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數學“教材重構”策略分析

2020-11-28 07:45王薈
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 2020年11期
關鍵詞:重構直線圖形

王薈

教材重構思想源自學材再構的理念,其中心內容是“重組教材內容”,需要教師和學生在教和學的過程中不再單純地依賴教材,而是以課程標準為依據將教材作為參考,將學生的學習狀況作為教學依據,以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作為教學目標而展開教學活動,讓數學教學源自教材又高于教材.

一、初中數學教學現狀

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是教的主導,是給學生傳授新知識的關鍵.教師需要有專業的學科基礎,認真備課、及時授課、定期參加業務培訓和考察.另外,若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還需要在基礎教學內容上關注教學方式的適當性,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形成自學的習慣,敢于思考,面對問題積極與同學和師長溝通,接受思維方式的訓練,培養其理學思維,用科學有效的方法提升對數學的興趣度和掌握程度.

二、圓的教材設計點

1.內容豐富

圓是學生接觸的第一個曲線幾何圖形,對之后的幾何學進修有十分關鍵的作用.在“圓”這一章中需學習的舊知識不多,多是要重新開始學習的新知識,一共有40多個新概念和定理,如圓心角、弧等,課程內容豐富,學生要掌握的內容很多.

2.教學要求高

因為“圓”是最關鍵的基礎知識,所以教材對這章的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八大學習目標,且分散為40個小目標,比如熟練掌握切線的概念、垂徑定理的證明.在這些方面教學目標配備著不同的動詞,表明不一的學習務求,分為結果型目標和過程型目標兩大類.所需大概掌握的知識點有8個,理解的有17個,需要學生熟練掌握并使用的有6個.所以,相比其他單元,“圓”這一章中的學習要求更多.

3.知識跨度更大

在“圓”的基礎知識中牽連著直線性質和曲線內容.所以,對這一章的學習可以分為直線圖形——曲線圖形——立體圖形,教學內容的深入和新層級知識內容的出現讓教學容量不斷增加,知識的跨度也越來越大.所以需要教師一步步引導學生突破自身原有的學習思維,把已有知識和經驗加以深化,能連接到教學內容中,盡量縮小知識內容跨度的斷層感.

三、教材重設實行方法分析

1.重建網絡,遞進教學

第一,將教材知識網絡重新進行梳理.初中數學學習很多都是在直線和圓組成的復合幾何圖形中開展的,學生接觸到的新知識都遵循從簡單到復雜的規律.所以,可以借助學習直線幾何圖形的教學思路進行,把其引導到教學中.比如,原先的第一節課只是對圓的概念和定理進行介紹,目的性不強,我們可以將這一專題劃分為四個部分,即點與圓、直線與圓、角與圓和多邊形與圓.學生也可聯系之前所學的直線圖像的思路,即點到線、線到角、角到多邊形的學習過程,進而實現舊知識到新知識的遷移.

2.內容充足,實現同步

將這一章的內容使用網絡結構加以劃分可以確保學生系統、科學地學習,教師在后續需把所學的內容加以重組.為了保證學生所學內容是完善的,重組時不能對內容進行刪改.例如,在學習點和圓的位置關系中可以把圓心、半徑和直徑結合起來,一同組成點與圓的專題講學,讓原先的教材編程模塊化,從而避免原有教材中點和圓關系探究分離的問題出現,讓學生對前后所學知識的關聯性有更深的理解.

3.語言重組

人教版的初中數學課本經過修訂和完善,其中的文字和圖片、公式都與這一年齡段學生的學習特點符合,有很強的使用性.但當教材重組后原先的表達和邏輯必然有所改變,所以需要對教材做出一定的調節和修整,從而補充原教材.例如,通過上述分析我們知道圓的重構思路分成點與圓、直線與圓、角與圓和多邊形與圓四個模塊.在教學中一些知識點可以進行后放,比如“弦”的性質與概念教學可以與直線與圓結合起來,重組為直線與圓相交時會產生兩個交點,之前的部分就是弦;而在學習“圓”的對稱性教學時教師要體現出直線與圓的版塊屬性,可以基于原教材圓的軸對稱性定義為圓是軸對稱圖形,任何直徑所處的直線都可以作為圓的對稱軸.在重構后我們可以換成圓是軸對稱圖形,任何一條經過圓心的直線都可以當成圓的對稱軸,從而將“直線”突出,將“直徑”減弱.

重構教材需要教師依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在教材內容和教學方式上做出適當的調整,將參考價值不大的內容減弱,加強重點內容,引領學生對教材知識進行梳理,將不同知識進行鏈接,從而提升其數學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

猜你喜歡
重構直線圖形
北方大陸 重構未來
畫直線
兩條直線 變變變
畫直線
分圖形
論中止行為及其對中止犯的重構
找圖形
圖形配對
走直線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