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州市水稻二化螟對不同殺蟲劑抗性水平的監測

2020-11-28 07:41楊進陸明星
鄉村科技 2020年28期
關鍵詞:揚州市抗性

楊進 陸明星

[摘 要] 為了掌握江蘇省揚州市水稻二化螟對目前常用殺蟲劑的抗性水平,以便更好地指導揚州市水稻二化螟防治工作,本文開展揚州市水稻二化螟對常用殺蟲劑三唑磷、殺蟲雙、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氯蟲苯甲酰胺抗性水平的監測。結果顯示,揚州市水稻二化螟田間種群對這4種殺蟲劑都產生了抗性,但是不同殺蟲劑的抗性水平不同。例如,125 mg/L三唑磷處理僅使7%的二化螟死亡;750 mg/L殺蟲雙處理下二化螟死亡率為33%;1.875 mg/L氯蟲苯甲酰胺處理下二化螟死亡率僅為7%,而此時的濃度已超過田間推薦用量200倍;而二化螟對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的抗性水平相對較低,通過毒力回歸分析發現對二化螟的半致死濃度為0.021 mg/L。因此,在揚州市水稻二化螟防治過程中應優先選用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同時要配合其他防治措施,輪換使用不同作用機制的低毒高效農藥,為揚州市水稻安全生產提供保障。

[關鍵詞] 水稻二化螟;抗性;揚州市

[中圖分類號] S435.112.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28-101-3

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是一種危害嚴重的世界性水稻害蟲,主要分布于亞熱帶和亞洲溫帶等稻區,在我國分布廣泛,尤其是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發生嚴重[1]。近年來,我國二化螟的發生危害情況有逐年加重的趨勢,尤其是南方一些省份。例如,浙江省象山縣水稻二化螟蟲口數量急劇增加[2]。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預測2020年西南北部、長江中游稻區水稻二化螟危害總體嚴重于2019年,局部將大發生。目前,我國水稻二化螟的防治仍然主要依靠化學防治方法,一直以來水稻二化螟主要使用有機磷類的三唑磷和毒死蜱、沙蠶毒素類的殺蟲雙和殺蟲單等進行防治。同時,近年來各個部門推廣了對二化螟有特效的氯蟲苯甲酰胺。然而,由于這些藥劑的長期、不間斷和過量使用,加之使用時期不正確,水稻二化螟已對這些藥劑產生一定的抗性[3,4]。例如,2002年浙江省蒼南縣水稻二化螟對三唑磷的抗性倍數為203.3倍,3 a后二化螟對三唑磷的抗藥性上升迅速,抗性倍數達2 367.3倍[5];2008年調查地二化螟對殺蟲雙的抗性水平在170多倍[6];在江西省永修縣和余干縣發現了水稻二化螟對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產生了一定的抗性[7]。但是,不同地區由于種植方式、用藥情況等因素的不同,水稻二化螟的抗性水平也有所不同。因此,為了在江蘇省揚州市科學合理使用農藥防治水稻二化螟,需要監測田間水稻二化螟對市場上主要防治二化螟的殺蟲劑的抗性水平。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蟲源

試驗所用蟲源采自揚州市水稻田,將采集的二化螟幼蟲放置在水稻稻苗上在實驗內飼養至成蟲。將這些水稻二化螟成蟲進行配對產卵,待卵塊發黑時,分別接入放置二化螟人工飼料的飼養瓶中進行飼養。二化螟的飼養溫度、光周期(光照∶黑暗)分別為(28±1)℃和16∶8(h)。待二化螟長至4齡,選擇體質量相似的4齡二化螟幼蟲進行試驗。

1.2 試驗藥劑

有機磷類殺蟲劑——20%三唑磷乳油,江蘇東寶農化有限公司生產;沙蠶毒素類殺蟲劑——18%殺蟲雙水劑,江蘇安邦電化有限公司生產;大環內酯類殺蟲劑——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安徽省康達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酰胺類殺蟲劑——200 g/L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美國杜邦公司生產。

1.3 測定方法

本試驗采用點滴法進行。用蒸餾水將上述農藥按等比稀釋成5個濃度梯度,其中,20%三唑磷乳油配制成1、5、25、125 mg/L和625 mg/L 5個不同濃度,18%殺蟲雙水劑配制成1.2、6、30、150 mg/L和750 mg/L 5個不同濃度,200 g/L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配制成0.003、0.015、0.075、0.375 mg/L和1.875 mg/L 5個不同濃度,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配制成0.000 1、0.000 5、0.002 5、0.012 5 mg/L和0.062 5 mg/L 5個不同濃度。使用微量點滴儀(900X)處理二化螟幼蟲,分別點滴殺蟲劑藥液于4齡二化螟幼蟲胸部背面,設4個重復,每個重復5頭。以點滴0.1% Triton X-100二化螟4齡幼蟲為對照。將處理好的二化螟4齡幼蟲置于溫度(28±1)℃和光周期(光照∶黑暗)16∶8(h)的培養箱中進行飼養。所有供試二化螟幼蟲培養7 d后進行觀察,檢查其存活情況。判斷二化螟存活標準為以軟毛筆觸動二化螟幼蟲蟲體能協調運動,則判斷其存活。此外,以選用實驗室連續飼養多代的二化螟敏感種群進行對應的殺蟲劑處理對比。

