管理機制。

創新菁英人才激勵機制。一是建立菁英人才長效激勵機制。每年擇優遴選若干個科研項目,給予持續性跟蹤扶持和服務。對于特別優秀的科研項目,優先推薦參加其他人才項目評選。二是加強對菁英人才的精神激勵。依托各大宣傳平臺,面向海內外推介菁英人才創新創業典型,以菁英計劃品牌感召天下英才。

創新菁英人才服務機制。一是大力支持菁英計劃留學人員回國服務聯誼會發展?;凇懊褶k非營利、市場運作、政府扶持”的原則,為廣州建言獻策,定期組織國情研修、講座沙龍、產學研對接等活動,推動協同創新。二是強化廣州市領軍人才與企業協同創新聯盟作用。搭建人才與專業服務機構的線上線下對接平臺,提供知識產權、資本對接、市場推廣等領域的專業服務,引導、支持菁英人才創新創業。

猜你喜歡
菁英資助廣州
Game Theory in Climate Change Economics
The Foundations of Physics
沒有叫停!廣州舊改,還在穩步推進……
高校資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徑分析
117平、4房、7飄窗,光大來驚艷廣州了!
“隱形資助”低調又暖心
9000萬平!超20家房企廝殺! 2020年上半年,廣州“舊改王”花落誰家?
多彩廣州
菁英匯聚 思想碰撞
菁英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