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頻超聲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診斷價值

2020-11-30 08:42歐園鄭韶東謝美芬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19期
關鍵詞:高頻超聲診斷價值糖尿病

歐園 鄭韶東 謝美芬

[摘要] 目的 探究高頻超聲診斷老年糖尿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該院收治的1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另選取同期15名老年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兩組均行頸動脈的高頻超聲檢查,分析檢查結果。結果 頸動脈IMT:觀察組左、右頸總動脈;左、右頸動脈分叉處;左、右頸內動脈的IMT值均明顯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RI、PSV、EDV等頸動脈血流動力學指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高頻超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臨床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 高頻超聲;糖尿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 R44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20)10(a)-003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in diagnosing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in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 15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une 2018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15 elderly healthy patients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Both groups underwent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examination of the carotid artery. Analyze the inspection results. Results IMT of the carotid artery: the left and right common carotid arteri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bifurcation of the left and right carotid arteries; the IMT values of the left and right internal carotid arteri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arotid artery hemodynamic indexes such as RI, PSV, EDV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in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Key words]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Diabetes;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Diagnostic value

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指頸動脈壁增厚,且失去彈性,這也是發生率最高的一種動脈硬化類型,同時也是糖尿病患者中的常見并發癥。由于機體長時間處于高血糖的狀態下,因此血液的黏稠度較高,血管內膜上很容易沉積大量的糖類和血脂,當沉積到一定程度就會形成血栓,導致動脈中層變厚和鈣化,甚至會引起動脈阻塞,造成動脈缺血衰竭,最終可誘發腦卒中。資料表明[1]:頸動脈病變是引起腦卒中的高風險因素,頸動脈狹窄或者閉塞都可以造成腦組織的缺氧、缺血。糖尿病患者存在脂質、糖類與蛋白質等各種物質的代謝紊亂,本身便是動脈并發癥的高發群體。高頻超聲具有定位準、穿透強、分辨率高的優勢,可以清晰成像糖尿病患者頸動脈血管的內膜、斑塊以及管層[2]。該研究分析了2018年6月—2019年12月該院1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行頸動脈高頻超聲的檢查結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參與該次研究的15例觀察組患者全部符合WHO制訂的糖尿病診斷標準[3]:FPG水平≥7.0 mmol/L,或者2 hPG水平≥11.1 mmol/L。排除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心功能異常、全身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肝腎疾病、血液系統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齡62~85歲,平均年齡(73.64±1.26)歲;病程3~18年,平均病程(10.65±1.73)年。另選取15名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男性9名、女性6名;年齡61~87歲,平均年齡(74.31±1.18)歲。兩組觀察對象的年齡、性別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診斷儀器為型號為GEvivie9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型號:GEvivie9)。

診斷方法:探頭頻率設置為8 MHz,取患者仰臥位,充分顯露頸部??v切掃查頸總動脈近端、中段、遠端;頸動脈分叉處、頸內動脈的起始端以及頸外動脈,然后把超聲探頭旋轉90°,沿著頸部血管的走行進行橫切掃查。觀察頸動脈管壁的光滑程度,記錄斑塊的大小、部位和回聲,參考超聲圖像把CAS斑塊分為3種類型,即硬斑(邊界清晰、反射回聲較強、后方存在聲影)、軟斑(朝管腔突出、邊界模糊、反射回聲比較弱)、混合斑(形態多樣化、不規則的、介于硬斑和軟斑之間的斑塊)。

1.3? 觀察指標

①測量兩組的頸動脈IMT;②頸動脈血流動力學指標:血管阻力指數(RI)、收縮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張末期血流速度(EDV)。

1.4?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研究對象的頸動脈IMT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頸總動脈、頸動脈分叉處與頸內動脈的IMT值均顯著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研究對象的頸動脈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觀察組RI、PSV明顯低于對照組;EDV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是多發于中老年群體的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患者普遍存在機體代謝紊亂癥狀,隨著病程的不斷延長,很容易出現血管病變,比如臨床常見的頸動脈粥樣硬化,當頸動脈內壁的脂類、糖類物質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動脈管壁的厚度和硬度就會不斷增加,導致管徑狹窄、徑流量減少,造成腦組織供氧、供血不足。在形成早期,斑塊會和管腔呈平齊狀態縱形分布,隨著病情的發展,一旦斑塊破裂,血栓就會形成。

