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傳統神韻 彰現代風范”

2020-11-28 07:37沈蓓
裝飾裝修天地 2020年22期

沈蓓

摘 ? ?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進程的不斷推進,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高,與國際的交流越來越頻繁,在國際重大問題的探討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各大城市都相應建成了國際性的大型會議中心,此類建筑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本文首先國際會議現狀進行分析,結合實際案例對會議中心建筑設計原則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會議中心;建筑造型

1 ? 國內外會議產業的發展情況及會議中心的建設

1.1 ? 會議產業的發展現狀

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簡稱ICCA,創建于1963年,是全球國際會議最主要的機構組織之一,是會務業最為全球化的組織。2019年5月12日,國際大會與會議協會公布2019年國際社團會議統計數據,通過一年的統計顯示,2019年共有13254場國際社團會議,是目前有數據統計以來最高的一次,相比2018年增加了317場。

ICCA認為,國際社團會議在全球市場將會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目前ICCA數據中包含21000個定期會議系列、260000個會議樣本,以及12000個國際協會組織數據。因此,ICCA的國際協會會議統計數據在全球范圍內得到高度認可。

1.2 ? 會議中心的建設情況

在當前,會議產業的發展水平直接關系著投資、運營方在會議設施上投資和建設的力度,區域會議經濟的活躍程度、會議舉辦場次也直接體現了會議設施的建設分布狀況。

1.2.1 ? 國外會議中心分布現狀

“ICCA的年度統計報告是在全球范圍內比較目的地會議相關表現的少數報告之一,因此提供了對會議行業全球趨勢的深刻見解。在目前的情況下,再次強調全球協會會議的持續增長是非常重要的。相關的數字和統計顯示出面對面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當時機成熟之后,會議行業將在全球復蘇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全球范圍來看,歐洲共計舉辦7033場國際會議,亞洲共計舉辦2672場國際會議,北美共計舉辦1472場國際會議,拉美地區共計舉辦1160場國際會議,非洲、大洋洲以及中東地區分別舉辦415、345、157場國際會議,由此看出,國際協會會議仍以歐洲為主。

1.2.2 ? 國內會議中心分布現狀

從國內的會議城市來看,2019年舉辦國際會議數量超過10場的目的地有13個,北京仍然以91場國際會議位列第一,上海則以87場緊隨其后,杭州以38場國際會議位列第三,成都以33場國際會議位列第四,西安以30場國際會議位列第五,南京、深圳、廣州、廈門、武漢、大連、蘇州、青島分列第六至第十三,分別舉辦28、25、17、17、13、12、12、10場國際會議,其中成都較2018年增加14場國際會議,增長率達到73.7%,是中國城市中國際會議數量增加最多的城市。

1.3 ? 國內設計研究的滯后

中國最早的會議中心雛形是北京友誼賓館的科學會堂。中國第一個國際學術會議是1964年8月在北京舉辦的北京科學研討會,來自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44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名科學家參加了這次研討會,位于北京西部的友誼賓館修建了科學會堂。嚴格說來,這不是一個會議中心,只相當于今天大型會議中心的一個大會議室。我國展覽館的出現要早于會議中心,20世紀50年代前,蘇聯在北京、上海和武漢建造了“中蘇友好大廈”,即現在的北京展覽館和上海展覽館(武漢展覽館已拆除)等,但展館條件較差,并不適合舉辦商業展。

目前的“會議中心”,主要指的是以會議功能為主、展覽功能為輔的建筑設施,這有別于國內大多數的會展中心-目前絕大多數的會展中心會議功能比較弱,尤其普遍缺乏餐飲功能,有配套酒店的也不多。

2 ? 國際會議中心建筑設計原則

結合最近設計的黃厝會議中心總結一下基本設計原則。

2.1 ? 項目概況。

“黃厝會議中心”選址于廈門本島萬石山風景區東南側,分為A、B、C三個區。

A區位于環島干道與云頂南路交叉口西側,南與國家會計學院相鄰,東臨云頂南路,用地面積為42.5公頃,擬建設功能包括會議中心、高端接待。B區位于環島干道與云頂南路交叉口南側,用地面積為5.0公頃,擬建設功能為會議酒店。C區位于環島干道與云頂南路交叉口南側,用地面積為3.3公頃,擬建設功能為安置房。

基地緊鄰萬石山風景區,東南側近海,與金門島遙遙相望,風景秀麗,交通便捷。

2.2 ? 設計理念

林語堂先生說過,中國建筑文化的精神就是“平和與博大”,這種精神不是西方哥特建筑那樣直指蒼天,而是環抱大地,內斂淡薄,追求一種“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在本項目的設計上,我們以“依傳統神韻,彰現代風范”為基本設計理念,采用中國傳統村落的“聚落空間”形式及傳統的造園手法,打造一組依山傍水,空間自然生動的建筑群體,既表達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回歸自然,體驗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文化意境,同時又具有空間結構清晰、地域特色突出現代建筑風范,以滿足舉辦大型國際峰會,提升廈門國際影響力所的需要。

2.3 ? 總體規劃設計——依山傍水的“聚落空間”

2.3.1 ? 環境分析

萬石山風景名勝區,是亞熱帶海島城市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A區用地位于萬石山風景區東南側,場地呈反“L”形,轉角處有一個小山丘,環島干道黃厝隧道段從小山丘地下穿過,為禁建區。場地西北高東南低,整體較為平緩。場地東南側黃厝新村約100戶住戶,按整體拆遷。場地西南側現有一個面積約為1公頃的軍民水庫,建議保留。

