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貿易中出口商面臨的信用證風險及應對策略

2020-11-30 09:15張明蓉
中國市場 2020年29期
關鍵詞:出口商國際貿易應對策略

張明蓉

[摘 要]經濟全球化的欣欣向榮促使著國際貿易蓬勃的發展,國際支付結算方式也日漸新穎。安全、可靠的銀行信用使得信用證盛行于世,更讓信用證成為眾多常用國際貿易結算方式之一。然而,信用證操作上的復雜性、理解上的差異性等原因,導致其風險偏高。因此,了解信用證的風險和風險控制十分重要。文章對信用證的風險以及其風險控制做了相關探討,識別和評估信用證風險,促使我國出口商的國際業務積極穩步的發展。

[關鍵詞]國際貿易;出口商;信用證風險;應對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9.078

1 信用證的風險

出口商信用證風險是指出口商在國際業務中收到的信用證,其中包含一些難以完成的苛刻條款、軟條款或者因為開證行的資信狀況等原因違反國際商會制定行業準則《UCP600》的操作標準,致使出口商不能按照信用證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后不能及時和足額收回的外匯的風險。

出口商使用信用證結算方式的風險大致有如下四類。

1.1 單證不符和單單不符造成的結匯風險

信用證為什么會被拒付?究其原因無外乎“單證不符”,作為受益人的出口方在收匯前需要按照信用證的要求去銀行交單。單證不符、單單不符都會被開證行審核單據時認定為不符,輕者扣款,重者折扣,嚴重的甚至會被開證行拒付。

信用證交單過程中的爭議如何處理?對此,國際商會制定行業準則《UCP600》做了統一規范,雖不具有強制性,但它的使用效力范圍涵蓋了根據該條例辦理的所有信用證,是使用信用證的國際慣例。

1.2 信用證軟條款的風險

出口商從事國際貿易時,其所面臨的“軟條款”風險又是指什么呢?其實就是采用信用證結算時,需要躲開的陷阱,避免踩的雷。躲開陷阱,避免踩雷的過程就是識別、評估“軟條款”風險的過程。根據“軟條款”中的陷阱條款,進口商完全可以據此條款掌握主動權,是否履行付款義務全權取決于進口商的意愿,隨之而來的就是出口商陷入被動地位,從而使信用證可能隨時會因開證申請人或開證行單方面的行為而解除,使出口商蒙受巨大損失[1]。

如果出口商沒有豐富的經驗與實踐操作能力,是很難發現信用證中所隱含的軟條款,所以,對于受益人而言,單據審核非常關鍵。常見的軟條款主要有:記載著暫不生效條款、保險種類自身有沖突和矛盾、漏列加價條款、買方指定檢查機構、限制付款條款、對于裝運的限制限制受益人提供單據等。在實際操作中,信用證的軟條款種類繁多,要識別出全部的軟條款,需要審單人員具備非常高專業性,細致且嚴格地審單,一旦發現任何問題,及時與進口商聯系更改軟條款,直到受益人能全部按照信用條款證執行。

1.3 收到被偽造、變造和作廢的信用證風險[2]

根據《刑法》規定,偽造信用證是指行為人根據真實信用證的樣式、形狀,采用影印、描繪、復制等方式制作假的信用證。變造信用證,是指行為人在原信用證的基礎上,采用剪接、涂改、挖補等方式,對信用證的內容和主要條款進行改變,使信用證的金額增加,從而形成另一種信用證。作廢信用證是指已過期限的信用證、無效的信用證、經人涂改的信用證(僅限于明知),經開證行和開證申請人撤銷的信用證,也是作廢的信用證。

《刑法》第195條。

收到被偽造、變造和作廢的信用證,如果出口商沒有仔細核對,與銀行進行查驗、核對。出口商按照信用證的要求付款準備貨物,發貨后又不能按照正常的貨款收款,造成“錢貨兩失”的局面,造成巨大的損失,出口商應該嚴格審核,以銀行系統收到的信用證為準,避免損失。

1.4 信用風險

開證行和進口商的信用是一筆跨國交易完成的關鍵因數?;谛庞米C交易的特點,銀行在整個結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紐帶作用。經開證申請人申請,開證行開立信用證,開證行審核出口商提供的單證是否相符,審核相符,開證行按照約定付款。若開證行和進口商信用不良,沆瀣一氣,很可能造成出口商被拒付。

