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聲現象為例談初中物理教學與生活經驗的結合

2020-11-28 07:45劉福召
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 2020年11期
關鍵詞:現象物理實驗

劉福召

在初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營造生動有趣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使其能夠提升觀察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聲現象是初中物理的重點內容,其所涉及的知識對啟發學生學好物理有極大的作用.本文以聲現象的教學為例對物理教學與生活經驗相結合的方式和技巧進行探究.

一、聲現象教學中的問題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轉變教學理念,將課堂歸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對初中物理的教學而言,聲現象屬于極為重要的內容.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少教師過于重視聲現象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從而致使學生對相關知識時,無法做到正確理解認識.

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許多物理實驗教師都做不到一對一地專業輔導,致使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極差.物理實驗在整個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極為重要,而以往傳統物理實驗教學主要以教材中的實驗內容為主導,這種實驗模式枯燥、單一且落后,無法拓展學生的思維,也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結合生活經驗教授好聲現象教學內容

聲現象的教學有著極為重要的引導作用.這是因為學生剛開始接觸物理知識,教師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將學生引入到物理知識殿堂當中.聲現象作為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現象,與學生熟知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教師以學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為出發點進行授課,可以很好地拉近學生與物理知識的距離,使學生對物理的學習產生濃厚興趣.

初中生已經擁有了良好的感官認知,憑借學習、生活經驗,認知日常生活中的聲現象,可以幫助其樹立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而應用于生活的理念.即便學生尚沒有掌握學習物理的科學方法,卻仍然可以從教師準備的生活實驗中,領悟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大家創設簡單的實踐情境.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手指放在學生喉嚨處,讓學生感受自己聲帶的振動.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聲現象,教師還可以為學生營造聲音透過墻壁、液體的情境,讓學生感受聲音可以進行固體傳播,以及液體傳播.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列舉“電閃雷鳴”的例子,讓學生明白為什么每次下雨時都會先看見閃電再聽到雷聲.

音調、音色、響度是聲音的三要素,這三要素在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如何對這一內容進行教學呢?就音調而言,日常生活中男生說話低沉,女生說話尖細,唱歌亦是如此,有高音低音的區別.而響度則是人們說話聲音的大小與高低.由于每個人的音調不同,致使有人說話細聲細語,有人說話嗓音洪亮.對于音色而言,就是將人的說話嗓音變得充滿個性,人們可以通過音色判斷說話的人是誰.像這樣,教師將生活中常見的信息元素應用到物理教學當中,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聲現象的知識內容,使其在理解的基礎上強化記憶.

教師在教授聲現象的有關知識時,應結合學生日常生活中熟知的生活經驗,并以此為教學著手點,借助物理實驗為學生解析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某種現象,以此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與聲現象有關的知識.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身邊熟知的物品進行簡單的聲現象實驗.聲音是通過物體振動產生的,教師可以以此為實驗著手點,以學生學習時常用的格尺為實驗工具.待學生拿出格尺后,教師讓學生將格尺一頭固定在課桌上,另一頭懸空.通過格尺懸空的長度來調節聲調與振動頻率,以此總結聲音音調的規律變化.

因為聲音既能傳遞信息,又能傳送能力,所以很多工業設計師都將聲音應用到工業生產當中,如工程設計師所設計的超聲波清洗機等.當然,在聲現象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既要為學生明確聲現象的“可用之處”,也要讓學生懂得聲現象中噪音所帶來的危害,并帶領學生探究有效控制噪音的方法.這就需要教師在授課時,不受限于課本教材知識,而是借助網絡知識內容,拓展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物理求知欲,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綜上所述,由于聲現象在學生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借助學生了解的生活內容帶領其探究物理世界.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無法將教學中的聲現象與現實生活充分結合.為此,教師在備課時應以學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為主,重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使其明白物理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提高物理的教學成效.

猜你喜歡
現象物理實驗
只因是物理
做個怪怪長實驗
NO與NO2相互轉化實驗的改進
實踐十號上的19項實驗
猜謎語
我不是教物理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