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笛卡爾的身心二元論

2020-11-30 09:15劉伊黎
青年時代 2020年26期
關鍵詞:笛卡爾

劉伊黎

摘 要:身心關系問題是關于人的一個關鍵性問題,身心關系問題貫穿了笛卡爾哲學的始終,不管是笛卡爾的機械論還是形而上學,都離不開對身體和靈魂的關系問題的探討。本文將分析《第一哲學沉思集》中笛卡爾關于身心關系問題的論證邏輯,并探討笛卡爾身心關系問題中關于理解“身心區分”和“身心統一”之間的困難。

關鍵詞:笛卡爾;身心二元論;身心關系;笛卡爾哲學

一、身心關系問題的由來

一直以來,身心關系問題是西方哲學發展過程中討論的焦點問題,身心關系問題的提出使得人們將其目光轉向人本身,關注人的存在,探索人與周圍事物的關系。

早在中世紀時期,關于身體和靈魂關系問題的討論就十分激烈。宗教觀念里,靈魂要棄惡揚善,必須擺脫身體的束縛。中世紀的身體與靈魂的關系延續了古希臘時期的特點,當時的人們認為靈魂是善、理性、完全的,而身體是處于充滿罪惡的。身體和靈魂有上下等級的區分,它們二者是相互分離的。文藝復興時期,伴隨著身體的解放,人們的關注點逐漸從上帝轉向人自身,人的合理欲望得到認可,身心關系問題重新受到廣泛關注。

笛卡爾是近代哲學的開端者,他的目標是構建一個新的形而上學本體論體系,所以身心關系問題必須建立在一個可靠的形而上學本體論框架之中,為身心關系奠基的就是他關于上帝存在的證明。他在論證了上帝存在之后,明確了上帝實體的存在,這樣由上帝創造的被造物也是作為實體的存在,身體和靈魂都是上帝的被造物,它們存在同樣也是清楚、明白的,但它們之間是一種什么關系,笛卡爾哲學中似乎又不那么清晰。笛卡爾一方面將二者區分開來,一方面認為二者是具有因果作用的統一體,所以厘清二者的關系就是理解笛卡爾身心關系問題的最佳途徑。

笛卡爾在其著作《第一哲學沉思集》“第六沉思”的標題中明確提出了“The existence of material things,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mind and body”,中文譯本將此譯為“靈魂與身體的區別”。在“第六沉思”中,笛卡爾的論證邏輯從探究是否有物質性的東西開始。在結束前面五個沉思之后,笛卡爾得以論證了上帝的存在,上帝的存在給接下來的物質性東西的存在提供了前提:凡是我可以清楚明白地領會的東西都是上帝創造出來的。上帝存在證明的完成為笛卡爾證明物質性東西的存在提供了形而上學的前提,因為上帝不可懷疑且永恒存在,所以一切我可以清楚、明白領會到的東西都是不可懷疑的。

二、笛卡爾關于身體和靈魂的論證

在論述靈魂與身體這二者之前,笛卡爾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物質性東西是否存在,這樣才能證明我的身體是存在的?!暗诹了肌钡拈_篇,笛卡爾首先考察了作為幾何學的對象的物體性質,區分了想象(Imagination)和領會(Pure Understanding)。這兩者的不同在于,想象的時候人們需要轉向物體,因為人們想象的時候總是想要尋找某種符合自身精神的東西,人們獲得的觀念是源自物體的;領會則不需要,領會是純粹的、精神性的。笛卡爾區分了這兩個概念,但也并沒有找到物質性東西存在的可靠依據。接下來,笛卡爾進行的論證就是通過我的感觀接受而來的觀念進入我的思維的來源是什么。人們通??梢砸庾R到,凡是通過感官得來的觀念往往要生動得多、明顯得多,而通過刺激感官所形成的觀念又不可能是來自內部的,所以應該是存在什么別的東西刺激感官而在心中形成我的觀念。同時,笛卡爾在論述中還表明來自感官刺激的觀念先于通過理性獲得的觀念,所以存在物質性的東西刺激感官形成我的觀念。關于身體,笛卡爾認為我和我的身體是緊密不可分的,我能感受到肢體的疼痛,這也是確證物質性東西存在的理由。

在“第六沉思”中,笛卡爾多次運用了“自然”(Nature)這個概念。第一次他給自然下的定義是上帝本身,凡是上帝告訴我的都具有清楚、明白的真實性,這個是確定的,那就是我有一個身體,并且我的思維同我的身體緊緊交織在一起。同樣,我的身體周圍存在一些物體。第二次他重新限定了自然的定義并且縮小了它的內涵,在文章接下來的表述中,自然的含義要比上帝本身意義狹小,它不包含精神的東西,僅僅包含人們可以認識和目前尚未認識的物體。在笛卡爾檢查的過程中,他認為之所以有時人們認為沒有物體的存在,是因為人們自身做出了錯誤的判斷。人會犯錯誤也正是表明人是一種有限的存在,他總是趨向完美,卻難免有時會犯錯誤。第三次他對自然的定義更加狹窄,這里的自然指的是人的自然本性。笛卡爾提到人的自然本性時表述的是“上帝所給我的一切東西的總和與性情”,他指出人的自然本性是會騙人的。例如水腫病人不能喝水,因為這樣會加重病情,可他的神經系統卻要求他喝水,這是人的自然本性與上帝給予的善相違背的部分,所以笛卡爾在這提出了他的問題“像這樣的人的自然(本性)既然是虛偽的、騙人的,上帝的善心為什么不去阻止它”。關于自然定義的三重界定,笛卡爾的目的有:首先,確證我凡事能清楚、明白領會到的東西都是上帝本身給予我的,是確定的、真實的;其次,我能知道除了我的思維活動之外,我還有一個身體,以及我確實能感到周圍還有物體存在;最后,我的精神活動有時和我的身體活動不統一,因為上帝不會騙人,所以我需要檢查自身來探究身體和精神之間的關系。