1.4 數據分析方法

采用SPSS 16.0進行數據分析和制圖,并通過此軟件計算平均值、標準誤、半致死濃度及其95%置信限。

2 結果與分析

2.1 水稻二化螟對三唑磷的抗性水平

如圖1所示,揚州市田間水稻二化螟對三唑磷已經產生較高的抗性,125 mg/L三唑磷處理下僅可以使7%二化螟4齡幼蟲死亡,而此時的濃度是其田間推薦用量的30多倍。625 mg/L三唑磷處理仍有13%的二化螟4齡幼蟲存活。

2.2 水稻二化螟對殺蟲雙的抗性水平

如圖2所示,揚州市田間水稻二化螟已經對殺蟲雙產生嚴重的抗性,750 mg/L殺蟲雙處理下僅引起33%的二化螟4齡幼蟲死亡,而此時的濃度是其田間推薦用量的200多倍。

2.3 水稻二化螟對氯蟲苯甲酰胺的抗性水平

如圖3所示,揚州市田間水稻二化螟對氯蟲苯甲酰胺抗性已達到非常高的水平,在濃度1.875 mg/L的氯蟲苯甲酰胺處理下僅能引起7%二化螟4齡幼蟲死亡,而此時的濃度已超過其田間推薦用量的200倍。

2.4 水稻二化螟對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的抗性水平

由圖4可知,隨著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濃度的不斷增加,揚州市田間水稻二化螟幼蟲死亡數量逐漸增加,在0.062 5 mg/L濃度下達到最高值,為93%。試驗監測發現二化螟對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的抗性水平較低。通過數據分析發現不同濃度處理與二化螟4齡幼蟲死亡數變化符合直線關系,毒力回歸方程為y=13.822x+0.104 1,并且半致死濃度是0.021 mg/L,并且發現這個濃度也已達田間推薦用量的40多倍。

3 討論

通過對揚州市水稻二化螟田間種群抗藥性的監測發現,二化螟已經對三唑磷、殺蟲雙、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氯蟲苯甲酰胺4種常用于防治二化螟的殺蟲劑產生抗性,但是不同殺蟲劑的抗性水平不同,對殺蟲雙和氯蟲苯甲酰胺的抗性較高,對三唑磷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的抗性較低。但是,有研究表明江西省余干縣水稻二化螟對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有很高的抗性[7]。盡管本試驗供試種群是4齡二化螟幼蟲,但是二化螟的最佳防治時機為二化螟卵孵高峰,并且氯蟲苯甲酰胺對二化螟4~6齡幼蟲防治效果差。本試驗結果可能與二化螟田間實際抗性水平有所差異。但是,本研究證實相比于二化螟實驗室敏感種群田間水稻二化螟種群確實對氯蟲苯甲酰胺產生了抗性。在余姚市也發現水稻二化螟對氯蟲苯甲酰胺產生了抗性,抗性水平高達77.6倍[8]。湖南省有22個地理種群對氯蟲苯甲酰胺已產生抗性,其中衡南采集點蟲群的抗性處于高水平[9]。因此,在揚州市二化螟防治過程中應優先選用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同時可選用防治效果更好的10%溴氰蟲酰胺懸浮劑,配合使用蘇云金桿菌、短穩桿菌等細菌制劑??傊?,為了延緩抗藥性的產生,仍需進一步不斷監測揚州市二化螟抗性水平,同時注意輪換用藥,停止使用對二化螟產生抗性的農藥等。而且可以積極利用農業防治措施、生物防治協調控制揚州市水稻二化螟。

參考文獻

[1]洪曉月,丁錦華.農業昆蟲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

[2]孫蓮,賴朝暉,蔣天梅,等.近13年象山縣水稻二化螟發生情況及防控對策[J].浙江農業科學,2018(3):494-495.

[3]常菊花,何月平.二化螟對常用殺蟲劑的抗性研究進展[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版),2016(9):4-6.

[4]胡君,陳文明,張真真,等.長江流域稻區二化螟抗藥性監測[J].中國水稻科學,2010(5):509-515.

[5]曲明靜.二化螟對三唑磷的抗性及其機理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05.

[6]張真真.二化螟抗藥性監測及其對氯蟲苯甲酰胺敏感基線的建立[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2.

[7]黃孝龍,吳珍平,江婷,等.寄生蜂對水稻二化螟生態控害功能的研究與應用[J].中國生物防治學報,2018(1):148-155.

[8]顧國偉,張懷杰,凌小明,等.10%阿維·甲蟲肼等6種藥劑對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J].中國農學通報,2017(15):129-132.

[9]葉波,李生智,丁文兵,等.湖南不同二化螟種群對幾種殺蟲劑的抗性監測[J].湖南農業科學,2017(9):59-62.

猜你喜歡
揚州市抗性
人體腸道中特定抗生素抗性基因累積可能導致糖尿病風險上升
我的發現
亞洲玉米螟Bt抗性種群的遺傳多樣性分析
甘肅省南瓜白粉病菌對己唑醇抗性誘導及抗性菌株生物學性狀研究
廣德縣水稻主栽品種紋枯病及穗腐病抗性試驗
冊亨縣雜交水稻引種試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