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鄰里+”鑄就崇川社會治理“小康夢”

2020-11-30 09:11南通市委宣傳部調研組
群眾 2020年20期
關鍵詞:鄰里社工群眾

南通市委宣傳部調研組

全面小康社會是全體人民共建共享的小康社會。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是全面小康的重要支撐和必備條件,而基層社會治理的核心在于以群眾為中心,創新思想觀念、體制機制和路徑方法,提升社會治理科學化水平,推動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南通市崇川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時,基層社會治理方面呈現出六個“更加顯著”的建設成效,即“和諧社會”“平安社會”“信用社會”“法治社會”“健康社會”“幸福社會”更加顯著,社會成員共建、共享、共治三位一體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從“鄰里自理”到“鄰里+”,社會治理水平不斷提升

崇川區探索社會治理創新是從鄰里自理開始的,“鄰里自理”源于黨的十八大社會治理的創新理論,“鄰里+”是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治理能力提升的再探索、再實踐,目標是最大范圍地動員吸引群眾參與社會治理,最大可能地縮短政府與群眾的距離。

鄰里自理:基層治理的初級創新模式。崇川的“鄰里”,是在社區居委會以下設置的“鄰里”,是在社區居委會下的自治單元和“實體化”建設,是支撐崇川基層治理的重要基礎。在社區層面設立“鄰里”,形成“政府—社區—鄰里”模式,填補了過去社區居委會下自治組織的“空白”。通過構建社區鄰里“一中心多點”覆蓋的服務網絡,打造了具有崇川特色的服務社區居民的實體化平臺,推動了社工隊伍持續優化,縮短了服務社區居民的距離。此外,鄰里自理還為各類社會組織發展提供了舞臺。幾年來,通過持續開展“公益創投”等活動,支持服務項目200余個,惠及群眾20萬人次。

“鄰里+”:實現更高水平的治理參與。在架構上打造治理共同體。在社區層面,實現了“一委一居一站一辦”新型組織架構的全覆蓋,并在此基礎上,以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的推進為契機,每個鄰里選舉產生“鄰里和諧促進會”理事長、理事(樓道、樓棟長),配備1名專職社工擔任鄰里干事,履行“信息、服務、自治”三項基本職能。在運行機制上打造柔性自治多元主體?!班徖?”不是延伸行政手臂和網格化管理的組成部分,而是在管理性網格基礎上,更加強調自治性的區域單元、內聚性的群體結構等內生性要素,是社區治理單元譜系和線條上的一個重要環節?!班徖?”最重要的內涵是培育居民自治,引導居民多元參與和廣泛協商,積極營造“守望相助、和諧相親”的鄰里氛圍。所以,“鄰里+”是一種有溫度的柔性治理。在服務上滿足多樣化需求。鄰里的特點決定了不同的鄰里需要面對千差萬別的問題和側重不同的服務需求?!班徖?”通過推進資源下沉鄰里、信息化建設等措施,提升鄰里治理的精細化程度,探索以鄰里空間治理為基礎的“繡花針”治理模式,實現從鄰里到“鄰里+”的躍升。

“鄰里+”社會治理躍升模式的內容體系

“鄰里+黨建”,讓核心更有力、架構更完善。堅持黨建引領鄰里治理,著力完善3大治理體系。構建社區黨委—鄰里黨支部—樓道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鄰里黨組織架構。做實基礎治理單元——鄰里,推進鄰里、居民小組以及網格“三合一”改革,推進鄰里、居民小組、網格形成有機統一體,縮小治理單元和空間。著力構建以鄰里黨支部為核心、以“鄰里和諧促進會”為主體,履行信息、調解、秩序等九大員職責的“一心一會三組力量九大員”的鄰里自治組織架構體系。

“鄰里+服務”,讓供給更豐富、服務更精準。延伸公共服務。采取“共性+個性”的方式,因地因需提供“幫困助殘、為老為小、文化體育”三類公共服務項目,以及借助社會資源和社區內生資源在鄰里設置個性化服務項目。加強社會服務。健全社會組織參與治理機制,實施公益助力計劃以及向社會組織、市場主體購買服務,豐富鄰里服務供給。倡導志愿服務。通過培育鄰里價值認同,整合鄰里志愿服務力量,編輯公布鄰里服務資源錄,搭建志愿者、服務對象和服務項目對接平臺。在崇川鄰里,常年活躍著2100多支各類服務隊伍,每年完成各類服務項目6000多個。