2 防范信用證風險的應對策略

2.1 熟悉《UCP600》,提高業務人員專業水準和素質

在國際貿易中,大多信用證從業人員專業水準較低,操作能力較差、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和國際貿易實務經驗,從而造成單證“不符”。因此,將信用證作為結算方式的出口商,應亟須加強信用證業務操作人員的繼續教育和專業培訓,提高其專業水準與素質,加強對國際貿易慣例、法規的熟悉和掌握,特別是《UCP600》中的相關條款,預防糾紛。具備了專業水準和素質的同時仍需要仔細、嚴格地審核軟條款,準確制單。

2.2 建立風險管理體系以及各部門有效聯動體系

對于前文中所講的國際貿易中常見的風險,出口商應該積極防范并且加以應對,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在國際貿易中,防范風險可能比解決實際貿易問題更為重要,建立健全企業的風險管理體系,根據日常經營,建立出口商自己的客戶信息檔案,定期進行更新和維護。對不同國家的客戶進行風險等級和類別的劃分。加強資信審核,根據此項信息,選擇不同的結算方式,靈活運用信用證與其他結算方式的組合。在開證行的選擇上,應充分考慮風險,選擇國外知名銀行為開戶行,對于風險較高的國外銀行,出口商應要求進口商在信用證上添加保兌行,以防范無理拒付風險。建立各部門有效聯動體系,大數據分析比對,海關、銀行、商檢、稅務等部門建立有效的聯動機制,對其數據進行綜合比對分析,有效降低單證造假風險。

2.3 使用出口信用保險來轉移風險

出口信用保險是指專業的保險機構對出口商在出口環節所遇到的風險或損失予以承保。出口信用保險為出口企業提供了比較可靠的保障與支持,規避了出口企業的一部分風險,推進了國際貿易的迅猛發展。

采用出口信用保險具備優勢主要有:一是可以為出口企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與支持,將大金額的壞賬變為確定的保費;二是可以有效擴大海外市場規模,出口信用保險的承??蓪L險控制在可控范圍內;三是出口商可以有效利用機構的評估體系甄別優質合作伙伴合作,避免不必要損失。但是,對于保費金額、理賠金額等因素也是參保時的重要考慮因數。投保時,需要綜合考慮拒付風險損失、保險費用、理賠金額,選擇綜合成本最小的最優策略。

2.4 使用福費廷來轉移遠期信用證風險

福費廷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融資方式,指的是出口商將自己未來應收的遠期信用證賣斷給銀行以換取資金。其操作類似于常說的無追索權的票據貼現[3]。

福費廷具備的優勢主要有:一是出口商無須承擔與進口商有關的政治、經濟和商業方面的風險;二是有利于縮短出口商資金循環的周期,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資產負債率,改善企業的現金流,為出口商提供良好的、成熟的融資途徑;三是縮短收款時間也意味著降低了外幣支付匯率變動帶來的影響;四是出口商采用福費廷貼現可以接受合作伙伴的遠期信用證,緩解進口商資金壓力,從而進一步加大貿易成交的機會,擴大市場份額和市場占有率。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下,每個國家都有各自不同的對外貿易政策、產業政策、稅后政策,這些政策的穩定性與可持續性對跨國交易的雙方影響都是非常深遠的,因此,了解彼此之間的各項政治風險對于交易成功是不可或缺的。

3 總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分析國際貿易中出口商使用信用證所面臨的風險的目的是更好地克服困難和規避風險,將其帶來的負面效應降低到可控范圍內,讓信用證支付成為一種優質的付款方式,讓出口商能憑借信用證付款方式在經濟全球化中取得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鄧寧鋒.信用證結算風險及其防范[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0(S2).

[2]程蘭蘭.信用證詐騙罪問題研究[D].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6.

[3]田利.AD電器公司出口貿易策略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4.

猜你喜歡
出口商國際貿易應對策略
出口商降低信用證項下費用的方法
警惕國際貿易欺詐
點揚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
2015年《國際貿易》月刊總目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