場地南側為已建的國家會計學院,建筑高度約18米。東側為已建住區——皇府御園別墅區;東北側為云頂山莊、酒店。沿云頂南路與環島干道一側規劃為商業設施及酒店用地。

B區、C區位于環島干道與云頂南路交叉口南側,場地西高東低,整體較為平緩,場地內部多為臨時搭建用房。

2.3.2 ? 總體規劃設計

(1)規劃設計原則 1:“顯”與“隱” 。在總體規劃設計上,會議中心采用“顯”的設計原則,布置在場地南側中央地段,將主場館、新聞中心、宴會廳等功能采用集中布局的手法,在南北兩個廣場都能“顯露”出一個完整的建筑群體,使其成為一組提升廈門國際影響力的標志性建筑。配套接待部分采用“隱”的設計原則,充分利用山體、叢林等自然地形,將2棟首腦酒店、4棟國賓酒店及康體娛樂設施等功能進行分散布局,使其“隱藏”在山水之間,以保證居住的私密性、安保性和高品質環境。

(2)規劃設計原則 2:“通”與“透” 。會議中心以一條南北中軸線為中心,軸線北端為場地內的小山丘,向南延伸穿過建筑的迎賓大廳,到達迎賓廣場,形成一個完整的空間序列。

為了保證南北軸線序列空間的完整性,會議中心的建筑設計在南北軸線上布置了一個通透的迎賓大廳,從而形成一條視覺通廊,使會議中心相對獨立的建筑組群與環境形成了有機交融,形成一組“坐北朝南”、“背山面水”的建筑組群。

(3)規劃設計原則 3:“分”與“合”。為充分私密性和安保需求,在總體規劃設計上,將2棟首腦酒店采用“分設”的手法,分別于“L”形場地的兩個端點。兩棟首腦酒店不僅在布局上“分設”,在建筑主題上和建筑形式上也采用“差異化”手法,根據地形和環境采用不同的設計理念。中國自古就有“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傳統文化。北端的A棟首腦酒店位于緩坡的高處,緊鄰萬石山,遠眺金門島,我們以“山”為主題,以中國傳統“院落”空間的設計手法,打造一組具有現代中國建筑神韻的建筑,以“萬石山莊”命名。 西端的“B”棟首腦酒店圍繞軍民水庫,周圍密林環繞,環境幽靜,我們以“水”為主題,以中國經典園林“獅子林”的造園手法為藍本,打造一組“仰觀山,伏聽泉”的中國傳統園林建筑,命名為“黃厝水苑”。

會議中心的三大主要功能:主會場、宴會廳及新聞中心則采用“合”的設計手法,采用集中“合院”的布局設計,可以充分保證在大型國際峰會期間的安保需求,以及在日常使用時分區開放的便利性。

2.4 ? 交通規劃設計

2.4.1 ? 國際高端峰會流線

在國際高端峰會期間,主賓利用北廣場進入會議中心。貴賓在會議中心南廣場落客,在禮賓陪同下,通過紅毯主通道進入會議中心。

2.4.2 ? 交通規劃

沿云頂南路由南向北設有A、B、C三個出入口。A口為會議中心貴賓出入口,沿會議中心設有環形道路。B口為配套酒店及康體中心出入口。 C口為園區后勤服務出入口。

園區內采用人車分流的設計原則,道路按三級配置。一級為機動車交通,采用7m雙向車道,主要沿園區建筑外圍設置。二級為5m路,可供電瓶車在園區內提供交通服務。三級為3米路,主要為園區內步行系統。

2.5 ? 會議中心主會場建筑設計——大國風范的莊重與濱海建筑的靈動

會議中心主會場是整個園區的核心建筑,主要由主會場、午宴廳、新聞中心及警衛后勤等功能組成。在規劃布局上,以位于軸線中央的禮儀大廳為中心,西側為會議中心,東側為午宴廳和新聞中心。

貴賓由南廣場的落客點在禮賓人員的陪同下,通過紅毯禮儀通道,進入禮儀大廳。禮儀大廳西側一層中央為迎賓大廳,兩側為貴賓休息區。貴賓在休息室稍事休息后進入迎賓大廳,在迎賓儀式結束并合影留念后由兩側的自動扶梯上到二層進入主會場。二層主會場外圍設有供參會各方使用的工作室、聽會室及貴賓休息室等功能,局部三層設有警衛后勤辦公室。

禮儀大廳東側設有一個中式庭院,與西側的迎賓大廳形成虛實呼應。午宴廳和新聞中心圍繞庭院的南北東三面布局。東南側為午宴廳,一層為貴賓工作午宴主廳及兩個自助餐廳。二層為兩個中餐廳。東北側為新聞中心,一層為媒體公共工作區,媒體專用工作區,二層為媒體多功能服務區,衛星傳送服務區等功能。

在東西方向上,設有南北兩條交通通道。北側通道用于主會場與新聞中心的聯系,南側通道用于主會場與午宴廳的聯系,功能分區明確,交通流線清晰。

會議中心在立面造型設計上,采用了新中式的坡屋頂與新古典主義的柱廊相結合的形式,力圖打造一座莊重、大氣而又典雅、和諧的標志性建筑。簡潔的幾何形體,律動的柱廊空間,使直白、沉寂的建筑平添幾分濱海建筑特有的靈動與親和感,既表達出國際高端會議應有的國賓禮儀和國際風范,也賦予建筑一定的地域文化屬性。

參考文獻:

[1] 王青道.我國會議中心產業的現狀與發展趨勢[A].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