“鄰里+自治”,讓參與更廣泛、形式更多樣。開展鄰里“議事式協商”自治。充分發揮鄰里和諧促進會作用,推動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尊重多數人意愿又保護少數人合法權益的鄰里協商自治。開展“一事一聯盟”自治。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融合鄰里轄區內企事業單位、鄰里骨干等多元共治力量組成議事聯盟,以共同參與治理的方式,推動群眾公共領域問題解決和落實。推動群眾評議自治。積極營造“鄰里事、鄰里議,鄰里人、鄰里評”氖圍,充分激發鄰里自治潛能。

“鄰里+價值”,讓認同更同向、歸屬更強烈。倡導積極向上的鄉土文化、睦鄰文化,深入開展誠信鄰里建設。著力發揮好鄰里文化的引導、激勵功能,厚植文化土壤。崇川打造的“鄰里文化大串門”“四季風采靚崇川”“誠要久”鄰里文化品牌聞名遐邇。群眾廣泛參與提煉的“相鄰、相親、相照應,互信、互助、不互擾”的鄰里精神深入人心。

“鄰里+社工”,讓隊伍更專業、精力更專注。制定出臺系列文件。建立完善、公正、擇優的社工錄用機制,在全省率先實行通過面試優先錄用優秀退伍軍人加入社工的做法??茖W配備、使用鄰里社工。鄰里按照7+N模式配備社工,落實社工待遇自然增長機制,鼓勵社工參加全國社工師職業資格考試。開展黨員干部“志愿服務進鄰里”活動。以“助力鄰里九項行動”為依托,健全鄰里黨員“1+N”認崗定責制度,即每名黨員至少認領一個崗位、開展一項行動,區級機關黨支部和鄰里黨支部每年黨員參加鄰里志愿服務不少于25小時。2019年,全區共有9000多名各級干部參加鄰里志愿服務活動。

“鄰里+”社會治理的啟示

“鄰里+”治理體系重構有利于基層治理賦能。崇川首創的鄰里社會治理組織機構是基層治理體系建設在社區治理層面的探索實踐,體現了社會治理共治共享共同體的要求。以鄰里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理事長、理事的形式,加上鄰里社會組織的參與,吸納數萬名黨員、群眾參與,放大了社會治理的組織層面,拓展了社會治理渠道。調查顯示,在崇川超過七成的干部和群眾認可“鄰里+”治理模式。

“鄰里+”標準化建設有利于提升治理功能。近五年,崇川出臺社區鄰里建設意見、社區標準化建設實施意見等指導性文件32件,形成較為完備的社區鄰里建設制度體系。從制度機制上消除在社區鄰里任意設置機構、掛牌、增加功能等現象,體現了新時代“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制”的要求,有利于社區減負、明確職能和集中精力服務群眾。調查顯示,70.3%的社區干部認為社區標準化建設提升了群眾認可度。

“鄰里+”激活治理隊伍專業化有利于提升治理動能。以鄰里社工專業化、職業化為例,區財政增加3000萬元制定并落實“四崗十二級”(社區崗位分A?B?C?D四崗,每崗崗位工資劃分三個檔次,可根據服務年限、考核結果等次晉級)薪酬體系,全科社工持證上崗成為全省首例,鄰里社工持全要素APP履職,推行群眾評議,體現了十九屆四中全會“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的要求。目前,崇川社工總數達1407人,平均年齡37.8歲,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數占91%以上,通過全國社會工作職業資格考試人數超過400人。

“鄰里+”精準治理有利于提升群眾獲得感?!班徖?”從“有用性、參與度、獲得感”三個維度,制定評分標準,組建群眾評議團評議社區功能布局實效。調查顯示,85%的群眾對社區服務表示滿意,公共服務大廳、社區衛生服務站、文體活動室使用率較高。鄰里服務處成了群眾愛去、想去、自覺去的共享空間。

(調研組成員:張宣武、王成龍、沈海波、張玉濤)

責任編輯:陳學科

猜你喜歡
鄰里社工群眾
“小鄰里”托起“大幸?!薄K省南通市崇川區打造“鄰里+”基層治理新樣板
青春社工
多讓群眾咧嘴笑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黑白電視·鄰里之情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著追求
社工
醫務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你為鄰里理發,我為你倒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