心腦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見的并發癥,同樣也是導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患者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隨著糖化血紅蛋白濃度的提高而提高,而且大部分患者在發生心血管事件之前并沒有典型的臨床癥狀,而早期篩查心血管的風險因素,對于預防、延緩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高頻超聲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檢測頸動脈壁的方法,能夠評估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發生風險,并測量IMT值。頸動脈斑塊可以當成是非侵入性頸動脈檢查的生物標志物與心血管疾病的替代終點,頸動脈的IMT則可以當作是評估頸動脈粥樣硬化發生以及發展過程的標志物。研究表明[4]:相比非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的頸動脈IMT值更高,IMT值的異常上升,標志著冠心病、無癥狀腦梗死的發生風險上升。IMT值作為反映頸動脈粥樣硬化形態的重要指標,該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各個部位頸動脈的IMT值均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提示高頻超聲能夠客觀呈現出頸動脈的IMT,從而判斷斑塊的成分以及頸動脈的血流特點,為臨床診斷與治療提供可靠的參考數據。老年人原本器官功能衰退,加之糖尿病的影響,會明顯提高蛋白質糖化后形成最終產物的速度[5],這些產物在患者的體內大量堆積,促進了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生,導致血管變脆、血管壁增厚。如果脂蛋白和膽固醇等物質侵入到了頸動脈壁管,并且和平滑肌細胞、單核細胞之間產生反應,脂質物質便會在血管內膜中聚積,不斷變厚,最終形成血栓,出現血管斑塊,引起血管腔狹窄、閉塞。頸內動脈主要由大腦中動脈、大腦前動脈組成,是向腦組織供血的主要動脈,同時,頸動脈又是大動脈炎和動脈粥樣硬化的多發動脈,若出現了內膜硬化斑塊,讓血管腔變細變窄,血管的彈性下降,就會導致血流動力學發生改變。該研究中顯示:觀察組的RI、PSV比對照組更低,EDV較對照組更高(P<0.05)。

持續的高血糖與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有直接關系,血糖水平的波動同樣關系著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穩定性。研究表明[6]:糖尿病患者如果單獨攝入糖,單核細胞不會被激活。如果在攝入糖的同時又攝入了脂,則單核細胞會被迅速激活,因此認為,糖尿病患者的頸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或許是在糖代謝紊亂、脂代謝異常的過程中完成的。另有研究表明[7]: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及其穩定性的獨立風險因素以及預測因素,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謝異常主要表現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偏高,所以可通過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來評估糖尿病患者的血脂達標情況。

綜上所述,高頻超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診斷中是可行的。

[參考文獻]

[1]? 李天文.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鈣化的影響因素及其與血清Nε-羧甲基賴氨酸水平的相關性[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9,26(2):273-276.

[2]? 王宇,張潤華,姜勇,等.基于社區人群的性別與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內出血關系的研究[J].中國卒中雜志,2019,14(1):43-48.

[3]? 崔紅,趙龍,張穎,等.利拉魯肽對2型糖尿病合并腦血栓患者高敏C反應蛋白和血脂及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影響探究[J].血栓與止血學,2019,25(3):441-443.

[4]? 劉曉潔,梅濤,麻紅艷,等.單純2型糖尿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及其穩定性影響因素分析[J].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8,44(2):350-355.

[5]? 賴繁華.高頻超聲在糖尿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 斑塊診斷中的價值[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17):188-189.

[6]? 王芳.高頻超聲診斷老年糖尿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價值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7,21(8):1302-1304.

[7]? 袁雪紅,黃曉新,賈頤,等.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超聲組織特征對2型糖尿病患者心腦血管事件預測的意義[J].國際腦血管病雜志,2018,26(7):533-537.

(收稿日期:2020-07-02)

猜你喜歡
高頻超聲診斷價值糖尿病
糖尿病知識問答
糖尿病知識問答
糖尿病知識問答
糖尿病知識問答
高頻超聲診斷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價值
腦CT對腦器質性精神病的診斷價值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