三、辯證看待身心二元論

(一)身心區分

笛卡爾在“第六沉思”的標題中寫明接下來的論證是關于“論人的身體和靈魂的實在區別”。

在笛卡爾看來,身體是一個有廣延的東西而不能思維,而對于“我”來說,我的靈魂只是一個在思維的東西而沒有廣延。物體的東西是這樣的,它有實在性的特征,它可以被分開放置,在它之中存在著部分,而精神的東西是沒有廣延的,它是整一的、不可分的。笛卡爾談道:“愿望、感覺、領會等功能真正來說也不能是精神的一些部分,因為精神是全部從事于愿望、感覺、領會等的??墒俏矬w性的或者有廣延的東西就完全相反;因為凡是物體性的、有廣延的東西,沒有一個是我不能很容易用我的思維分成多部分的,從而沒有一個是我認為是不可分的?!彼谶@里表明,身體作為物質性的實在,它有部分,人們可以通過感官來把握它,而靈魂或者說人們的精神,它是思維性的實在,它沒有部分,思維是一體的、不可分割的,人們只能運用理智才能把握它。

笛卡爾整個《第一哲學沉思》的寫作目的就是構建他的形而上學理論。他的形而上學理論是構建在一個“實體—樣態”的本體論框架之下,所以心靈與身體必須是在這個本體論框架之下才是有意義的。另外,這一區分也有著神學方面的意義,他的目的始終是要為人們的信仰提供理性的基礎,從而擊敗無神論。經驗哲學中認為靈魂不是實體,這就會產生一個困難,即人死后作為非實體的靈魂怎么在離開身體之后保持獨立存在。靈魂不朽得不到理性證明,因而只能依靠信仰。而笛卡爾所做的身體和靈魂的區分是兩個實體之間的區分,這兩個實體是由上帝創造出來之后就不依賴其他實體的東西,這樣他身心二分的學說就更加能為靈魂不朽提供理性的基礎。最后,這種實在的區分還能夠支持他的物理學解釋世界以及所有的物體運動,同時能夠解釋屬于心靈的人的思想活動。對于這種基于“實體—樣態”模式下的身心關心的區分,笛卡爾并沒有給出足夠充分的證明理由,這種缺乏論證的可靠性因此遭受了很多人的反駁。

(二)身心統一

笛卡爾獨特的身心學說不僅包含了身心區分,還包含了身心統一的論述。笛卡爾認為,身心之間是互動的,二者之間能夠具有因果的相互作用。在“第六沉思”之中,笛卡爾闡述了關于靈魂和身體之間協同一致的證明。在與伊麗莎白公主的通信中,他也做出了許多關于身心問題的討論,后期還寫出了《論靈魂的激情》進一步表明身體和靈魂之間的互動。

在“第六沉思”中,笛卡爾用疼痛舉例,刺激身體引起的疼痛感通過神經傳到大腦之中,人們感官所產生的其他知覺也大致是這樣的。身體與靈魂之間是相互連通的,身體是由神經來控制運動的。在這里,笛卡爾認為身體與靈魂之間是一種協同一致的組合體的關系,它們二者共同構成了我的實在。

四、身心關系問題的余波

笛卡爾身心關系問題的關鍵困難在于理解“身心區分”和理解“身心統一”,因為它同時包含了本體論和認識論兩個層面。在笛卡爾看來,這二者并不矛盾,身體是簡單實體,它只有廣延而不能思維;心靈同樣是一個簡單實體,它只能思維而沒有廣延,而人作為復合實體,是靈魂和身體的結合體,但它們之間的統一也只能是“組成上的統一”,它們的本性是相互區分的。

參考文獻:

[1]笛卡爾.第一哲學沉思集[M].龐景仁,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

[2]施璇.理解"身心區分"和"身心統一":從1643年笛卡爾寫給伊麗莎白公主的信談起[J].哲學動態,2015(3):65-70.

猜你喜歡
笛卡爾
極坐標系中的奇妙曲線
“心形曲線”:數學家寫給瑞典公主的最美情書
數學
謝林與黑格爾論笛卡爾——以《近代哲學史》和《哲學史講演錄》為例
笛卡爾乘積圖的圈點連通度
從廣義笛卡爾積解關系代數除法
淺析笛卡爾的“普遍懷疑”
先驗自我與經驗自我
——笛卡爾自我觀新探
笛卡爾積圖Pm×Kn及Cm×Kn的鄰點可區別E-全染色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