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項目支護樁位移原因分析及處理措施

2020-11-28 07:37胡應誠
裝飾裝修天地 2020年22期
關鍵詞:位移基坑支護處理措施

摘 ? ?要:分析了某項目基坑支護中支護樁位移的主要原因,發現了在設計、施工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處理措施并在現場得到了成功應用,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安全及經濟效益,為類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支護樁;基坑支護;位移;原因分析;處理措施

1 ?工程概況

徐州某住宅小區,總建筑面積195048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148078m2,地下建筑面積:46990m2。共13棟住宅樓,其中,24層住宅樓3棟;18層住宅樓4棟;15層住在樓6棟。采用單建式鋼筋混凝土無梁樓蓋結構體系地下車庫。住宅與地下車庫之間采用連廊連接相通。

由于住宅與地下車庫之間的距離較近,基礎埋深高差較大。在基坑之中形成坑中坑,如圖1、2所示。本工程±0.000相當于絕對標高37.5m,自然地面整平標高35.6m~36.0m。整個場地設一層地下室??拥讟烁?0.75m~33.78m,實際坑深1.82m~4.85m?;又ёo結構的安全等級二級,設計等級為一級。2#號樓基坑底標高33.58m。地庫底標高30.75m。2#住宅樓基坑,采用1:1放坡,掛網噴漿支護形式。2#住宅樓與地下車庫坑底之間高差2.8m。不具備放坡條件。故采用IV型密扣拉森鋼板樁(L=9000@400)。

2 ?現場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于工期較緊,地下車庫與2#樓基坑同步開挖,由于2#樓地下室埋深較淺,在地下車庫繼續開挖的同時,2#樓主體先行施工,當地下車庫開挖至基底標高時,2#樓地下室已澆筑完成(出±0.000平面)。

經基坑監測發現:支護樁樁頂位移達到70mm/d。遠遠大于樁頂水平位移監測報警值,基坑支護處于危險狀態。支護失效會導致2#樓地下室筏板基礎的不均勻沉降,或導致筏板下管樁周圍土體擾動。且處于雨季,若基坑遭遇雨水浸泡,地下車庫的基坑壁和支護樁以及管樁周圍土體有可能坍塌,當時有連續大雨天氣預報,情況十分緊急。

3 ?基坑支護設計計算參數

3.1 ?基坑支護設計土層參數,見表1。

3.2 ?基本信息,見表2。

4 ?原因分析及建模計算

樁頂標高和樁底標高不符合設計要求,如圖3所示。經分析,基坑支護施工圖中,設計樁頂標高以2#樓基底標高33.58m為標準,上露出基底面500mm,而施工時,誤將樁頂標高以自然地坪36.00m為標準。上露自然地坪以上500mm,導致支護樁施工時送樁深度減少2.42m,樁頂標高、樁底標高均未達到設計要求。通過對工況1建模計算,其結果如下。

(1)內力及位移。工況1——基坑深度(2.93m),樁嵌固深度(3.170m)。

(2)截面計算:支護樁抗彎強度驗算:基坑內側、外側均滿足抗彎強度設計要求。(3)整體穩定驗算:整體穩定安全系數 Ks=1.988>1.30, 滿足規范要求。(4)抗傾覆(對支護樁底取矩)穩定性驗算: Kov=2.368>=1.200, 滿足規范抗傾覆要求。(5)嵌固段基坑內側土反力驗算Ps=148.950≤Ep=329.999,土反力滿足要求。

設計時,未考慮基坑邊緣的集水坑,如圖4所示。在基坑底部邊緣處有一1.5[×]1.5[×]1.5(m)深的集水坑,導致支護樁下端錨固長度不足、樁底彎矩增大、樁頂水平位移過大。施工現場,支護樁頂水平位移最大處正好對應地下車庫的積水坑位置(兩種工況同時作用)。通過對工況2建模計算,其結果如下。

(1)內力及位移。工況2——基坑深度(4.43m),樁嵌固深度(1.670m)。

(2)截面計算,見表3。

截面驗算:支護樁抗彎強度驗算:基坑內側、外側均滿足抗彎強度設計要求。

(3)整體穩定驗算:整體穩定安全系數 Ks=1.372>1.30,滿足規范要求。

(4)抗傾覆(對支護樁底取矩)穩定性驗算:

[Kov=MpMa]

Kov=0.405<1.200, 不滿足規范抗傾覆要求!

(5)嵌固段基坑內側土反力驗算:

Ps=185.308>Ep=110.718

土反力不滿足要求。

式中:

Ps——作用在擋土構件嵌固段上的基坑內側土反力合力(kN);

Ep——作用在擋土構件嵌固段上的被動土壓力合力(kN)。

基坑未按設計要求進行分級開挖。在鋼板樁外側,2#樓基底至自然地面高度范圍內土體未按設計要求及時清除,造成對支護結構的超載,這也是造成支護樁位移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據以上分析計算,現有鋼板支護樁不能滿足抗傾覆要求、支護樁基坑內側嵌固端土反力不能滿足要求,與現場基坑支護失效的實際情況一致,為了滿足施工安全,必須進行重新支護。

5 ?處理措施

(1)2#樓停止施工。若繼續施工,會增加鋼板樁上部的水平側壓力,導致支護失效和坑壁坍塌,引起2#樓地下室筏板基礎的不均勻沉降,或導致筏板下管樁周圍土體擾動。(2)在地庫基坑中回填土,增加鋼板樁嵌固段的長度,為后期的基坑支護加固處理提供施工平臺。(3)土體卸載。鋼板樁外側,2#樓基底至自然地面高度范圍內土體對鋼板樁形成側壓力,導致對樁體嵌固端傾覆力矩過大,挖去此部分土體,相當于去掉超載,有利于緩解樁體位移的繼續增大。(4)在2#樓基礎外沿和鋼板樁之間增加Φ630×8鋼管樁,樁長9m,標高同原鋼板樁設計標高,與原鋼板樁共同作用支護基坑。

作者簡介:

胡應誠(1969—)男,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畢業于中國礦業大學工業與民用建筑專業,本科學歷,現任職于江蘇地質礦產設計研究院。

猜你喜歡
位移基坑支護處理措施
基坑變形監測方法的研究
建筑工程基坑支護的關鍵施工技術
S型壓力傳感器形變的有限元分析
信息時代教學模式的位移研究
一千瓦電視發射機常見故障及處理措施
淺析三門核電廠設備冷卻水系統運行失效和處理措施
對功的再認識
管線隧道開挖對上部既有線框架橋影響的有限元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